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叹 读后感

《千年一叹》

千年之交,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中国,踏上了探访古文明的道路。山高水又长,祖先托我来探访,我是昆仑的云,我是黄河的浪,寻觅法老的陵墓,巴比伦的墙。看着废墟的泪,抚摸隔代的伤。。。。。。

蔚蓝的爱琴海,那是古希腊的源头。爱琴海的柔波孕育了辉煌一时的古文明,亚历山大的三次东征将辉煌的文明播像远方的同时,却也为帝国的衰落埋下伏笔。

古希腊是一位智慧的老人,欧洲许多国家借用他的智慧站在了他的顶端,而希腊自己却失去了复兴的机会。这正是希腊的悲剧。近代希腊的地位一落千丈,帕特农神庙前有人在呼吁:将帕特农的文物从大英博物馆取回。“我希望帕特农文物在我死前回到希腊,如果在我死后我一定复活”。这令人心酸的声音,是一个文明古国最后的尊严。

一望无际的沙漠,耸立着巨大的金字塔像人们诉说这古埃及曾近的辉煌。古埃及失去的太多,留下的太少。至今留下的只有神秘,古埃及的悲剧在于:我们只知道他如何衰落,却不知道他如何构建,我们只知道他如何离开,却不知道他如何到来。 站在金字塔前,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在默默的感谢秦始皇。法老把自己和古埃及文明一起做成了木乃伊,而秦始皇却让中华文明永远的活了下来。对于考古学家们最难的莫过于不知何意的古文字,经常几年也解读不出几个,但中国却没有这种情况,

就连甲骨文也很快被破解了。感谢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让汉字这种古老的文字未随时间而消失,过了五千年依旧那么光鲜。 古巴比伦,人类最早的文明但在今天,年老的他整日在战火中度过:巴以,两伊。他们是最早发明文字的民族,今天却有成千上万的失学儿童。古老的楔形文字爬在斑驳的墙上,无人能够解读。面对两个失学靠拉板车为生的两个兄弟,作者递上了两根圆珠笔:你们可能不会写字用不上圆珠笔,但你们的祖先是最早发明文字的人,哪怕像画画一样像你们的祖先一样写下楔形文字吧,这份心意来自于东方那个发明了甲骨文的民族。 在古巴比伦的古迹前,中国人在心中感谢每一个皇帝。不曾远征。除了成吉思汗这个蒙古皇帝外,汉族皇帝大多没有远征。古国的毁灭,即是他杀,也是自杀。几个古国在古代打的昏天黑地没有例外,最后都在战火中断绝了自己的文明。感谢热爱和平的民族,让中华文明未毁于战火,过了五千年依旧那么完整。

几大文明古国,古印度是对中国这个与世隔绝的国度影响最大的一个文明。今天的古印度文明分裂成两个国家: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的核竞争愈演愈烈,印度表示将会“毫不犹豫的使用核武器”,在核武器这种恐怖的武器前还要加上毫不犹豫这种修饰词。很难想象发出这种恐怖声音的这个人种,曾诵读过这世上最慈悲的经文。

跟随作者的车轮,把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看了一遍产生了一

种名为惊异的情感——这种情感并不包含自豪。中国在几个古国中美索不达米亚晚不了多少,也比古印度早不了多少。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只有中国。

有人问过作者一个问题:“犹太人看见哭墙就忍不住落泪,而中国看见长城却很少落泪。难道是我们的民族情感比不上别人?”作者给予了否定的回答。犹太人失去国土两千年,看到哭墙自然忍不住落泪,而中国虽然在近代饱受屈辱但终究是躲过被毁灭的命运。泱泱大国令我从容,茫茫的空间让我放松。因此看见长城,我们不哭。

每个人不得不承认:包括没有断绝的中国在内,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以衰落,无一例外。世上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在这些古国面前年轻的都不值一提。但越是古老,伤口就越是深。希腊只有神话庇护,埃及只剩下神秘,巴以,两伊,印巴。。。。。。一片混乱。20xx年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发表:世界想要继续发展,必须采用孔子的学说。西点军校采用孙子兵法,汉语在不断的扩大影响力。。。。。。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首屈一指,但在国内。我们能建起高楼大厦却容不下一块功德牌坊;我们懂得民主自由却忘了伦理纲常;我们有音乐神童却不知宫商角徵;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中国的悲剧就在于:世界都在模仿中国,而中国却抛弃了自己。 阅读完正本书后,我才真正的明白了一句话: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文明传承千年,作为唯一的古国,文明早已不仅

仅属于中国,而是属于世界。十三亿中华儿女每个人都担负着将文明传承,发扬的重任。如果有一天,唯一的古国也和古埃及,古希腊一同仅仅成为历史书上的一个名词。古埃及的法老会落泪,古希腊的哲人会落泪,古印度的僧人会落泪。每一个古国的传人,都会落泪。

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幸的,我们没能看到她曾经的繁华,我们这一代人出生的太晚,没能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站出来。但我们这一代人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将会用自己的双眼,见证她的复兴和崛起。

“中国的魅力在于她依然存在”因为有英雄豪杰为她写下乱世传说,有忠诚明君为她开创汉唐盛世,有仁人志士用血肉给她博出万里河山。

盼望着有朝一日,我们可以穿着汉服朗诵四书五经,弹奏宫商角徵羽,听孔雀东南飞织女会牛郎,丝路到敦煌的每一寸土地都布满儿女的热爱,井水处皆有唐人,谨记我的姓名是炎黄。。。。。

穿着汉服,再造衣冠上国,重振礼仪之邦,再回汉唐盛世。

 

第二篇: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的读后感

《千年一叹》是由余秋雨写的一篇日记,只不过这是一次特殊的旅行,但这是他跋涉了上万里所写的日记。而这次旅行,实际上是游历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去更深的了解文明同我们祖国相渗透,以及更好地运用和保护。

在这趟旅行之路上,作者一行人遇到许多惊心动魄的事,例如土匪出没,被奇怪的车子跟踪,每天都在真枪实弹的保护中生存。中东地区则是更加的危险。宗教极端分子在疾风中射杀了几十个外国游客,三十个警察刚被贩毒分子打死。从这些文明古国的冷清残破,看出了文明的衰颓。我们能充分意识到导致文明的繁荣和衰落,控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繁荣和衰落的伤痛和震撼。由此可见,保护住文明,继承文明,将文明发扬光大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中国的复兴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中华文明。

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些文明古国都曾辉煌过,不过那已是过去了。而对于我们中国,思索一下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风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缘由,使我们的中国奇迹般的保存了生命。造成其他文明古国现状的原因是:,他们在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时没有及时采取应对的措施。与此同时,我们文明而伟大的祖国,正以磅礴的气势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在新的时代的浪潮中,正以中华雄狮的英姿走向国际,走向世界,这真的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该如何度过下一个一千年,而我们正是这道路上的主宰者,我们的使命不仅仅是振兴中华,而是把它发展到极致。一千年前我们一度领先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而我们再次领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日积月累的优秀文化也许不是全部,但却会是最重要的。让我们努力学习文化,为走好下一个一千年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