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 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以六位人物为例子教导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不同的困境,读完它后,我突然豁然开朗,,困境也只是一时的,人生其实可以很精彩的,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不说欢迎的时候,缺钱的时候,遭受挫折的时候,被认为有缺陷的时候,困惑的时候,心碎的时候,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去对待,情况就不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

一.对与世不合时的慰藉

苏格拉底在不受欢迎与被判死刑的情形之下,哲学的智慧让他不歇斯底里,不放弃自己的信仰,让他面临不受认同的处境之时,依旧深具信心。苏格拉底的一生鼓励了人们以睿智的怀疑态度看待事物,而非盲从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苏格拉底的理性与反向论证的理解,使得我们有了一种非出自自以为是的勇气,这种勇气使我们可以去克服懦弱,我们在不受欢迎不受认同之时,依旧坚定。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一味的坚定信仰著自己是对的,那很可能会导致我们落入一种闭锁错误的模式之中.所以我们应当透过不停的理性反证来堆敲自身的思维,我们要在意的并非有多少人反对我们,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过因为意见不同,个性不同而不受他人欢迎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盲目地改变自己的看法、想法,别人不同意自己的意见,不说明我们的意见是错误的;别人不喜欢我们的个性,不说明我们的性格有问题。当然,当别人提出不同的声音时,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她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再做出相应的措施。

二,缺少钱财时的慰藉

对于伊比鸠鲁而言,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释苦难与欲望的不明脉动,从而将我们从追求快乐的错误计画中解救出来.伊比鸠鲁

认为,对于那些没有丰厚收入的人,虽然组成愉悦的要素难以捉摸,但是并不昂贵。我们的不快乐常常是源自于对自身需求的不了解,我们的不满足往往不是因为自身真正的极度匮乏。因此我们必须思索理解,如果今天不快乐是因为经济能力,那我们是否应该因为拥有其它更珍贵的精神粮食而感到快乐。换句话说,钱买不到快乐,顶多是暂时的感官愉悦。

从伊比鸠鲁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了解自身需求的重要性。当我们处于缺钱状态的时候,除了要想办法赚钱之外,我们还要思考一下,我们缺钱购买的东西真的是我们的必需品吗?如果不是必需品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为缺钱而烦恼,我们拥有很多其他珍贵的精神财富。这同时也提醒我们,同一情况下,快乐还是不快乐,取决于我们的心境。

三.对受挫折时的慰藉

赛内卡认为每个挫折的核心都有一个基本架构,那就是期望与顽强现实之间的冲突.当我们遭受挫折而感到内心情绪的煎熬,只要能调整我们的期望尺度,便可以得到抒解。而我们也应该随时做好心理准备面对生命之中的巨变,因为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不会发生的事情。总而言之,应对挫折最好的方法就是合理而不过度的期望,并且随时随地做好面对挫折准备。

我们或许经历过考试失败,我们或许经历过事业的失败,我们

或许经历过情感的挫折,从小大大,我们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挫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些挫折呢?就像赛内卡说的一样,面对挫折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合理而不过度的期望,并且随时随地做好面对挫折的准备。我们这些大学生,当我们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如果我们遇到种种的碰壁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同时再重新调整策略。

四 、对被认为有缺陷时的慰藉

蒙田认为“性爱上的缺陷,文化上的缺陷,智力上的缺陷”不是真正的缺陷,只是对缺陷设立的标准不同而已。

所谓缺陷,其实源自于我们对待万物均设立了一条基准线,刚刚好符合这条基准线的叫做正常,高于这条基准线的叫做伟人或圣人,低于这条基准线的则是有缺陷的人.问题不是出在于这样的分类法,而是你如何去设立那条基准线。蒙田要告知人们的是,也许只有那些能让我们觉得更好的事物才是值得了解的,也就是说那是针对于个体的喜好而言.所谓知识不该被认为是深奥艰难才是合理的,我们或许没有那些以睿智为名的人有同等的智慧,但毋须感到沮丧,当我们可以仔细品味自己的生活,并从中获取智慧,或许我们真的不是聪明的生活著,可是起码我们的心灵并不愚昧

