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造就的文艺女青年

时代造就的文艺女青年

张爱玲的小说,表现出在那个衰颓的时代,所独有的悲凉和深刻的苍凉感。她通过对一系列女性的生存悲剧的描写,给予读者强烈的视觉享受,同时又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痛感”。她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成功,人物的一举一动,甚至当时的场景,都表现了心理的变化,可谓透彻准确。同时张爱玲对人性和生命也有自己的见解,同时又保持了超然的态度——她用站在高处的视野,鸟瞰人间的争风吃醋,用敏锐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她笔下的不少人物,都陷在生活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她以一种超然甚至冷酷的笔触,表现了决绝的生活态度和苍凉的视野,带我们走进苍凉惨淡的小说世界。她的文字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

[关键词]:张爱玲 小说 苍凉 女性悲剧 心理分析 意象手法

“如果不嫌拟于不伦,只要把其文的‘香港’改为‘上海’, ‘流苏’改为‘张爱玲’,简直是天造地设”——张爱玲的老友,作家柯灵如是说。那么,张爱玲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呢?

张爱玲,19xx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19xx年她成为职业作家,并以第一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举成名。张爱玲虽被评价为“旷世才女”,但她一生曲折坎坷,最后魂断异国他乡。

张爱玲的生平让她始终不能摆脱从内心里流露出来的衰颓时代所独有的悲哀和深刻的苍凉感,这对她小说中悲凉气氛形成了影响。

从小就受到中西文化冲突下的教育,构成了张爱玲中西杂糅的人格。加之她命运多舛,导致了她的性格也极其矛盾:虽然贵为名门之后,却一生多孤独,还骄傲的声称自己不过是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的文字悲天悯人、通情达理,而她本人却孤僻寡情、

与世隔绝、我行我素;她将生活艺术化和享乐化,但文字中却充满了悲凉和贵族没落、世事沧桑、处境逼仄……,因此不论她得人生,还是她得文字,都少不了一种孤独无依的悲伤,和难以把握的失落的凄凉。

张爱玲的作品大多以没落家庭中男女情感、家庭伦理为题材,她以清贞决绝的生活态度,苍凉华丽的视野,奇崛冷艳的雅俗之美,凄绝的笔调,奇妙的意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苍凉的传奇。男女主人翁爱与恨的交织,是张爱玲小说中的恒久主题。她把自己对时代的内心焦灼,投影到自己的小说中,营造了苍凉的艺术氛围和人物心境,并且始终无法摆脱这种悲哀和苍凉感。

一、独特的文字风格和语言风格。

张爱玲独到的文字风格和语言风格一直在打动读者的心。她的文字,用优美畅达、厚积薄发、传神精准、流畅自然来形容,毫不为过。她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新颖别致的比喻和生动传神的描写,对人物的外形和心理刻绘也细致入微。

语言上看,张爱玲的用词时而富丽堂皇、时而耐人寻味、时而干净利落、时而深刻精辟、时而曲折婉转,但都摆脱不了悲哀和琐碎的调子。表现出巧妙的特点。

来看看如下这些片断,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红玫瑰与白玫瑰》

《茉莉香片》开篇第一段话:我给您沏的这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一点。我将要说给您听的一段香港传奇,恐怕也是一样的苦——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1

《沉香屑——第一炉香》开篇: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关于碧落的嫁后生涯,传庆可不敢揣想。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红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茉莉香片》

“她看了看了表,一种失败的预感,像丝袜上的一道裂痕,阴凉地在腿肚子上悄悄地往上爬。” ——《色戒》

“现在他总算熬出头了,人们对于离婚的态度已经改变,种种非议与嘲笑也都冷了下了。反而有许多人羡慕他稀有的艳福。这已经是一九三六年了,至少在名义上是个一夫一妻的社会,而他拥有三位娇妻在湖上偕游。难得有两次他向朋友诉苦,朋友总是将他取笑了一番说:‘至少你们不用另外找搭子,关起门来就是一桌麻将。’”——《五四遗事》

从以上几段张爱玲的文字可以看出,张爱玲的作品,字里行间透着一个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她娴熟连贯的文字,展现了出来。

二、畸形的时代背景下,女性生存的悲剧。

张爱玲对笔下的女性着色非常苍凉,她们人格和心灵被扭曲着、撕裂着,千疮百孔、残缺不全的人伦情感,表现出旧式家庭女性的爱情婚姻与道德心理,展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无奈与悲凉。

张爱玲在她的小说中,站在女性的角度,用她独到的人生领悟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来审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女人在小的家庭环境中的沉浮。她们对生活的困窘、不安、琐碎、挫折感到厌倦却又无可奈何,挖掘了女性在历史中遭受的精神和文化的双重扭曲。展现了女性全部的弱点,反馈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心理,展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塑造了一批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抒写了深刻而直白的、饱含着悲剧美的生命之沉痛。她笔下的女性大都是深深陷在中国传统封建意识形态中的、卑微可怜而平凡庸俗的小角色,无论怎样挣扎都走不出自己既定的命运。

比如《沉香屑———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原来是一个新女性了,可是她不愿意过自食其力的生活,把上学当作嫁入豪门的资本。在不正经的姑母的栽培下,葛薇龙为了金钱和享乐而背弃了传统道德,最终成为了一个“家养的妓女”。正是对欲望的无尽追逐,才使得她的人性扭曲。作品最后写道:“从此以后,薇龙这个人就等于卖给了梁太太和乔琪,不是替乔琪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

又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被傅雷誉为“我国文坛最美丽的收获之一”。出身小户人家的曹七巧,为了攀附权贵,做了姜家的二少奶奶,门户的不匹配,导致了她的婚姻悲剧,使她得不到爱与尊重,受尽了凌辱和践踏,成为封建婚姻的牺牲品。而她又把自己受尽的折磨,转嫁到自己的一双子女身上,亲手扼杀了子女的幸福。她知道周围的人恨她,但是疯狂的欲望使她丧心病狂,在绝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她绝望和压抑,泯灭了良知和人性,在挣扎中扭曲了人格,变得疯狂狠毒。曹七巧的是无奈的,悲剧的根源在她的本性中,她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金锁记》也成为张爱玲刻画女性悲剧命运的典范之作。

曹七巧、葛薇龙等人,她们的处境不只是荒凉,更是一种恐惧和无限惨烈的悲凉。读者能切身感受她们生活的没落和乱世的沧凉,并且过目不忘。这些女性形象,大多缺乏独立意识,她们找不到躲避不幸的港湾,又找不到可以信赖的人物,人性的矛盾让

她们成了被命运拖着走的女人。她们出于对世态和生计的无奈,不得不为谋生而谋爱,费尽心机做出艰苦卓绝努力,却只是为一个人类最原始的愿望——生存而苦苦挣扎。张爱玲小说带着对现代都市生活悲剧意味的思考,以其荒凉孤凄的生命感受展示了特

定的历史时代与文化困境中普遍的病态人生,使我们感觉到为“理想”而牺牲“现实”的女性悲剧命运的残酷和浓厚。

三、小说中对人物出神入化的心理分析和充满灵性心理刻画。

虽说文字表达的精当,对意象扑捉的精妙,用情节推进来烘托人物心理是张爱玲的特色,但独特的、出神入化的心理分析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揭示,更让她的作品令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张爱玲十分擅长对心理的剖析和描写,她的作品的文字,能根据故事的进展,立刻营造出相搭配的气氛。因此有人形容她的小说是“每句说话都是动作,每个动作都是说话”。

我们可以看到,在她的文章里,并没有冗长的独白和繁琐的解析,也没有连篇累牍的

心理活动赘述,而是利用人物自然流露出的动作和语言,即刻勾勒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同时营造了苍凉的气氛和风格,可见她过人的高超洞察力和描写力,她刻画人物心理的深度远远超过了其他作家。比如:

“振保觉得她完全被打败了,得意至极,立在那里无声的笑着,静静的笑从他的眼里流出来,像眼泪似的流了一脸。”《红玫瑰与白玫瑰》

“她没作声。提起了芷琪,她始终默无一言,恩娟大概当她犹有余妒——当然是作为朋友来看。火车轰隆轰隆轰隆进站了,这才知道她刚才过虑得可笑。恩娟笑着轻松的

搂了她一下,笑容略带讽刺或者开玩笑的意味,上车去了。”——《同学少年都不贱》

“他的眼睛遇到了她的眼睛,眼光微微颤动了一下,望到别处去了。”——《五四遗事》

“他的心狂跳着,撕开了信封,抽出一张白纸,一个字也没有,他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她想写信给他,但是事到如今,还有什么话可以说?”——《五四遗事》

