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学史纲要读后感

汉文学史纲要读后感

11汉师一班 蒋勤效

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中国文学史课程时所编写的讲义。该书,根据爲中国大部分人所公认的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 三古七段说,着眼于中国文学史的上游 上古期,即先秦两汉时期,同时,又详尽地叙述了中国文学的起源和雏形,对中国文学的系统化演变作出了深入浅出的评价。该书虽爲讲义,但内容丰富,人物纷纭,涉猎广泛,有着显著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按时间看,该书上至皇帝之前,下达西汉中期,横亘近三千年,其中共有十章。第一章介绍口头文学和文字文章的産生,从远古先民到仓颉所在的黄帝时期,具体时间已不可考证;第二,三,四篇主要介绍诗书老庄及楚辞,老庄中还穿插了墨法家的其他人物,这一系列,从公元前十一世纪,也就是诗经中的一些诗篇出现时算起,其后文学演变的脉酪便逐渐清晰,文化长河的轮廓也渐趋明朗。下至战国时期,既有儒墨道法等九流十家的百家争鸣,又有以屈原宋玉爲代表的楚地骚文。春秋战国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文学的大繁荣时期,国家的动荡和政权的分裂促进了士子们的觉醒,自然也造就了文学的新生。第五章主要讲以李斯爲主的秦代文学,李斯其人处于战国末期至秦朝中期。秦朝重严刑峻法,轻礼乐教化,做出了焚书坑儒等一系列的阻碍文化进步的事,是中国文学的空前浩劫。所以中国文学在这一阶段总体是趋向萎缩的。李斯虽爲法家,然文笔超俗,想象瑰丽,谏逐客书便是其杰作之一。可以说,秦之文章,惟李斯一人而已。在其之后的六至十章,主要针对汉朝文学的发展,或者更爲准确地说,是由刘邦建汉至武帝时期,即汉初至西汉中期。在这一时期内,起初由于秦末的农民起义,群雄割据和楚汉争雄导致田地荒芜,生産凋敝,爲了恢复生産,使民以休养生息,所以采用道家的黄老无爲学说,之后汉武帝一方面爲了变法图强,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故此采用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尽管中央如此,但是汉王朝所属的分封各地方却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楚地好诗书,吴国多纵横游说之士,梁地多易者,淮南王好方术丹学,河间献王专事古文秦汉旧书。汉初相对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有力地促进了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在这种开朗的大环境下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逐步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就是汉赋。汉赋一经诞生就以强劲的势头席卷了中国文坛。随即,伴随着司马相如,贾谊,枚乘等诸多大家的出现,汉赋这一文学体裁由新生走向成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的转型,奠定了汉王朝乃至后世的习作规范与文化基调。

其后,我根据文学的流派和体裁作爲划分该书的准绳。若如此,在这十篇文章中便展露出以下几种并列关系与状态:

一, 诗经楚辞:各领风骚数百年。

诗经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其最初的句式与文辞十分间单,以弹歌爲例: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该诗忠实地再现了远古人民狩猎时的生活图景,用句间练,淳朴自然现实而又有血有肉,还原了那时生活劳作的原貌。而其后,诗歌被不断地丰富发展,这极大地鼓舞了诗歌创作集体的创作热情,导致了诗歌作品的大量井喷,于是,人们以音律和主题爲依据对乐诗进行特性化划分从而産生风雅颂的区别,同时,又按照所处地域总结出了国别体的差异,最后又加之孔丘等人的整理,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就大致是我们大家今天所看到的诗经了。孔子有言:“不学诗,无以言。”,由此可见诗在当时的主流地位。的确,诗经中的作品最初是出于典礼讽谏和娱乐的目的,是周王朝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形式,是实行教化和维护以等级制爲核心的奴隶制度的有效工具。之后便被广泛地运用于各诸侯国之间,活跃于祭祀朝觐宴饮等诸多重要和高级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领域发挥了极爲重要的功用。因此,诗便成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官方文学,煊赫一时。而以离骚爲代表的楚辞,深受诗体文化的影响,来源于楚地的方言和当地特有的“信巫鬼,重淫祀”的习俗,兼有战国辞令的烙印,有纵横家遗风。诸多的外在因素赋予了楚辞丰富的幻想和别具一格的浪

