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

工管4班 吴佳鹏 201430820421

引言:有的人被千万人赞扬,但诋毁他的人也不下千万;夸他的人把他捧到极致,骂他的人也把他贬到极致;他今日所受到的诋毁也恰好可以抵消从前的赞誉,他所得到的赞誉也恰好补偿了从前所受到的诋毁。像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非凡的人。

——梁启超

李鸿章经历近代史中国由盛转衰的过程,见证了中国在近代屈辱历史。夸张的说,要想了解中国近代史了解李鸿章一人足矣。

最早认识李鸿章,大致是源自于中学历史书里,也仅仅是从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寥寥几笔而已,然而,这些简短的片段给我的印象大体仿佛李鸿章就是一个懦弱、无为的“卖国贼”。然而,现在看来,李鸿章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人,要更加全面的评价他的功过。

知李鸿章,必读梁启超《李鸿章传》。粱启超在次年李鸿章去世后二月写成 的《李鸿章传》,对李鸿章生平做了总结与评价既有批评,也有惋惜,但全文基调还是持肯定的方面多些。梁启超的评价很少站在个人好恶的立场上,而是站在一个时代,对李鸿章进行同情的理解,他的批评,以今天的观点来看,也不为

过:“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的大势,不知政治的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所以此书,乃是一个英雄眼中的另一个英雄的形象,可用梁启超这三句来总结 :“吾敬李鸿章之才 ,

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的一生经历颇多,一本书对他来传记显得有些单薄,但是这一本书在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却是比较重要的。李鸿章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若真要是分门别类的话,可以分作为军事家、洋务运动时期、以及外交家这三个方面。

一、兵家之李鸿章

李鸿章被人称作东方俾斯麦,从攻克松江崭露头角到后期与李秀成斗智斗勇,再到肃清捻军的残余势力,打了十五年的仗,从来没有吃过亏的李鸿章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的军事统帅。

时势造英雄,太平天国运动是李鸿章崛起的契机。经此一乱,李鸿章的军事才能才开始得到朝廷的赏识,也正是在这次镇压动乱中,李鸿章领军战敌大半个中国,收复了多数地区,达到其军事上的巅峰。然而李鸿章在军事上的才能说白了就是表现在镇压内乱上面,其在抵御外人入侵上面却显得过于狡猾软弱,过于自私,为了避免战事和保存自己的军事里力量而选择与外国侵略者妥协。当然,李鸿章的军事才能是不容置疑的。

梁启超赞叹李鸿章用兵是“谋定后动,料敌人神。十五年中,未尝有所挫败”。有人说他是幸运,其实李鸿章在背后是付出了很多的。他随曾军数年,砥砺道 义,练习兵机,这就是他一生立身行己、耐劳任怨、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洋务运动之李鸿章

提到李鸿章,我们往往会想到洋务运动。的确,李鸿章之所以被一世俗儒所唾骂 ,就是因为洋务;他之所以被一世鄙夫所趋重,也是因为洋务。在中国的洋务人士中,是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李鸿章的眼光是超越一个时代的,他能够看得更远,看到了西方的强大和中国的弱小。他打造了全亚洲最大的一支海军,

而且兴办教育,促进实业兴国,从表面上极大地增强了本国国力。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李鸿章兴办洋务运动,依然是对“破屋子的修修补补”,以维护封建腐朽为目的,军费被挪用,贪污成风,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亦存在任人唯亲,消极应战。这也为他找来一世骂名。

但毫无疑问,李鸿章的洋务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当时中国的建设是有极强的促进意义的,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的。

三、外交家之李鸿章

在外交上,李鸿章有着“如果我死了对国家有好处,那么我就去死!”的血性;李鸿章有着会隐忍、有着精湛的外交技巧,但是苦于“弱国无外交”的李鸿章,外交生涯实际上是一个失败的生涯。但是在外交的能力上,他确实得到了国外的肯定。“李鸿章之负重望于外国也,以外交;李鸿章之负重谤于中国也,亦以外交 。”夹于软弱无能一心妥协的清政府,与满腔热血却无力救国的有志青年之中,又迫于国家软弱,其无奈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这也是被世人唾骂为“卖国贼”的最大原因。其实,对于当时中国的国势,即使有一个才能是李鸿章十倍的人,对外的政策也是无可奈何的,“亦不得不隐忍迁就一时”。 这正是李鸿章的一大悲哀,而对李鸿章我们只能是深表怜意 !

现在的人、今后的人对李鸿章是褒也好,是贬也好,但对于他“文忠”的谥号以及梁启超所题“时事造就的英雄而非造就时势的英雄”的评价想是当之无愧、无可非议的。“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此为李鸿章临死前所作。了解李鸿章,一本传记略显单薄,最后依然用梁启超的话结束“吾敬李鸿章之才 ,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可敬之人,可悲之人!

参考文献:梁启超著《李鸿章传》.百花文艺出版社 ,20xx年版

思考题: 一、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何如此漫长?