“想必他拣中这一家就是为了不会碰见熟人,又门临交通要道,真是碰见人也没关系,不比偏僻的地段使人疑心,像是有瞒人的事。”——《色·戒》

她的小说,在刻画人物的心理上,可谓出神入化,非常成功。她不仅擅长运用心理分析,还擅长通过心理分析,在每个细节上,都能反映出心理的进展和变化,并从中揭示社会根源,使小说具有了社会深度。

这其中,包融了她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对作品写作背景、人物塑造上的经验和总体把握。这在她的中短篇作品中得到了出色的表现。如《五四遗事》中

的密斯范,本来是个天真活泼的女学生,她可以像所有的年轻女孩一样,去享受爱情,做快乐又可爱的女人。但她的前进思维导致她不介意做有妇之夫“罗”的女友,加之爱情道路上的起落和对男主人翁越来越强烈的爱意和情欲,导致她和另外两个女人最

终成为畸形“四角”婚姻的牺牲品,而人生也越来越散淡凋零。故事的痛楚,被转化成字里行间无尽的苍凉,作品因而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历史感。

由此可见,张爱玲的小说善于挖掘潜意识的、变态的心理,描写出现代节奏下深层的悲凉。不仅以上几篇,看了张爱玲的大部分作品,她笔下人物几乎没有心理健全的,大都带着不同程度的畸变心理。

四、意象手法的巧妙运用。

意象是指有着色彩、光泽、声音的物象形态,包含着隐喻、象征等深层的意蕴。在封建家庭和西洋文化的双重熏陶下,张爱玲的小说不仅呈现出中国古典小说的神韵,更融入了现代西洋小说的精髓,大多有着鲜亮的视觉效果。张爱玲善于运用意象手法,她营造的意象,既有不厌其烦的对于传统意象的袭旧和继承,又有层出不穷的创新,使许多原本抽象的人物的命运、心理、情绪等,呈现出具体的形态。

“月亮”在张爱玲在小说中,就作为意向被不断的提到。光在《金锁记》中,月亮一词就被反复用了9次之多。比如: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能赶上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白,圆;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着凄凉”。

“或欢悦或凄凉的月亮。”

“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地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

就连小说的结尾也是用“三十年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除了月亮之外,还比较常见的意向是“镜子”。比如《金锁记》中“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镜子里反映着翠竹帘子和一副金绿山水屏条,依旧在风中来回荡漾着,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这里不仅用镜子意象来表现七巧的幻觉,还用了最简洁的手法将故事串联在一起,叙述、暗示,对比不同性质的关系。

其他意向手法还出现在:

“像拉过来又拉过去带有凄怨色彩的苍凉的胡琴”—— 《倾城之恋》

“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的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茉莉香片》

还有描写被隔离的孤独的人,向往自己内心过程中带来的自审与自省。她与外人沟通不了的情况恰似她得的便秘症一样,本应该向外发泄的情感垃圾堆积在肠子里,被堵住了。这就是《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烟鹂得了便秘症,每天在浴室里一坐坐上几个钟头……,只有在白色的浴室里她是定了心,生了根。她低头看着自己雪白的肚子,白皑皑的一片,时而鼓起来些,时而瘪进去,肚脐的式样也改变,有时候是甜净无表情的希腊石像的眼睛,有时候是突出的怒目,有时候是邪教神佛的眼睛,眼里有一种险

恶的微笑,然而很可爱,眼角弯弯的,撇出鱼尾纹。”意象分别是“希腊石像的眼睛”和“邪教神佛的眼睛”。

张爱玲以其独特笔调,奇异的意向,为读者“淡妆浓抹”的营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艺术殿堂,完成了她小说中意象世界的建构,使她的小说显出神奇的艺术魅力。这些意向,要么作为触发的契机,要么唤醒身在乱世的人的或沉痛。一个简单的意象所传达

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容颜的更改,更多的是人物在这其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张爱玲都赋予了“意向”们丰富的艺术意味。同时,张爱玲又把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命运与意象的营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她自己对人性的既冷静又痛苦的思考,甚至是对于这个世界、乃至整个苍凉人生的怀疑与否定。

张爱玲的小说通过意向的运用,具有强烈的批判力量和悲剧感染力。她是世俗的,她笔下的男人和女人们在爬满蚤子的生命中顽强而热闹地活下去,无论婚姻还是恋爱,

最终都要完结在绝望与苍凉的底座上,无法逃脱。因为他们反抗不了这个世俗的环境。

张爱玲的小说是一曲曲现代文明与人性的哀歌,在她的作品里演绎着无可奈何的苍凉

故事:繁华下的满目疮痍,富贵中的凄清哀婉,温柔下的忧郁的悲凉,压抑了的悲哀,人生的灾难困苦……,这些都具有“撕裂了的美”的特征,产生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张爱玲的作品是人性矛盾与时代错配的倒影,“苍凉”则是其时代的生活和历史的底色。张爱玲创造了现代史上的一个奇迹,其小说特点总不免一个悲凉的底子,如同一个美丽而又苍凉的手势,给人一种永久的回味和启发。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精读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xx年10月第一版。

2、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天津人民出版社,20xx年3月第一版。

3、魏可风:《临水照花人——张爱玲传奇》,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xx年5月第1版。

4、张蕾:《永远的传奇——张爱玲》

 

第二篇:“e”时代的文学艺术: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与艺术步入了高科技时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电影有了无限广阔的表现空间,人们拍电影的方法也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尤其是数码科技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审美方式,电影理论与实践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界限,电影美学在这种变革面前不能不重新思考自身的位置和使命。通过介绍当前西方艺术与实践的新动向,作者希望能为我们的学者和电影工作者提供一个重新思考和认识当代电影发展潮流的新视角,从而丰富我们的创作。 关键词 “e”时代美学研究 数码科技新媒体 mtv 塞博电影 互动小说 大众反应研究     问题的由来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美国美学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Aesthetics)召开年会,会议的主题是“当前美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这次年会似乎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它将决定这个传统与保守的学术组织在21世纪的命运。第一天的会议就有了争论,几位新近成名的美学研究者对于学术的研究首先提出了疑问:“当代美学研究的意义何在?什么是当代美学研究的核心?”实际上,这些问题不知提出过多少次了,而且尽管学者们争论不休,但似乎从来得不到什么明确的答案。经过了几次唇枪舌剑的讨论,特别是对于当前文化与艺术现状的分析,大家发现所谓的当代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很简单,就是对于当前高新科技时代中的文学与艺术的现状的认识!其实,这已经不是什么美学研究的核心的问题,而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呢!”(笔者注:这是一位研究比较美学的美国学者引用的一句中国俗语——而且引起一阵笑声。)其研究的关键就是:对于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的态度和认识。我们会发现这依然是个老问题,只不过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高科技时代。这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虽然我们讨论的是对于现代高新科技对于文学艺术的影响,其实质依然是传统哲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世界观的对立。不同的是,现在我们在竭力把两种对立的观念融合在一起,以便从这种融汇中得到某些折衷或公允的理论,起码我们看来是一些客观的、公允的观点。让我们先从分歧入手。对待当前高新的科学技术进步,以及这个革命对于当代社会的贡献,有着两种基本对立的看法:持积极的赞扬与鼓励的态度或持消极的批评性的态度。持第一种态度的大多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特别是在新型科学技术领域中进行工作的科技人员,如电脑工程、电脑技术、网络通讯、生物化学、人工智能、宇航技术等,他们坚信自己的努力是为了人类的发展进步;而新型的科

