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2读后感

大败局2读后感

角度1 从中国企业的诚信来看

今天看到抽屉里的南孚电池,不禁想起当年聚能环的广告。聚能环不过是个普通橡胶密封圈而已。如果把南孚电池的塑料皮撕掉,可以发现除了底部的那一小块是负极,整个电池其它露出来的部分都是正极,而所谓的聚能环的作用就是把正负极隔开一些防止短路。但是不得不说,当年的这个广告确实很有影响力,也忽悠了很多人。 说到南孚就又想起来03年左右时候,南孚电池被竞争对手吉列公司收购的事情。

再后来,吉列被宝洁收购了。于是我惊讶的发现,原来我用的电池和洗发水,是一家公司的。

很多人为南孚从民族品牌一夜间变成外资品牌感到深深的遗憾。我一开始知道南孚其实不是民族品牌的时候,确实也是一样的感情,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对这些东西都不怎么在乎了。民族品牌和合资品牌亦或是外资品牌,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年国外的thinkpad到了国内,就没有了全球联保,被联想收购以后,美国的thinkpad在中国大陆依然得不到保修;外资厂商的汽车在国外召回在大陆没有,国内的汽车厂商不也是一个鸟样;有人说苹果的东西价高坑钱,君不见国内的平板厂家哪家不在坑钱?最让人觉得无耻的是汉王,苹果一代ipad降到2888以后汉王的副总说苹果的

做法“断了国内厂商的后路”。还有什么饥饿营销,一天到晚各种吹风,产品从来不见上市,人家苹果好的没学到,尽学些什么东西!

所以,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我几乎从不在意我用的产品是出自哪里的公司。甚至有时候我会想(尽管很荒谬),如果国产的东西没人买,是不是就会少几个富二代,从而减少被汽车撞到的概率呢?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也许正是应了这句话。

角度2 中国的政商关系

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中国的政商之间的关系。因为在世界这么多国家之中,我想没有哪个国家会像中国的政商(我只是指的是民营企业)关系那么复杂、那么奇妙!

中国政商的关系处于这样的经济背景:中国的经济体制现在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之中,现行的经济体制之中还夹杂着许多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中央现在不提倡用行政的手段来对市场进行干预,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却在大量运用行政来干预市场。同时由于中国的法制与经济体制相当不完善,有时为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就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市场。这就使得政府可以左右企业的生死,控制着一些重要的生产要素的分配。也是由于法律与经济体制上都存在大量不完善,一些民营企业有时就需要穿行在一些“灰色”的地带,当国营企业在其中时就十分安全,但是民营企业在里面却十分危险,民营企业要想减少其中的风险,

就必须要找政府来做自己的保护伞,利用政府来保护自己的利益。科龙创始人潘宁曾经常被问道香港(当时为了科龙在香港上市,他经常往返香港与内地之间)与内地经营环境的差别时,他回答“在香港不需要结识官员,百分之百的时间可以用于市场和业务;回来呢你非应酬不可!”这侧面反映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的必要性。再加上在市场上相对于国有企业的天生劣势,这样就形成了民营企业对政府进行依附的关系,政府对企业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企业与政府搞好关系是对企业来说是有大量益处的,但是如果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过于亲密的说对企业来说可未必是一件好事。政府对民营企业进行大量关照,也是有它自己的目的的,大多数不是由于收受了大量的贿赂,就想让企业帮自己来提升政绩。在前一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过于密切,陷的太深,甚至都不能自拨了,是很危险的。由于行贿而企业倒闭或者自己深陷囹圄的例子不胜枚举。后一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帮助,企业与政府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和利益冲突,企业只会受到大量的礼遇,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可是政府为了培养企业下了大力气,企业却想把主要转移生产中心时或者出现其它的较大矛盾时,我想政府一定不会善待这个企业。如果对政府太过依附或者与政府关联过大,企业也不会有什么太好的发展,所以企业还是需要与政府保持一定距离。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与政府搞好关系是为了获得政府手中就拥大量的经济资源,比如土地的审批权,贷款的发放等。他们大多数并不

