《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20xx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弟子言行。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时期人,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不惑( 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 ( )

2.有朋自.远方来(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3.人不知.而不愠.( )( ) 18.饭疏食...饮水.( )( )( )

4.不亦君子..乎( ) 19. 曲肱而...枕之( )( )

5.吾日三省...吾身( )( ) 20.不义..而富且贵(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1.于.我如浮云( )

7.传.不习乎(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8.三十而立.(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9.四十不惑.( ) 24子在川上..曰( )

10.不逾矩..( )( ) 25.逝.者如斯.夫( )( )

11.温故.而知新..( )( ) 26.不舍.昼夜( )

12.学而不思则罔.( ) 27.三军..可夺帅也( )

13.思而不学则殆.(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14.可以为...师矣( )( )( ) 29.博学而笃.志( )

15.人不堪.其忧( ) 30.切问..而近思..( )(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习,古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1 不 )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 .

2.吾日三省吾身( ) .

3.传不习乎( ) .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

5.饭疏食饮水( )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

7.温故而知新( )(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 逾 矩。”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

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4. 子曰:“饭 疏食 饮 水,曲 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 我

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

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 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

中了。

2

8、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件事)吗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

10、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后,能有新理解、新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 。”

11、子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开动脑筋,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12、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13、子 曰:“知 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14、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 ;择 其 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块儿,在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15、子在 川 上曰:“逝 者如斯 夫,不 舍 昼夜。”

孔子对着滔滔江水,(感慨地)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咏雪》译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我父亲)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那人就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元方(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重点词语】

[内集] [未若]

[因] [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骤]

[差(chà)] [拟]

【期行】 期,

【日中】

【舍去】 舍, 去,

【乃】 [戏]

【尊君】 [顾]

【不】 [委]

[君] [家君]

3

[信] [引]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温故而知新(得到)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4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

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

中了。

5

 

第二篇:《论语》十二章试题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论语十二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 篇。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字 , 时期 国人,春秋末期的 、 、 ,

4.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

云。”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译文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5.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

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惑( ) 不逾矩( )(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 .... 一箪食(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笃志( )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 ...

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 ...30.切问( )而近思( ) ....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六、古今异义词语

译文: 15、子在川上曰:“逝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译文: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八、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14、子曰:“三人

义: ;今义: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 )乐:( 5.饭.疏食饮水(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义: ,今义: )

故:( ) 新:( ) 习,古三,古从,) ) ) ) )

3.温故.

九、成语归类

而知新(古义: ; 今义: ) 10、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1. ( ) 2. ( )3. ( ) 十、、阅读探究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

1. 第一则:(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

11、子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态度(个人修养)?

5.可以..为师矣(古义: ; 今义: ) 七、一词多义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乐趣: ③为人态度: (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

12、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矣( )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3)“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2.而: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

3.知:人不知而不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温故而知新( )

(5)三个问句用了 修辞手法。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怎么说是愉快呢?

2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2. 第二则: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 (用原文答) (用自己的话答)

3、第三章,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3. 第四则:(1)“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作者强调了什么?为什么?(2)“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4. 第五则:(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 (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5、第六章本章赞扬了颜回 的品质。第七章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 。第八章,本章讲 。

6. 第九则:(1)这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7、第十则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8、第十章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一章,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或读完本文后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三、阅读《论语》选编,完成1—9题。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3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5)对下列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B.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这句话是说做人要有志气。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C.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现,就是“兼

?不亦说乎 ( ) ?人不知而不愠 ( ) .. ?吾日三省吾身 ( ) ④不逾矩 ( ) .. (2)翻译下列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吾日三省吾身”从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______的修养。(4分)

(9)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爱,非攻”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告诫我们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

(7)如果有一位同学在学习上不肯动脑子,请你从上文中选取一句格言来劝勉他。 (8)结合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4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一、《〈论语〉十二章》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一).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4、 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新 课 标 第 一 网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的话: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3.《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 谈学习方法的:

4.《论语》的“论”读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书。 5.创建会议在舒城召开,舒城百姓喜迎各地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

6.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

对孔子所说的“ ”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7.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

8.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 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6

2、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理解填空

1) 《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

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 连!

5) 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三人行,必有 我师焉。”

8) 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9)鼓励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 “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三、翻译下列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类似的毛病。 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7

锦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初一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张晓红 审核人: 时间:9月1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士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路程遥远。

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答:作为君子,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比如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俗话说就是“拿人心比自

译文: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四、按要求从文中找出例句

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五、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本文的哪一则感受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答:我感受最深的是第四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这一则谈的是学习

与思考的关系,“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

学习的必然,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六、在孔子看来,“人不知而不愠”也是一种“君子风范”,那么作为“君子”应

具有那些风范呢? 的思想,这是人间多一份温暖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