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伴我快乐成长

《陶行知教育名篇》伴我快乐成长

摘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芳香的文字,先进而充满人文气息的教育理念,娓娓道来:蹲下身子,教师变小孩;身先士卒;强迫、熏染、督促的"平民教育"方式;"一天四问",善于创造和把握机会学习……这些对"教育者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方式、方法,以及重视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的主做法让人终身受益。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名篇》;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79-01

闲暇之余翻开《陶行知教育名篇》,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当教师呢?"真是羞愧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什么?他是怎样从事教学实践的?他的教育主张是什么?带着种种问题,我不停地往下阅读,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教育营养。

陶先生说:"世上有八十岁的老翁,也有八十岁的青年。要想一世到老都有青年的精神,就须时常与青年人来往。"他正是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他把小朋友写的信当作是精神的源泉。在他写给小朋友的回信中,他的态度非常真诚,没有高高在上,就像和朋友在聊天。可见,平时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 而现在我们教师与学生间这样的交流似乎很少,有的甚至碰见老师还会绕道或者低下头,好像很是害怕又不愿搭理。想想为什么那些小朋友会给陶先生写信呢?他们怎么就像是朋友呢?我想与学生相处时,我还没有真正走近学生,虽然也经常叫他们有事就来找老师,可除了学习上的问题很少在其他方面与他们聊天谈心。平时对他们的关心太肤浅了,只是浮于表面,总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事而不耐烦,发脾气。久而久之,小朋友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想法:老师就是老师,不会是朋友。这样师生之间的沟通自然就少了,出现了隔阂,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陶先生的方法--先生变成小孩,忘记年纪,加入孩子们的队伍。这样师生能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不久老师还能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们能做很多老师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老师以为他们不能做的事,小孩子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放下身段的时候就得放下,我们要以十分的热情去帮助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陶先生笔下的燕子矶学校很有特点,学校不但教学生读书,教学生做事方面也很有方法。为了改造学校环境,丁校长起初整天拿在手里的是钉锤和扫帚。久而久之,教员、学生都跟他一样拿钉锤和扫帚了,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我们学校卫生状况不是太好,尤其是保洁工作很让人头疼。虽然经常教育孩子们要讲卫生,不能乱扔垃圾,卫生监督员也挺负责,可环境并没有多大改观。面对糟糕的垃圾时老师更多的是责备学生,很少会拿起扫帚来,没能像燕子矶的丁校长那样。以后,当我们为教室里糟糕的卫生而生气时,当我们训斥学生没做好卫生工作而大发脾气时,不妨学习丁校长,如果我们也主动拿起扫帚,多做榜样,少一点责备,相信学生也会得到一些教育。

在对"平民教育"的论述中,陶先生认为"强迫是一种必要手段"。现在的小学生学习不自觉的并不少见,没有老师的督促就不好好学,老师管得松了,学习成绩马上退下来,对于这类学生,强迫也是一种必要的方法。除此之外,最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努力求学。该怎么做呢?像陶行知先生说的:熏染和督促都是两种可行的方法,但两者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因为好学是可以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很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老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先生能感化学生,同学也能互相感化。记得班里一名学生曾经问我:老师,你老是叫我们背课文,那你自己会不会背呢?当时班里的同学和我都笑了,认为那位学生真是调皮得很。但现在想来,却一点都不好笑,扪心自问:我们会背吗?会背一篇吗?去背过吗?虽然没人要求老师要背课文,如果老师也能在学生面前流利地背一背,想必能带起一股背书热。老师的榜样作用是无穷的。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小学生的见识也广了,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在某些方面学生超过了老师,特别是一些课外知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多学习,多充实自己,还应该在专业技术上多下功夫,陶先生能做到每天四问,我们也可以每天问一问自己:我的知识有没有长进?我的教学水平有没有提高?每天多一点反思,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除了要充实文化知识外,我们更要抓住机会。陶先生说"一名好的教育者应当具有灵敏的手,要带千里镜去找机会,机会找着了,就用手去抓住彼,不断地抓住彼,还要尽力发展彼。"这些话可谓意味深长,确实,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靠自己去争取才可能有所得,不能像陶先生笔下的"候机会者":天天骂机会不来,好像穷妇人想发财一样,也不能像"空想机会者",一味的空想,结果总没有机会去枉顾。在学校最好的机会是向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教学专长,他们的管理方法、工作经验等。

教育之路漫漫而修远,让我们怀揣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解读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仔细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在教育之路上快乐地成长!

 

第二篇: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陶行知教育名篇心得体会

曾经看过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感觉很高兴。一直以来,我最喜欢的书籍中就有陶行知先生的著作。借了这本书之后,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阅读计划,虽然班主任和教学工作任务比较重,但是最近几周以来,我一直按照已定计划,坚持阅读。由刚开始的完全应付,到上一周及时记录阅读中引发真切的随感,再到这周对阅读中难以理解的地方能一遍两遍的反复阅读,乃至于对还是存在的困惑,想到借助网络功能,查阅相关资料,或阅读同行的心声,来帮助自己来进行消化。这一切的一切,我隐隐约约感觉到,我已开始对这本书有意思了。读了这本书,感觉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的“真”:《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我们教育界同志,应当有一个总反省,总忏悔,总自新”。《师范教育之彻底改革》中的“我所说的话,好象是责人,其实是责已,我也是师范教育罪案中之一人,纵有孙悟空的本领也是脱不掉的,如今只有戴罪立功。”读完这些脑海中马上出现了他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是这样提倡的,也是这样做的。对他的率真,勇敢由衷深深佩服。另外,在这一周阅读中,我花时间最多的就是理解他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通过这周内容的阅读,再回过头来阅读这本书的第一章节《教学合一》,现在我对这部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但是我想如何运用这新思想指导我的实践工作,或在我的实践工作中如何进行消化,这才是最关键的.我

