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这本书看了大半,感慨颇多。有在自我修身养性方面的,有在讲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方面的,也有讲该怎么更好地教育孩子方面 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苏霍姆林斯基 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书中有一段话:“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作为老师,我们是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有思想的人。

“这些学生在我眼前变化着,成长着。当一名教师就好比在创造生命,我可以看到我所孕育的泥人开始呼吸。没有什么能比那么近地亲眼看到生命的呼吸更令人激动的了。” 那怎样才能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呢?

做有思想的教师,要有一颗抱朴含真的慧心,在教学中要有真情,“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有思想的教师心中有梦想和信念,才有独立的教育思想和人格操守,才能坚守教育的良知和底线,享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才能深受学生敬佩并引领学生在思想和学识的天空尽情翱翔。所以一味的抱怨学生脑袋愚笨、辱骂学生的教师不是有思想的教师,不知道反思自己的教师不是有思想的教师,不读书学习的教师不是有思想的教师,过于追求名利地位、专心研究搞形式主义的教师不是有思想的教师,自私狭隘的教师更不能成其为有思想的教师。那我们该如何来做个有思想的教师呢?

教师应该勤奋、善学,善于反思自我。当成绩不够理想时,不应该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没碰到聪明的好学生,而应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当学生范了错误时,不应该挖苦、讽刺学生,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原因,正面的教导他们。有思想的教师应该热爱生活,热爱教育,更应该爱我们的学生,就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有思想的教师,要不断汲取、学习新的知识,要有怀疑、批判的精神,要有独立思考、反思自我的品质。面对现实世界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批评不正之风。面对学生,我们要以身作则 ,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尊重事实,追求真理,做塌实、勤奋的好孩子。有思想的教师要给学生思想,让他们找到学习的目标和方向;给学生鼓励,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给学生方法,让他们找到学习的途径和成就感。

是啊,书上说的真好,记得去年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对我的未来充满激情,我立志一定要当个好老师,我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我,我要做让家长和领导们都称赞的模范教师······生活好累,我累孩子也累。经过一年的工作,通过与有经验的老教师共事,在她们的影响下,我不禁反思,我是不是太着急了,任何灿烂都是需要时间的洗礼才能够成就,我们看到的蝴蝶很美丽,可是它不是也需要从蛹经过时间的蜕变才能幻化

成蝶吗?我不能着急,只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积蓄能量,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吧,那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第二篇:教师思想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思想》读后感

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思想,心中多了一丝恐慌。我不断地问我自己:我是合格教师吗?我还曾信誓旦旦地说要做最好的老师,可现在,我连自己是否合格都不敢说,还说什么优秀、最好呢?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素质提出三点最基本要求——要深刻地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反思自己,这三点最基本要求,我没有一点敢说自己已经做到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素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他认为,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知识。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教学大纲宽广得多,教学大纲的知识并不处在大脑中心,而只是处在大脑皮质最积极区域的一个角落,那时候他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精工巧匠。这让我想起了我以前的组长,在准备公开课时,从没见他像我一样把各个环节都设计的那么精细,而只是粗略的一个框框,可每次的教学效果都那么让人满意。而我呢,常常在课堂上很紧张,丢三落四,不是忘了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就是落下了某个环节,结果总是不尽人意。这真的应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教师只有在深刻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基础上,才能在讲课时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现在,我虽然不再当班主任,但一点也不觉得轻松。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思想,反倒觉得压力更大了。科学学科是一门涉猎面极广的学科,我本来就孤陋寡闻,对这一学科更是门外汉,今天备了一节课,自己心里没底,真不知课堂上还会出现什么情况,说不定孩子知道的比我多的多,看来我还真得向同事和书本多请教请教呢,得不断充电才行啊。

苏霍姆林斯基还指出:“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质。”说实在的,对于心理学知识,我懂的更少。以前看书,根本不爱看这方面的,觉得心理学太枯燥,另外实际工作中也用不到,所以根本就没有好好学学心理学的意识,更别提弄懂了。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摸索出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还曾沾沾自喜地认为,对付学生挺有一套。读完苏霍姆林斯基列举的案例,我才知道,“只有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心理学,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没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的教师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只有能读懂学生的心理,才能真正地理解他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只有走进孩子心里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研究心理学势在必行啊!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提出的第三点要求就是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他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他向全体教师提出这样一条要求,要“力求找到最鲜明、准确而又经济的语言外壳,使儿童形成关于一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是呀,如果教师能用比较准确鲜明而又精炼的语言授课,对于学生来说那将是无比的幸福和快乐。上课也会事半功倍。虽说我没想书中案例中提到的老师那样,语言啰嗦,含糊不清,以至于学生听不懂老师要表达的意思,但我知道我的教学语言不够精准,还需要修炼啊。

书中还提到了一些教师的教育技巧——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重视兴趣小组的指导;真正的备课需要一辈子;教师要读书、思考、研究等,虽然我做的不够好,但我正朝这个方向努力,也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与技巧,甚至在工作上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赏。可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思想后,我还是被恐慌所笼罩。参加工作十几年,如今却不敢说自己是一名合格教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