想成为政府的附属,只是由于他们相对国有企业的劣势地位,只能利用政府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就要求企业想尽办法与政府搞好关系,甚至对一些政府官员进行行贿。以致于现在民营企业要发展,就要对政府官员“送礼”、“搞关系”,这已经是民营企业之中的一个公开的秘密。虽然这样不是一个什么好的现象,但是可以看出企业要想发展,就要学会利用政府的帮助,而政府也要利用企业来提升自己的政绩。这种相互利用、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时十分微妙,如果处理的好不仅可以提供必要的企业生存条件,有时候也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政治手法对一些真正的民营企业家来说应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民营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企业不能不利用政府来帮助自己,也不能过多让政府来帮扶企业。它们之间既要相互合作,互利互惠,又要为各自的得利益互相博弈。也许在将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完善,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会变的越来越简单,企业家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处理企业的事物上。

角度3 企业管理方式

在《大败局2》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具有不可节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是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从他们的故事里

我们莫不一次又一次的叹息,他们都曾豪言壮语,如日中天,光芒万丈,让人不可直视!运用他们自身的优势,资金运作手段,把自己的事业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扩张.但我们分析其中的案例,里面不缺乏专注自己事业的人.也不缺少资本市场运作的高手,更不缺乏有政治身份搞国企的企业家.但却很少人能把几样因素都完美结合,充分考虑.在如今的中国,已形成了国资、民营与外资三方博弈之局面,民营企业在三方博弈中却处于劣势.书中提及的民营企业其实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他们的失败分析起来却归因于基本因素:如企业扩张得太快,只专注于重组、融资、整合等操作手段,却没实业根基;或缺少与政府有效的沟通,形成了一幅不可逾越的鸿沟,当问题发生想脱离国企包袱就受到政府的致命干涉与打击;或者企业一开始就是违法经营,却能违法扩张,而且牵涉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最后形成了一大群企业集体违法,问题一发生就产生难以估计的损害。所以,他们看似偶然的失败经历其实正是"中国式失败"基因的根本所在.

这是一个还没有老去的时代,我们的中国企业家正在经历一场从智慧到命运的"牢狱历练".从他们的失败中,我们不仅看清了过去,更看到了未来.衷心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健康、持续的发展!

 

第二篇:大败局I、II读后感

战略管理

《大败局》感想

——败招中领悟胜利秘技

开篇语:

为利益而争取,是企业成功的永恒法则,为利益而争斗,是企业失败的不灭规则

远离和缩小风险是企业不败的保证,拒绝和厌恶风险是企业衰亡的必然

——每一个战略的失误,企业的衰亡,都与过分贪婪或者懦弱的心理紧密联系

去捞取你的"第一桶金";可是如果你又是一位胸怀大志的企业家,那么,你就必须马上把双手洗干净,然后尽快而永远地离开那里。——引用自《太阳神:逝水难追“太阳神”》

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一直处在一个剧烈转型的时代,法制在建设和完善之中,冒险者往往需要穿越现行的某些法规才能成功,这造成很多企业不时运行于灰色的中间地带,企业家不可避免地遭遇商业之外的众多挑战。

无论如何,市场环境对于每个企业都是平等的,外在不安,应求内安,努力做好经营,企业才能走上正轨,并逐步使整个行业走向正规化,秩序化。飞龙(《飞龙:被诗意宠坏》)的延生护宝液采用密集轰炸形式的广告策略,忽视营销的整体结构和系统推进,同时整体压迫式地进行行业攫取,无异于竭泽而渔,同时后来者一一效仿,在这一个方面,就已经是一个败招。三株(《三株:“帝国”为何如此脆弱》)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手段,用自欺欺人的方式,密集频繁地进行虚假广告宣传,不考虑未来前景,只顾眼前利益的方式,加剧了市场的动荡,搅浑了整个行业,最终只有失败的结局。

企业的成功需要秩序,不仅仅是行业规范、经济利益,而且更应该明确其企业的目的,单一的经济目的,不择手段地进行非道德方式,赢得的只是一时的利,损失的是整个市场和未来,秩序必须要各个企业共同做起,明确社会责任与行业共同守则,理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真正方法和目的,才能永续发展,松柏常青。

