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商英﹙1﹚班 彭一赫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以精炼的五个字记录下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时期人们的亘古不变的需求。在我国的五千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吃”的追求在历史的不断演化与沉淀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最高的境界。这些结果的载体——食物,不仅承载着味道的多元,而且是许多人文元素的继承。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里,多种元素很好地糅合,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出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海拔及附近资源,会自然而然的在衣着、住房上加以改进以适应所处的环境。当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调整体现在食物方面。在中国的北方,天气干燥,气候寒冷,人们需要充足的热量供应来驱散萦绕在身上的寒意,而富含动物脂肪的肉类无疑是这一任务的上佳选择。大部分人家在冬至这天腌好够一家人吃的腊肉、腊肠等腌制食品作为来年的食物供给,而且北方的谷物资源以小麦为主,人们为了适应这些环境特征,形成了以腌肉为菜,馒头为食的饮食习惯。这说明了饮食并不一定取决于主观意愿,更多可能是客观物质条件限制所演化出的行为。人们将现有的资源进行利用才创造出了灿烂的饮食文化。许多人喜欢拿别人的优点与自己的缺点亦或是别人的更加优渥的生活与自己的普通生活相提并论,这些的比较直接导致了人们的不满及悲观心态并且越陷越深,无力挣脱。摆脱这些心态并不难,“你生活的质量取决于你生活的态度”换个角度思考,珍惜现有的资源,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在享受生活的人。

在宁波,水稻被大量种植,而比水稻更出名的是宁波年糕。最年糕是宁波人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以前的宁波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几十斤至上百斤年糕,泡在冬水里储藏,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水稻的产物不仅有年糕还有米饭、米粉、凉皮等,但宁波人独独以年糕为他们的新年食物,这与他们世代农历二十五六舂年糕的传统是分不开的。传统文化是现今的人从组辈传承下来的,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传承,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寄托。许多人都在感慨,感慨中国“世风日下”、中国人“信仰缺失”。难道中国人就真的是失掉了信仰吗?不是的。我们是非常看重孝道的国家,每年,不论以什么方式,我们都要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看重孝道,是自然而然的吗?不是的。《论语》的学而篇有一句名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也就是说儿女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信仰,我们中国的大众信仰并不是有哪一个具体名称的教派,而是潜移默化了

我们道德观念的传统文化啊!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时间更加的紧迫,越来越多的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外出就餐。交通的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以至于游客不可避免的在路途的落脚点的餐馆内用餐。而餐馆生意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装潢及环境,更是会极大地被掌勺人的技术所左右。就像在海上航行遭遇风暴的船,厨师就是船长,没有精炼的技术及手法船只神是很容易沉没的。

厨师的养成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从刀工开始练起,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直至刀法炉火纯青,师傅才会负责得教徒弟下面的步骤直至穷尽师傅毕生所学。接下来的徒弟的发展要看个人对菜品烹制过程中火候的把握、温度的高低、烹制时间的长短等的感觉。中国菜不向外国的那么精确,她有着自己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让以前的菜品流传了下来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不断的有着新的发展。这就是传承。外国人学中文总是参不透其中的阴阳,一个方块字,能组成许许多多的词语,在不同的词中这个字又会变换出很多不同的意思,最让他们头痛的是这些词大多是无规律性的,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或是古代不同王朝发生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的故事可讲。还是要归因与我们在传承上的努力,古时的人通过岩画、甲骨文、竹简、书籍等方式将当代的或是之前的风土人情记录下来,而后辈们传承和吸收以前人的经验来改进自身。这些行为实际上很好的、较完整的将传统文化传承了下来。而且可喜的是这不仅是单调的借用而且是巧妙地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及环境的更迁。传承不应该是照搬照用,而应该是变换使用,去粗取精,让传统“活”起来。

糖,满足了我们舌苔上甜味蕾的需求,而厨师们却不只是满足于此,他们大胆的创新,将糖放入面点中,让面点除充饥之外加上了几分甜的享受。将糖与肉类一同烹煮,糖把肉中的鲜味提得更加亮丽,更给肉表面添上了一层鲜亮的色泽。是创新使得食物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更加符合我们的胃口;是创新赋予了原本单调的饭桌玲琅满目的色彩;是创新给我们的传统饮食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人食五谷杂粮,酸甜苦辣咸,均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诸多味道元素掺杂在日常的饭食菜蔬中,并没有让人觉得哪点是突兀的亦或是不应当存在的。正如广州的陈皮鸭,入口是鲜香爽口的滋味,细细品来却又有一层酸爽,这两层都让食物的味道在单纯的一种味道的层次上更加的丰富且不相冲突。良好的调和技术是完成这项工程的关键因素。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行程的安排致使属于我们的时间被压缩成了可怜的一小部分,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的是如厨师一般娴熟的调和好我们的时间,最大限度的利用它,这也是一门不容忽视的学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赋予我们的不仅是历经沧桑的有形的建筑、文化,而且是无形的精神寄托及内涵的深厚。《舌尖上的中国》虽然只以食物为主体来反映中国的当下的社会,但这也足矣触发我们的思考,也能够让我们意识到作为中国人我们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这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精神支柱。我们应当多读古圣先贤之道并去粗取精,与新时代需求融合,前进道路上才不易迷茫,许多深奥的人生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要记住,中国的传统是我们的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