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2100观后感

环保记录片赏析

——《地球2100》

2011级会计2班段姗

2011510720

在环保纪录片赏析选修课上看了几部关于环保的纪录片,内容涉及环保的各个领域,有感人至深的《虎兄虎弟》,有血色成片的《海豚湾》,风景秀丽的美丽海湾却成了幽深不可测的屠宰场,有演绎物种灭绝的《海洋》,让我们看到人类的对海洋的无知和一味的索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每部纪录片都带给了我不同视角和心灵的震撼,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环保的话题。这是21世纪一个全球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所以我通过课下观看《地球2100》并通过写下观后感受来发表一下自己学习这门课的收获和对于环保这个话题的看法。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最近一个文明世纪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我们的技术、知识和财富能否拯救我们自己?我们人类社会真的会崩溃吗?据世界许多顶级科学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除非我们现在开始采取措施。

20xx年9月,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播放了长达2小时的有关《地球2100》的生动专题片。在此专题片中,全球最伟大的头脑将集合一起,从2100年倒计时开始,告诉我们得怎样做才能幸存到下一个世纪。与此同时,他们还预告我们,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将会发生什么。

专家表示气候的极端变化,再加上资源减少,还有饥荒、战争和疾病的频繁爆发,可以在100年之内有潜力创造一个“盘古开天”后的世界。美国哈佛大学气候学家约翰·霍尔德斯表示,我们不能继续朝着同样的路线前进。“如果我们继续按往常一样生活,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水灾,更多的旱灾,更多的热浪,更多的森林火灾,更多的冰融化,水平面上升更快。我们得在10年之内开始纠正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还将放慢我们的步伐,到20xx年,我想这时几乎不可能让世界避开气候变化的影响,到时没有无法忍受的开支,我们根本不能治理地球。”

为了避免这种恐怖的未来,我们得开始设想它。在空前发展的网络时代,美国广播公司正在邀请全球各地的人们将这种未来带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该公司正请求你用你的想象力来打造有关下个世纪生活状况的简短视频。通过利用来自顶级专家们的预报,他们将让参与者简单描绘20xx年、20xx年、20xx年和2100年全球的环境状况。他们还想让你描绘在你眼前发生的各种危险。

《地球2100》是美国20xx年的纪录片,片长84分钟。该片设想了一个在20xx年6月2日出生的名叫露西的女孩,在整部影片中以她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描述了地球的能源将在21世纪内全部耗尽,而我们已知的生物将全部灭绝等一系列人为造成的不良后果。在20xx年,拯救地球的行动已经开始,苏格兰利用海洋的能量在沿岸建立了潮汐发电站,美国生产出了一种极省油的汽车,尽管如此,地球上的原油还是越来越少,油价正在疯长。20xx年8月,抗议者反对食物价格继续上调,美国的人口正在不断地增长,短短6年时间,人口增长了近两亿。20xx年10月21日,被成为“世纪风暴”的5级飓风Linda侵袭了迈阿密,给人们造成了极度的恐慌;孟加拉移民聚集在印度边境,中国由于小麦紧缺造成了数千人的暴动。20xx年,气温飞速上升加快了冰川的蒸发,而露西在读完高中后就应聘成为了一个急救员护士。20xx年,图森市连续停水3天,到第四天整个国家才好不容易凑出100万加仑的水去支援灾区。数百万拉丁美洲难民聚集在

欧洲边境,试图进入欧洲;在海滩,许多鸟类都灭绝了,唯一幸存的只有信天翁。20xx年,流感暴发,露西的父母都得了恶寒双双去世。人们仅剩的一点电力全部用完,罪恶之城已经沉睡了太久。20xx年,病毒肆虐,好在疾病被有效的控制,所有的人都得以康复。20xx年,洪水暴发。20xx年,病毒变异速度相当快,数年后,病毒才得到了控制。