变化万方,导向应对

在一个处于启蒙期的行业中生存是很困难的;难上加难的是,你所领导的企业恰恰又是早起的领跑者。——引用自《瀛海威:在大雾中领跑》

纷繁变化的市场,未必没有一定的规律,任何企业必须清楚现行市场的发展情况,明晰企业盈利前景,企业进入是否能够利用其优势获得利益。

对比太阳神(《太阳神:逝水难追“太阳神”》)和娃哈哈。两者起先均在保健品市场赢得第一桶金,太阳神最终没落了,但是娃哈哈却生存下来了,宗庆后还在20xx年以800亿人民币的身价荣获中国首富的称号,这其中差别可谓巨大。当时的保健品市场在19xx年达到全盛时期,19xx年则开始衰败,娃哈哈及时的调整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想饮料市场进军,而太阳神则是坚持自己的阵地不想转变。

瀛海威在网络“门户时代”已经到来的黎明时分,没有意识到,也没有系统地为一个完

战略管理

全新鲜的事物进行市场调查,可行性研究分析的缺失,国际趋势理解的迷失,使历史性的机遇悄悄地与瀛海威擦肩而过。

企业在若想生存,其必须也是必要,而且有效的做法就是转换全新的商业运转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了解消费者,了解市场行情及动态趋势,并以此为企业经营发展的指南针。

感性思维,刚柔难济

一个本来并不太坏的棋局,让一位忧虑过度的浪漫棋手先是自堵棋眼,继而自乱棋招,竟走成一局万劫不复的死棋。——引用自《飞龙:被诗意宠坏》

在各个案例中,很多企业人拥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具有不可节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是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莫不一次又一次的叹息,他们都曾豪言壮语,如日中天,光芒万丈,让人不可直视!运用他们自身的优势,资金运作手段,把自己的事业一次又一次的疯狂扩张。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专业化与理性思维的缺失,让中国企业人一次次从天堂坠落到地狱,没有专精的分析和研究,没有清晰的战略和指导,感性的人引领着无数感性的企业,一步步颠簸,难免走向歧途。

? 眼光与定位问题多——灵光一现不能代替科学分析。众市场分析不到位,企业定位不清晰,多企业在非相关多元化的行业中没有经验,往往盲目跟进,拼命做大做强,收益甚微或者亏损。一时冒出来的点子毕竟没有很贴切实际的战略规划。只有正确自我定位,弥补自身不足,合理精确了解企业位置,才能找准方向,稳步推进。

? 体系与能力不健全——营销手段选择不恰当,欺骗或是单一手段(例如广告轰炸)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营销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规范化的财务管理(《爱多:青春期"的“错觉”》)、内部控制等犹如人体的骨骼脉络,不健康的企业是无法长期运作下去的。

企业人缺乏专业知识(企业不是过家家,零负债不一定是对的:《巨人:“请人民作证”》),仅仅依靠感性思维行路是无法走下去的,任何重大事项的行进都需要科学而明确的原则、指导思想,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学习,有效的方式是摸索中实践,在稳重中应人之需,方可不断取经、进步。

多元无元,存菁专注

企业的产业整合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需要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努力,这个过程中注定要死掉很多企业。——引用自《德隆:金融恐龙的宿命》之“学者、总裁:各说各的德隆”

产融整合:真实的谎言。德隆(《德隆:金融恐龙的宿命》)结合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发展模式和多元化经营策略的失误,依靠波动性风险性大的行业为动力,容易引发猝死,资本规模过大的表面下掩盖着一个事实:缺钱。

同样拿将太阳神和娃哈哈做一个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两位个性明显的企业家在战略上的不同。20世界80、90年代是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开荒期”,许多企业家都想自爱这个行业发迹,太阳神和娃哈哈当属其中的佼佼者。太阳神引进的“CI战略”使它迅速成为了名牌企业,也在销售上取得骄人的业绩。这使得怀汉新产生了将太阳神打造成中国的“可口可乐”的欲望,他在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开发商漠不关心,使太阳神的两大支柱产品逐渐老化,市场逐渐衰退。而随后怀汉新提出的多元化之路就是太阳神通往悲剧的道路。怀汉新无视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向,致使他的经营策略与之相背离,再加上他过度自信,没有危机意识,盲目扩张,最终断送了太阳神的多元化之路。