学技术则在不断地丰富着人类的知识并且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可能。对于文化与艺术(包括文学在内),高新科技更是一个促进的动力,不但提供了更多的新的媒体从而增加更多的创作可能,而且使得人们对于艺术的本质有了更为清晰的、明确的或更新的观念。今年由多媒体联合制作而一举成功的《魔戒三部曲:王者归来》所带来的震撼力对未来好莱坞的传统制作观念就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力。而一些持有保守主义观念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者们则提出:目前出现的盲目崇拜高新科技的趋势已经在大众中间形成了“拜物主义与拜金主义”。对于目前流行的“科技就是金钱”等口号,他们批评说这样的口号是功利性的、麻醉性的;因为它们使得人们逐渐地忘记在宇宙之中,人类得以生存的关键即人类的自身价值(the value of human being)。而这个自身价值则需要靠人类不断地加强对于宇宙、对于自己的深入认识才能够得以完善。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虽然会促进人类与社会的发展,但是代替不了人对于自身价值的探索与认识。而这样的探索与认识必须要由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才能够得以完成。目前出现的“高新科技热”以及在全球的范围内出现的“商业化”(commercialization)已经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现在是让这个“热”冷却的时候了,人们应该进行冷静的思考了?很多艺术家,特别是那些使用“新媒体”(the New Media)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以及以“后现代主义”(the Postmodernist)自居的年轻一代艺术家则竭力采取“和稀泥”的态度,努力把上述的两种对立、不同的观点融合起来。他们保持着一种基本上是积极的态度,认为新的科学技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工具与技术,关键是如何利用高新科学技术来创建一个新型的文化环境与形式。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新一代艺术家与学者坚持着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盛行的新亚里士多得主义(the Neo-Aristotelism):认为通过新的工具与技术,人们可以更好地获得新的知识,从而能够更较为全面地把握世界。对于艺术家来讲就可能使用这些新的东西,包括新的技术、工具与媒体以及知识、途径和方式等去进行艺术创作,这样他们就可能去做前辈们从来未做过的、也不可能去做的事情。而一些新型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与学者更认为,当代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与方式,当今时代的文化艺术已经在变化之中,因此以往的、传统的有关文学与艺术的理论已经不能够解释当前的文化与艺术现象。这样一来,不但艺术创作,就是

传统艺术的根本原理和概念都应该有所改变以适应新的现实。  艺术与科学技术:作为媒体与工具的现代科技在讨论当前的艺术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时,我们先花费一点时间介绍几个新的名词与概念:“e”时代,原文是the e-Age或the electronic age。可以翻译成为“电子时代”,最早见于19xx年,当时一些电脑技术人员使用这个词语用以说明电子技术所带来的时代变化。19xx年,一些人文学科与文化艺术研究的学者们首先把这个词引入到文化艺术研究的领域内,用以解释当前的文化艺术现象。在具体的规范与定义上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把这个“e时代”同“后现代主义时代”等同起来,另外一种是把它定义于“后现代主义时代”之后出现的新时代,即“后—后现代主义时代”(the Post-postmodernist age)。这个新时代的特点就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使用与普及而产生的社会与文化变化。模拟现实:原文是“the virtual reality”。这个词最早见于20世纪60年代,原来是一些电脑技术人员使用的专业词汇,当时在解决电脑储存量的技术问题时,使用一个“virtual memory”这个词组。此后港台的一些电脑技术人员在他们的研究中也引入这个词汇“virtual memory”,并且翻译成为“虚拟记忆”。从此之后,几乎在所有的有“virtual”出现的词汇都被翻译成为“虚拟XX”。目前,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学者指出这种翻译的错误。关于“virtual”这个词应该如何翻译成较为合适的中文,应该根据这个词所使用的场合而定,而不能一律译为“虚拟”或“虚”等。“模拟”或“摹拟”的译法更接近它的原意。“摹拟现实”简称“VR”,原是电脑科学技术使用的专业词汇,它指的是“以电脑程序语言所组织与建立的、对于已经存在的物质现实的摹拟而产生出的新的电子现实。”而人文社会学科的学者们把这个词引入到人文社会学科,包括对于文学艺术的研究之内,用以讨论新的现象。目前这个词汇与概念已经广泛使用。模拟世界:原文是“the Virtual World”。同上面的词汇一样,它最早使用在电脑网络技术上。按照美国微软公司出版的《电脑辞典》一书的解释,这个词汇至少有两个意思:1.以VRML语言建置起来的一个三维模式的环境;2.一个不是建筑在实际的物质世界之上的电子环境。电脑网络中的网上游戏所活动的场所、交谈空间、聊天室等都包括在“模拟世界”之中。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们目前时常使用这一词汇用以解释“电子环境中的复杂现象”。模拟空间:原文是“the Virtual Space”,简写VS,也可以译为“仿真空间”。按照有关辞典的解释,这是一个根

据电脑程序语言设计出现或建立的空间。同物质世界实际存在的三维空间不同,这个“空间”是以平面或二维荧屏的“幻像”出现在电脑使用者的面前。这样所有在电脑上进行的活动都必然在这个空间进行,而且在电脑的荧屏上或监视器上显现出来。这样它也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时所使用的空间。(注:见《电脑技术与理论辞典》(Computer Technology Dictionary),美国微软公司出版,20xx年。)第五维空间:原文是“the 5th-D Space”。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议的词汇。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几位德国的学者。他们认为传统的物理学提出了三维空间的概念即长宽与深度形成的物质空间概念;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时间引入到物质空间之内提出了四维空间的概念。由现代电子科学发展而出现的“电子空间”或“数码空间”(the Digital Space),是人类活动的新型的空间与场所。它虽然缺乏实体的三维空间的物质性,但并不是“虚无或虚幻”的,它是实际空间在电子技术内存在的一种表现,而且具有比实际三维空间更复杂和更完善的物理性质。按照空间是人类活动的环境与场所的概念,第五维空间可视为当代人活动的最佳环境。(注:伯纳特·科尔维茨《第五维空间》(Beniter Kowick,The 5-D Space)。)我们不难看出上面的这些词汇都是来自于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技术的专业词语,当它们被引入到人文社会学科之中,一方面继续保留着原来的词义,一方面增加了一些新的广延的意思。目前从电脑科学技术引入到人文社会学科乃至人们的日常用语的常见词汇还有“数码”或”数字”一词,原文是“digital”。这个词原是形容词,意思为“手指的”,正如古代中国人用手指计数一样,西方人也以手指计数,后来衍生出“计数的”、“数字的”等意思。20世纪50年代,当最早的数字计算机出现时,就命名为“the digital computer”。从此,这类以数码技术为基础的电脑就被称为数字电脑或数码电脑,并由它不断衍生出新词汇,如“数码技术”(digital technology)、“数字时代”(the digital age)、“数码媒体”(the digital media)、“数码空间”(digital space)及“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等。与此词同时出现的还有“Cyber”目前通按音译为“塞博”或“塞伯尔”,如果探索它的词根,可以与“cybernetics”(控制论)或“cybernation”(控制或自动控制)有关。因此可以翻译为“可控的、数控的”等意。目前这个词使用很广泛,所以时常与“digital”等同起来作为形容词使用。从20世纪80代开始,美国与其它西方国家兴起了跨学科或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在艺术研究中也出现了把

艺术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跨学科研究。随着教学媒体的飞速发展,这些原来是电脑技术学科内的专业词汇也被引入人文和艺术研究之内。90年代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首先开创了视觉艺术学校,注重高新科技与艺术之间的结合研究,于是这些词汇就成为“新型艺术”的专业词汇与概念。众所周知,在任何艺术创作中都要涉及到“艺术媒体”(the art media)与“艺术形式”(the art form)。最为普遍的定义是:艺术媒体就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所使用的物质材料等,比如油画的媒体就是油画色、画布和油画笔等。艺术形式就是艺术的完整组织或结构系统。在传统的视觉艺术中,每种艺术形式比如油画、雕塑等作为一种形式就需要把基本的要素比如线条、色彩、光与影等按照一定的设计原则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我们把这样完整的组织通常称为艺术形式。这就对于艺术家提出了要求:首先,他需要了解每个艺术形式的成份与要素是什么;其次,他要具有一定的艺术设计知识;第三,他必须具有一定的技艺而且懂得使用创作工具来进行艺术创作。现在当我们讨论到当前的艺术创作时,会发现尽管上述的基本概念依然适用,但“媒体”自身的意义已经有所变化,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改变:首光,这些新媒体(the new media)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例如电视、录像、电脑图像等。这样新媒体就和现代科学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二,新媒体本身的工作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艺术媒体。所有的新媒体都需要并且依赖机械或仪器来进行工作,这样没有电视机就不可能接收电视图像,没有电脑主机或电脑荧屏即监视器等就不可能上网接收网络上的信息图像等。第三,新媒体本身又是新型工具(new tools):比如电视机既是媒体又是工具,电脑也是如此。这样新媒体就起到了身兼两职的作用。第四,新媒体自身又可以被理解成为新技术(new technology):这样就对艺术家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必须要把握一定的技术功能,否则就不能把握新媒体。第五,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新媒体还是大众传播媒体或媒介(mass media),而且有时新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与作用要远远超过它们的艺术功能与作用。(注:詹姆斯·马丁《电讯传播的未来发展》(James Martin,Future Development in Telecommunication),作者对于新媒体以及功能有着较为详细的分析。)当代科学技术的另外一个贡献就是把媒体与形式合二为一。在传统的视觉艺术中,媒体与形式被严格地区分开,因为依照传统的美学理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艺术概念。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似乎没有人对