漫主义情调,任情而又咨肆汪洋。可是由于语言和风俗的制约,致使楚辞很难走出被束缚的楚文化圈。但是,在人们对屈原高尚人格和伟大理想的缅怀,对楚国原可与秦逐鹿中原却最终折戟沈沙的不幸命运的喟叹,以及项羽称雄致使楚文化复兴并走向全国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楚辞从地方走进了中央,大力地冲击了诗歌在文学领域的统治地位,以至于流入汉宫之中,正式顶替诗歌,从蜷缩于一隅的非主流小衆文学华丽转身爲新一代的官方主旋律文学。如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前者爲楚辞,后者爲楚声。

二, 诸子百家:妳方唱罢我登场。

周王朝奉行礼乐制度,实际上是以奴隶制爲经济基础的分封制,奴隶社会等级制度便是其的合法内核和统治基础,也是儒家思想的源流。然而,以周灵王东迁洛邑爲分界点,西周更叠爲东周,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时期 春秋战国的大幕。此时,周王朝已然丧失了事实上的统治地位,以礼乐文化爲其僞装外衣的奴隶社会等级制度已难以维系,贵族权利的衰微使得知识难以如往常一洋被社会上层所单独垄断。私学的兴起显而易见的影响是学术的下移,这也促进了士人阶级的觉醒。他们爲了自己的信仰或利益,竞相提出自己的政论和主张,并游说诸侯以求重用,是爲百家争鸣。文化的繁荣必然促进文学的进步,诸子散文便在学术自由的温房里渐渐成长。各类学说在竞争的大环境下不但没有消亡,反而促进了各自的改良与再生长,随着内部扬起的不断进行,思想更加精辟,语言更加精炼。起初,各诸侯国往往采取不同学说以治国,之后在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作用下,各类与当时时局不相这应的学说逐渐没落,儒莫道法四家最终成爲当时的显学。其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以法制爲中心展开统治,李斯便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其人严刑峻法的法家刑名学说,一方面直接帮助秦国统一了天下,另一方面又间接促使秦朝失去了天下。汉初,由于常年的战乱,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所以道家的黄老学说成爲统治阶级的首选,其宽宥无爲,莫扰民而给以生息的主张有助于社会秩序的重建与经济的复苏,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道德经与南华经。经过了文景之治的中兴,生産力的以迅速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扶摇直上,武帝欲借助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阴阳家的学说而成的新儒学以加强中央的权威,是爲春秋大一统,这爲封建社会的独裁统治披上了神圣的外衣,君权神授这一传统绵延了千年,开后世之先河,成爲奴役中国人民近两千年的精神枷琐。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焚书坑儒的襟若寒蝉,再到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软暴力,在这一阶段内,各家学说轮番上阵,各派著作如雨后春笋,这一时期的诸子散文是时代的瑰宝,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回荡着先贤的声音。

三,中央与地方: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书中的第八章藩国之文术详细的介绍了汉初各藩国别具一格的文化发展状况,它们走上了与中央官方文学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书中关于这一时期的论述史论结合,饶有趣味。没有同官方儒学视角史书一洋,歪曲抹杀这些小衆文化的价值并定义它们爲旁门左道,这体现学术平等,思想自由的五四时代精神,是经典与时尚的统一。在这里,有楚地余韵悠长的诗,有吴国犀利深刻的纵横家辞令文章,有梁员神鬼莫测的卜易和语出惊人的辩智,还有河间儒家先哲的古文秦汉旧书??但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则是淮南王的神仙方术,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瑰丽的神话臆想与杂采衆家的道学新说交相辉映,思想乘风欲飞,文采如土壤般沈淀,与其他诸家形成了对汉庭中央文学的有力补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拓展了中国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四,汉赋演进:长江后浪推前浪