战略管理

多元化道路需要本身没有错误,但是需要正确面对市场状况与自身定位,不在稳定的轨道,没有到达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相对极限,是无法实现在外在竞争压迫下成功变轨或者多元的。

的姿态和形象成为经济生生态圈的一分子。这是一种中庸的回归,但这同时更是一种活得更长久一点的生存之道。——引用自《秦池:没有永远的标王》

企业的理性在初创业成功后,随着欲望的增长而增长,如同温水中的青蛙,视界便只滞留在快速增长的数字上,永远没有系统观念,只在乎利益,而忘乎经营,无所不用其极,用手段代替目的。秦池(《秦池:没有永远的标王》)的失败在于过分相信标王的力量,自身巩固与优化被忽视,其他诸多企业也犯了这个错误。

同时,如今的中国,已形成了国资、民营与外资三方博弈之局面,民营企业在三方博弈中却处于劣势。李经纬(健力宝)的身上却成为了和政府的博弈付出的惨重代价。对于民营资本创业的氛围,表面上政府的支持力度比以前更大了,资金的来源,信息获得的渠道比以前更为顺畅。但对于希望成功的创业者而言门槛也高了不少: 税收,政策,人才,融资,牌照,专利问题也逐渐复杂。如何在纷繁的局面中,保持不败,只有厚积薄发,巩固自身。

中庸的道理不在于无为,而在于理性和积累。在看到其他企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企业本身,努力找到一个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道路,一步一步从内部打好坚实的基础。更要注意的是,企业还必须学着警惕及防范纯 思维之外的种种风险。这种环境分析能力及所需要的应对智慧,不是西方管理学或欧美大牌商学院教授所能传授的。只有在自身发展中不断总结,踏实稳重,专于经营,才能卸下“增长”的包袱,走向“发展”。

自私自利,人因难穷

实业家们被无情地阻挡在他们开创的事业殿堂之外,所谓的资本掮客们则得以轻易地从小门从容进出。——引用自《健力宝:“东方魔水”是如何变味的》

书中提及的民营企业其实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他们的失败分析起来却归因于基本因素:如企业扩张得太快,只专注于重组、融资、整合等操作手段,却没实业根基;或缺少与政府有效的沟通,形成了一幅不可逾越的鸿沟,当问题发生想脱离国企包袱就受到政府的致命干涉与打击;或者企业一开始就是违法经营,却能违法扩张,而且牵涉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最后形成了一大群企业集体违法,问题一发生就产生难以估计的损害。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过分强调私人或小范围利益追逐(体现为几乎所有案例中的好大喜功,自我膨胀,在不稳定的情况下,追求高速增长),抑或是拒绝风险的出现,固步自封,徘徊不定(《瀛海威:在大雾中领跑》),反倒会失去与市场的联系,在领跑或跟跑的道路上迷茫不前。

仅仅看企业个体与个人的利益,会失去方向,诸如很多民企与国企的利益纠纷,再如企业收益与消费者权益的冲突,三如管理者个人的权益权力的把控矛盾。当放下以企业利润或亏损(财)这个片面单一的利益观念后,综合考虑全盘,内修经营,外修市场,全面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外界的利益,才能逐步削弱人因因素造成的困局,从而实现腾飞。

战略管理

结束语: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可以看似为一项“空天计划”,有远景有目标有计划方可成事业。 初始的积累可以建立在自由化的发展,但必须有整体框架的搭建,高瞻远瞩。火箭升空如企业初创,保温片剥离坠落,如企业发展采取的手段,初期有用,发展后助推式剥离,为发展提供动力,手段不是目的,船舶不是彼岸,到岸弃舟,形成正规化和标准化,进入预定轨道,谋后拓展。

过去是未来最好的向导,探路者的踪迹指给了我们成功的道路。失败不可耻,也不可怕,一次次伟大的失败,才能造就和磨练出一批批成功的商业人和企业。

个人之作,如有错漏,望请批评指正,谨以此文致敬天宫一号成功发射。

XXX

20xx年10月于中央民族大学

附注:

大败局III读后感

行文框架

外部:市场秩序、环境变化

内部:知识与能力、结构与体系、经商与做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