会努力的。

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现象的深刻剖析,对教育现象的透彻研究,对教育发展方向的正确指引,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人民教育家为人民教育事业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更是为我们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就如一盏明灯,始终照亮在我们的心田。 先生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粗略的学习不能体会其思想的精髓,于是,认真地研读了先生的教学合一。

首先,关于“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一观点为我们新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方向。它告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规律,主动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积极思考,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能力,要教会学生不断学习的精神以及刻苦努力的态度。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就如拿到了一把金矿的钥 ,只要你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不怕困苦的态度,配合上行之有效的采掘方法,你就可以在这座金矿里挖掘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而这笔财富,对于一个学生的一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而又有意义呀!想必到了那时,学生一定会心存感激——因为当初的自己遇上了一位多么会教的老师。而老师要教会学生不断学习的精神,就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而这也正符合了陶老前辈关于“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的道理。作为老师,我们也是学生,学什么?像前辈学,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要学习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正确的指导方向…….而这学习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

教书如做学问一样,不进则退!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才会不断创新,就像早晨乡间的空气一样,是受学生欢迎的,也是对学生有益的。

陶行知先生认为 “生活即教育”。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的思想,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师自身应该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钻研符合学生口味的教材内容,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并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从而使学生快乐的上好课,提高课堂的质量。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习的,都是教书的方法,都是怎样教别人学习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我们应该先去研究一些学习的方法,先研究一下,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好的学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变孙悟空》就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养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它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之中就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

做一个好学生,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在老师的心目中,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好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的,我们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性格,来研究对他应该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老师,对于这点都把握得很好,值得我去学习,他们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细心,去研究他们的思想,不仅做他们的师长,更重要的是去做他们的朋友。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对学生爱护有加,他们的这些精神,值得我这个初生之犊好好学习。

陶行知先生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孩子》一文,正是告诉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融入这个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一样,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就像葛苏杭老师那样,他所教的班级,三年来,没有一个学生掉队,没有一个学生离开。这样的老师,不正是和同学们融入一体,把每一个同学都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记得有次改卷,正好和葛老师一组,他一边改卷,一边还在想着该给学生讲些什么,还想着学了这么久了,考了这么久了,再给学生们做什么练习,他们只会更累更辛苦。他正是一个知道如何“变成孩子”的老师。

这一段时间,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徘徊,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次思想的升华,他的思想,在我以后的人生旅途中,将会是一份永远无法用尽的财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①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也有所不理解。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不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但这就是整个教育的全部吗?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

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穴,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一位在美国受过多年教育的学者,回国后却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跑到乡下办学,并终身致力于平民教育,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界最早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重要性的人,

是最早广泛提倡妇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人,也是第一个开办乡村幼儿园的人。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今天仍在广泛推行。

每次读到陶行知的话时,我总会感叹,他怎么那么先知先觉?他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精辟的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仔细辨辨,妙哉妙哉!真正让我了解了陶公“行知”名字的用意!

记得前一阶段,看到一则介绍:“蜗牛喜欢吃什么呢?”过去,孩子们要问爸爸妈妈、问老师,现在他们说:“喂喂就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喂养,孩子们发现蜗牛喜欢吃甜食,如草莓、香蕉、橘子等,而不喜欢吃芹菜、黄瓜等。孩子们把蜗牛喜欢吃的食物画出来贴在墙上,告诉全班同学。更有趣的是,孩子们发现蜗牛吃了草莓排出红色的粪便,吃了橘子排出黄色的粪便。经过反复的实验观察,孩子们得出结论,蜗牛粪便的颜色与吃的食物有关。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为“做中学”,受到孩子们的空前欢迎。这项教育改革实验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发现。

这场教育改革实验虽然是科学家发动的,但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明天我再告诉你。”“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做中学活动中“做”的灵魂,强调了“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在做中学活动中老师还会不经意地进入一个误区,即有意无意地将孩子的思想往自己设计的想法上引导。结果往往会千遍一律,没有新的、有价值的发现。例:在“盐水让胡萝卜浮起来”的实验中,老师为了让孩子观察到胡萝卜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这一现象,于是让孩子将胡萝卜放进调制好的盐水里,实验结果都一样,实验看似成功,其实不然。但反之,如果让孩子自由尝试,往沉有胡萝卜的清水里一点点地加盐,孩子却有不一样的发现,盐加少的孩子会发现胡萝卜仍沉在水底,加入量中等的孩子会发现胡萝卜悬在了中间,加盐比较多的孩子会发现胡萝卜浮起来了??于是孩子自信地得到结论:盐一点点的加入,胡萝卜会一点点地浮起来,直至浮在水面上??

手的操作和心智的操作与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深信:“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为孩子们展开一片充满想象,充满生机的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