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革命的结构之读书笔记

《科学革命的结构》之读书笔记

社会学 陈元园

刚开始翻到这本书的时候,感觉书里的语言和例证感觉晦涩难懂,每读一页都感觉十分吃力。因此,对此书的寓意所在我也不甚了解,只是凭着自己的理解来写一些对此书观点的感受。

看到“科学革命的结构”这几个字时,我第一反应就是:什么是科学革命?什么是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到底想要说什么?带着这样几个似乎很简单的问题我开始翻阅此书。

此书一开始讲了历史的作用。在库恩看来,科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总是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姿态,然而,科学教科书却严重误导着人们的思维,暗自确定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提供着模型,他主张从研究活动本身中寻找一种科学观。这样的观点即是想要摆脱教条式的知识,从经验生活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库恩把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称为常规科学,并且这些科学成就在一段时间内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公认为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按照库恩的观点,常规科学是在一种特定的范式指导下进行的,范式为解决一定时期内的特定问题提供了模型,相对而言,范式是不变的,然而,常规科学所面临的问题却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当一种范式不能够解决常规科学所面临的问题时,也即出现反常时,科学家们常常会寻找另外的解决方式,但并不会完全放弃以前的范式,只有当一种范式不能解决这种反常案例并且同时出现了一种能解决该反常的范式时,才会出现一种范式代替另一种范式的情况。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的转变即是科学革命,而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过渡,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

库恩把常规科学看做“解谜”。常规科学不是为了去发现重大的实质性的新事物,其结果是扩大了范式所能应用的范围和精确性。我认为范式和常规科学之间是一种手段和结果的关系,范式为常规科学提供活动方式,使得活动的结果具有可预测性,而常规科学的种种发现,也即是范式指导下活动的结果,这种结果的产生是由在一定范式范围内才得以证明的,因此,常规科学也相应地实现了范式的预测。

在论述一种范式是如何被另一种范式所替代时,库恩从反常和危机两个方面加以论述。首先,从反常来说,只有在科学遭遇到反常案例时,才会考虑采取另一种范式继续进行研究,但这不意味着放弃以往的范式,因为科学家们压根儿就没把反常看做反例,而是当做特殊情况来对待。当科学发现的突现出现时,以往的范式不能解决科学发展遇到的问题,而此时又有一种新的范式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时,有人会慢慢接受这一新的范式,成为这种新范式的“忠臣”,最终实现一种新的范式代替以往的范式;其次从危机来说,一种新理论往往是在常规问题解决活动宣告失败时才突现出来,它是对危机的直接回答,科学家们拒斥先前的理论总是伴随着接受另一理论决策。

库恩认为,科学革命指科学发展中的非累积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由此看来,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一种范式代替另一种范式,范式的改变同时也意味着世界观的改变。

 

第二篇:科学革命的结构读后感

西南政法大学

理解范式——读《科学革命的结构》

摘要:世上难有十全十美之事物,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范式亦是如此,他给科学研究者带来捷径的同时,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可谓是成也范式,败也范式。如何正确理解范式,进而优化对范式的利用,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理解 ; 范式

1

西南政法大学

读完《科学革命的结构》,久久不能回神,深感震撼。我觉得对于自己的原有的认识模式,认识方式,确实是一次重大的理念革命。接下来,我将结合本文以及自己的一些体会围绕着“对于范式的理解”这一话题展开论述:

一、范式的概念与作用

范式指的是能够得到某一科学共同体的承认,并毫无限制地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的一套共用的信念,包括:理论,模型,方法等科学成就。科学界利用范式的一个收获是,只要接受了这种范式就已经从经常要重新考查他的最初原理这种需要中解放出来,就有了一个标准来选择那些肯定有解的问题,虽然他们的下一个选择可能会因为选择范式而缩小了范围,但是这个科学团体能够专一地集中注意与它的最微妙和最奥秘的现象,确实增加了整个团体解决新问题的有效性和效率。而且,有了一种范式,有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种更深奥的研究,这是任何一个科学部门达到成熟的标志。另外,范式可以使科研事实的搜集和理论表述都成了高度有目的的活动,甚至与社会绝缘,不用在以娱乐观众为目的,通常只是写一篇简要的文章给同行们看,这些人肯定都知道共有的范式,而且也只有他们能够阅读这些写给他们的文章。最后,错误的集中比广泛,零星的分散更加促进科学的发展。而且,范式还具有评价常规科学的作用。

