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后感

伴随着木兰一家远去的背影,这篇小说结束了。留给人无限的遐想,意犹未尽。《京华烟云》这个名字就让我联想到一种浮华的生活,又带有些许传奇的色彩。

我是好不容易才耐着性子把这本小说看完的,因为林语堂的这部小说好多都是对庭院生活的描写,但却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点像《红楼梦》,包罗万象。

里面人物的刻画也是十分的鲜明,首先要说的当然是主人公姚木兰,她可以说被林语堂刻画的十全十美,所有优点集于一身。她美丽,大方、聪敏、勇敢、不受拘束,而且有姚思安这样一个开明的父亲。但命运之神不总是垂青于某个人的,谁都会经历不同的挫折与苦难。虽然年轻的木兰顺风顺水,但她迎来的第一个烦恼就是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孔立夫而嫁给荪亚,而孔立夫却成了自己的妹夫。而后痛失爱女,孔立夫入狱,丈夫出轨,唯一的儿子上了前线。但无论遇到什么,她总是从容的面对,她的勇敢机智让我折服。她永远不会被打倒。她常常突破传统的束缚,突发奇想,总让人惊讶之余带来些许欢乐。她渴望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并自己努力的去实现着。

里面最具传奇色彩的似乎并不是姚木兰,而是她的父亲姚思安。仙风道骨的姚老爷实在令人佩服。他年轻时浪子回头,重新做人。对儿女尽心尽责,因材施教(当然体仁在这是他的一个败笔,也最让他头疼)。他不仅对当下政治有着清新的认识而且对于人生从容不破的面对。他无惧生死,把一切看的似乎都很明白。

他的思想开明,是一个很好相处的老人,因为在他那没有过多的礼节和禁忌。从他对环儿和陈三的婚礼仪式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他虽然家财万贯,但那对他来说却是真正意义上身外之物。他崇尚老庄学说,连最后的遗言也近乎禅语。

姚莫愁,同样优秀的女人,但却有着同姐姐木兰完全不同的性格,她沉稳、宽容、温柔,典型的贤妻良母。真是她的这些特点才是丈夫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不至白白牺牲。

至于曼娘和红玉完全是两个悲剧式的人物。两个都是典型的古典中国女人,都是端庄美丽,有着古典女人的气质。曼娘却不幸的为了帮平亚冲喜而成婚,导致她刚结婚就守寡。而红玉这个多愁善感的才女早早的了解了自己的生命,虽说最后她等到了自己心爱的人的表白,但这样一个才貌俱佳的丽人就这样去世,总让人感觉有点惋惜

 

第二篇:《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后感  开始认识《京华烟云》是由于其电视剧的热播,我看了几集,便对原著产生了兴趣,我知道了这是国语大师林语堂的经典之作。  故事是从义和团运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主人公姚木兰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中年妇女。鲁迅的文章写的是这个时候人名群众的愚昧麻木,而林语堂是在歌颂中华的传统美德与面对外来者侵略时一个富贵儒商家庭的变迁故事,从而赞美保家卫国的勇士们。  《京华烟云》文字典雅平和,亦柔亦刚,糅合古今。虽然原著是用英文写的,但我却认为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没有浮华的文字,却依然美丽古朴,字字句句中流露着林语堂对这片土地与文化的热爱。全书充满浓浓的中华文化,中华情感。文中有“有佳话,有哲学,有风俗,有深谈,有闲聊,更有时代变迁时特有的语言习惯。”《京华烟云》犹如一杯甘露,又似一曲极为抒情的大提琴独奏,在黄昏的庭院里。  《京华烟云》思想美。全书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可以看出林语堂很收道家思想的熏陶。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小段庄子的话,比如“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虽然我看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我相信那和一章的内容有哲学上的内在联系。其思想美更体现在(转载自亿库网,请保留此标记。)对民族灾难与传承感知和认识上,读罢全文,我还有一种心绪难平的感觉,好像对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读罢全书,意犹未尽,在作读书笔记的时候,我相当于再看了一次本书。越是品味,越是反反复复地读。我越觉这书之妙。  姚思安,一个深受道家思想熏陶的智者,性情随和,胸怀宽广,为人坦荡,关心儿女。正是在他的教导下,才培育出两个冰雪聪明的女儿,在那个时代,他的思想比较开放,他不叫他女儿裹脚,他让女儿受现代教育,却都有着传统女子的美好之处,还教木兰识甲骨文。最后他因忧国忧民而病卧不起,当他在临终前,曾要求见牛素云一面,他说了句“记住你是中国人。”也许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拯救了牛素云的灵魂。  我很喜欢木兰,富有才情,柔美婉约,给人以灵动之美。她从小便识甲骨文,知书达理,而且女身男命。书中有一段讲木兰在杭州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她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让她的家庭充满世俗的快乐和享受。她作的美食,她房子的布置,她悠闲快乐的生活,但是丈夫荪亚却放荡不羁,不甘平淡,喜欢曹丽华那样的新式女子。面对丈夫的背叛,她以她特有的方式,凭借她的智慧和毅力让问题

迎刃而解,从而维持好她的婚姻。(转载自亿库网,本文由亿库网收集整理。)我也很喜欢莫愁,莫愁是个沉稳,节检,教养好的富家小姐,她是个思想成熟,性格稳健,遇事有主见的女子。后来立夫娶了她是他一生的幸事。当立夫出事后,她能沉着应对,把立夫平时的文件都烧掉。她还很孝顺,婚后还亲自孝顺母亲。我最佩服的就是她了解木兰和立夫之间的这种感情,她能够理解,能够把事情处理得很好,不会让他们三个人之间感到尴尬。  曼娘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典型,谨守礼法,矜持自重。她接受了传统的思想教育,并将这些思想贯彻到了行动上,甘愿地以清白之身为丈夫守了一辈子的寡。她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但是我认为那种感情,远不是这样的话可以解释的。书中还有一段是姚思安预言到中国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把中国能否战胜的问题归在了曼娘对于中国是否应该打仗的态度上,看似很荒谬。但其中应该有很大的原因吧。我的理解是像曼娘这样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也能够有反抗日寇的决心,那么中国又怎么会没有希望呢?其实曼娘自己也很矛盾的,我认为她也是不断跨越传统,她还和木兰一起去看过电影呢。  我对冯红玉这个人印象深刻,但是还是不理解她的行为。我感觉她太多愁善感了,实在受不了。也许她自小多病,又是个才女的原因。最后她却因为阿非(转载自亿库网,请保留此标记。)对宝芬的仰慕,使红玉对阿非产生误会。红玉爱阿非太深了,加上自己将阿非的话理解错误,精神崩溃,最终跳潭自杀。太纠结了。  《京华烟云》这一本书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这本书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得到它的内涵。对联,甲骨文,道家经典,诗词歌赋……充满中国文化的气息。您可以访问亿库网()查看更多与本文《《京华烟云》读后感》相关的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