此提出异议。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当新媒体以势不可挡的优势出现与普及时,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些新媒体本身就是新的形式,比如电视既是新的媒体与大众传播媒介,又是新型的艺术形式。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当代文学创作也提供了新型的技术与更多的机会,比如在文学创作中,电脑技术使得作家不再用手在稿纸上书写文字稿,而是按键盘去打出一个个文字,并且改变了修改稿件的程序与方法。作家可以使用电脑随时随地修改自己的稿件,更了不起的是电脑网络为作家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出版机会、于是就出现“网络文学”这个新的形式。从这种意义来讲,现代化科学技术使得媒体形式与技术等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当前这种新的文化艺术现象。由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的成就与贡献,当前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时就可以把传统的用手工进行的创作方式与使用电器仪器进行创作的方式结合起来。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已经认识到这些新型技术的威力,比如电脑、电视摄像机、数码摄影等,并且已经使用在创作中。这样就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艺术作品的生产方式:艺术作品不再是单一的、独一无二的、个体的创作(the only individual unit),而可以成批地进行生产(mass production)。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还改变了艺术家的角色以及艺术创作观念。在艺术创作之前,很多艺术家现在不但要考虑自己的艺术创作的风格、主题与内容等,而且有时更多地要考虑使用什么媒体,以及如何使用新的技术、视觉效果、经济成本、雇佣多少工人等实质性问题。因为,艺术创作不再是单独一个人进行的个体化创作,而是需要一批人共同合作进行,而能否收回成本乃至赚钱就成为实实在在的问题。更为可喜的是,一批年轻的艺术家早已进入了数码时代,即“e”时代的艺术创作阶段,他们更多地寻求如何使用新型技术,包括新型的软件与硬件来达到更为神奇的、截然不同于传统艺术所追求的“再现的现实”(the representational reality)新型的“模拟现实”(the virtual reality)。要使用特定的新型的媒体与技术进行创作,而且要在一个特定的圈子内进行工作,影视圈越来越需要群体的共同合作。作为成功的当代艺术家,至少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技术理论与工艺,因为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的较量不但表现于他们的艺术创作思想与内容中,而且在更多的程度上甚至表现在对于新技术的把握与开发上面。由于艺术媒体自身又是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当今电视机、电视摄像机、电脑、DVD放像机、复印机、数码电传机、立

体音响设备、电话手机等广泛地流行使用,现在“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Everyone can be an artist)”。这样原先存在的“高等艺术”(high art)和“下等艺术”(low art),“精英文化或高雅文化”(high culture)与“低俗文化或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之间的区别,如今就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没有区别了。这些新的媒体与艺术形式的流行又使得“视觉形象传播”(the graphic communication)更为普及、流行和便于理解。在全球化的口号下,大众传播的国际化又形成了一股新型的巨大的潮流。于是又出现了被某些学者称为“视觉文化的国际化”(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image-culture or the visual culture)的国际性文化环境。在这样新型的文化环境之中,大量的视觉形象,包括各类形式的图像、图形、影像、画面、图像符号等铺天盖地而来,从而形成了超越国界的“视觉潮流”(the visual current)或“图像潮流”(the stream of images),远远超过过去用文字符号为主的大众传播形式或模式。从某种意义来讲,大众传播=艺术!”(注:赫伯特·希勒《全球化传播与美国帝国》。)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马戈特·洛夫乔伊(Margot Lovejoy)在她的《后现代主义潮流:电子媒体时代的艺术与艺术家》(Postmodern Current:Art and Artists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一书中指出:因为它们有能力作为新型的精巧的图像设计并且通常在文化圈子内外广泛地流传,一种新潮的、流行的以图像影像为主的循环就得以无视传统的高雅文化,而形成这种流行图像影像的循环式的流通可以依靠邮政和电传通讯、电视、电脑网络、电子信箱以及其它的斯的技术途径得以传播。而这种文化的“自成本体现象”(the vernacular phenomenon),被一些学者称为由“硅谷”诞生出来的技术类型化的民间艺术形式,用以区别于传统的造型性与再现型的艺术形式。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时代中,科技被越来越灵便地、平凡地、更为深入地运用在文化创作中,从而形成了一种与往常不同的艺术制作。现在,所谓的数码“玩意儿”,或程序软件,已成为时髦的辅助设备,而且“创造”出大量的作品,同时不断地提出新的挑战。它们(这里指新技术)的新美学观念是基于简单的视觉图像的应用,以及平民化的想象能力之上的。这正如在新一代人之中所流行的通俗杂志和流行歌曲一样,“硅谷”所创作的科学技术产品也如此这般地有能力去触及到大众的神经!(注:马戈特·洛夫乔伊《后现代主义潮流:电子媒体时代的艺术与艺术家》(同时参看Marget Lovejoy,Postmodern Current:Art and Artists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该书作者是一位女艺术家和艺术教授。本书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当代艺术家们是如何使用新媒体进行美术创作的,虽然缺乏比较理论性的分析,但资料很丰富,对于研究当代美国艺术来讲是一部较好的参考书。)洛夫乔伊教授的这段话正好说明在当前这样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科学技术对于文学与艺术创作的重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正是当前这样的高科学技术才能够使得大众传播与艺术相互融合,而且对于大众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作用。  “e”时代的文学与艺术创作实践1.文学的困境:未来还会有印刷文学作品吗?19xx年一位名叫斯考特·弗伦奇的电脑程序员设计了一个可以写作的电脑程序和软件。他使用这个程序写出了一部《只有这一次》(Just This Once)的悬念警匪类型的小说。他先写出这个作品的前四分之一,然后由电脑写出此后的四分之一,最后由两方面结合再写完全部作品。19xx年年底该小说正式出版。美国著名报刊《今日美国》(USA Today)发表书评,称赞是一部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甚至比一般由人写的作品还好。一些人物更鼓吹说以后完全可以由电脑进行文学创作。19xx年第一批网络小说出版,其中有不少自称是“由电脑进行创作”的。但网络小说或文学带来的更大的变化是“互动型文学”作品(Interactive Literature Works)。20xx年出现大量互动型的网络文学作品。互动性的网络文学作品的最大“成就”就是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方式。传统的阅读是被动性的、接受性阅读,即读者完全按照作者所设计的故事发展线路进行“阅读”。而“互动性阅读”不再是被动性的、接受性的阅读,而是“积极性的、参与性的、主动性的和创作性的阅读”。在阅读一个作品时,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改动作品中任何人物的性格、行动与所处的地位,并且改变故事中的任何情节,以及结局”,有的时候还可以改变整个作品的类型和风格,比如把一个悲剧性质的作品改变成为喜剧型等等。比如作品中有一个情节“汤姆在地下铁乘车时偷了一位女士的钱包。”按照互动型阅读,读者只需按一下键就可以改变这个情节的任何部分,比如汤姆可以改成彼得、在地下铁乘车可以改为在百货公司购物,而动作“偷”可以有很多可能如“成功地偷”、“没有偷成”、“想偷又没有下手”等。由于电脑可以“自动写作”,读者不需要自己动身来写,只要根据电脑荧屏左边出现的指示栏选择自己的要求,然后按一下键盘,电脑就根据读者的要求“自动地写出”作品。最妙的是你还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把这个拼凑的东西注册成为自己的“作品”再在网络上发布。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这种