因此,当我们的某一些方面的能力不如别人的时候,我们不要感到沮丧,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特点。数学很差的人,也可以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学作家,数学差只能说我们在数学的智力不

是很高,而不是说明我们的总体智力很差。

五、对伤心时的慰藉

叔本华将“人类这个最理智的受造物者一旦遇到爱情就变得非常不理智”归因于生命意志,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繁殖驱力。当我们面对因爱情而产生的怪异行为时,应采取更宽容的态度。此外,叔本华认为,人与人的互相吸引也会受到「生命意志」的影响,但是基因上的相配却不一定不等于心灵上的相吸。当理性与生命意志发生冲突,或许就是导致爱情幻灭的原因,因此我们不需对失去爱情那内心的焦躁感到困惑,因为爱情所带来的幸福感受如果不那样强烈吸引人的话,就无法引诱我们去承担传宗接代的重担。

从叔本华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遇到爱情挫折的时候,心碎不应该是唯一的结局,除了哀伤外,我们还应该对自己说,分手不是因为我们不想爱,只是我们不合适做恋人,我们的性格我们的信仰我们的追求不同,迫使我们选择分开。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心灵就会得到一定的解脱。

“回到本真状态”是《哲学的慰藉》的总体思想,它教会我们无论遇到多么不好的情况,我们都应该往后退一步思考,回到事情原来的位置,换个角度看待这些不好的情况,我们就能够理智地采取相应的态度和策略,走出困境。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在《哲学的慰藉》一书中,德波顿以柏拉图、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为例分别讲述了人生六大问题: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到挫折、有缺陷、伤心以及困顿。在这六位哲学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看法,每一位都对后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其哲学思想无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在对与世不合的慰藉中,苏格拉底显然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一个代表。在哲学历史长河中,苏格拉底占据着很重要的分量,其思想深深影响着后人。然而,在当时其思想不但没受到世人的肯定,他还因此遭到悲惨的结局。他被冠上侮辱宗教、诱惑青年等罪名,他原本有机会向法官及群眾乞求以德获救,但是他相信他自己理性,他不会被当时的迟钝的人民影响他的理念。他曾回答说:“雅典人:我爱你们,我尊敬你们,但我要服从神而不服从你们。只要我还活着,还有力气,我就决不会放弃哲学的研究,我还是和以往一样劝诫大家,不要过分贪求财富而不为自己的灵魂修好。这是神的吩咐。”由此可见,是哲学给了他坚定的信仰,使他面对千夫所指能够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尽管在死亡面前,这一位哲学家还是坚持自己的哲学思想,这才造就了他从古至今好几千年的影响力。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哲人伊壁鸠鲁的思想让我不断地思考快乐是什么,幸福是什么。他强调的是感官的快乐,他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我们的一切追求和规避都开始于快乐, 又回到快乐, 因为我们凭借感受判断所有的好。他主张我们停止凭第一直觉行事,而应该先审视我们的欲望是否合乎理性。在我看来,人活着总是会想得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贫穷的人渴望财富;卑微的人渴望高贵;悲惨的人渴望幸福;失败的人渴望成功……而真正的大富大贵者对财富、地位常常又是麻木的,他们往往又会为钱所累、为权所恼,渴望过上一种平静恬淡的生活。一生贫贱者不一定是一种悲哀,而一生富贵者也未必是一种幸运,因为他们都缺乏对另外一种生活的体验。所以,就像伊壁鸠鲁学家说的,当来自欲望的痛苦解除时,简朴的菜肴和奢华的盛宴是提供同样的愉悦的。在伊壁鸠鲁看来,快乐就是生活的目的,是最高的善。但是有不同种快乐,伊壁鸠鲁提倡的深思熟虑的快乐具体指的是:解除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感,远离政治等高风险的事情,重视友谊,生活在一个无忧患的圈子

