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第4课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时间:40分钟 满分: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悄悄/悄然 誊写/债券 公仆/前仆后继

B.呜咽/咽喉  嗫嚅/濡湿  提供/供不应求

C.横祸/横财  怆然/创伤  响应/应运而生

D.拘泥/泥淖  赝品/服膺  结巴/张灯结彩

解析:读音分别为:A项,qiāo/qiǎo,ténɡ/quàn,pú/pū;B项,yè/yān,rú,ɡōnɡ;C项,hènɡ,chuànɡ/chuānɡ,yìnɡ;D项,nì/ní,yàn/yīnɡ,jiē/jié。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精彩   搏爱  雨花台   称兄道弟

B.衙门    惊扰    告示牌     座都南京

C.公文    改道    剪辫子     烦燥不安

D.仪表    菜金    不买账     张灯结彩

解析:A项,“搏爱”应为“博爱”;B项,“座都南京”应为“坐都南京”;C项,“烦燥不安”应为“烦躁不安”。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孙中山掏出自己那张只印有姓名、籍贯的名片来,在背面写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字样,交门官递上去。

B.孙中山感叹道:“不必惊扰众人,我们还是改道走吧”!

C.由此可见,孙中山虽为“布衣”,却早怀大志。

D.当问到总统府号房——传达室时,才知道总统早已回府了。

解析:A项,冒号去掉,给“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加引号;B项,感叹号应在引号内;D项,破折号去掉,“传达室”加括号。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饮食也很________,常常是四菜一汤。

②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________……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③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________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了名片。

A.简单 简单 竟然

B.简朴  简朴  竟至

C.简朴  简单  竟至

D.简单  简朴  竟然

解析:“简单”主要指结构单纯,头绪少,跟“复杂”相对,可用于饮食方面。“简朴”即简单朴素,多用于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方面。“竟然”指出乎意料,不在意料之中;“竟至”指竟然到了……的地步,竟然至于。

答案:D

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街上车流如水,人声鼎沸,各种“紧急拆迁,疯狂甩卖”令我厌恶,振聋发聩的街边音乐令人烦躁,我发现我竟找不到一个安静的环境,心情糟糕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于是我迅速回到学校,走进了图书馆,这才发现,原来这里才是宁静的世界,那些呼之欲出的书法作品、伟人事迹,令人肃然起敬,看来,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走进那浩如烟海的书籍,徜徉其中,含英咀华,也能够真正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意境。

A.人声鼎沸      B.三月不知肉味

C.肃然起敬           D.浩如烟海

解析:B项,“三月不知肉味”形容音乐美妙,此处属望文生义。

答案:B

二、阅读鉴赏(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总理县长唐绍仪

总理是指国家内阁总理,县长是指广东省中山县的县长,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先做总理,后当县长,两个职位之中,官小的比官大的干得更有兴致,他就是唐绍仪。

唐绍仪本是农家子,按道理很难出头,幸运的是他赶上了曾国藩派容闳组织的幼童公派留学美国。大江南北,士绅人家子弟打死也不肯去,最后不得不便宜了风气已开的广东人,唐绍仪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大大有名的人物叫詹天佑。

幼童留学事业后来因国内顽固派的反对而提前中断,回国的唐绍仪好一段时间都郁郁不得志,有幸的是,很快他就跟袁世凯结识,从此成为袁的智囊之一。晚清最后十几年,唐这种有着几乎是最早的留洋经历的人物特别吃香,又加上袁世凯的援引,唐逐渐升为方面大员,成为晚清的重要人物。

