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 观后感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

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

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

一种是情怀。

——《舌尖上的中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造就了讲究的中国人,也便造就

了如同山水画一般充满了文化气息的中华美食。《舌尖上的中国》,与其说是在介

绍中国美食,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在介绍中国的文化,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

舌尖上舞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或珍贵或平常,或鲜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

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底蕴。第一部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

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其

实是想借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人人都有的说的题材,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

的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和处事态度。它并不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

宣传地方特色的噱头,而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

看《舌尖上的中国》,看到的不只是菜品,而是每个地区的文化特点,他们

吃咸吃甜,他们吃菌子还是吃春笋,他们喜爆炒还是慢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人成一方魂,就像每集的标题名,不论只是菜品还是文化,我们承袭自然的

馈赠,讲自己的故事,在转换中收集灵感,品时间发酵出酸甜??

有很多人,并没有看完完整的七集,他们看的有的是四川,有的时广东,有

的是湖南??他们看的是故乡。《舌尖上的中国》并不是分地域介绍的,他的每

一集从来不是去讲某个菜系,某个地区,而我们的眼睛总是能够自主特别识别出

最熟悉的味道,识别出最相似的故事。摄影师白波和家里人一起包饺子,一脸幸

福的说,谁家的面都没有妈妈做的焖面好吃;五岁的宁宁跟着外婆一起做年糕,

艾草被一遍遍揉搓去汁,老人,儿童是最温馨却落寞的风景;经历四代人的百年

老店郑祥兴虾铺里,76岁的郭绍芬看着老伴的遗照, 回忆过去50年里和老伴

一起坐虾酱的日子,夕阳在已经废弃不用的虾膏木桶上一寸寸滑过??而在我的

眼里,看见的是那些埋深在淤泥里的挖藕人,是热气腾腾的排骨藕汤,是年幼时

老房子里三代人嘴边呼出的白雾和藕质层层绵密,是我的故乡,湖北的味道。

我还记得精力充沛的一天,总是从一顿丰盛的早餐开始。一年级时每天早上

是必须一碗热干面的。湖北面食特别的碱水面从热水中捞起,淋上一层秘制酱料,

浇一勺芝麻油,撒把葱花,马上就可以吃到嘴里,每拌一筷子都是浓郁酱香。后

来高中,早上吃的东西变得愈发丰富起来,稍绕远些路可以买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宽米粉上浮着一层红油和大块牛肉;若是起早些,还有三鲜豆皮,这是来北京之

后吃不到的佳肴,方而薄的金黄色“糯米块”,外包着一层特制豆皮,这外包的

豆皮可不是豆腐做的,而是用绿豆和籼米磨成浆滩成的,而且其中包的糯米馅中

还混了肉丁,虾仁等食材,其皮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除了正餐,每想起就

不住流口水的就是鸭脖了。记得在老家,卖鸭脖的店到处都有,而且味道不一,

绝味卖的鸭脖前味是甜的,但是吃完了火辣辣的感觉却立刻袭击你的舌头,你只

好继续吃来止住这种奇怪的辣味,根本停不下来。好吃的还有小胡鸭和周黑鸭,

他们两个味道就差不太多,念高中时,有时候零用钱不够,又嘴馋,便会去买点

随鸭子一起卤的土豆和藕片,那味道,我现在都记得??

我说的是舌尖上的故乡,而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 然而,社会在发展,亦如中国的人口,文化在积淀中一点点壮大,而老去的同样也在一点点流失,死亡。这是我另一个感触,很多的古法已经不流传太久了,或者说有的文化已经不流传很久了。他们不是自己消失的,那些经典的,传承的,手工一个步骤一道技法做出来的的,有的死于效率,有的死于寂寞??

我仍旧记得宁波的水墨年糕,不论是那摞成“高楼”般米白色的脚板年糕,那在中心点起一朵五瓣的红梅;或是那一层层红,绿,白,叠加摞起,切成一个个菱形;甚至制作年糕的阿姨们咬下一大口,笑得合不拢嘴,年幼的宁宁将年糕一层层撕开,白的,红的,漫漫塞进嘴里??但是让我无法忘记的,是因为最后那句画外音“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

那么,浙江的老包的儿子长大后又是否会知道家里毛竹笋改怎样挖取?

那么,云南的王翠华的女儿又是否学会了解单靠手指的合作如何构造一条豆腐的流水线?

那么,乌珠穆沁草原上的孟庆几代后的子孙是否还能够制作最原汁原味的奶茶奶豆腐?

那么,安徽徽州方兴玉的女儿会不会发现桑拿天降至,赶制最后入夏最后一批毛豆腐?

那么,绍兴五十六岁的丁国云那几口酱缸又找谁继承下去?

他们的子女呢?或许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在底层艰难打拼?或许在城里的学校,十年寒窗立誓“走出大山”??那些亲授的制作工艺,那些馈赠,转化,调和,那些文化,也许就这样淡化在时代长河里。

 

第二篇:《舌尖上的中国》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之我感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种才下舌尖,又上心间的心灵感受。自古中国就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每一种味觉,每一种美味,其中蕴藏的不仅仅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更是中国百姓所寻求的一种根,一种温情,一种同民族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舌尖上的中国,是每个国人的中国,是一种归宿,是一种内心地踏实。

品种多样的中国菜,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的自然特色,更体现了中国博而同的认同感,传承千年的文化历史,不仅是民族的历史,更是国民意识的体现。

在当代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下,这种工序繁杂的中国美食逐渐退出江湖,应运而生的快餐在逐渐兴起,但从饮食就表明了人们的心态,一部这样安静,内敛,又温和的纪录片,冲击了我们的心灵,它让我们停下来仔细的回味、琢磨,思索,感悟,在当今这个人性冷漠的 时代,我们需要的不就是这一碗暖心菜?

曾几何时,童年的味道随着岁月的流失便无踪可寻,内心地依靠更是难觅踪影,人变成了漂泊的船,无根的叶,再也找不到归宿,浮华的生活,浮躁的的状态,让中国人多么需要一晚冰镇的绿豆汤,清清燥气。

也许我们都忘了,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大地上还有这样震撼心灵,暖人脾胃的美食,我们走得太快,灵魂却没有跟来,他依然在故乡的灶台边迷恋着让它难以迈脚的滋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