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读后感

《春风化雨》读后感

六(2)班 张素娥

通过《春风化雨》这本书,让我对留守儿童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对留守儿童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

《春风化雨》蕴涵着的是人与人之间最无私、最真切的关怀与爱。虽然他们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看上去也只是师生关系,但他们就像是家人,更胜于家人。那是一种对社会的爱与责任。

书中的每个孩子都有着令人怜悯的不幸,但我觉得金悦是最让人揪心的。同样都是留守儿童,同样住在一个大祠堂里,同样期待着父母的电话,可她毕竟与同伴们不一样。别人的父母至少还会抽空过来看看,至少还会打个电话,至少还会写封信,可对于父母离异的她来说,为什么这一切都成了奢望?在一次次苦苦的寂寞等待之后,孩子丁点的希望怎能不被磨灭;孤独中生活了那么久,渴望父母的探望那么久,等来的却是父亲无奈的绝情,进而成为每夜的伤心泪水,这样幼小的心灵怎能不被伤害?

我脑海里总是挥不去那一幅画面:母亲终于来看她了,可由于离开了那么久,伤心与绝望已陌生了她的母亲。想认想叫,却叫不出口,只能放声地大哭,躲到别人的身后,不知怎样去面对。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只能当着留守儿童。这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种生活的无奈;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无法弥补的亲情缺憾。他们多希望父母能够陪在自己身边,能够经常看到父母,可是不能,他们只能一天又一天的在孤独中度过。日久天长,别人的欢声

笑语在他们耳中竟有了一点嘲笑的味道。这时候,孩子们想的最多的,也是最希望的一定是父母在身边的关怀。

留守儿童的伤悲成了挡在成长路上的一堵厚重的围墙。推倒这围墙的那些关心留守儿童成长的人,是他们的无私爱心让那些孤独、无助的留守儿童勇敢地面对生活,健康地成长。

我渴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关心我们的留守儿童。

 

第二篇:观看《春风化雨》有感

观看《春风化雨》有感

假期看了《春风化雨》这部经典影片,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

《春风化雨》代表了青春片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校园生活,以一所刻板、封闭的著名学校为背景,描写它对年轻心灵的压迫和青少年在其间的成长与反抗。片中的年轻人们并没有那么绝望,有一位倡导独立思想的老师基廷指引他们。正因此,“死亡诗社”并不像他的名字那样阴郁悲伤,相反,这个社团是男孩子们精神放松和欢愉的场所。同样影片的前半部分也几乎可以说是欢畅淋漓的,平原,鸟群,皑皑白雪,还有顽皮淘气的男孩子们,在他们亲爱的“船长”基廷的启蒙下,迅速丰满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基延老师希望凭借他个人之力来平衡早已失衡的教育方向。因此,他的做法需要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要不然是不会引起注意的,更不会引起触动。但是基延老师个人总是比不了整个社会,整个社会制度,教育制度。这就向中国的教育,不到烂根的情况下,是不会进行改革的。就正如农民不是到了没有饭吃的窘迫下是不会起来反抗一样。我们只能采取自上而下的改革,才能从根本触动我们的教育制度。

想起近些年,经常听到一些学生走极端,自杀轻生。从北大教师到高中教师,从研究生到本科生,从高中生到小学生。为什么?这也许昭示着我们必须进行真正的教育改革,用改革来减少无谓的牺牲吧。

那个爱好表演的男孩子,被父亲逼迫着,不但要放弃自己想法,而且还必须转学,他无法承受这种痛苦,在寒冷的雪夜,离开了这个世界。

青春期最可怕的不是对抗父亲或者老师而是自我心灵的挣扎。而你很难遇到一个完全理解你的成年人给你指路。诗篇是美丽的,你可以因为念诵美丽的诗句而原谅你的敌人;但是无法由此达到救赎自我的彼岸。这就是青春期的抑郁。

坚持内心本能的好恶还是选择对环境的妥协?电影能赋予我们勇气,却无法赋予我们力量。在冰冷的制度面前,我们终究会发现个人是如此的渺小。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有限,根本不具有和整个僵硬的社会斗争的力量。但是这部电影像是一个声音,越来越清晰地对我喊着:有梦喊出来!是的,即使我们的理想可能最终会被无情地击倒,也不能就此绝望,就此消沉。所有人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去发现以前可能从来没想到过的自己的潜力、自己的力量,去按照个人的意志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就是我,我要活出我自己。

人生最难的是选择。每个人经历过片中尼尔的处境。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的无情相碰撞。是向现实妥协,还是放飞自己的理想?当然他的方法让我们应该慎重,生命如此灿烂,我们应无比珍惜。尼尔之死是对梦想追逐的最高形式。那么这到底是对还是错,我无法去正确的判断,我只知道船长告诉我们:要做生命的主人,而不是生命的奴隶。为了融入社会我们是必须丢失一些浪漫,但还是希望有些东西能够在我的精神领域里生长。现实和理想永远有差距。但又如何?只要心中有梦,生命将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