辛亥革命起,随着袁世凯的复出,唐绍仪被委以重任,担任南北谈判代表;谈判成功,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唐绍仪出任民国的第一任内阁总理。我们知道,当初孙中山当大总统的时候,采用的是美国的总统制,不设总理,由总统直接统辖内阁。在交权前夕,为了限制袁世凯,临时起意把政府改成内阁制。显然,老谋深算的袁世凯不可能入其彀中。这样一来,唐绍仪这个内阁总理注定是要不讨好。可悲的是,受过美国教育的唐绍仪,当时却并不明白自己的命运,反而很认真地要负起责任内阁的责任来。结果不问可知,不仅责任内阁搞不下去,袁唐之间多年的交情也完了,唐绍仪只得不告而别,悄然失踪,从此离开了政治舞台。其时,在辛亥革命的第二年。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唐绍仪基本上变成了政坛的点缀和看客,看人起高楼,看人屋宇塌,多数时间在家乡隐居。直到1931年,国门上的五色旗已经换了青天白日旗若干年后,蛰居多年的他出任了家乡香山县(时已改为中山县)的县长。古稀之年的唐绍仪做起七品芝麻官来,跟当年做巡抚、尚书和总理一样,雄图大志,有板有眼,绝不糊弄。在不到四年的功夫里,他四处化缘,修马路,建医院,把自家的花园改建成城市公园,对市民开放,甚至还想在中山县的海岸上建成一个大海港。至今中山还流传着他的逸事,说他修马路的时候,碰到土地公公挡路,民工不敢动,他就用手杖敲敲土地公的头,然后让民工下手。马路修好之后,下水道的井盖老是被偷,于是他下令在井盖上铸上“盗买与盗卖,均罚五十元;报信或引拿,均六成充赏”字样,后来就没有人偷了。

唐绍仪以做过总理的身份去当县长,在民国时期好像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倒是新中国成立后,此事入了毛泽东的法眼,他几次公开引用这个例子,教育干部要能上能下。其实,跟今天我们通常的看法不一样,当年的唐绍仪,并不会认为以做过高官的身份再当芝麻官是屈尊。实际上,唐绍仪晚年一直是在家乡做乡绅,出作县长不过是乡绅为自己家乡做事的一种特殊形式,他只是在做事,或者比较方便地做事,算不上是做官。在那个年代或者更早,这样的人其实是很多的,凡是退休回家的士大夫,总要为桑梓谋点福利,否则就不配做乡绅。尽管唐绍仪是留洋之人,但毕竟没有脱出传统士大夫的积习,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选自张鸣《历史的坏脾气》)

6.辛亥革命前后,唐绍仪在政坛上有哪些建树?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担任南北谈判代表,对谈判成功做出贡献。②出任内阁总理,认真负责。从这些可以看出,唐绍仪是一个很有政治才干,做事认真负责的人。

7.晚年,唐绍仪在哪些方面造福乡里?反映了他有什么样的思想?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城市建设方面,他修马路、建医院,都是为了满足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反映了他以民为本的思想;他把自家花园改建成城市公园,对市民开放,反映了他无私奉献的思想;他的防止下水道井盖被盗的措施,反映了他以法治理社会的思想。

8.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认为唐绍仪悄然还乡,不为做官,只图做事,为桑梓谋福利,并不是他留学外国时改变了思想,而是他身上固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积习。请你结合另一位历史人物,对这一观点进行探究。(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不为做官,只图做事,这是许多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优秀品质。例如白居易、苏轼、林则徐等,必须是“历史人物”。(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三、表达交流(12分)

9.以“天下为公”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6分)

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帝王都是把“天下”视为私有财产,实行专制统治。所以“天下为公”的口号其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天下为公”的口号的性质是与王权根本对立的,是反王权的,因为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帝王都是把“天下”视为私有财产,实行专制统治。

10.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1:据新华社电南京市政府9月30日透露,从11月12日起,中山陵陵寝将实施免费开放。有关中山陵免费开放的呼声由来已久。此前,中山陵与风景区内的灵谷寺、音乐台三个景点合为一张门票,票价80元。中山陵园风景区每年接待500万人次左右的中外游客,其中一大半是参观和拜谒中山陵的。

材料2:面对“为何不学西湖免费模式”的质疑,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王鹏善解释说,那种模式难以直接借鉴。他表示,西湖是从湖外可以免费进,入园后景点分开售票,票价也比之前有所提升,在这种“大门开、小门关”的免费模式下,西湖免费开放后第一年门票收入反而高了5.6%。同时,西湖由于地处城市中间,可以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收入。

对免费开放中山陵园,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我支持免费开放中山公园。因为免费开放之后,首先,可以更好地发挥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可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可以提高城市和市民生活的品质,让市民享有更多的参观机会;第三,有利于以景点的吸引力促进南京旅游业的发展,多方拉动城市经济向前迈进。

(示例二)我反对免费开放中山公园。因为免费开放之后,首先,会明显影响中山陵园的门票收入,并有可能因它的免费开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南京市的旅游业发展;其次,免费开放后形成的游客数量的增多,会明显增加管理成本和管理压力;第三,不利于文物的保护,游客人数过多,对中山陵园文物保护造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篇:“布衣总统”孙中山1(节选)

