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后感

《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后感——让爱永远传递

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或许,你会想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让对方知道。在《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图画书中的小兔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小兔子认真地告诉大兔子“我好爱你”,而大兔子回应小兔子说:“我更爱你!”小兔子和大兔子发现: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东西。

这学期学校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我们给孩子买了班主任陈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女儿特别喜欢《绿野仙踪》、《笨狼的故事》这些故事情节有趣曲折的童话书,而对我们深有感触的、着意强调的《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亲情类少儿读物一带而过。

我们可以理解有些事情是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懂得、明白的,做了父母的人会切实体验到对孩子的爱、付出,可是孩子自己未必真正理解。想想我们当初还只是孩子的时候也是这样,难怪民谚曰:“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我们人类正是这样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私的爱、奉献,再将爱、奉献传递给下一代。同时,也应该回馈报答父母的不要求任何回报的伟大付出。 愿每个人都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享受来自亲人的爱、他人的友善。

 

第二篇: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后感

《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后感

小溪

最初拿到这本绘本的时候,我就被它温馨的画面动容。这本绘本讲述了大兔子妈妈和小兔子之间感人的故事。有人把它看成一个表达亲情的故事,我更倾向于把它看成一个爱情故事。不管一方说有多爱他,另一方总会爱她多一点。她爱他有手臂那么长、那么宽、又跳起来蹬到树??直到月亮。他爱她总是比她多一点,因为他的手臂、腿比她长,尤其最后一句话看完后特别让我感动“我爱你直到月亮,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我不知道作者如何寻得这样感人的语言,这句话表达的意境无法用言语表达,看完后感动好久好久。而且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每当想起来时总是感觉暖暖的。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儿童文学的魔力,看似抓不到的东西,但却能令人如此印象深刻,而且时间越久越历久弥香,精神的食粮是我们心灵永不干涸的源泉。

我把这本带给我如此美妙感觉的绘本与一位7岁的小女孩分享了,我讲给她听,我观察到她看这本绘本时非常投入,眼睛一直盯着一页页美丽的画面。讲完这个故事后,通过一番交谈她告诉我,她特别感动,她体会到了大兔子妈妈对小兔子深深的爱。在这里,她所表达的爱显然是亲情——母子间伟大深沉的爱。她说小兔子很幸福,而且她特别喜欢 页,这一页画的是大兔子妈妈低着头在亲小兔子,小兔子撒娇地依偎在妈妈的身边,我问她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一页,她说这个画面特别温馨。我猜想也许这个画面与儿童真实的体验更为接近,平时妈妈亲亲她或者抱抱她时,她体会到被妈妈抱在怀里的感觉真好,这种爱是不用言语的。所以当她看到大兔子亲小兔子的画面时,原有的情感被激发,引起了共鸣,产生了共情。正是儿童文学作品给了儿童这样的体验,这个看似简单的画面给予儿童的却是我们用其他方式怎么也教不会孩子的。儿童文学作品传递的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读者引起共鸣,却又渗透到生活中去,对儿童的认知、情感以及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也看到儿童与成人阅读时的最大不同在于,儿童先入为主的是画面,通过画面儿童知道作者传达的是什么,而成人更为关注的是文字。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学龄前儿童识字能力有限,所以更多的关注画面。这反而是他们的优势,因为画面传递的情感更加丰富,更加细腻,等识字能力逐渐发展后,儿童较多的关注文字,较少的关注画面。学龄前儿童通过感知画面接收到作者传达的信息,可以促进他们视觉的发展、色彩的感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发展。成人更多的受到文字的影响,而忽视了画面的美感,特别注重语言所传达的意境,而儿童特别注重画面所带给他们的信息。

和一个7岁的女童分享安徒生的童话《卖货柴的小女孩》,在之前她听过这个故事,这一次与她的分享属于二次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不敢回家,最后冻死在街头的事。天气非常的寒冷,小女孩划开火柴取暖。在微弱的火

柴光中她看见暖烘烘的火炉,香喷喷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但这一切对小女孩来说都只能是幻想,根本就无法实现。最后她抱着美好的梦离开人世。

一根渺小的火柴,照亮不了这个开阔的世界,但是却能温暖一个小女孩的梦想。在小女孩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感受不到寒冷和饥饿,在她的眼前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安徒生的童话一方面让我们认识到现实的些许残酷,同时又让我们有所期许,结局不是太过悲惨,让我们内心感觉暖暖的。

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最后她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她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名6岁的女童是我亲戚家的孩子。她之前听过这个故事,而且自己能够较完整的讲述下来。因此我与她一起进行了二次阅读,在读完之后,她说:“小女孩太可怜了”;“小女孩找不到奶奶了”;“小女孩最后冻死了”。她表达了对小女孩的同情之情,认为小女孩非常的可怜,在说道寒冷的冬天小女孩冻得瑟瑟发抖时,她似乎感同身受。问她最喜欢哪一页时,她说,最喜欢小女孩在火光中看到有面包、烤鹅、圣诞树.....的那一页。

儿童最喜欢这一页说明在她的心里,希望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幸福的。而且记在她心里的是暖暖的美好的回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