如果说诗是周朝文学发展的纪念碑,楚辞是吴越楚三国文化的遗璞,诸子散文是战国硝烟中的烽火,那麽,汉王朝留在中国文学史上如同丝绸之路一般宏大的杰作就是汉赋了。文

坛在经历了秦朝和汉初的沈寂之后,等到了西汉文景时期作家群体再度生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生不已。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的区别,汉赋的创作,最早可上溯到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尤爲著名。其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出现了汉赋之集大成者 司马相如,他不仅是大赋名家,亦是骚体赋高手,如大人赋,以骚体形式而用大赋手法,造语生动而意存讽谏。小赋却又情辞恳切,语短意长,一如长门赋,将陈阿娇失宠后的那种卑微屈辱而又梦寐望幸的哀怨心情刻画地深细入微,感人至深。还有子虚赋上林赋等著作,无不是影响深远而又令人耳目一新。除他以外,还有许多写赋高手活跃在文坛上,其中以梁园文学群体最爲集中,即梁孝王,枚乘,庄忌,邹阳,公孙诡,羊胜等人,他们共同形成了梁园的彬彬之盛。其后又有写四大赋的扬雄,作出现存汉代最早以遇与不遇爲主题的的设辞类作品答客难的东方朔,西汉文坛创作最丰的枚臯,以洞箫赋开汉咏物赋先河的王褒,还有东汉的班固张衡等人,他们是这一时代赋界之翘楚,集体推动了汉朝的大赋创作走向一个新的高度,汉代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风尚,文体样式等方面给后世留下了典范。

通观鲁迅了《汉文学史纲要》,我最喜欢第一章《由文字至文章》,这一章对字和文章的产生做了深入的考据和分析,对汉字的起源的评述尤为精彩,内容深刻,语言优美,我的解释如下:“在远古时期,人们主要由语言来表情达意,在这一时期的初始阶段,人们的发音往往只是一两个字例如“啊”的生活化口语,加之咨肆汪洋的肢体动作。尔后随着人类感情的不断变化丰富,语言也逐渐饱满,由单个音节发展为长句,在经历了长期的格律化和音律化变迁之后,逐渐演变为规整的言辞进而甚至于有词有韵的歌咏,又与远古人类崇拜自然崇敬天神的远古宗教意识相契合,将歌咏,舞蹈,神学世界观融为一体,则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巫觋文化,如吕不韦所言“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瑰丽而又壮阔,庄严的乐曲中澎湃着远古野性的魅力。这种口头文学是民众情感的集中表达,洋溢着远古人民对征服自然的渴望,他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雏形,也是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作家文学的发源地,这种奔放自信的文化传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培育了广阔的沃土。高昂的创作热情促进了作品的产生,诗人抒情感物的歌吟借口耳相传。然而单凭语音,信息难以保全,文化难以传承,于是在古人结绳而治的尝试之后,劳动人民以身边的事情,物品为蓝本,开创了中国文字的先河。又由于单个文字的表意功能较弱,于是便将文字连接来组成有意义的长句,则形成了文章,是为中国文人群体发展壮大的重要助力。这段话充分地肯定了文字在中国历史上的传承的作用,从中也可以看出文学的本质属性,即由人类通过长期的生産生活创造的用于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性工具,这一活动的活动主体是人,而它的受体和受益者也是人,这是对人的重要性的极高肯定,而且作者没有忽视口头文学或者民间文学的重要地位,实际是对草根文学的创作主体------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尊重和认可,不把文学束缚在为帝王将相作传的作家群体当中,一方面是还文学一个本来面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是一切材富的创造者,肯定了人的作用和尊严,有浓厚的无産阶级风格。

其次,鲁迅这部作品的另一大特点就是颠覆了儒家传统的视角。鲁迅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制度,新旧思想交锋,五四精神狂飙突进的时期,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与外国列强的民族矛盾,中国民众与封建旧势力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然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旧阶级仍旧打起尊孔复古的大旗,旧势力,旧文化,旧文学妄图要死灰复燃,在以往文学的研究与创作当中,儒学学说是占统治地位的,其目的就是维护封建礼教从而捍卫封建统治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尽管经历了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改变与洗礼,神州大六还是沈寂在儒家文学的夜幕下。然而,鲁迅在此时矗立在了这一恶潮的对立面,毅然与当时陈旧,腐化的旧文化分道扬镳。鲁迅对历史的事实,重新一一分析做了审查,此书虽然是纲要,却闪烁着与旧文化抉裂的光芒,在他的引领作用下,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是,鲁迅在反孔逆流中也存在矩枉过正的过激之处,在他的汉文学史刚要中,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的著作所占比例几近为零,在谈诗经时也没有提到孔子的作用,我觉得他在

对待儒家文学上犯了了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过于轻视儒学在中国文学史的作用,这是不可取得,也是不公平的。一方面夸大了儒学的罪恶和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抹杀了儒学文化功绩和历史地位,如孔子的《诗》《书》,孟子,荀子的诸子散文都被蛮横粗暴地漠视了,这些虽是出局限,为片面否定的风潮所影响,出于破旧立新的时代需要,却也难以修正鲁迅某一定程度上的狭隘与左倾激进。