4 “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布衣与总统的关系,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

2.难点:对“布衣”、“剪辫”、“睡狮”的理解。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

2.学习“以小见大”的传记写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孙中山总统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但对孙中山总统又被称为“布衣总统”,同学们是否也有所理解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就是——《“布衣总统”孙中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陈廷一一起解读 “布衣总统”孙中山,了解其来历,了解其布衣特色。(板书:标题和作者,同时让同学们阅读全文)

(二)分析和讨论——理解层

从标题出发,结合全文,主要通过三个问题来理解文章内容

板书:

“布衣总统”孙中山

—————— ————— 同位结构

——— ——— 偏正结构

由标题结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要给我们介绍的传主是孙中山,而孙中山的地位是总统,而且被称为“布衣总统”,是具有布衣特色的总统,来自于布衣,又具有布衣品德的总统。因而,我们主要通过三个大问题理解全文:1.对于孙中山你了解多少(目的为补充了解下传主的基本生平);2.为何被称为“布衣总统”;3.从何体现“布衣特色”。而后大问题可以分成几个小问题作为切入点。

Ⅰ 对孙中山你了解多少?(通过提问同学解决)

◆ 出生地: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 1

1

◆名字“中山”的来历: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因此得名。 ◆基本政治主张: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领导过的重大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其实不在国内,但是其思想主张、方针政策为革命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Ⅱ 为何被称为“布衣总统”?

◆何谓“布衣”?

我国是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用麻织出来的是“布”,而相对用丝织出的是“帛”。布与帛相比,前者质粗而价低,后者质精而价高。由于古代贵族穿帛衣服居多,庶人穿不起帛而孩子能穿布,所以布衣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后来也多以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除外,还有一种“短褐”是用粗毛或粗麻织成的,为穷人所穿。

◆ “布衣”与总统的辨证关系?

对“布衣总统”的理解有二:其一,指总统出身于布衣,源于“布衣”;其二,指具有总统的身份同时具备“布衣”的品德。

◆称呼的由来?(主要理解课文1—4段)

文中青年孙中山的有趣故事——与两广总督张之洞的交往故事:平凡为一介布衣却怀有“傲王侯”的大志——“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Ⅲ 从何体现“布衣”特色?(因同学已预习过,所以先提问)

主要由“衣食住行”四方面体现:

房间:不大

住摆设:数目少,简单简朴 外面:客厅兼饭厅

衣朴素整洁 外表整洁(表里如一)

正:孙中山

食俭约

?广东教育出版社

布衣总统孙中山1节选

布衣总统孙中山1节选

1 教案

布衣总统孙中山1节选

2

2

反:唐绍仪、 伍廷芳

行 :总是悄悄出巡不惊扰民众,不事张扬

制止巡官挥刀驱人群

布衣总统孙中山1节选

亲民淡泊

提问:孙中山总统甘于淡泊的精神在如今竞争的社会里对青少年还具有教育意义吗?(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学习以小见大的传记写法

孙中山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一生南征北战,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很多,影响深 远的也不少,但作者没有从中做文章,通过其辉煌的大事件来介绍孙中山,来突出其伟大和不朽,恰恰相反,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细节(衣食住行),通过这些使得传主的个性更加丰满而鲜活,同时,这些日常生活所显示的孙中山的个性又与他的政治理念(平等、民主、博爱)和人生理想方向相一致,从而有力地凸现了传主的基本思想特征,体现了“布衣总统”不同于一般总统的独特性。

从中,我们可以目睹“以小见大”写法的魅力,因而我们也要学以致用,在写人记事的 文章中,要善于运用“以小见大”写法。但是要注意的是:“小”要小得精,小而集中有力 体现主题,不能小而杂乱;大要大得具体丰满独特。

“以小见大”的写法还要同学们多多学习体会,在单元结束前的表达交流活动中我们就 有机会一睹同学们的风采了,看同学们是否扎扎实实地掌握了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自如。

(四)总结

同学们学习了《“布衣总统”孙中山》有什么感想?对孙中山身为总统却怀有布

衣的品格是否大为惊讶?而对其身为布衣却不卑不亢早有“傲王侯”的大志深感佩服?这告 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心态去迎接挑战?而当有了一定的成功后,我们又还需要一种怎样的精神去接受它并不为之所迷惑?同学们,我们敬爱的孙中山先生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啊!

(五)作业

认真完成课后练习。

?广东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必修1 教案 3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