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认识和沟通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这几天,在同学的推荐下我读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三十六封书信组成,中间穿插了一些读者的来信,还有她另一个儿子菲利普之间的信。龙应台因为与儿子几年未见,再相见时,两人已从亲密变得陌生。为了拉近两人的距离,龙妈妈提议两人通信,于是这本书便诞生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母亲与自己儿子的不同的交往方式,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这种沟通方式使他们母子更好的了解彼此,就像安德烈在信中说的?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我在想:假使我们三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养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三年,真的不短。?

但我从他们的书信中看到的还有认识问题:不同的生活背景下人们的认识、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这本书中,大多数书信都是母子两人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看法,从自己的十八岁、民族信仰、价值观、社会道德、对社会的?左??右?看法到文化生活、问题意识再到世界观、人生观,他们母子俩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龙应台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十八岁那年她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是要处理

的……她的十八岁是一九六九、一九七零年的台湾。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十八岁的他们会在一起讨论社会问题、文学问题,他们生活的城市里,有自己的音乐厅、图书馆、美术馆、画廊、报纸、游泳池,自己的艺术节、音乐节、电影节……他是生长于德国的青年,除了身上尚流淌着来自于母亲的中国血统,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和中国扯上什么联系了。这样不同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有了不同的认识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龙应台那一代人,他们心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赞成,对于我们的所谓国家,尤其是一些自称代表国家的人。而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受爱国宣传的影响,逃避?国家?这个东西。安德烈作为交换生来到香港,他认为香港没有文化就因为香港没有可以让人坐下来静静地聊天的咖啡馆,酒吧跟咖啡馆,在欧洲,其实就是小区文化,他认为香港人永远在赶时间;而在龙应台却不这样觉得,他认为香港是有文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到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他们母子俩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沟,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思想。龙应台给他的儿子足够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同一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没有对错,他们相互尊重对方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个愿意聆听的朋友,在她眼里安德烈是一个自由的人,是她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她无权强令他做什么。龙应台这样的态度是的她的儿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儿子的想法、人生观和价值观。安德烈在一封信中写到?是不是所有毕业的人都会感到一种慢温温的留恋和不舍?我要离开了,离开这个我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镇我的?家?。我开始

想,我的?家?,究竟是什么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MM别生气啊),是我的朋友。?龙应台不但没有怪他,反而很理解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她说:?我很欢喜你心中有一个小镇,在你驶向大海远走高飞之前。?这种宽容、这种 理解是的他彼此了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给了他正确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个幸运的人,它是一个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虽然自由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在母亲面前,我还是觉得安德的自由要得益于他的母亲,她不像其他的母亲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许,在她眼里,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母亲的无权干涉只能引导。而当安德烈失落的时候,她会安慰他,鼓励他。然而安德烈却不觉得他很幸运,他对他的母亲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不同的成长和生活背景使得龙应台和她的儿子有着不同的国家和教育背景,他们对世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对人生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存在着代沟。龙应台用书信的方式了解儿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放下作为长辈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方式与儿子交换彼此的想法,没有批判、没有责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驳,还有安慰。

我不知道外国的父母是怎么教育他们的子女的,但成长生长在中国,我只知道这是我们一般的中国父母不能做到的。我希望中国的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能够认识距离、彼此沟通,要知道:一切平等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之上。

 

第二篇:读后感之《亲爱的爱德烈 》

读后感之《亲爱的爱德烈》

又把《亲爱的安德烈》翻了一遍。读《亲爱的安德烈》,我总感觉心被一次次震撼着,感动着。

相比那些风趣的内容,我更多被打动的是这对母子彼此合作的态度,一同从容坦诚面对分歧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生活的勇气和幽默。

收入此书的是龙应台与青年期的安德烈的三十多封书信。在这些互相来往的书信中,MM与安德烈谈论的话题很广,涉及政治、民主、人生、艺术、学习、交友等。通过书信来往,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这些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的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家长和子女。

读着她与他的书信,你会清楚地感到这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有着文化、年龄上的差异。这是两个平等的个体,她竭力朋友式地与儿子交流。

即使是这样,安德烈还是这么认为的:“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与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权利!对,这就是你心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别人’!”

其中,对于龙应台的一句话,我印象深刻。她问:你们这一代看到的世界,是如此丰富,互联网让你们拥有更多的选择。你们的个性

1

越来越自我。但是支撑着你们的世界观的基石又是什么?你们这一代人的终极关怀是什么?

我看到这一觉话,突然就很想哭。我一直追求着的是什么。我都不知道。经常在追求的半道上茫然无措。我不敢问自己:你要什么?你为什么而活?

有一个朋友,爱的很辛苦,我劝她“放弃算了”她总是冲我笑然后告诉我他要坚持下去。我相信真爱很伟大,但真爱是什么?我不知道。真与假这到模糊的界限,又有谁说得清楚呢?

我也就抱着这种模糊的观念生活下去。但我到底为什么而活?我相信我还未找到答案。或许,是善良,或许是爱人的勇气,或许是财富,也或许,仅仅是对死亡的恐惧??

一本书细细读下来,看得出安德烈对于世界的态度在改变。一个人越成长他必须担负的责任就更重。龙应台问他你长大要干什么。安德烈没有好好回答,他带着几分黑色幽默调侃了自己一番。他没有选择正面回答,我不知道这种态度里是不是隐藏了一种不安。对于一个从瞒着竞争和利益的社会的不安,一种只属于年轻人的不安,我想:我肯定也有的。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