一言以蔽之,汉文学史纲要的绝大部分是客观与公正的,它象征着历史的激变。一方面,它终结了专制儒家文化的时代,另一方面,它又开辟了学术自由的文化新世纪。它如鲁迅一样,是旧时代的掘墓者,又是新纪元的引路人。

 

第二篇:读后感

读后感一

《小径分叉的花园》是博尔赫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叙述了一个中国博士余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替德国人充当间谍的故事。余准发现一个英国人的炮兵阵地在艾伯特,但他来不及通知柏林的间谍头目,因为英国反谍处的马登上尉已经追踪而至。

而一本电话簿帮了他的忙--上面有一个名叫艾伯特的熟人。余准乘上火车逃往阿什格罗夫村,躲入艾伯特家中。

艾伯特博士是一个汉学家,住在一个“小径分叉的花园”里,正在研究余准曾祖彭崔的迷宫--一部奇异的长篇小说。交谈一阵之后,余准开枪打死艾伯特,追踪而来的马登上尉随即将余准逮捕。

余准后来被判绞刑,但德国方面却根据余准枪击艾伯特一事猜出了这个军事机密,并派飞机轰炸了英军炮兵阵地,余准“糟糕地取得了胜利”。

小说据此揭示了偶然性对命运的决定作用,但小说叙述的真正重心是花园,是迷宫。 余准将近艾伯特家时,孩子们告诉他“走左边那条路,每逢交叉路口就往左拐”,由此使他想起某些迷宫的做法,想起他曾祖的迷宫。

他的曾祖彭崔是云南总督,后来辞职,一心想写一部比《红楼梦》更伟大的小说,建造一个谁也走不出的迷宫。但他被人刺杀了,他的小说形同天书,他的迷宫也无人发现。艾伯特证明,彭崔的两项工作实际上只是一项:迷宫就是小说,小说就是一座象征的迷宫。 彭崔的遗言表示:“我将小径分叉的花园留诸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而只有循环不已、周而复始的书才是无限的,小径分叉的花园就是那部杂乱无章的小说。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所揭示的形象是时间而非空间的分叉。“若干后世”实际上肯定了选择未来的多种可能性:“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将来。”在一个分叉里,决斗者杀死了对手,在另一个分叉里被对手杀死,在其他的分叉里则两人都安然无恙或都被杀死。正是由于这一点,彭崔的小说里才“各种结局都有,每一种结局都是另一些分叉的起点”。就这样,彭崔建造了一座艺术的迷宫,它的主题是“时间”。

那么博尔赫斯的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呢?作者(或艾伯特博士)煞有介事地告诉我们,谜底是时间的谜语里,绝不会出现“时间”这个词。《小径分叉的花园》通篇探讨时间问题,它的“谜底”该不会是时间吧?恰恰相反,谜底正是时间,时间的分叉。博尔赫斯开了个狡黠的玩笑,为他那小小的迷宫涂上了一层保护色:小说的主题也是“分叉”的。

博尔赫斯是利用哲学问题作为文学素材的作家,对时间和空间的深邃思考启发他写了不少作品。《小径分叉的花园》表面上是写命运的偶然性,深层主题却是对时间的探讨。小说真正的主人公也是时间。博尔赫斯认为作家应凌驾于时间和空间之上,小说的情节应该沿圆周运转而非直线延伸,起点应是终点,成为一座神话的迷宫。

看的时候一直想设计一个这样的景观,道路不停地分叉分叉,方向越来越多,可能越来越多,每一个方向都通向完全不同的未来,但事实上分叉的不是道路本身,至少不完全是,如果仅仅是勾勒道路和交通流线显然太表面化了,小说里有些句子写得很迷人,当然很多人觉得那才是重点,事实上有人一直在追寻的所谓小径分叉的花园并不是一片土地一个空间,而是看待万事万物的一个姿态,是宇宙幻化中的一种奇妙关系。这种美妙让人沉沦其中,永远游走在迷宫里面。

而面对一个场地,也许找出它蕴涵的错综复杂的奥妙关系,给予其发展的未来的无限种可能就足够了。

轻轻梳理它的脉络,与它交流,向它索取你想要的,并且偿付代价,然后微笑,仅此而已。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读后感二

第一次读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就已经感觉到百转千回,迷失在他所建造的迷宫中了。作为一个非文学专业的人,对于这样令人迷惑的“迷宫”,真是让我有些望而却步,我怕自己走进一走永远也走不出的迷宫。

