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郭沫若《女神》中的泛神论思想

浅谈郭沫若《女神》中的泛神论思想

文学院2班 赵明泽 1100100075

郭沫若登上我国新诗坛的同时,便引起了评论界和学术界的注意。在论述郭沫若的诗歌、剧作及其他体裁的创作时,当然不能不分析他的思想。本文以《女神》为例,就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进行简要分析。

《女神》,郭沫若作,19xx年8月出版,收入其19xx年到19xx年之间的主要诗作,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1泛神论思想的来源

郭沫若对于自己的泛神论思想的渊源,是经常谈到的:

“我爱我国的庄子,我爱荷兰的斯宾诺莎,我爱印度的加皮尔,我爱他们的泛神论。”① “那时候因为沾染了泛神论思想,??崇拜着庄子和王阳明。”②

“孔子,??要说他是哲学家,他也有他的泛神论思想。”③

“歌德,??他确是个泛神论者。”④

“雪莱是我最敬爱的诗人中的一个。他是自然的宠子,汛神宗(即泛神论)的信者,革命思想的健儿。”⑤

“他(泰戈尔)的思想我觉得是一种泛神论思想,??这可以说是泰戈尔思想的全部,也便是印度人从原始以来,在婆罗门的经典《优婆尼赛图》(《奥义书》)与吠檀多派的哲学中流贯着的全部。”⑥

由此,我们可以确信,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有三个方面的来源:

——以布鲁诺、斯宾诺莎为代表的西欧泛神论哲学,其中斯宾诺莎的影响特别深刻,也包含着歌德、雪莱的影响。

——我国的古代哲学,影响最深的是孔子、庄子、王阳明,还包含着陶渊明、李白的影响。

——古印度《奥义书》的哲学思想,这里包含着加皮尔、泰戈尔的影响。

2泛神论思想的内容

郭沫若将西欧、印度泛神论的思想融会贯通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泛神论思想。当然,因为他的泛神论是集众家之长糅合而成的,也就不可避免地包含着矛盾、对立的内容。

(1)本体论。一方面认为本体是唯一的客观存在,即承认“神”即“自然”、“实体”,泛神便是无神的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又认为本体是主观精神,即接受“我即神”,以主观精神为万物本源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认识论。一方面强调向外追求、积极行动、努力实践,以求得对本体的认识,陷入唯心主义乃至神秘主义;另一方面却认为通过向内体验、自我关照,以求得对本体的认识,是唯物主义的。

(3)发展观。认为本体按其本性的必然性不断发展、进化;这进化是向前的、向上的、向善的。

(4)历史观。肯定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推动发展的手段是流血的暴力,发展的动 1

力室个人无私的道德与纯真的感情。

3《女神》体现的泛神论思想

3.1本体论的扩张与发展观的创新

本体论认为,“我即神”,我创造宇宙万物,万物都因我而存在和发展,这就导致了“自我”的扩张。发展观认为,“神”是不断向前、向上、向善进化的,所以自我也不断向前、向上、向善发展,这又导致了对自我的否定,在否定自我的同时,迅猛向新我迈进。于是在郭沫若的创作中我们看到既强烈地要求自我扩张,又强烈地要求自我完善。《女神》中的《天狗》极为突出地表现着这种双重内容。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 X 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底 Energy的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天狗》郭沫若 19xx年2月初作

郭沫若将自己比喻为天狗,这只天狗“把月来吞了,把日来吞了,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是全宇宙底 Energy的总量”,这是自我的扩张。然而这无限的“自我”同时强烈地要求毁坏自己,“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这是自我否定的体现,即自我完善的第一步。

2

自我完善,不断进取,是郭沫若自我颂歌中的主导方面,但也不可否认,在认识论唯心主义内容,特别是《奥义书》的神秘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郭沫若的自我颂歌中也具有明显的消极思想。《女神》中《死》及《死的诱惑》这两首诗都体现了这一思想,《死》更为典型。

嗳!