里,安心的享受生活的一切。生活中谨言慎行,节制欲望,因为只有处于我们支配之中的快乐才确保幸福。因此真正的伊壁鸠鲁主义者并不等同于沉浸在不道德的放纵生活的纵欲主义者,伊壁鸠鲁主义者不是把快乐看成一时的感性肉欲,而是更强调更精致、更稳定的快乐形式,比如友谊、自由、思想。他很重视朋友,他认为,经常有朋友围绕身旁,我们才能确认自我。的确如此,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没有朋友,而真正的朋友是不会以势利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有了朋友,我们可以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的朋友会竭尽全力帮助你,而不是取笑你。如果我们只有钱而没有朋友、自由以及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快乐。

我们或许经历过考试失败,我们或许经历过事业的失败,我们或许经历过情感的挫折,从小大大,我们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挫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些挫折呢?就像赛内卡说的一样,面对挫折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合理而不过度的期望,并且随时随地做好面对挫折的准备。我们这些大学生,当我们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如果我们遇到种种的碰壁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地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同时再重新调整策略。

当然,当别人提出不同的声音时,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她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再做出相应的措施。

苏格拉底的一生鼓励了人们以睿智的怀疑态度看待事物,而非盲从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苏格拉底的理性与反向论证的理解,使得我们有了一种非出自自以为是的勇气,这种勇气使我们可以去克服懦弱,我们在不受欢迎不受认同之时,依旧坚定。如果我们仅仅只是一味的坚定信

仰著自己是对的,那很可能会导致我们落入一种闭锁错误的模式之中.所以我们应当透过不停的理性反证来堆敲自身的思维,我们要在意的并非有多少人反对我们,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

所谓缺陷,其实源自于我们对待万物均设立了一条基准线,刚刚好符合这条基准线的叫做正常,高于这条基准线的叫做伟人或圣人,低于这条基准线的则是有缺陷的人. 因此,当我们的某一些方面的能力不如别人的时候,我们不要感到沮丧,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特点。数学很差的人,也可以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学作家,数学差只能说我们在数学的智力不是很高,而不是说明我们的总体智力很差。 读完这本书,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哲人伊壁鸠鲁的思想让我不断地思考快乐是什么,幸福是什么。人活着总是会想得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贫穷的人渴望财富;卑微的人渴望高贵;悲惨的人渴望幸福;失败的人渴望成功……而真正的大富大贵者对财富、地位常常又是麻木的,他们往往又会为钱所累、为权所恼,渴望过上一种平静恬淡的生活。一生贫贱者不一定是一种悲哀,而一生富贵者也未必是一种幸运,因为他们都缺乏对另外一种生活的体验。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没有朋友,而真正的朋友是不会以势利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有了朋友,我们可以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的朋友会竭尽全力帮助你,而不是取笑你。如果我们只有钱而没有朋友、自由以及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快乐。

“回到本真状态”是《哲学的慰藉》的总体思想,它教会我们无论遇到多么不好的情况,我们都应该往后退一步思考,回到事情原来的位置,换个角度看待这些不好的情况,我们就能够理智地采取相应的态度和策略,走出困境。

 

第二篇:冯友兰中国哲学哲学读后感

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书:《中国哲学简史》,使我对中国哲学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让我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在我为古代中国哲学家智慧的思考而惊叹不已时,它同时又给了我颇多感悟,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潜入意识中,对于孔子孟子的仁和义;墨子的兼爱;杨朱的隐忍;道家的“道无名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深邃高深,它们点燃了我对哲学的好奇,对人生的思考,对生活的反省。但在这儿我不想单论某一家,或某一学派给我的感想,我的感受很大一部分来自它们的整体,来自它们组合起来的中国哲学。

中西方从一开始对宗教就有不同的理解。西方“宗教”从一开始就已有了现在宗教的一般意义,即是神与人的结合,重视、小心翼翼地崇拜神灵。而在中国,佛教传入之前(即东汉以前),中国的各个教派,不论是儒家还是墨家,道家,他们都不存在什么神与人的关系,比如儒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道家强调人的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它们都是对人与社会,人自身的修养的探索。这一阶段与古希腊时期很像,但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对神的态度。