1、经济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说一种制度的长久是与他们国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中国作为一个古老国家,早在春秋末期就走上了封建道路,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儒家思想又倡导以农为本,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这样在中国长期存在自己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将广大劳动者束缚在土地上是社会缺乏了一种冒险精神,这就便于统治者的统治,似的封建制度得以长久存在。

2、政治体制。中国长期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中央或者说掌握最高权力的人是社会的主宰。封建制度的长期存在也符合他们的心理。

3、地理环境。中国是大东亚文化的核心,周边国家都是中国的附庸,唯中国马首是瞻。中国国内大一统,封闭的环境制约了不同国家的碰撞,即使经历各种内乱,中国地区依然是封建的延续,难以改变。

思想因素。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下儒家思想占据着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强调大一统,强调等级制度。儒教思想使人们变得麻木,压制了追求个性解放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抬头

宗教因素。中国人信“天命”,统治者宣称“天子”,这种君主至上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导致皇帝权利的高度集权,维护了封建稳定

二、近代文化为何首先发端于欧洲?

1、亚洲国家不是处于未开化的状态,就是受封建思想的封闭性影响,抑制了近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尤其当时亚洲以古中国为首,人们受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内心麻木

2、明清时期,中国等亚洲闭关锁国,因而没有赶上现代文明发展的浪潮

3、欧洲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刺激了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

4、新航路的开辟,资本的萌芽

5、欧洲各国的资本掠夺,刺激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近代文明的发展

三、如何评价与分析西方对中国社会制度的影响?

1、西方殖民侵略打开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大门,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消亡,和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对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猛烈的冲击,加速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

3、促使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认识封建的腐朽,投身于资本主义的探索

4、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5、近代以来,西方以及其野蛮的方式撕开了中国延续千年的腐朽封建,使中国社会遭受惨重灾难,但客观上,其加速了不适应时代的封建的消亡,正所谓“重病要下猛药”,其掀开了先进分子探索中国道路的序幕,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四、如何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内涵?

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2、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力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显著的优势,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由于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斗争和间接

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五、如何分析中国近代重大政治变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近代主要政治变革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1、联系:他们都是中国政治文明现代化的一切手段和政治演进的过程,是对封建腐朽的救亡图存和探索

2、区别:政治变革的动机和意图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层的政治变革,目的是表示推翻清政府统治,追求政治愿望。 义和团运动是强烈的反侵略、反帝国主义

洋务运动是封建主的自救,意在维护封建统治

戊戌变法是士大夫阶层的政治革新改良,目的是实现精英政治和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是新生革命党人的政治革命,反帝反封建,意在建立资产阶级新政。

六、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

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首先要分清人物所属近代哪一时期,属于什么阶层,还要看其所处的社会背景。要从被评价人自身开始,了解其对近代历史有什么贡献。当然人无完人,评价一个人要从两方面分析,分析他所做事情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比如康有为。青年康有为博览群书,开始了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艰苦历程。从1888年至1898年,康有为先后7次上书,设计了一个以君主立宪为主体的救国方案。其间,康有为与维新派人士还在全国各地组织学会,建立学堂,创办报刊,广泛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在其影响下,光绪皇帝于1898年6月11日宣布正式变法。但是,由于康有为没能看出皇帝无实权,改革触动了封建保守派利益,在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囚禁光绪,并下令捕杀康有为等维新志士时,“百日维新”湮没于血泊之中,但它作为一场政治、思想启蒙运动却青史长存。 此后,康有为开始长达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但始终没有停止寻求救国救民的方案。然而,由于未能随历史潮流前行,康有为在海外组织保皇会,并在19xx年直接参与“张勋复辟”的丑剧,写下一生中的最大败笔。

七、中国革命为何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模式?

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1、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 部没有民主制度, 而受封建制度压迫; 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战争就

为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军队就成为主要的组织形式。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80%以上,农民是中国的主要群众,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是无产阶级最强靠的同盟军,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武装斗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3、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城市由反动派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 长期占据着,而反动派对农村的控制的相对薄弱,所以党的工作重心放在乡村,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的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八、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在实践和理论上是如何形成的?

1、中国共 产 党人相继发动了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为代表的上百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其指导思想基本上是城市中心论,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起义的方式。尽管这些起义表现

了中国共 产 党人敢于革命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他们认识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和独立掌握武装的极端重要性,但结果这些起义和暴动无一例外都失败了。根本原因就是没有适合中国国情提出并实行不同于苏联的武装革命道路。

2、毛泽东总结,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弱小的工农革命军企图首先夺取中心城市,以迅速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在中国当时的条件下是走不通的。要继续革命,就必须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3、秋收暴动受挫后毛泽东最先把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付诸实施。毛泽东放弃攻打长沙,转而占领了敌人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并由此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4、在湘赣边界割据的实践中,毛泽东形成了!以井冈为大本营的思想

5、陕北斗争时期,毛泽东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 。

19xx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到达陕北。同年12月,毛泽东在延安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深刻地总结了十年内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论证。19xx年11月,毛泽东写了战争和战略问题,19xx年12月毛泽东又写了共 产 党人发刊词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 产 党等,全面地总结了过去十几年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系统地论述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作

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这样,经过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过程,经过无数失败与成功的考验,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日臻成熟。综上所述,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包括了三个内容:一是阐明了红色政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即5个条件);二是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三是分析了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即3个原因),指明了共 产 党的工作要以农村为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其中第三点是道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这个理论形成的主要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道路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型,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二篇: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