要得真正的解脱吓,

除非还是死!

死!

我要几时才能见你?

你譬比是我的情郎,

我譬比是个年轻的处子。

我心儿很像见你,

我心儿又有些怕你。

我心爱的死!

我到底要几时才能见你?

《死》郭沫若 19xx年间作

“我”自譬为“处子”, “死”象征“情郎”,“我”的全部幸福,真正归宿,则是与“情郎”见面。 “死”本身是一种恐怖可怕的事情,但是在《奥义书》的神秘主义认识论的诱导下,《死》并没有悲哀凄惨的氛围,相反,表现出一种幸福、欢乐地情调。《死》如此,《死的诱惑》、《夜》亦如此。

3.2发展观和历史观影响下的社会理想

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还影响到他的早期社会理想,以自然、原始状态为自己的社会理想,返归自然,缅怀远古。如《地球,我的母亲!》、《太阳礼赞》等,是对大自然的赞美。诗人热爱生活,赞美地球,他表示愿意赤裸着双脚,永远和地母相亲。但是从作品数量及表现力量来看,真正激动人心的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即发展观与历史观的体现。《凤凰涅槃》便是郭沫若为世人描绘的一个无限美妙的理想国,它展现了一个无限光明的新社会,在那里到处是“新鲜”、“净朗”、“”华美、“芬芳”,充满着“热诚”、“挚爱”、“欢乐”、“和谐”。

我们更生了。

我们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

凤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凤凰涅槃》节选 郭沫若

3

由本体产生的万物也都具有本体的属性,于是没有物我的区分,没有你我的界限了,“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所以“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了。于是,一个和谐的新社会,就在泛神论的思想上建立起来了。当然,郭沫若的理想社会并没有形而上化,他也预言了新中国的诞生。《女神之再生》这部诗剧中所追求的光明的中国,正如惠特曼的诗句所写的,头上是辉煌的太阳,脚下是幸福的大地。根据发展观与历史观,这个新造的太阳,新建的中国,是需要不断更新的:

“——新造的太阳不怕又要倦了吗?

——我们要时常创造些新的光明新的温热去供给她呀!”⑦

3.3艺术面貌

除思想内容之外,在作品的艺术面貌上,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印记也是很鲜明的。诗歌艺术构思与艺术形象塑造上的特征,即从神话与自然中汲取素材,奇特而美妙的想象、幻想,意境神奇而又包含着现实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的特性。《女神》第一辑的《女神之再生》、《湘累》,第二辑的《凤凰涅槃》等,是运用神话之题材,诗剧之体裁,象征之手法来反映现实的。而《夜步十里松原》、《霁月》等,则描写了作者将大自然中的一切当做自己的兄弟,自己已与自然融为一体了。

海已安眠了。

远望去,只见得白茫茫一片幽光,

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

哦,太空!怎样那样的高超,自由,雄浑,清寥!

无数的明星正圆睁着他们的眼儿,

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

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

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

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

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

《夜步十里松原》郭沫若

4小结

本文简要介绍了郭沫若泛神论的思想来源及内容,从本体论自我扩张与发展观的创新、发展观和历史观影响下的社会理想及艺术面貌三个方面分析了《女神》体现的泛神论思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郭沫若泛神论的矛盾性,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了,泛神论思想对郭沫若作品的影响是双重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当然,其中积极性是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① 郭沫若,《三个泛神论者》,《女神》,人民文学出版社,19xx年第二版,第69页。 ② 《创造十年续篇》,《沫若文集》(7),第186页。

③ 《论诗·二》,《文艺论集》,第333页。

④ 《论诗·二》,《文艺论集》,第337页。

⑤ 《〈雪莱的诗〉小引》,《沫若译诗集》,第132页。

⑥ 《泰戈尔来华的我见》,《文艺论集》,第235——236页。

4

⑦ 郭沫若,《女神之再生》,《女神》,人民文学出版社,19xx年第二版,第11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