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读后感

教学勇气-----我的勇敢教学之旅即将远航

在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教师自身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围绕这个问题,我也深刻做出了反思,在帕尔默的引领下一起去探寻这个问题。我是一名新鲜的教师,还流淌着学生的血液,还能深刻体会学生的心情,希望我能带着我的这份纯真开始我的勇敢而又独特的教学之旅。

教育是一种源于心灵的认识,自我认识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重要的,在每个教育阶段,教师的自我是关键,对于我来说,加快认识自我的速度,更是尤为重要。转变角色,又要保持本性,还要理解学生,我要为我教育之旅详细的制定一个计划,并可以坚持的走下去。

在我初次走上讲台的时候,我的学科知识还是我的弱项,我需要反复的备课,然后讲课,忽视教育本身的意义,而更多的是去应付,去逃避教育,而是自己产生对教育的恐惧,不再那样热爱教育,不喜欢这份本是很崇高的职业,与学生之间产生隔阂,课堂更多是沉闷的,没有乐趣的,学生一开始讨论,我就要笨拙的处理他们之间的冲突,不能很快的并机智的处理他们的讨论,是学生不能从讨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成为一种无谓的讨论。慢慢的讨论在课堂上变得越来越少,这是一种教学的失败,也是一种退步。

但当我看到这本书时,真的很及时,让我赶快从现在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走进一个崭新的教育模式,重新爱上我的职业,以我的职业为荣。

我是一个年轻教师,我迫切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对教学了如指掌,对自己的学科充满渊博的知识,可以每当我走进教室时,是那样的自信,永远没有恐惧,学科知识是可以在平时多加补充的,教学方法可以去学习,但我想这还是不足够的,因为教师面对的是鲜活的学生,是充满思想的,极富创造力的学生,每天他们都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方法,还有我们与时俱进的心灵。书中说道要怀着好奇、希望、同感或诚实这样与内心恐惧一样的真实的感受教学,这样就不必置身于恐惧之中。当谈论处理学科和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是我们既有自身的局限,也都有潜能。我们灰心泄气部分原因是教学每天都进行的,随时让人挑毛病的工作。

在一堂课中,现在的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因为课堂的知识承载量比较大,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只有一味的接受,这样的教育枯燥无趣,

其实教育的实体是我们的学生,而教师的核心任务是把知识让学生听到、理解,然后让知识为自己说话,学生和教师一起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些编织者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讲授法、苏格拉底是的对话、实验室实验、协作解决问题、有创造性的小发明。好老师形成的联合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他们的心灵——即人类自身在整个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自我认同,自我个性 身份认同

Indentity----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整,。

我希望,在我以后所教的每一堂课,会像作者所言:与学生建立联系进而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的能力,较少依赖于所采用的方法,而更多的依赖于我了解和相信自己,并愿意使其在教学中运用且敏于接受其影响的程度。

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学到的是在教学中不再畏惧,不再徘徊,更多的去挑战自我,更多的欣赏自我,不在认为自己不够格的,而是建立自己独特而且活泼的教学风格,在我的教学之旅中,伴随波浪汹涌,和学生一道。

教学勇气-----我的勇敢教学之旅即将远航

杜胜男

 

第二篇:读《教学勇气》有感

重拾教学勇气

——读《教学勇气》有感

曾经,为着心灵的自由,带着美好的愿望,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堂,但是外部的“教学要求”常常使得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退,以致失去了教学的勇气。拜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时>,刚开始觉得枯燥乏味,但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才读出其中味道,耐人寻味,让人受益匪浅。

帕克?帕尔墨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中,他说“当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时,惟一能供我立即利用的资源是:我的自身认同,我的自我的个性,还有为人师的我的意识。”这本书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前提: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只有当我们清楚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去做的时候,我们的行动从此变得有了方向,我们可以凌驾于我们的行动之上来审视自己的行动。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带领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确实,身为老师,热爱教育工作、为学生奉献心力,却不免会遇到挫折。有时候,学生像是不知名星球的外星人,顽皮吵闹的可以,这时就开始令人怀疑自己的权威性和领导能力﹔认真准备教材、用心教学,学生却直说不了解,又令人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失去信心。这些恐惧会把心中的我逐渐瓦解,原本能上的有声有色的课也因此变的有气无力,很难让学生喜欢学习。所以老师们在遇到教学上的问题时,先别急着否定自己,或是根深蒂固的认为你和学生间年龄差距的代沟无法可解,而造成了「我就是教不好、学生就是不会听」的恐惧。其实,试着用同理心和缓地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中的恐惧根源和深植于教师心中的担忧,就能用更清明的眼光看待教学上遇到的挫折,许多问题也就随着你新的视觉角度发掘出更合适的改

善方法。剥去世俗的外衣,挣脱外在的羁绊,教师自我回归本位,教学返回本真。教学就是教师利用自己的天资,发挥自我的独特优势,引领学生探寻真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习用更真实的方式来看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生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书写自我、认同自我、完善自我。自我是有待开发的资源,自我是有待实现的潜能。优秀教学之源在于教师的心灵而非其它。如果没有这样的鼓励和引导来探索教师自我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的教学,将如何完成它的任务和使命呢?

教师以职业要求回应生命之需。教师品尝着职业价值,感悟着生命真谛,教师拥有了职业幸福感。前进的路上,还会畏惧那种种难以名状的苦难吗?纵然,我们面对重重困难,但是,当教师、学生、学科、家长、社区结成共同探索和追求的网络时,凝聚的合力会远远大于外部所给予我们的磨难。

当教师找回了真心真我,教师就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教师以敞开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教师以敞开的心灵开放曾经害羞的课堂;教师以开放的心灵聆听多种声音的激荡与碰撞。于是,一颗真实、开放的心灵,为教师树立了能在学生内心默契共鸣的教学威信。

正如《教学勇气》中所言:要关照教师的内心,使其不会僵化,对深层的自我待之如友,培养一种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意识,使他们无论在哪里都感到回归了精神家园。是呀,失落的心灵回归精神的家园,舒展、静息,教师的生命意识才会觉醒,他们才有勇气、有能力圆融自我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