从影片中可以看到地球的环境正在人们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恶劣,地球和人类都面临着重大的机会和挑战。不用多说,该片当然是往最坏的方面预测:二氧化碳持续增加、各大冰川均融化殆尽、水资源严重缺乏、人口增加到80多亿、海平面快速上升、各种自然灾害以空前的强度侵蚀着人类、先进国家的边防士兵向无数越过边境的难民扫射、人类的文明逐渐消失??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自己。与灾难片《2012》不同的是,《地球2100》预言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地球,结果就会如同人类将以缓慢的速度啃食着自己的肉身,直到人类因经不起持续不断的痛苦而灭亡。突发性强力灭绝是人类根本无法制止的,而自我迫害这种“慢性疾病”也可以将人类赶出地球!如果说2012是世界末日或许只是宗教式的思想警告,照目前的趋势下去,人们必将面临一个灾害越加频繁的同时也越来越具破坏性的世界,如果人们的思想观念没有大的改变,如果人们依旧麻木而不思悔改地向自然索取、并以大自然所难以消化的人造垃圾来回报自然的话,那么到了2100年或许人们的绿色星球就真会变成一个不再适合居住的地方,到那时即使不是世界末日,也极有可能我们时刻都将人心惶惶地处在一个高危的物理世界里。人们都应该明白,要说2012是世界末日也许是有些让人觉得耸人听闻,不过,如果真照此发展下去,拥有智慧的主体都缺乏应有的认识与反思的话,那么我们子孙所生活的2100或许成为一个充满灾难的人间地狱。

《地球2100》的制作的时机是很合适的,在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环境破坏问题最值得我们关注,每年都有什么环境保护大会,每年也有无数的组织和专家呼吁政府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发达国家把环境破坏追求为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造成的,而发展中国家则把环境问题归咎为发达国家过去几百年的工业革命所造成的,这里面的各种利益造成了各种矛盾,让环境保护成为一个一直在谈却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的问题。在人们的观念还在利益大于一切的情况下,谈环保只是一种形式却很难做到实际行动中去。而这种感念怎么才能真正的打破,成为了当下我们首先应该做的。认识是实践的前提。

而这部纪录片就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以2100年为起点,开始倒计时,告诉了我们怎样才可以生存一个世纪,更重要的是告诉了我们,假如我们人类现在继续这样发展下去而不做任何改变,那么我们人类将怎样走过这个世纪的呢?该片在这个假设的前提下,综合了很多权威专家的分析,以及一系列的考察,最终按照时间,20xx年、20xx年、20xx年和2100年,一个一个的阶段的发展,最终当我们到达2100那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将是什么样让人难以置信的状况。

气候的极端变化,资源减少,饥荒、战争和疾病的频繁爆发等等问题构成了我们谈论环保问题的主题。也确是我们现在正在感受的和不可逃避的问题,人类该怎么解决是谁也不能回避的问题。这不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分问题,我们要求合作,不要仅仅在指责谁,也不仅仅要求谁该怎么做,这是一个国际问题,国家利益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一味坚守自己国家利益,那么全球利益何处何从,没有全球的稳定和健康,那么对于每个国家又有何意义,毕竟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这部纪录片很好的为我们展示了未来一个世纪也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一

个世纪将会发生什么,贴近我们每个人,这很容易给我们每个人一个警醒,让我们感受到了如果我们还不重视的话,那么我们真的或许活不过这个世纪了,总是经济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高,如果地球都不能生存,那么这些发展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孩子怎么办?这是这部纪录片的带给我们的积极意义,或许各国的政府人员更应该好好看下这部纪录片。

但是还有让我们这个中国人怀疑的地方,美国2100,所持的完全是美国的未来观。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最具有影响力的国家,首先要在保证美国利益,确保美国强大不变的情况下,才能有机会去帮助其它国家免受危害??这不是我的杜撰,是电影中明明白白讲出来的话。片尾美国人给出的解决危机的方法,回放2014至2100人类大灾难的一个重要转捩点,在于20xx年中国和印度同意全盘接受一个全球峰会上的方案:目前的发达国家达到今日水准,在于有一个过量耗费资源的阶段作为铺垫;但中国想要走相同的路,欧美人在片中明确说了“不行”。中国代表在片中提出的意见是“你们(指美国人)将新能源及环保的技术给我们就行”,但美国的态度是“技术都在私人企业手里,我们提供资金是可以的”——请问中国可能会同意么?美国人的优越感和乐观主义在这片子里也真算是到了一个极致之境。

电影《地球2100》,对于中国,民族的生存是比发展经济更重要的百年大计,或许防灾减灾现在犹未晚。冬季的大雪,料峭的春寒,近年的海啸和地震已经不是什么偶然的灾难,意识到今后灾难将成为人类生存中的新常态,最可怕的可能就是能源资源短缺和人口增长将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恐慌和重负,所以,计划生育将是中国未来最重要最需要坚持的国策,与其让农民不断地发展低素质人口,还不如就维持这样的状态,坚决制止二胎,防止带来更多的麻烦和灾难。

