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的力量-观珂勒惠支版画展有感

黑白的力量——观珂勒惠支画展有感

少时读《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写道,“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象非立刻就做不可,校《海上述林》的校样,印珂勒惠支的画??”我当时心下好奇:怎样的女子才能得到鲁迅先生如此欣赏,重病中仍要印发她的画册。我暗想至少如萧红一般惊才艳绝吧,便去查找。事实上,她算不上美人,标准的德国人面孔严肃而理性,作品中一贯的黑白,让看惯了凝碧积锦的中国画的我顿时失了兴致。

流年轻转,当年未曾留心的画如今竟有一个下午来参观。一进展厅,我便瞥见珂勒惠支的大幅黑白照片,暖黄的灯光柔柔地照在上面,我这才看清了她。她的手上仍拿着画笔,微微转过头来凝视着我,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古井深潭般深邃,有一种看破了一切的了然。粗粗一看还是有种德国式的严肃,但那双能包容万物的眼睛却平白地让你生不出距离感。她并不年青,可岁月带来的不仅是眼角的细纹,更有成熟独立的气质。我注目良久。

再往前走便是久负盛名的织工起义系列。最欣赏《死亡》,这幅小小的15×15版画依旧只有黑白两色。这是织工们逼仄的家,只有窄小的格子窗透出丝丝光亮来,破旧冰冷,屋里满是纱线,一架纺车放在床前,。小小的婴孩,双目紧闭,孱弱地睡在枕头上,身子陷进床里去,他实在也太小了吧!整个画面几乎都是黑的,可他的脸偏偏这样白,白得透明,发亮刺眼。他的母亲仿佛也是不忍再看,用纹理粗糙骨节分明的大手撑住头,趴在床边,稀疏的发也是白的,额头上的川字纹刀刻似的深。父亲抱着女儿,无奈而痛心地注视着着妻儿,小女孩吃惊地把手放在嘴里,眼里全是对死亡的恐惧,两人都已瘦得面如骷髅了。什么叫绝望,什么叫无能为力,这才懂了。怎么能如此对待这样可怜的一家人!我的鼻头开始发酸,我也曾躺在病床上,看见过母亲趴在床边,父亲在走廊里沉默着一支接一支抽烟。他们是担心的,不过在理智上知道女儿躺在设备先进的医院里,医生马上会还他们一个活蹦乱跳的女儿。而这对父母是彻底地绝望了,他们知道等待自己和儿子的是什么——一座小小的坟!虽同是父母心,却到底是不一样的。而这其中包含着无数社会时代大环境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和健康状况不断恶化,这样的惨剧想来并不少见。我由悲伤转而愤怒,最后陷入了沉思。

继续参观,我发现母亲是珂勒惠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母与子》中浑身赤裸,高举孩子的母亲;《遗孀》中神情委顿瑟瑟发抖,双手紧护高高隆起的肚皮的母亲;《父母》中无力地倚在丈夫怀里痛哭的母亲,《战场》上佝偻着身子,拿蜡烛照亮儿子脸庞的老母亲??珂勒惠支不愧是“让母亲流泪的艺术家”,无论社会有多黑暗,战争有多残酷,母爱都是我们最后的慰藉。鲁迅说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所取的题材大抵是困苦,饥饿,流离,疾病,死亡,然而也有呼声,挣扎,联合和奋起。珂勒惠支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描摹炉火纯青,尤其是那一双双被生活磨得粗大的手。我永远也忘不了《磨镰刀》里的老妈妈那双青筋暴露,布满老茧和伤痕的大手。工人反抗也是她作品的主题,《商议》里暴风雨前夜的紧张;《突击》里奋起反抗织工;《俘虏》里永不屈服的战士??

珂勒惠支就是这样,她永远和底层人民站在一起,她总是在用自己的画笔表

达着对社会的思考,用冷静的笔触抨击当局,即使被纳粹迫害也不改初衷。她不是娇艳的玫瑰,而是倔强坚强的向日葵。她不是陆小曼那样在民族危机之时还能心安理得地躺在烟榻上,闲来作几幅画的“才女画家”,她是史沫特莱那样有着男子汉气概的真才女。我终于知道为何鲁迅、罗兰、纳格尔都对她评价颇高。 回想起少年时代对她的印象,我只能说:“只是当时年纪小。”简单的黑白有时却拥有比任何色彩都强烈的表达效果。人的审美是逐渐成熟的,就如同婴孩喜欢甜甜的牛奶,成人却喜欢苦涩的咖啡一般。一个人开始可能喜欢甜俗、喜欢风花雪月的美好,但当他成熟之后,必然会喜欢对社会时代做出思考,虽然这有时令人十分痛苦,但这才是人生意义所在。我想我会努力做一个珂勒惠支般的女子,这才是此次参观对我的最大恩惠。

