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读后感

《雨巷》读后感 一首好的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戴望舒的《雨巷》就是这样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在艺术上,本诗也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全诗还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旋律感主要来自诗韵,除每节大体在第3、6行押韵外,每节的诗行中选用了许多与韵脚呼应的音组。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也强化了乐效果。《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至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

 

第二篇:《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思想随笔集。中国当代的作家中,恐怕很难再找出第二个人像史铁生这样爱好玄思并且擅长此道的了。所谓擅长,是指他能够从现实的琐事里撷取那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片段,而又能表达得优美、机智、引人入胜,让人不忍释卷。这是一个文学家所表达的人生智慧,而不是枯燥的哲学专著。当然,更不是肤浅的廉价文学。

每每看到史铁生的文章都会莫名的辛酸,莫名的落泪,这或许是他是把文字与灵魂紧紧地链接在了一起,从而感动了我的缘故,或许是写到好多处正好抨击了我的内心,进而产生了共鸣吧.在他的词语中没有太多的修饰,然而也正是那简单的语言,道出了复杂沽涌的心理,这种心理不仅是史先生自己的,同时也是有感知的并且与其产生共鸣的读者的.他的文字,让人看了后,有种渗到了骨子里的感觉,简简单单的汉字组合,在他的笔下似乎也有了灵性,恰如其分的融入到了他的经历之中,代表着他灵魂的精髓展示给了读者.我不得不说其可谓是文字的魔术师,同样的字,一经他的笔就有了些许魔术的色彩.

细腻、生动的描写,真挚的感情,深沉的调子,就像是一位的智者,为我阴霾的心灵带了丝丝的柔光。史铁生也一直在思考着生与死的问题,只是他面对的事实是在充满激情的二十岁时残了双腿。“

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

作者在他那金子般的二十岁时突然失去了他的双腿,我们能够充分地理解他的难耐而苦的内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想了好几年。我想作者他一定想到了为什么他会在二十岁时突然失去双腿,但他肯定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上帝的安排吧,正如与自古以来的人们关于命运的看法一样,作者自然把这归之于“宿命”。于是,他感到也许他与命运中的某种事物是相联系的,而这种联系正是要告诉他什么。我们看,在作者他的逃避在这个园子中,在时光的流逝中,他渐渐地感悟到在他面前的这个园子所给予他或展示给他的原生状态的关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了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这个世界里没有苦痛的意识,生与灭,动与静,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累了就休息,无声中有轰然的巨响。这便须有一颗敏感的、沉静的、忘却世间的荣与辱、成与败的心灵。了悟如此,那么人生的苦难又算是什么呢?

于是在这样的“宿命”里,我们看到作者他的另一番领悟。他说甚至是地坛这荒园要残废他的双腿,要“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三落了玉砌雕栏”,以“剥落豪华见其真醇”的方式让人感悟到生命之中的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而一个失魂落泊的人最需要恢复或得到的是什么呢?是寻回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这也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精粹的东西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不知道这段关于死的话语史铁生思考了多长的时间,是用什么的心情写出来的。或是无奈、或是宿命,但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坦然。很多时候,我觉得“人定胜天”过于夸大了人的作用,人也是天地中一生物,面对大自然,我们人类如芥子一样渺小。亦舒也曾说过:“命运对人,如双手对陶泥,塑成

什么就什么,不容抗拒。”我想这绝不是让我们消极对待生活,而是用理性、宽容和智慧来从容生活。把死比作节日,那还有什么越不过的坎坷呢?

有些人常常把史铁生的残疾和他的成就划上等号,这样的逻辑让我觉得可笑,只要是残疾人他的思想就深刻?我承认苦难能造就伟大,但是就史铁生而言,如果他不是残疾,也会在别的困境中激发他哲人般的思想。

关于残疾,史铁生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在此意义上,残疾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无法逃脱。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有这样智慧的人,已经让自己的灵与肉达成了统一。不会让自己的灵魂陷入残缺的肉体中不能自拔,更不会妄自菲薄。史铁生用四季,黑润的小路、串串的杨花、灼人的石凳、青铜的大钟……,来隐喻对人世间的认识,没有冗长、沉闷,只似一条悠长的雨巷,意味悠长。

在这里,在母子之爱的本然关系里,让子辈“活”下去,健康的“活”下去,永远是第一位的原因。作者说:“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母亲在作者的心中为生活者树立了一座不朽的榜样与丰碑,而其他的一切所谓的期盼,要求,比如靠写作碰撞开一条路的想法等等都是虚而浮泛的。“活”法,“活”下去的想法,是一个苦难的念头,它载负着深藏于民族心灵的沧桑,血,与泪,在我们面前展示了“生存”这个最基本的话题的真谛所在。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剥蚀”了功利、虚华与不实的东西,充分地抒写了人间最为真醇的情感。这种情感同样是“愈见苍幽”的,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

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总会热泪盈眶,为古老的地坛、伟大的母爱、动人的爱情而感动,为漂亮的智障女孩而感慨;现在读来少了几分眼泪,多了几分理性,在充满诗意的文字中,透着哲理般的思索,对生命的感悟、探索,深沉而智慧。史铁生在失魂的时候,走进了地坛,地坛成了他的灵魂栖息地;在我失意的时候,遇见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从此它成了我的精神家园,让我思索,让我的心绪得以平静,从容面对生活。正如书中所说:“这一切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