中国的宗教除了道教外都是外来的。而中国的道教也不同于其它的宗教,它似乎淡化了所谓的绝对的皈依,它更接近于一种“修身”,强调个人的修炼能达到得道成仙的境地。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和道家在内涵上是有相同点的,道教来源于道家思想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而我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道教借用了更多其它宗教的东西,将那种哲学思想隐藏在宗教的外衣下,它给它加了更多的内容,更容易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宣扬了鬼神,成仙等外在的东西,其实我认为这些表面都是为了让老百姓理解接受,老百姓在信道教的得道成仙那一套时并不会思考,也无从思考哲学层面的问题。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超脱今生的方法,当道教告诉他们如何如何可以成仙,他们便会坚信不移去做。关于其起源,冯友兰先生讲得很透彻:“佛教在制度组织方面极大地启发了道教。在宗教信仰方面,道教的发展则是受到民族情绪的极大刺激,人们愤怒地注视着外来的佛教竟然胜利地侵入中国。有些人的确以为佛教是夷狄之教。所以道教是中国本地的信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取代佛教的本地宗教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它又从它的外来对手借用了大量的东西,包括制度,仪式,以至大部分经典的形式。”②因此我在想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中国会形成道教吗?或者说中国会形成宗教吗?

传入中国以后,及至发展延续至今,佛教俨然已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但即使如此,在古代它的地位也不过是与儒、道二家并立,甚至是从属于儒家的。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但它并没有像西方的基督教那样获得独尊的地位,因为中国固有的各家的哲学思想已深入人心,融入社会和一般认知,中国人无法抛开他们古已有之的思想。中国的思想家,哲学家习惯于用他们自身的理论去解释佛学的经典。因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是一个被同化的过程,它适应着中国人的心理,中国人的思想,不断地被中国的哲学家解释补充,发展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他的发展并没有动摇儒家在中国哲学文化的地位,它就像中国固有的“百家”一样丰富了中国的哲学,和文化。正如冯友兰先生说的:“中国的佛学”和“在中国的佛学”是不同的,前者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它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

虽然西方的思想领域被基督教统制了将近一千年,文学,艺术领域被神性笼罩了近千年,但我们看到了基督教对文艺,科学的摧残时,也同时应看到它给欧洲社会的深远的正面作用。正是它,给予了西方人探索的激情,向上的凝聚力。它是全欧洲社会的精神支柱。一旦文艺复兴的春风吹来,科学,艺术都曾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就像冰封多时的大地,在一瞬

间到处春意盎然。西方人的思想在基督教这个大前提下留同存异,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相比中国,虽然从古到今,科学文化都以一定的速度稳步发展,但却缺乏了一种凝聚力,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推崇西方文化,而对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弃若草履,我觉得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社中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寻求解决之道。其实我也发现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从最近颁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xx年)》,重视中国的“七夕”情人节,重视中国传统美德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和努力。

但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团结”,这是毛主席一向强调的一点。可是放到现在,似乎中国人已忘了这一点了。常听西方人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国人是条虫,讲的就是这一点。同时我还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现在的不团结的根源在哪儿?在冯友兰先生的书中我认为我找到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冯友兰先生联系了中国与西方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及经济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来解释中国哲学的变与不变的问题,他说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从事农业生产,形成“上农”的思想,发展出一个建全完备的国家机器,而古希腊是一个海洋国家,不具备发展农业的条件,从而形成了地中海地区繁荣的商业贸易。而我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区别,使中国人局限在他的一方土地,往往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一处极少地搬迁,也较少地与外界联系,从而使得信息的传播缓慢,邻与邻之间甚至还出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久而久之,中国人形成了一种“独立”思考的情况,这种形式便导致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普遍趋势,那就是个人的“修身”,这种思想反映在大部分中国哲学中,比如道家,阴阳家,都强调的是个人。因此我们可不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这种“独立”使中国人淡化了对别人的关注,就像鲁迅先生批判的中国人“淡漠的劣根性”。这样想着,中国人的不团结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