应对极端天气,和不可预知的难以扭转的气候改变,中国的学者和政府要把最多的精力和资金用在保住我们已经拥有的家园上而不是对太空的争夺上,对登月和火星的计划可以放一放,如果不能在未来的一百年中战胜自然的挑战,那么什么都是无稽之谈。

干旱将是所有中国人的梦魇,海水净化技术和建立庞大的水网系统或者可以拯救未来20到30年里中国的大片庄稼地和15亿人的碌碌饥肠。无论花什么样的代价,替代不可再生的资源和从海洋获得净水是中国人未来唯一的活路,而且没有国家的巨资投入,没有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全情投入,我们只有不归路,所有人的结果都是一样。无论富贵和贫穷。新世纪的梦魇不是大洪水,不是世界大战而是大干旱和大灾难。减排,节能,低碳靠的不是口号是大禹治水的实干精神。

从中长期来看,中国乃至世界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重大问题(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

1.环境与气候

原因:碳的过度排放。

后果: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干旱,气候异常,瘟疫,饥饿,油荒,经济

社会生产服务瘫痪,战争,死亡,人口锐减,技术退化,文明崩溃,

人类进入长期黑暗时代。

行动:节能减排,使用清洁能源。(今年的哥本哈根峰会期望能够推动各国积极行动起来。)

2.暴力与战争

原因:竞争、社会不公。(人、爱、争、战)

后果:社会动荡,发展受阻甚至倒退,生活水平低下,死亡;核战争则可能

毁灭全人类。

行动:促进社会公平合作,平衡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利益。

3.疾病和死亡

原因:传播监控不力,卫生保障系统不健全,技术落后。

后果:个体死亡,乃至社会崩溃。

行动:促进技术进步、体系健全。

4.经济危机

原因:集体预期偏差(疯狂或绝望),信息不对称,宏观调控不力。

后果:劳动停止,生产停滞,裁员失业,投资放缓,消费萎缩,生活恶化,

发展受阻甚至倒退,重则经济社会大萧条,乃至文明崩溃。

行动:不断调整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保证产业平衡,正确引导投资和消费,

保持社会信心和需求增长,保持生产劳动的平稳进行。

5.人口与粮食

原因:地球资源有限,人口过度增长,科技教育发展落后且不平衡。 后果:饥荒,生活恶化,疾病死亡,社会落后或者环境破坏。

行动:计划生育,发展科教,发展经济。

6.宗教、种族和意识形态

原因:差异、历史、现状。

后果:强烈的冲突,必然导致社会不公、动荡,阻碍全球合作,引发其他重大问题。

行动:求同存异,和平发展。

7.技术和贸易

原因:技术壁垒,技术滥用;贸易壁垒,贸易摩擦。

后果:发展受阻甚至倒退或歧化,地区发展不平衡,全球发展效率低下。 行动:引导技术发展应用,促进相关领域的全球公平合作。

8.其他更加长期的问题

例如:技术演变及其它不可预见因素导致人类社会歧变,地外星体对地球的

剧烈影响,地外生物的入侵,某些重大地质事件,等等。

寄希望于环保,我们做了很多事,但更多的利己主义思想泛滥的家伙们仍旧开着大排量的汽车,披挂着动物毛皮,家中夜夜笙歌灯火通明。他们紧攥着手中的银票,确保自己过着攀比有余的生活,还要倾力保障自己子女的未来——这个世袭制度的小未来看起来是好的,就像大部分的穷苦人家也世袭了他们的贫穷。教育越来越不能带给人任何东西,却越来越贪婪地索取一切,连带销毁了无数年轻人的时间和梦想。好家庭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进入社会时拥有父辈们积攒下来的便利人际关系,这几乎成为了此一社会的一种常识;相反看那些山沟中出来的状元们,来到城市的时候带着那份认真的质朴,却屡屡被残酷现实的各种利欲打击摧残得抬不起头来——不染污泥的人有,可能不少,我也见过一些;但我见过更多的是消沉的面容,以及城市里住在没有窗子的狭小黑屋里的来自偏远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们:他们和那些出身好的孩子拿着一样的毕业证,受过一样的教育,但却得不到同等的机会。碍于父母多年的供养和家乡亲人的脸面,“无颜见”的痛苦折磨,只好留在城市里写着尽是谎言的家书??我相信我亲见的看到的这样的故事不是偶然,这样的故事到处都是。而我们的同胞们,我的有幸能看到这篇评论的朋友们,我的同龄人们——我不相信你们没有问过自己这同样的问题,即使契机各有不同:你们觉得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会好么?