新型的互动性阅读实际上不过是“电脑阅读游戏”。(注:罗宾·福斯特《变换图像》一文。)美国学者詹妮特·默蕾(Jannet Murray)在她的《全息平台上面的汉姆雷特:塞博空间的叙事形式的未来》一书中指出:“电脑已经在重新塑造叙述表现的结构组合,不一定替换这些已经存在的经典作品,但可以在另外一个框架结构之内把这些经典作品的本文继续下去。”按照默蕾教授的说法,在不久的将来“塞博戏剧与文学”将会以新型的“参与性质的媒体”(participatory media)来重新发现与发明新的“讲故事的形式”。这样,当代小说、戏剧与电影等会舍弃传统的线性叙述形式的束缚,会出现新型的“多角度、多方向发展与多变化的”叙事结构。默蕾教授提出了“罗生门式的叙述结构”(The Roshonman Narrative Technique)就是一种代表性结构。(注:见詹姆斯·默蕾《全息平台上面的汉姆莱特:塞博空间中的叙事形式》。)另外一些学者提出网络文学、戏剧与电影的叙述方式开始出现从“结构”(the Construction)到“解构”(the Deconstruction)的转变。(注:托德·基特琳主编《观赏电视》(Todd Gitlin,Watching Television)。)(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同意上述学者们的观点,目前很多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来批判网络文学。我们将在后面专门介绍一些批判的观点。)2.新型的数码音乐:从MTV到网络音乐:传统音乐会消失吗?19xx年8月1日,美国华纳通讯公司(Warner Communication INC)与运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合资兴办了华纳——运通全美卫星娱乐公司(Warner Amex Satellite Entertainment Company),并且在有线电视网上开办一个全天播放流行音乐的专门频道称为Music Television,简称MTV。该频道以新式的播放方式接续不断地播送长约两个小时的“音乐流”(music loop)节目,即一系列的、大约五分钟长短的、以视觉影像为背景的流行音乐节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流行音乐录相带。在这样的音乐流节目之间还播放一些专题节目,比如对于流行歌手与明星的专访、流行音乐动态、歌星趣事、观众问答等游戏与娱乐性节目。这是一个全新的音乐电视频道,刚刚开播时只有大约二百万观众,但不到半年观众就达到一千多万,此后发展到五千多万固定的观众,其中大多是青少年观众,而且获得了较高的电视广告收益,成为目前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频道之一。MTV的音乐电视节目是一种新型的多媒体的节目,它融合了音乐表演与影视图像,既满足观众对于音乐的听觉欣赏需要又满足他们的视觉观赏需要。更为奇妙的是,这种由视觉与听觉的关联感受的“欣赏”过程是在某种梦幻的情境中体验的,即由音乐

与影像构成了梦幻似的视听环境,这就使得观众获得新型的“快感”(Euphoria)。这种视听快感对于年轻人一定有特别的吸引力。美国是一个音乐较为流行的国家,除了传统的古典音乐之外,还有乡村音乐、爵士音乐、宗教音乐等。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摇滚音乐”(Rock music)以其特殊的乐器、快速的节奏、独特的唱法、特别是歌手的表演方式与风格等,很快就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流行音乐。MTV抓住这种观众的心情,并且进行形式的改造,使音乐不但是单独的听觉感受,而是听觉与视觉同时并行的全维视听感受,更主要的是为美国的电视业带来一种新的生财之道。一些学者对于MTV电视音乐节目进行分析,指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被称为“超现实主义的情节剧类型。(the Surrealist Passion Complex and Play);一种被称为“概念音乐类型”(the Concept Music)。前者是流行音乐歌手又唱又舞,加上奇妙的背景、色彩斑斓的灯光、快速的镜头切换等所产生的如同梦幻境界的效果,使得观众产生“浸淫”其间的视听感受。而后者则会出现观众十分熟悉的好莱坞的类型影片的形象,比如西部片中的牛仔、警匪片中的警察、恐怖片中的吸血鬼等等,来牵动观众对于这些已经成为自有意念的回忆,伴随着对于作品中的歌词、场景、影像以及音乐等的简单的“诠释”,使得观众参与体验歌曲中的意念或观念等。无论是哪种类型都要求观众的参与。(注:帕特·奥弗德海德《音乐录象;听听声音》(Pat Aufderhheide,Music Videos:the Look of the Sound)。)由于当时MTV这类的电视音乐节目具有新型的表现风格,所以被视为前卫性的音乐节目。一些学者指出它无论同传统的音乐或典型的好莱坞的影像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传统的音乐节目其侧重点为音乐的听觉效果或音乐效果,表现为按照乐理而进行的作曲形式、和弦、对位等,有自己的特殊的规律与讲究。传统的好莱坞式的作品有自己的独特的叙述结构,比如“因果关系”(Cause-effect)式的矛盾冲突,编剧所讲究的“开始——冲突——发展——高潮——解决”的线性发展途径。这样无论是传统的音乐或电影作品其创作的原则基本是理性逻辑性的。而对于MTV的电视音乐来讲,逻辑性的叙述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产生的“迷惑性的”视觉效果。如何产生这种迷惑性或诱惑性的视觉效果呢?简单的作法就是特异的剪辑技巧。传统的好莱坞作品的剪辑要强调的是镜头的真实感,讲究的是镜头之间的“流畅与逻辑”。这样就会出现“镜头—反镜头”(shot-reverseshot)、“流畅性剪辑”(smooth editing)、连场戏剧发展方向(sequent

ial direction)等基本而传统的好莱坞的剪辑法则,而这些法则后来也用在电视剧的剪辑之中。但是,在MTV音乐节目之中,这些法则根本不能使用。代之而起的是奇特的、怪异的剪接方式:比如快转的跳切(jumpcut)、高速的蒙太奇(high speed Montage)、高反差的光影效果(sharp contrast light-shadow effect)、错乱的运动方向(wrong and no-logic direction)等等,加上音乐、噪音,以及伴随观众的喧哗与喊叫声。这种支离破碎式的剪接方式,加上歌手与演员像吃了“迷幻药”一般的表演以及音乐、噪音、杂声等的结合就成为MTV这类电视音乐节目的特点:即表现出某种复杂的、错乱的世界,而且对于观众产生了迷惑性的视觉效果。这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在当今的“塞博音乐”或“网络音乐”中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19xx年出现而在当今流行的“塞博音乐”或“网络音乐”最初仅仅是利用电脑网络播发MTV式的音乐节目。19xx年首次出现类似“卡拉OK”式的参与性节目,即可以邀请上网的网民自己使用话筒进行“卡拉OK”式的歌唱。此后又出现一些独特的“音乐网站”和使用自己的软件与程序等的“互动性的网络音乐”。在线的流行音乐迷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进行参与性欣赏,他们可以关掉原来歌手的歌唱部分,保留伴奏音乐,自己演唱并且刻出光盘,也可以选择歌唱中的任何部分反复歌唱,也可以利用“变焦距镜头”把歌手或表演者的影像放大或缩小,也可以把原歌手的头部换成自己的头部和面容等。更不用说使用MP3可以下载上百首歌曲并刻录在一张小小的光盘上了。因此,“网络音乐”出现不久就成为受年轻网民欢迎的节目。(注:雷德蒙·威廉姆斯《电视:技术与文化形式》(Raymond Williams,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如何解释MTV与“网络音乐”这类新型的音乐现象呢?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进行研究,发表上千篇论文,但是依然难以解释清楚。我们仅介绍几个有趣的研究角度和观点:首先是心理学研究。然而就是从心理学研究角度来看也有不同的学派进行自己的不同解释。有一些心理学专家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在青少年成长与发展阶段有一个时期是发展心理学所说的“自我形成与自我突破”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憧想”会时常出现,而“憧想”出现的形式一般会是“梦境或幻想”。MTV的音乐节目从某种意义上讲或在某种程度上会满足青少年观众的“憧想”。另外,某些社会心理学专家提出了由于当代人们生活在一个压力重重的社会现实环境之中,为了逃避或暂时逃避残酷的现实环境,人们需要一些解脱或疏解,这时MTV的音乐节日如梦如