在准备读这篇文章以前,我是做了准备工作的,就像一个旅行家出行前,要带好地图、指南针等必需品一样,我找到了为数不多的几篇关于博尔赫斯的文章,其中一篇是:陈众议的《〈反博尔赫斯〉:一枚集束炸弹》,还有舒建华的《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还有一篇他的文章:《死于自己的迷宫的阿本》,但没有仔细去读,只是大概看了一下。我还请教了一些对文学很有观点但却不知名的人,从他们那里得到了不少的启示。我想我的准备还不是很充分,不知道会不会仍然会迷失在博尔赫斯的迷宫中?

在正式发表我对文章看法之前,我想先谈谈对《小径分叉的花园》这篇文章的一个总的感觉,我的感觉可能是不正确的。博尔赫斯,1899年生于当时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城。他经历了两次的世界大战,战争对一个作家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战争包含了死亡、爱情、时间等等作家们所关心与讨论的一切话题,也是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理性的思考。战争的残酷无疑是对人肉体与精神的摧残,但战争同时又是源源不断的动力,不仅是人类科技的迅速发展,也在于人对自身、对整个人类的思索和讨论,是人们不断地认识自身的弱点源泉。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像现在,又要发展经济,又要环保一样,鱼与熊掌不可的兼。这篇文章的背景就是战争。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小径分叉的‘迷宫’”呢?我觉得这个迷宫,是东西方思想结合的产物。为什么这么说?东方与西方文化的起源不同,虽然也有共通的部分;但在思维方式上还是有差异的:西方人的思维逻辑性强;而东方人,更注重感觉,感性一些,有时甚至可以放弃逻辑性。这一点在东西方的诗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不敢说博尔赫斯更倾向于逻辑或是感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对中国的文化十分的向往,而且,最难得的是,虽然他没到过中国,对中国的文化只是“道听途说”,但他却对这些有着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这些独到的见解本土的专家们是想不到的。1979年,博尔赫斯访问日本,抚摩过一块汉碑。此前四年,当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秦始皇兵马俑发现的消息时,博尔赫斯几乎夜不能寐。他最终没能踏上他梦想的国度。他通过理雅阁、翟理思等汉学家的译著及冯友兰的英文著作了解中国。他把庄子尊称为“幻想文学”的祖宗。他说中国梁代有根君王的权杖,传给新君时会缩短一半,再传又是一半,一直传下去。那根权杖,多半是博尔赫斯的虚构。他把《庄子》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吊诡和秦始皇“传之万世”的狂想捏在一块了。①我想他的思想是受到中国文化和大的影响的。而他生活的环境,又是充满了逻辑性。“迷宫”,就是这个矛盾的综合体。迷宫中的道路,代表着逻辑,只要有路,通过排除,通过一些方法,如牵一根线②,是可以走出去的,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这个迷宫是可以被认知的;而迷宫这种让人丧失了方向感,让人迷惑不解的神秘感觉,又是不可被认知的,这也正是博尔赫斯的“迷宫”真正含义。在西方很少有迷宫困住人的故事,都是人们怎么去走出迷宫;而在东方呢,迷宫也是有的,如兵法中的布阵,只是具体的什么形式没人知道,只是一个“高人”说如何如何,这个阵就被破掉了,具体是什么情况,那就要靠读者自己去想了。

一个人的作品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无论他想在他的作品中如何的掩饰也无济于事的。就像一个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总爱用那么几个意向一样,博尔赫斯选择了“迷宫”,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或许,博尔赫斯也是一个被困在“迷宫”中的人,他也无时无刻的不在思索着“迷宫”的神秘。他对“迷宫”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他《死于自己的迷宫的阿本》一文中,

有一句话:“邓拉文看过不少侦破小说,认为谜的答案始终比谜本身乏味。谜具有超自然,甚至神奇之处;答案只是玩弄手法。”可以看出,他鄙视那些走出迷宫的人,认为他们在玩弄手法。他比一般人有着更高的境界,这一点可能不会被一些人接受。

好了,进入正题吧,只有自己走进这座“迷宫”,才可以感觉得到它的神秘。

文章的第一段就很让我迷惑不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写呢,这与整篇文章又是什么关系?我是这样想的:第一段中,作者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十三个英国师对塞尔一蒙托邦防线的进攻。而为什么进攻被推迟了,又引出了余准的证言。我想文章应该都是余准在被捕后,“经过记录、复述、由本人签名核实”缺了前两页的证言。

