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党的教育事业_青春绽放三尺讲台三忠诚演讲稿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青春绽放三尺讲台

我宣誓:

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用智慧启迪学生,用真情感化学生,用人格陶冶学生。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每当耳边响起这铿锵有力的誓言时,我就会回想起八年前,从学校毕业走上讲台,也从城市来到了农村,在自己平凡而又神圣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有汗水也有泪水,有辛酸也有快乐??每天,都要穿梭来往于家和学校,几十里的路程,不管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我都提前到校,因为农村缺少英语老师,六个阶段十二个班二十多节英语课,只有我一个人,其辛苦不言而喻,可我没有怨天尤人,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应该无怨无悔!我要用爱心塑造学生的心灵,用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用榜样激励学生的言行,我的父母都已年过六旬,身体也不好,可为了让我能安心工作,他们主动承担起照看孩子的重任,每当看到他们奔波劳碌的身影,听到他们“千万不要误人子弟,工作一定要尽职尽责”的殷殷教诲时,我内心有说不出的痛楚。我明白他们的一片苦心,即使他们再苦再累也不想影响我的工作,父母的恩情,我无以回报,只有用十倍百倍的努力投入到工作中,才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心。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真正领略到彩虹的美丽,没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怎么能彻底明白陶行知先生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一步步走来,我更加坚定一个信念,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甘当人梯让学生踏着我们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愿当春蚕——让知识的绸缎从我们身上延伸;誓当蜡烛——用我们的忠诚,燃烧自己,带来光明。

忠诚一旦在我们心中有了烙印,就会时刻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促使我们在工作中全力以赴,鞠躬尽瘁。

不是吗?深藏记忆中的汶川大地震又一次让我们想起那些舍生忘死保护学生的教师!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在生死抉择的一瞬间,我们的教师用血肉之躯挡住垮塌的钢筋水泥块,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学生。他们用生命托起了祖国的太阳,用青春热血浇灌出最绚美的花朵。他们的行动足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感动全中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忠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忠诚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活水”之源。 忠诚,意味着我们要捧出一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之心,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明确祖国所赋予我们的重任。让我们为爱而生,笃爱而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我们的关爱中茁壮地成长。

十三年,弹指一挥间,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挥洒自己的热情与活力,体味教师生活的快乐与艰辛。铭记着党的教导,践行着自己的誓言,用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抒写着青春绽放的诗篇。每前进一步,我就更深层次的明白,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教师的责任。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感动着,激励着我,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有一种爱,可以抵达永远,这种爱叫大爱;有一种精神,可以永久流传,这种精神叫做忠诚!

 

第二篇: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那个老师,教过我”

盛鲁杰

20xx年8月29日星期一

今天上午,正在电脑前打字,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您是盛老师么?”

我经常接到造访的电话,那边只要是说“您是盛先生么?”,我一向很不耐烦,因为十之八九不是房产中介就是什么理财公司,我的手机电话也许被各种各样的公司列在交易名单里。

打电话的是任都。

是我40年前的学生。他是在互联网上看到我的,并且找到我现在的工作单位。

时间过去40年了,我对那时的许多事情记得却特别清楚。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任都那个时候的样子,小个子,听你说话时,小眼睛总是溜溜转,机灵得很,好像还是班里的干部。我教他时是我工作第一年,他上小学四年级。

中午,我喜欢和学生一块玩,记得,我在那个小学,跳高我可能是跳的最高的,能跳1米55,跳高的横杆还是中间弯的,也许是支架不好使吧,任都就在横杆一头用手支着杆子,因为他个子小,杆子顶在头顶上。

电话里,我跟他说,我给他们上古文时,讲叶公好龙。把施(应该读yi)尾于堂,念成shi尾于堂了,是他妈妈写信告诉我念错了,他妈妈在师大附中教语文。任都说,“忘了。” 是呀,尴尬的事情,说忘了最得体。而我想起这件事情,已经完全没有了不好意思,而只是幸福感,恍若隔世的。

那时,班里插进一个学生,叫什么,我忘了,是个瘫子,完全没有行走能力,每天是他哥哥把他背来,太不方便了,不久他为此就要退学。好像我和学生们商量过,怎么能帮帮他。我们就自己动手做了个车,做车的建议好像是任都提出来的。自己提出的建议,做起来时就最卖力气。我们从学校的角角落落,找来木板,也不知是谁找来四个轮子(小的带轴承的)。 我们就真的做好了一个平板的车,早晨,我和任都、张昉、马军···(其他学生的名字忘了)一起去接那个瘫了的学生。学生真的坐上去了,但是刚走不远,车子就散架了。怎么回到学校的,我早就忘了。后来,我就用自行车接那个学生上学,我记得,开学时,没见那个学生。我去家访,学生说,不上了,在和一位老先生学弹三弦。学一门吃饭的手艺大概更好。 后来,真的在街道的演出中看到他弹三弦。

我原来只是听说任都在南开大学教书,这次证明,他是在天津大学教书,早就下海了,现在在上海一家外国公司工作,他今年应该55岁了,也应该是早有成就了。孩子也上大学了。北京的房子出租了——他在上海定居了。

“ 盛老师,我们同学还有聚会,我回北京时我们聚聚。您常来上海吧,来时一定找我,很方便的。”

下午,我和老婆聊这个学生,聊那时的许多学生,她说,你也上网看看。我一看,如果不重名的话,任都已经做了一家公司的市场总监了。

我记得张昉在航天大学,这回证实,他在北工大做了教授了。

在纪念建党90 周年的文章里谈这些,好像文不对题。今天下午,我接到田一鹏老师的短信,要党员写这么样的文章,我当时想到的却就是这些——这些40年前的片片段段。我们教书的时候流行的一个口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今天说这话,感到一点点欣慰的是,自己不觉得亏心。而且,还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跃跃欲试。

我的第一批学生今年55岁了,他们现在才想起来盛老师么,不是,我们各行各业的人,

哪一位不是“奔命”呀,都是“在路上的人”,都在匆忙走路,哪有闲暇停下来回头欣赏。我太理解了。现在年纪大了,功成名就了,有了自己自由支配的自由了,这个时候才会有那种与老同学,老老师见见面的逸致。

我特别高兴与他们聚聚。但是,那种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与我无缘。我今年58了, 说真的,好像还是个“匆忙走路的人”。教书人的宿命吧。

于是,只能接着打我的字。一家出版社也是在网上看到我的东西,约我把自己教学经验写出来,我答应了,党的教育事业就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添砖加瓦,建造教育的大厦。“经验即知识”,教育的知识,是教育者共同构建的。教育的大环境是我们共同营造的。不管别人是不是看重你的经验,自己不能敝帚自珍,停止学习,不去交流,更不能妄自菲薄。

我的学生提到我时,不能让他们羞愧,而应该骄傲:那个老师,教过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