幻的影像加上喧哗的乐声正好适合这种需要解脱或疏解的心理。而新弗洛伊德主义者则从“梦幻与性”的关系进行解释。他们提出在梦幻的幻觉之中,人们的“性欲望”获得了满足。MTV的音乐节目本身就有着强烈的“性诱惑”,比如越来越多的半裸[美学研究网.cn]体的女歌手以及带有强烈性诱惑的舞蹈动作、性手势、快速剪接出现的五彩斑斓的影像,加上带有诱惑性的音乐与歌词,以及有意制作的梦幻性质的景象等,都有着强烈的“煽情、挑逗、性诱惑”的作用,因此对于某些观众来讲,观看MTV的音乐节目就如同自慰一样。(注:托尼斯·玛尔维茨《视觉感受:视觉接受的心理分析》(Tones Marelwicts,Visual Perception:Psychological Analysis)。)还有一些后现代主义学者则引用弗雷德里克·詹姆森(Fredric Jameson)的“快感论”。他们提出MTV与网络音乐等类的音乐节目会产生某种类似麻醉剂或毒品一样的作用;观看或参与这类的“数码音乐或塞博音乐”就像吸食大麻一样会产生某种“焕发”(high)快感。而这种快感只能靠个人的感受或享受,无法与人陈述和集体讨论,因此欣赏“数码音乐或塞博音乐”是个人的“自我感受”。3、数码电影:从电脑合成技术到塞博电影:“这是电影吗?”早在19xx年,当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拍摄科学幻想影片《星球大战》时曾经对他的助手说:“我知道会有一天我们将以某种新的方式来拍摄这样的影片。”他认为最有可能的就是使用电脑。虽然按照现在的眼光看来,《星球大战》似乎“太简单与太幼稚了”,但它毕竟是最早把高新技术与电影制作相结合的代表作品。而卢卡斯本人也被认为是当代电影技术发展的先锋。当斯皮尔伯格以他的著名影片《外星人》获得奥斯卡大奖时,他说:“我应该首先感谢我的老师卢卡斯。”而这部影片也被成为是新型的“合成技术”的典范。正如一些著名的电影史学家包括中国的李少白、郑雪来、邵牧君、周传基等指出的那样,电影艺术的全部历史就是电影技术发展与文化观念进步的历史。从电影出现以来,为了获得更为新奇的视觉效果,新的技术会不断地引入。电脑技术被引进电影制作,实际上不过是传统的电影制作的合成技术继续与发展。其主要的进步就是以数字技术同电影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新型的、新奇的、更吸引人的视觉效果。如果说传统的电影合成技术其核心是光学合成或光学技巧的话,那么新型的数字合成技术则以电脑技术为基础,核心是“综合性质的多元化合成”,一般认为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区分与选择(distinction)、分

析与解析(analysis and synthesis)、联合与组合(association and combination)。在第一个阶段把一些实际拍摄的材料与辅助性的材料找出来根据导演的意图进行区分与选择,第二个阶段是使用电脑技术把上述的材料进行分析与解析,分为各种各样的要素与可能的重新设计;第三阶段,就是把上面已经被解析的要素进行再组织或联合。经过这样的三个阶段就可以得到数字合成的新的影像。近几年来美国好莱坞电影已经使用这种新型的数字合成技术或电脑合成技术制作出一些大型的有高视觉感染力的电影作品,比如《阿甘正传》、《真实谎言》、《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珍珠港》、《星球大战前传》,以及动画片《狮子王》、《玩具故事》、《海底总动员》和今年荣获多项大奖的《指环王三部曲:国王归来》等等。这些影片将特技和电脑技术,特别是数字合成技术等结合起来,创造出新奇的、令人惊讶不止的视觉效果,从而获得商业的巨大赢利。然而,正如一些学者包括美国学者尼克·布朗、鲍洛克、贾内梯、薇多理尔、约翰·兰特、朱丽·施兰德等指出的,美国好莱坞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的实验场”而不再重视什么是电影艺术,实际上好莱坞从来不那么重视艺术,它们注重的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润”,而高新技术的应用就是为了更大的赢利。(注:弗雷德里克·詹姆森的“快感理论”,可见《西方当代心理学理论文选》第三卷。)电脑技术或数字化技术被引入电影制作之中还表现在电影的后期制作上。从英语中我们得知“影片”一词的原文film,就是指电影作品的媒体“胶片”而言的。电影中的影像是经过拍摄而“纪录”在胶片上面,然后在经过洗印技术而成为印在电影胶卷上面的“正像”再经过电影放映机而放射在银幕上面。数码技术则改变电影的传统放映方式,经过数字化的影像以数码形式按非顺序方式(或非线性方式)储存在光盘之上即CD上面。播放时则以激光头去“读解”光盘上面的数字并且解析成为影像,而投射在显示器上面。这样就彻底地改变传统的“影片”(film)的意义。所以很多学者指出这是一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进步。然而,更为巨大的成就是“塞博电影”。(注:费利杜恩·霍维达《大众传播的秘密;电脑时代的电影、书籍与电视》(Fereydoun Hoveyda,Hidden Meaning of Mass Communication:Cinema,Books and TV in the Age of Computers)。)“塞博电影”(Gyber Cinema),按照美国一些娱乐界人士的归类,是互动性质的娱乐形式(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的一种,而且是21世纪高新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典范。正如一位电脑技术专家所称:如今电

脑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几乎完美的地步,因此把一些电影的创造性的意见融合成为一个电脑软件是十分容易的。而同时一些电脑软件的出版商也看到电影的“魅力”,可以利用“明星效用”来增加这种娱乐软件的销售额。使用数码技术与电脑技术,同时加进电视拍摄技术,再结合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就可以把大银幕、小荧屏以及电脑屏幕即显示器的界限打破,从而使得观赏、表演、参与创作等合成一体,而更能体现作为娱乐形式的“电影艺术”的“游戏”本性。(注:尼尔·盖布勒《生活、电影:娱乐是如何征服观众的》。)目前很多公司已经制作了不少可以在电脑网络上面放映的短片和喜剧小品,完全属于娱乐性质的、互动性质的塞博电影。美国《数码娱乐》公司的老板戴维·纽曼就吹嘘说:“这是媒体革命的前奏,我们现在所做的正如当年格里菲斯所做的那样令人兴奋。”(注:费利杜恩·霍维达《大众传播的秘密;电脑时代的电影、书籍与电视》(Fereydoun Hoveyda,Hidden Meaning of Mass Communication:Cinema,Books and TV in the Age of Computers),尼尔·盖布勒《生活、电影:娱乐是如何征服观众的》。以及戴维·纽曼《数码娱乐与功能》一文。)这些电脑网络电影制片人(the Web-movie maker)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电脑网络会成为故事片的竞争战场,从而会对电影院造成新的巨大的冲击。然而,比网络电影更为进步的是互动性质的塞博电影。上一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被称为“情节转换”(plottronics)的电影软件。这是一个可以使得观众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改变作品的任何部分,从情节、人物、场景到演员的软件。按照这个软件设计人萨姆·奎汀的介绍,软件使用者只需要在键盘上面按下几个键或用鼠标敲击一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来重新结构电影故事的剧情、改变故事发生的场景、在作品的场次中增加自己喜欢的明星、或把自己的形象输入到这个电影作品之中等。如果你喜欢的话还可以邀请几个好朋友共同参与“创作”,从而创作出一部“全息电影作品”(holograpkic film),这样一来什么导演、编剧、摄影师等就全不需要了。20xx年这家公司出版发行了第一批这样的“塞博电影”软件,虽然价格不菲,每个软件售价为450美元,但还是销售了大约三万多套。20xx年这家公司对于这样的软件进行新的技术革新,更加增强它的互动性与游戏娱乐性质,而且把游戏的时间加长,以取得更好商业效益。高新技术以及“塞博电影”也改变好莱坞的电影创作。从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电脑合成与摄影技术被引入到电影的制作。目前,以一些特殊的技术而进行拍摄已经十分普遍