2

西南政法大学

二、范式与非常规科学

范式与非常规科学(本文中包括非常规科学,新发现,反常,危机,与革命)是对孪生兄弟,此消彼长,成就彼此,因此,只有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理解常规科学。

革命的目的是以现有的制度所不允许的方式,来改变现有的制度。科学革命亦是如此,它是由于范式的失灵,由于危机的产生,从而使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转变。问题的关键在于,范式并不会坐以待毙等待新范式的取代,这是趋势与现实的矛盾之处。

范式指导常规科学的发展。常规科学也可以理解为科学发展的正常发展状态,在这一状态中,科学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是扩大现有范式的范围,巩固其地位进行验证性研究。但是,成也范式,败也范式。常规科学的观念就依赖于他们的存在,而不是依赖于革命。常科学的目的绝不是引起新类型的现象??科学家的目标按常规并不是发明总是为了深入分析范式所已经提供的现象和理论。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不断扬弃的过程。没有一种范式可以完美的解释一切现象,必然有局限性,而且范式本身亦是促使着反常现象的发现,不断的涌现出新的理论来化解危机。而这一次次不断的新现象,新理论,危机,危机化解和革命是对旧范式的扬弃,是不断的完善范式的曲折发展之路。我们应该将范式看成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工具,而不应该将其视为金科玉律,视为禁锢思维的枷锁,刻意的将自然界塞进范式早已制定的相当僵化的条条框框,违背了科学发展的过程。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范式并不是一门学科的终结,而是一门学科研究的新的开始,她应该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能够接受一些非常规科学,反常和危机的存在。这亦是检验范式,完善范式的一个天然的标尺,虽然亦具有颠覆范式,取代范式的肯能性。但这是一门学科,亦是一个科学家所必备的素质。

3

西南政法大学

三、范式与科学教科书

范式并不是自古就有,也不是一个静态,间断的过程。但是,可叹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科学教科书似乎只注重于给读者展示最新的,正确的范式,而对于之前被之取代的旧范式和其相关非常规科学,以及被取代的原因却是避而不谈,甚至,给读者一种范式从来都是如此,从来就只有现存的这一个范式的错觉。这并不是科学发展的原貌,也不利于全面的了解常规科学,更何况,是否为范式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被经验资料所证实,科学不因某些反例的存在,而必然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即使是可能不合理的非常规科学,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是这门学科当时的完整历史的组成部分。教科书不应该是一个不科学,不合理的正确范式的重组的,加工的“科学体”。读者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而不是一个失真,加以加工,改造的常规科学。

四、小结

《科学革命结构》作者以教科书为例,引入话题,力图给读者勾画一种大异奇趣的科学发展观,一种可以从科学研究的历史记载本身沉浮的科学发展观。他们在寻求一门古老科学对我们现代文明的永恒贡献的同时,也应该试图表现这门科学当时的完整历史,这是对于科学本身的尊重,为科学之道。同时也给读者上了很好的一课,对于万事万物,我们要抱着质疑,清醒的态度。如同本文中于范式,在看完本文之前,我们可能会陷入这种误区即范式从来如此,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文是对这一哲理最好的诠释。

本文试图通过对于范式的概念与作用,范式与非常规科学,教科书的联系三部分出发,阐述自己对于范式的理解以及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范式的更多关注。但限由于时间紧迫,加之笔者的自身水平有限,本文对于范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有些观点还不够成熟,有待以后学习的继续思考,研究。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