每个人都可以自私地活着,也都可以充满奉献精神地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以上文字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备忘录,也许是亿万年后某些废墟的墓志铭,夹杂着人类特有的忧患意识和优越感。是的,万物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轨迹,都有自己的时空感觉以及对时空中临近事物的感觉。所以,如果我们对子孙后代、甚至对我们自己即将面临的、甚至对正在发生的事件,没有一点察觉和紧迫感,我一点儿也不会感到惊讶。天然的惰性,几乎连维持我们每天出门觅食的动力都有些吃力。更不用说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如果我们继续按往常一样生活,我们将看到更多的水灾,更多的旱灾,更多的热浪,更多的森林火灾,更多的冰融化,水平面上升更快。我们得在10年之内开始纠正我们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还将放慢我们的步伐,到20xx年,我想这时几乎不可能让世界避开气候变化的影响,到时我们会有无法忍受的开支,根本不能治理地球。人类只有呵护着地球,才能生存于地球。

 

第二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

许鹏宇 社会工作0901班 2009311200601

Richard Schenkman执导的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创作形式,它没有吸引眼球的大场面,没有炫酷无比的特技镜头,没有搔首弄姿的帅哥美女,甚至整个电影没有切换过第二个场景地,这无疑是很罕见的。仅仅依靠演员的表演和电影创作者设计的台词就能把观众整整吸引87分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假如一个人告诉你,他活了140个世纪,是个穴居人,曾有机会跟哥伦布一起航海,曾与贝多芬共同聆听音乐,同梵高作过画,聆听过释迦牟尼的教诲,一个好人——耶稣,拥有时间堆积起来的智慧,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他就是你的一位朋友,一个相处多年的同事,你会怎么想?用无数的问题去质问他?还是相信他?问他无数问题?《那个男人来自地球》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事情,35岁的哈弗历史教授工作十年之后突然辞职,同事们纷纷不解,他们临时在他家里聚会,敦促他解释一番。但约翰提出的原因令他们大吃一惊:约翰声称他有不死之身,生存了14000年,并且不能呆在一个地方超过10年,不然他秘密会被发现。面对约翰的说辞,众人开始了对他的质问。

几张沙发,一个火炉,几个学者,便开始了谈话,全片皆由语言来阐述剧情,你可能与那几个学者一样,从刚开始认为他疯了,到最后询问他还有什么教诲,在不断地质问与询问当中,一遍遍的被主人公的言语所左右,这是导演的精彩之处,当几名学者质问,观众也随之期待约翰作出回答,但是回答完毕之后,提问者又在想约翰是在书中看到的,观众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样一遍遍的提问,一遍遍的回答,观众已经再不知不觉中认定约翰就是那个耶稣,就是那个活了14000年的人,这时候的剧情也随着学者的相信而进入下一个阶段。他们不再质问,而是询问,约翰解释了地貌,历史,宗教,从广阔无垠的平原,到山峦迭嶂的险峰,从哥伦布到耶稣,一切都是那么的合理。 他的渊博知识也是那么的合理,因为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14000年,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类的年龄,观众们自然会对他在这14000年中的所见所闻感兴趣,导演抓住了这一点的同时,也带领我们进入他所设置的世界当中。

影片后半部分,当众人正听的出神的时候,心理学家却突然要求约翰停止这无聊的谎言,约翰说了一句,故事结束。至此,学者与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的一切是约翰编出来的,我们都成了他最好的听众,也正是疑问那些学者的肯定,不知不觉中配合他完成了这个跨越14000年的故事。但就在同时,我们也跟那学者一样,在之前的疑

问中产生出的怀疑心理,又觉得约翰就是那个耶稣。谁知道呢,也许人类接受与他们自热规则相同的事物比较容易吧。虽然带着疑惑,但是大家都陆续离开了。至此,我们已经进入了导演设置好的游戏中,我这么觉得,看到这里,其实观众们心里都有着强大的疑问,约翰说的到底是真是假,他的言语总是让人将信将疑,最后与心理学家的对话揭开了谜题,原来约翰是那个年近60的心理学家的父亲,在与他母亲相处10年之后他选择了离开,约翰回答了心理学家的疑问,也许心理学家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突然暴毙身亡。此时那个女老师问了约翰一句:“你是第一次看见成年的孩子死去吧?”约翰回答:“是的”,然后默默地关掉灯,走到星空下,也许他担心大家会像心理学家一样,才在说这是一个故事吧。对于人们不能接受的事物,还是让他们拒绝接受为好吧。