。旦尼斯·穆伦就是在电影制作中应用数码技术的先锋人物。早在19xx年,他担任影片《星球大战》的机械与光学效果顾问时,就同卢卡斯试制了一台新型的类似“数码摄影”的电影摄影机。从此,他成立了一个技术小组开始一系列的新型的技术创作。他们不但首先引入了电脑合成摄影,而且利用电脑技术创造出一些令人惊讶的视觉效果:比如《杰迪的归来》(Return of Jedi,1983)中的高速度的奔驰、《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的恐龙行走动作、《终结者Ⅱ》(Terminator Ⅱ)的多变的机器人等等。20xx年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几乎是电脑技术的大比赛:《终结者Ⅲ》(Terminator Ⅲ)、《霹雳矫娃Ⅱ》等更多使用电脑合成技术,而且把中国的功夫与西方的打斗结合得更为“神奇”,而迪斯尼的新动画《海底总动员》几乎就是一个电脑游戏。越来越多的“数码怪物”(the digital monsters)如《指环王三部曲:国王归来》出现在银幕上面,使得观众已经分不出来哪些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肉体人,哪些是由电脑数码技术合成出来的机械人了。新型的“数码”或“塞博”演员(Digital or cyber actors)已经开始出现,这是一种新的“照相现实主义”,“合成的演员”(the Photo-realist synthetic actors),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合成物(the Synthespians)。最妙的是一部有这样的“塞博演员”主演的“电影”,在网络上放映时,竟然使得众多的观众为之倾倒。按照这些热情的拥护者们,以“摹拟的现实”(Cyber reality)(即由电脑网络世界产生的现实)和“互动式”(interactivity)的显现,来编排与创造新型的电影就是传统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这样不但彻底地改变观众传统的观赏习惯,而且还改变他们的性质与角色。美国媒体娱乐业主庞蒂斯(Pundits)指出,“数码媒体”(digital media)从世界范围内电脑网络到电脑游戏软件,乃至未来将会出现的不知道是什么的产物等等将如同当今的电视与电影一样,成为一种有着强大渗透能力的潮流而侵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们所提供给人类的是某种与传统的戏剧或其它表演形式截然不同的新型娱乐,这样就会彻底地改变我们对于娱乐与休闲的传统性的认识,也改变我们的艺术观念。(注:费利杜恩·霍维达《大众传播的秘密;电脑时代的电影、书籍与电视》(Fereydoun Hoveyda,Hidden Meaning of Mass Communication:Cinema,Books and TV in the Age of Computers),尼尔·盖布勒《生活、电影:娱乐是如何征服观众的》。以及戴维·纽曼《数码娱乐与功能》一文。)美国著名的数码媒体技术设计师戴维·班克也指出:“虽然尚处于雏形阶段,数码媒体领域已经暗示给我们什么将会取悦大众,什么

不能。其中新的课题就是互动形式(interactivity),这是数码媒体的最强有力的功能。录像比电视好,立体声响比广播要强,而配有摄影图像的文字远远超过印刷文字。电脑,只有电脑,有此能力把它们都融合在一起,并且用信息平台把它们都建置起来,然后让观众把它们都混合起来进行游戏。”(注:戴维·班克《什么在响?》和《老话》等文章。)班克和他的同事已经创造设计出第一批这样多媒体的互动材料。塞博互动电影《最后的快车》(The Last Express,2000)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个新型的CD-ROM(电脑软件)。基本故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发生在奔驰于巴黎与君士坦丁堡之间的东方快车上的惊险事件。其中,故事的结构与基本框架已经建置妥当,而且有着吸引人的魅力和视觉效果,因此就像“一支无形的大手把参与者紧紧地拉住”。参与者或观众不是一般性地观赏,而是有意识地进行参与,分析、破案或与搏斗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意愿来“随意改变其中的”任何部分,包括故事情节、人物与结局等。19xx年,美国一家电脑网络公司与一家电视公司合作创作了一台名为《现场直播》(The Spot)的新型肥皂剧,主要讲述了在南加州地区居住的五位朋友的私人故事。这个节目只在付费的电脑网络上面播发。它充分利用电脑网络通讯的交流功能,不但吸引观众来观赏,而且邀请他们的参与。人们一面观赏这五位朋友的钩心斗角,一方面又可以随意参与,甚至拿他们开心取笑等。最妙的是节目中的人还可以反过来拿观众开心和取笑。这是一种真正的互动游戏,无怪节目一上网就受到热烈的欢迎,一直引起轰动。有位名叫堂·克拉克的节目设计者说:“《现场直播》接通并满足了(在网络上面)叙述与交流的愿望。人们一下子就被这个海滨小屋以及居住在里面的人们的故事吸引了,而这些人物不但有电视肥皂剧的明星的魅力,而且有着‘e’时代人的高瞻远瞩。”(注:堂·克拉克《残酷的连接》,《华尔街杂志》19xx年9月15日。)其实一切都是虚构的,故事是瞎编的,人物是虚构的,连那个小屋都是现搭的,可是人们就是相信这些。观众不断地给网站发“E-mail”,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有的人还希望自己能到这个小屋里面呆上几天,而编剧就可以不断地根据观众与参与者的建议来修改自己的剧本。于是人们就感到以往传统性的编剧与导演的位置开始变化了。这样的节目为今后的电视剧节目开辟一条新路。另外一家公司把电脑网络和电视拍摄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个被称为“维尔斯卫利”(Willisville)三维仿真空间的未来社区。在这个社区中,

参与者可以随意在空间内活动,比如上大街、逛商场、到居民家中访问,同那些虚构的人物交谈、争论。如果你想要抢一家银行,OK!你可以随意去抢,甚至和警察枪战。如果您想找一位漂亮的小姐,您可以随意选择,只需要按一下键。这样,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他们在真实环境中很难实现的满足。有娱乐界人士指出,这种新型的把电影、电视、戏剧与游戏混合一起的东西就是一种新式的多元化的视觉媒体。当初有一位名叫巴拉兹的电影理论家曾经把电影艺术与传统的戏剧从观众的接受心理进行了对比。此后又有一位叫杰姆逊的学者从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提出了电视观众的观赏心理。他们都想要说明观众的参与和加入是这些视觉艺术形式的重要功能。现在,在“e”时代中,电脑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观众的参与困难。按照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当今艺术已经不再是某种静观的、与观众隔绝的、超经验的自体形式。它已经进步成为一种新型的行动的、为观众服务的动态艺术,它要求并且邀请观众和参与者加入艺术作品的编辑、书写、表演与任何性质的介入。它不重视什么传统艺术作品的永恒、经典、完美、真实等,而强调艺术作品的可变动性、娱乐性、世俗化、随意切割性质与虚幻性。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经典艺术作品,什么都是可变的,而且只有应观众的要求不断地进行修正与改变,艺术作品才能实现它的生存意义。正如美国学者波莱蒂所说:“观众的参与对作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把‘观众’(这个词在这里不再有意义)从被动的目击者变成合作的创作者(无论是自愿与否),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现代主义的艺术自律性不是自然地被打破,而是由观众们来打破的。”(注:波莱蒂的文章与观点可见于弗朗克·波柏主编《电器化时代的艺术》一书。(Frank Popper,Art in the Electronic Age)。)  “e”时代的当代美学研究尽管对于“e”时代的文化与艺术的美学研究著作不是很多,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有关文章。根据美国学者吉恩·布洛克(Gene Blocker中文名字鲍洛可)先生的归纳,对于当代文化与艺术,特别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至少有三种从美学上面进行批评的理论:“反美学理论”(The Anti-aesthetics)、“泛美学理论”(The Pan-Aesthetics)和“衍美学理论”(The Trans-aesthetics)。它们都试图从美学与艺术理论角度对于这个高新科技时代的文化与艺术现象的本质进行分析。反美学理论:认为当代文化、艺术,特别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本质实际上是对于传统美学理论与观念的反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一些传统的或者保守的哲学家

