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

一、女性观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在士大夫的眼中,女人的意思有两个:要么是泥美人似的玩物,要么是破国亡家的狐狸精。大抵前者多用于诗词,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而在做史论时则是后者的一套论调了,“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啊!男人对女人,一面是轻蔑,一面是追求,连屈辱不堪的阿q面对静修庵里的尼姑也是或“唾骂”,或“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并说着下流话,但同时又是小尼姑引起他对女人的无限联想并出现了对吴妈的调戏。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人是奴隶,当男人也成为奴隶的时候,女人便成为物品,连人也称不上了,男尊而女卑。

二、传统习惯

“从来如此,便对么?”作者借阿q这一人物对这个问题作了阐释。在阿q眼中,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阿q的逻辑是墨守成规,反对变革,排斥异己。凡有变化的,他都要加以排斥。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对象;而假洋鬼子进洋学堂,剪掉长辫子自然也是异端,因而成为他最厌恶的一个人;因城里人将长凳称为条凳、煎鱼用葱丝不合未庄老例而不满意;对革命他一向就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传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习惯有好坏之别。尊**幼,文明礼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些都是好传统、好习惯,值得发扬光大;至于女人缠足,男人脑后留条长辫子,虽是传统习惯,则不是什么好习惯,确确实实是有弊无利。

三、革命观

阿q的革命畅想曲——报私仇、分财物、讨老婆,这些是他的自我设计,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向往革命的目的。对“威福、子女、玉帛”(权力、女人、金钱)的追求反映了农民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合理要求,这也是

中国封建社会中“大小丈夫”们的最高理想。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他也将只会以自己为核心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社会,这也是历代农民起义的结果。

四、奴隶性

鲁迅对国民精神弱点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个双重性格的奴性人物。“见了狼,自己就成为羊;见了羊,自己又变成狼”,这是阿q性格中最为突出的一面。在“假洋鬼子”、赵太爷这些“狼”面前,阿q表现出空前的软弱,乖乖地做“羊”了,任其欺辱。在王胡面前,阿q虽然不甚服气,并试图获得胜利,然而,在王胡真的动了气同他打起来的时候,他又软下来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弱者的哲学,也是由狼变羊过程中的心理安慰。阿q式的人物,就是这样一种两面人:“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

五、看客态度

鲁迅在一系列小说中描写了神情麻木不觉醒的看客形象:《药》、《示众》里鉴赏杀人场面时,“一堆人”“竭力伸长了脖子”“嘴张得很大”;《孔乙己》中酒客们取笑孔乙己写“回”字、偷书被打;《祝福》中鲁镇上的人们拿祥林嫂额上的伤疤、阿毛被狼叼走做笑料;而“阿q十分得意的笑”着调戏小尼姑时,“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未庄的人们十分“欣然”地听阿q讲杀革命党的事,阿q游街示众时“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看客们露出“闪闪的像两颗鬼火”的狼一样的眼睛。

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超越时空而魅力不朽。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国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对人性弱点的大暴露,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

 

第二篇:1 鲁迅及他的《阿Q正传》

第一节 鲁迅和他的《阿Q正传》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学会正确分析《阿Q正传》的评价。 教学重点:1、识记鲁迅及其作品等相关的文学常识。

2、认识到鲁迅对中国新文学的重大贡献。

教学难点:1、认识鲁迅及其作品的意义。

2、理解《阿Q正传》的主旨意义。

一、 课堂导入

鲁迅研究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体系中最为完备,最具深度,最富有成就的部分。“鲁迅学”的形成本身就是这种研究高度成熟的标志。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史、社会、政治、哲学史的研究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鲁迅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化文学研究的重要参照系。对鲁迅及其思想作品的研究变化往往显示着中国现代文化文学的研究的水准与趋势。

二、 鲁迅其人其文

1、 关于鲁迅的一些评价

A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鲁迅论》中的评价模式及长期的权威性

B文学、文化评价模式的一些代表性意见,如陈涌、唐弢、汪晖、李欧梵等。

2、 鲁迅的文学著述

A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B散文诗集:《野草》

C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和《华盖续编》(1918-1927) 《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

《花边文学》《准风月谈》《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未编》《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1927-1936) D书信集:《鲁迅书简》《两地书》

E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古小说钩沉》等。

3、 鲁迅的小说及其地位

三、 《阿Q正传》的评价:

A茅盾:在19xx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13卷第2号上发言的回答读者的《通信》中说:《晨报副刊》所登巴人先生的《阿Q正传》虽只登刊第四章,但以我看来,实是一部杰作。“阿Q这个人,要在现实社会中去突指出来,是必不到的;但是我们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个人很是面熟,是阿,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呀。”感情理性兼备,最早也很权威的经典评价。

B周作人:是第一篇专题论文,也第一次从哲学意义上,比较的意义上解读鲁迅小说,其重要性不言反明。

C鲁迅:“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暴露国民性的弱点”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四、 探讨文本

1、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

“我的意思,以为阿Q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从评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的,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只要在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一只毡帽,这是一种黑色的、半圆形的东西,将那帽边翻起一寸多,戴在头上,上海的乡下,恐怕也还有人戴。”——《且介亭杂文·(戏)周刊编者信》

2、阿Q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存着严重病态心理的流浪农民的典型。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乏。主要特征是“无往而不胜”的“精神胜利法”。独立清醒的自我意识是人与动物界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缺乏自我意识表现为被动、盲从、人云亦云,满足于动物性的日常审理要求,无人格自尊思想可言,是长期处在被压迫底层的弱势群体的最基本的生存状态。“精神胜利法”也绝不是阿Q一人所独有,理论上讲也不十分奇特。它广泛存在于一切弱者的奴性意识中,是他们存在的一种“心理调解机制”。广义上讲,凡是不能在本质平等的关系上看待人与人的关系、而想当然承认一切不平等是既村的合理现象的思维方法,在实践上都体现为“精神胜利法”。

3、“精神胜利法”在阿Q身上表现为什么?

【明确】①完全自我的无视历史现实、毫无任何根据的目空一切、骄

傲自大。

②自宽自慰、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本能的趋利避害、对屈辱的消解与健忘。

③缺乏平等意识与同情心,恃强凌弱、颇有些泼皮诬赖之相。

4、【总结】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现实生活中长期处于失败状态后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内心调节机制。是一种虚伪不可靠的而又无可奈何的“自虐式”的反抗方式,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表现。

5、阿Q性格与精神胜利法形成的主要客观原因

【明确】客观原因:数干年封建社会传统礼教的毒害与近代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进程——未庄。

①森严的等级制度,高贵者可以任意欺凌低贱者;

②封建的纲常、伦理道德,在这里占绝对的支配权;

③社会半殖民地和农村经济的严重过损的加速进行;

④市侩主义盛行;

主观原因:农民本身的弱点,小生产者在封建社会里长期形成的物质条件同样是孕育精神胜利法的温床。

五、课堂小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