证言的第一段,讲述了“我”——一个间谍——被敌人发现,就要死掉而还没能完成任务惊慌与不安。同时也为“我的计划”埋下了伏笔:“那个病恹恹的讨厌的人,只知道鲁纳伯格和我在斯塔福德郡,在柏林闭塞的办公室里望眼欲穿等我们的消息,没完没了地翻阅报纸??”“没完没了地翻阅报纸”,所以让“我”想起通过报纸把消息传递出去。第二段是铺垫和过渡,与第一段不同的是,作者不再惊恐和不安,而是一种果断、勇敢和厌恶。在这一段里,作者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了,当然,他是通过“我”说出来的。“我要奉劝他们的是:做穷凶极恶的事情的人应当假想那件事情已经完成,应当把将来当成过去那样无法挽回。我就是那样做的,我把自己当成已经死去的人,冷眼观看那一天,也许是最后一天的逝去和夜晚的降临。”小径在这里已经分叉了,“我把自己当成已经死去的人”这对后面的“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这句话向我揭示的形象是时间而非空间的分岔。”这样的观点,同样是写下伏笔。在接下来的一段中,火车到站了。到了这里,故事走了分叉的小路中的一条。作者通过月台上小孩子的嘴,说出了迷宫的所在:“另一个小孩也不等我回答,说道:他家离这儿很远,不过您走左边那条路,每逢交叉路口就往左拐,不会找不到的。”在博尔赫斯的《死于自己的迷宫的阿本》一文中,有句话:“世界本来就是迷宫,没有必要再建一座。”我想作者想说的可能就是这句话吧。

文章写到这儿,好像是走在迷宫中,突然转了个弯一样,接下来说的,就让人忘了先前的紧迫、千钧一发的形势。“我”从一个间谍的身份,又回到了一个学者的身份。

“我”的自述,还有与斯蒂芬?艾伯特博士的交谈,在“我”掏出左轮手枪以前,是那么的和谐,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性和高尚,让人忘记了战争和让人恐怖的追杀。这好像是迷宫中一条充满希望的路一样,但到最后,仍然是死胡同,因为作者认为迷宫是永远走不出去的。在这些精彩的段落中,作者通过斯蒂芬?艾伯特博士的口,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说出了自己对小径分叉的花园的看法,说出了自己对迷宫的看法。在他们交谈的最后,斯蒂芬?艾伯特说:“因为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将来。在将来的某个时刻,我可以成为您的敌人。”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也是作者最想说的话;同时,这句话也把整篇故事带向完结,它暗示了斯蒂芬?艾伯特向一个先知一样,或许猜到了“我”的计划。我坚定了信念,“我已经握好手枪。我特别小心地扣下扳机:艾伯特当即倒了下去,哼都没有哼一声。我肯定他是立刻丧命的,是猝死。”

道路在迷宫中再次的转弯了。

再一次的迷失在迷宫中了,能不能走出迷宫已不再重要了。所以“我”说:“其余的事

情微不足道,仿佛一场梦”。“我”的计划成功了,“我”被捕了。在文章的最后,我又说道:“他不知道(谁都不可能知道)我的无限悔恨和厌倦”,我也觉得是这样的。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扣动扳机的?为了一个“糟糕的胜利”,“我”已经摧毁了时间这最可宝贵的东西,这是何等的可悲?作者是否想要通过分叉的小径,逃避这种结局呢,不得而知。作者有着很强的英雄主义,这在东西方都会有的,只是西方人更注重这一点。不知道在这种殖民文化是否也深深地影响着作者,一种压抑的,寻求自由与解放的精神。

不论什么样的作者,都会把他对世界的思考融入他的作品的。博尔赫斯对东方文化的着迷让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与见解,而这种独到的见解又不像专门研究东方文化的专家那样的保守和教条。这是他对东方文化的一知半解,让他对东方的文化有了新的看法和见识,这一点让东方人都很惊异。正如同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可塑性很强一样,如果上了研究生或博士,那么他们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就不是那么丰富多彩了,变得简单多了。正是对问题的一知半解,才会让人有探知的欲望,才会更加积极深入地去思考问题,也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正是他对这个世界理解的一部分;最主要的是,这篇文章会让我、让我们去思索,这也正是博尔赫斯想要做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