和美学家们。他们对于当代的、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现象等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批判或批评的态度。在对于一些当下文化艺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诸如“科学技术与文艺创作的关系”、“后现代主义与艺术的商业化”、“大众传播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等等,这些学者的立场十分明确。他们提出了“回归到康德”这一观点。目前,在美国的一些保守的知识份子中间较为活跃的“新文艺复兴运动”(The Re-renaissance Movement)就是这些学者与文化界人士提出来的。(注:吉恩·布洛克《当代美学研究:新概念与新趋势》(Gene Blocker,Aesthetics Study Today:New Concepts and New Trends)。)泛美学理论:提出这样理论的人大多是所谓的新派人物特别是文化批评者,他们一般是后现代主义的提倡者与拥护者。这一派人的基本观点是:传统的美学研究日趋“学院式的研究”(a kind of academic study),而且成为少数学究等人的“自我陶醉”(self indulgence)。他们指出当代美学研究只有广泛地扩展才能够继续存在,而且必须要使得理论联系实践,这两点是当代美学存在的基础。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目前学院式的专业化的美学研究发展成为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这样就可以把诸如“妇女问题”以及“女权主义”、“文化问题”、“大众传播”、“当代文学与艺术”、“文化与全球化”、“多元文化主义”等等都引进到当代美学研究之中,从而丰富当代美学研究。衍美学理论:实际上这一学派同上面的学者是一伙的,都是“新潮”理论的推行者与施行者,而且基本的观点与态度也是一致的。只不过这派人物走的更远了一些。他们使用了一个新词“衍美学”(The Trans-aesthetics),更强调要“超越传统的美学理论”(在英语中trans有“超越”、“跨越”、“衍生”等的意思)。按照他们的观点,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就文学艺术的创作而言,所有的媒体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因此它们是科技化的媒体,而且其科技性要超越它们的艺术媒介性质。因此,传统的美学研究所提出的文学艺术的“真善美”的本质实际上是抽象的、精神的与空灵的,而不能解释当代文学艺术创作的实际。因为,当代文学艺术创作越来越表现为物质性、实质物化和现实化。具体性远远超过抽象与空灵性。特别是当代科学技术使得文学艺术更加靠近物质世界。因此“我们必须要超越传统的美学研究与理论,而建立新的美学理论,即在新科学技术下的美学与文学艺术理论。”目前,我们看到的一些热门文章诸如“数码时代的电影与电视”、“电子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艺术”等大多出自这些新潮

学者之手。虽然,在美国美学理论界的当代美学研究有着上面大概三种不同的学派与观点,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基本的争论来分析上述学派的分歧所在。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从19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每一次重大的历史阶段,特别是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时刻,总会有人提出“文学艺术面临死亡”这一悲观看法。然而,人类历史也证明文学艺术不但没有死亡,反而跟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地前进发展。我们还看到关于艺术的定义即“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被不断地提出来,而且不断地获得了新的解释与定义,这就说明了文学艺术的定义是不断地随着历史、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行修正和改进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艺术与时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文学艺术是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中诞生与发展的,所以它们身上必然打上历史时代的烙印。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被认为是历史时代的镜子反映出每个特定时代的历史特征。由于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时代精神”或“主流的世界观”来进行主导,这样文学艺术就从某方面来讲在一定程度上会反映这个“时代精神”或“主流的世界观”。按照上述的观点来认识现实,我们会看到,在当代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力量与新的科学技术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这种力量之巨大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活与思维方式,诚然对文学艺术也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变化是主要的!美国学者迈克尔·纽曼(Michael Newman)在其题为《修正现代主义、描述后现代主义:视觉艺术的批评论坛》(Revising Modernism,Representing Postmodernism:Critical Discoune of the Visual Arts)的论文中指出:“在现代性这个口号下有可能分离出来两种不同的趋势潮流,来回答‘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种回答是‘艺术就是艺术’,这个回答趋于艺术独立性(The autonomy of art)。或艺术为艺术自己,(art for art's sake)。另外一种回答是‘艺术是非艺术’,(Art is No-art!)。后者显然是想把艺术归类于社会科学与政治科学的力量与实践之列。如果,我们把任何事物都列入在后现代主义的范畴之内,那么上述两种回答都不适合。因为在当今,艺术只有在与其它东西相共存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自己的独立自主,从而使得艺术能够有别于其它什么东西。另外(当代)艺术家们正在反复地摧残艺术,竭力使之脱离艺术圈子、条约与创作规律等限制,试图在与其它东西的共存之中来保持艺术自己的独立性,即‘以求异来求同’。其结果就进一步造成了当代艺术的复杂性。”(注:迈克尔·纽曼《修正现代主义、描述后现

代主义:视觉艺术的批评论坛》(Michael Newman,Revising Modernism,Representing Postmodernism:Critical Discourses of the Visual Arts)。)纽曼的解释正说明当前艺术发展的必要规律:文学艺术要发展首先就要处理好它们同其它东西的关系。在新型的当代社会中,文学艺术的自身独立性质是不会变化的,要变化的是对文学艺术创作规则的认识。在当今社会中,高新精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铁定了的事实,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新的科学技术不但为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新的技术、工具、方法以及更多的可能,而且也产生了新的媒体、材料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什么是艺术”这个原始问题就会产生新的答案与定义。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环境中艺术会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当前有些新的价值诸如“艺术的使用价值”、“艺术作品的交换价值”、“艺术品作为商品的商业市场价值”、“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所消耗的原料、材料与劳务价值”、“艺术作品作为文化遗产的估价”、“艺术作品若被损坏时所获得的法律索赔价值”、“艺术作品所进行的保险或偿付价值”、“某件艺术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面的最低估价”、”艺术作品若作为商业广告的宣传价值”、“创作某件艺术作品时艺术家以及工人所得到的工资价值”等等,我们会看到这些“价值”观念是传统艺术理论与美学未曾谈论过的。按照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这些价值观念都是属于后现代主义这个范畴之内。以当代电视为例,当我们讨论一个电视节目或电视剧作为一件艺术作品时,我们不仅要涉及它的艺术展现价值、内容的现实主义性质或社会批评价值、作品的美学价值、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价值以及教育或感化价值、节目的风格与艺术表现手段的完美性等一系列传统的文学艺术批评理论,而且现在更为注重要讨论拍摄这样一个作品的所花费的成本费用、在电视台上面播发时所花费的资金、该节目播放之后的收视率是多少、能够赚多少钱、除了主要的电视台之外是否有可能出租给别的电视台去播放、是否能够受到观众的欢迎、谁是这部电视剧或电视节目的导演和谁是主演。甚至更关注是否有希望再拍摄续集等等。但是有谁能够说这些问题不是“艺术问题”呢?  总结:理论要同实践相结合我们上面简单介绍了“e”时代的文学艺术,理论与实践。当然,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不可能一下子就解释的十分清楚。所以仅仅是一点介绍。但有一些问题,现象还是需要提出来。那就是目前西方学术界的一个不够健康的现象:在众多

的理论著作中对于“e”时代的文化艺术现象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体的“罪恶与错误”的现象批评得很多,但是涉及到西方大众传播出现这样现象的最为基本的原因和根基的分析就很薄弱。这一则是由于西方大众传播业势大气粗,二则由于“9·11”事件之后美国极右势力的抬头,美国人包括一些知识份子对于政府与媒体的批评已经减弱,因为谁也害怕被批评说成“不爱美国”或“和恐怖主义分子站在一起”等。这就说明目前美国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可悲之处。其实早在19xx年,大众传播研究者温别尔托·艾柯(Umberto Eco)就指出:“大众传播媒介的邪恶,很久以来无人不晓,但是在其后面操纵的黑手却一直逍遥法外。此后,正义之声风起云涌,开始有人对于这些始作俑者口诛笔伐,同时,当艺术还没有被戴上大众传播的枷锁时,有些劫后余生的人却又找到护身符。现在,一切都仿佛云消雾散。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从头开始,把事情调查个水落石出。”(注:伊恩·安格斯和萨特·杰哈利主编《当代美国的文化政治》(Ian Angus & Sut Jhally Ed,Cultural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实际上很多有理性的中国学者已经开始批评西方大众传播的危害,而且揭示它的祸根,即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我们从目前已经被揭露的一系列的经济丑闻中,就可以看到其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美国现政府的政治制度,以及由这个制度所保护的经济体系。美国目前的大众传播实际上是被控制在一些巨头的手中。这样,他们竭力以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来把文学艺术包括在大众传播之中,而更强调它们的商业性。不仅如此,近来由于经济全球化,他们加强了对世界媒体娱乐市场的扩张战略,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帝国主义”。很多西方优秀的美学研究者和文学艺术理论研究者都开始把研究的对象和兴趣转移到中国或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艺术现象中。他们指出,当前在中国这样的经济飞速发展中所出现的文学艺术现象更为值得去观察、探索和分析。我们坚信新的更为有说服力的文学艺术理论将在当代文学艺术的创作实践中诞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