参考文献:1.《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2. 《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

 

第二篇:观《力量》有感

力量来自信仰

——观《力量》有感

董丽丽

在这个细雨蒙蒙的下午,我们一行人观看了群众路线教育片《力量》。影片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历史事件呈现在我的眼前,在解说员的娓娓讲述中,我的思绪飞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来到了红色革命老区——沂蒙山。

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几乎是留着眼泪看完的,我被沂蒙红嫂淳朴的革命情怀所感动,当看到在抗战年代为救助伤员,沂蒙红嫂毅然解开衣襟,将乳汁滴进伤员的嘴里,救活了战士的时候;当听到老革命讲述当年沂蒙红嫂抬着门板站在冰冷的河水,为战士们搭起了一座人体桥梁时候;我禁不住泪流满面,无论面临怎样的境况,这些可爱的红嫂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因为她们知道八路军是抗日的、是救国的、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这样质朴的沂蒙红嫂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仰吗?沂蒙红嫂不止一位,在那个年代,每一扇柴门背后都可能存在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红嫂、每一家都有一个烈士。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共和国更不会忘记你们!

在一个半小时的观影过程中,我一直沉思者:想一想,如果没有沂蒙老乡们献子入伍,没有沂蒙妇女送郎参军,没有沂蒙红嫂缝军衣、做军鞋、救护伤员,没有沂蒙母亲来抚养革命后代,我们的八路军将士又怎能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勇往直前,打败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

和国民党反动派?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正义永远属于人民,我们党就是靠着坚定的信仰,靠着人民群众的支持创造了伟大的奇迹。

如今我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但是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忘记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千千万万个像沂蒙人民那样的群众。今天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团结同事,努力进取,做学生和家长信任的老师。

文献片《力量》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辅助教材,局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了集体观看。在震撼而激荡的回声中,影片带着我穿越七十年的时空隧道,来到沂蒙山区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明的人物、感人的故事,沉重震颤着我的心扉。

可爱的沂蒙红嫂明德英

明德英,一位靠替人看坟谋生的聋哑妇女,在抗战年代为救伤员毅然解开衣襟,将乳汁滴进伤员的嘴里,救活了战士、支持了抗日。这一情景在当年那种旧道德观的氛围下是不可想象的,但这位红嫂没有犹豫,她知道八路军是抗日的、是救国的、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其他的都顾不得了,质朴的沂蒙人。沂蒙红嫂不止一位,在那个年代,每一扇柴门背后都可能存在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红嫂、每一家都有一个烈士。共和国忘不了你们、忘不了红嫂。

尊敬的沂蒙母亲王换于

王换于,沂南县东辛庄村战时部队托儿所的“所长”,入托的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才三天,都是革命军人的后代,王换于和乡亲们悉心照料,节俭一尺布、省下一口粮,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后来40余位孩子陆续回到了父母的身边,而王换于自己的4个孙子却因为营养不良而先后夭折。同在一个屋檐下成长,同在一口锅里吃饭,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他们的父母打鬼子去了,不一定还能回来,咱得把人家的根留住了”,看到此处我无语,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朴实的妈妈,伟大的母亲!

我为亲人熬鸡汤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我是沂蒙山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听熟了的优美旋律,今天听来更加亲切,悠扬的蒙山情歌浸润着战士与群众血乳交融的深情。在战争时期母送子参军、妻送郎支前是普遍现象,群众把最好的房子让战士住、最好的粮食做军粮,而战士每到一寸,为群众扫净院子、劈好柴禾、挑满水缸,教群众识字学文化,正是这种军民雨水情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从而保证了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

《力量》是一面镜子,透过鲜活的画面,重温那段光辉的历史,涤荡思想,净化心灵。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我们一定要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增强对党的信任,努力工作,把我们的水文事业做大、做强。

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被沂蒙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淳朴情怀所打动,几乎是泪流满面地看完的,被一个个母亲用行动支持革命所感动,是啊,没有沂蒙老乡们送郎参军、献子入伍、救护伤员、传递情报、缝军衣、做军鞋、抚养革命后代,八路军将士,如何能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勇往直前,打败装备精良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百万独轮车支前大军,就像历史的车轮,以不可遏制的力量创就了奇迹般的历史。群众是伟大的,我默默地对自己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紧密联系群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