毫无疑问,这是关于哲学探讨的电影,所以我们会发现影片中与约翰产生冲突最强烈的是那名心理医生,这个身份是相当有喻意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的思考”,是超越了各种学科的,但什么样的心理适合对即定的观念进行思考,提出质疑呢?当心理医生以自己的权力而禁止了约翰的话语权时,我们便知道了,这种心理思考是不被允许的,是要被限制的,而在剧情上,心理医生与约翰的父子关系显然是导演对这种思想禁锢警察的巨大嘲讽。禁锢思想是哲学发展的最大敌人,于是,影片结尾,心理医生的死是导演的一种宣泄,甚至是一种意愿。当约翰再次离开的时候,他的人生注定要继续着对新生活的探索,从质疑到探索,这个过程是全人类的,恐怕也是导演对西方社会的一种意愿。

电影中主人公John讲述的关于宗教的部分颠覆了人们关于基督教的一般传统认识,抛开宗教方面的东西不讲,这里单纯来讲我们所熟知的知识常识等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于外界的认识都很容易受经验所左右,对于在我们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和已经被科学权威证明了的知识很难有像电影中这样突破性的认识。关于在我们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知识我们都只是把它当作常识来认识和接受,一旦出现与我们深信的常识相悖的新知识时,我们似乎也应该对于既知知识来一个彻底的怀疑与批判。但是限于人们处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因而对很多知识很难有一个怀疑的结果,正如希腊哲学的怀疑论一样,人对于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的认识在有限的人的生命里产生了不确定性即怀疑。我们的知识是否正确?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历史和宗教,我们现在的人没有见证历史真实的“当时”,也没有亲历宗教中的事件和时间,所以如果从怀疑的角度要证实这种真实性很难。生活中人们一般不会用这种怀疑论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知识常识,不过有时候对于某些方面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有这样的怀疑的思想的,虽然怀疑论否认了物质世界和客观真理的可认识性,但是也正是因

为有着怀疑的精神,人类的知识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创新。 电影中关于心理承受能力方面比较突出的集中表现在两点:女宗教徒对于John关于基督教的讲述的愤慨;人类学家强制John承认所讲的关于洞穴人的事纯粹是个人杜撰以及在得知John是他的亲生父亲之后暴毙。在众人对John讲述的自己是个14000多岁的洞穴人及经历的事的反应上也有这方面的表现,但是与Edith和Will两人的反应对比来看,那种冲突感并没有那么明显。Edith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人士,在听到John说自己是耶稣以及对于基督教历史的一些“异端说”后,她没有办法推翻这些异端说,又不愿意接受与自己深信的信仰相悖的基督教史,所以在内心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欺的愤慨希望John自己承认所说是假的,以达到自己内心一种心安理得的坦荡。我觉得她应该是接受不了自己所信仰的原来只是别人杜撰出来的并不真实的东西。一生的信仰轰然倒塌,这点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都应是很大的打击,对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Will是一个心理学家,在对内心的体验机制和意义审查方面应该比别的几个人更熟悉更严格点,对于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感知程度也会比别的人深刻些,因此在电影中也是他最先表现出那种强烈的抵制情绪,在对John进行了一些提问后拒绝接受所谓长生的故事要求John承认所讲都是虚构,也正是因为他的心理学的专业背景以及心理医生的职业背景才导致他最后暴毙,当然年纪大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因。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一个极限,尽管各人的极限不一样,但是当超越了那个极限时都会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一种很强烈的冲突,那种感觉很不舒服。

其实我个人也挺好奇John对于活着的意义有什么看法,像他这样一个活了14000多年的人,经历了很多很多,所珍爱的人和事都一一离去,只剩自己一个人孤独的重复着经历和失去,他对于人生对于意义都将是怎样的看法?也许他的内心足够积极和强大,也许足够冷,这里不评判他这个人怎样,单说这么漫长的人生中的意义。电影中并没有讲他活这么长久有什么目标或理想,我是不能理解一个人怎么能够抵挡得了上万年的孤独经历后依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去爱去生活且没有什么目标就只是单纯地活着。也许是电影的漏洞,也许是他这个人思想足够简单和内心足够强大,总之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很多很多的疑惑,关于他的意义也不明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