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派》观后感

观《青春派》有感

学院: 理学院 教师: 俞燕 姓名: 位宏 学号:2012518006 日期:2014 4 2

前几天闲来无事就看了这部《青春派》,本来只是听别人推荐的说很好看,直到我看完,我才发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自从出现了那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们就一直期待内地影坛能出现一部类似的、能唤起我们青春记忆的作品。不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悸动与迷惘,也没有《致青春》那样多的伤感和遗憾?..不是别人的故事,更多的,它能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或多或少的产生共鸣,觉得电影里面某一个人物的故事其实讲的就是自己。我们可以在影片里清晰地看自己成长的影子,那些被岁月洗涤过的酸涩,那些到我们到白发苍苍的时候还记忆犹新,总会去忍不住回忆的点点滴滴。终于,我等到了这一部《青春派》。光看阵容和剧情介绍,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一部典型的小成本制作,找了“青春”这个讨巧的题材打打怀旧牌,最后落入俗套,看到的只是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可是,相信我,这次你们全错了。《青春派》是一部一气呵成,没有刻意雕琢的电影,许多桥段和台词都可以让观众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会心的大笑之后走出电影院,然后沉浸在自己关于青春的回忆里。有一些温暖,但绝不是躁动不安的感觉。60后的导演刘杰在这部电影里讲的是95后的故事,这样的年龄差距,让人很大程度上会担忧影片内容是否“接地气”的问题。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刘杰交出了一份让让人感到满意的答案,它不局限于某个年龄层,它是每一位面对过高考的人都熟悉的场景。也有过很多反映高考的电影,如《全城高考》、《高考1977》?.但是前述高考主题的电影之所以没能收获成

功,是因为在创作方面,“为高考而高考”,把“高考”这个特定定义下的场景拍的过于程式化:太贴近生活,观众没必要再去过一遍那段相对而言其实很枯燥的日子;太过远离生活,观众又会觉得太假,产生不了共鸣。

《青春派》在这方面把握的很好,真正做到了故事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初衷,高考的残酷得到了如实反映的同时,也把高考之前那段时光中可能的趣味点都挖掘了出来,还拼凑成了一盘味道不错的菜:电影从一开始,就让观众觉得“有戏”,愿意看下去(由于涉及到剧透,原谅我卖个关子),虽然整个故事说白了就是围绕男主角如何希望通过复读,考上自己心仪的女孩所在的大学所展开,但是每一段围绕这个核心的桥段,都不温不火的衬托出了主题,恰到好处的带动了情节的发展。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样,《青春派》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情绪,或者感天动地的感情,只是一群平凡的年轻人,平凡的故事,但是故事足够真实、自然,足够让观众被影片所触动,足够让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些和自己有关的往事?. 值得表扬的是本片的演员们,虽然大都是地道的高中生,但是塑造的人物,都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高中时代的纯真、倔强,17、8岁年龄的梦想与追求,都被他们本色的“演”了出来。这也算得上是刘杰导演的聪明之处,毕竟经过演技熏陶的职业演员,能找几个能演得好高中生的本来就难于登天,更何况在这样一部“群戏”颇多的影片里,稍不留神,职业演员的表演就会鹤立鸡群,显得非常突兀。

我深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都是呼唤真善美的,所以我不大相信筹备着搬上大银幕的网络电影《青春期》能有什么样出色的票房收获,那种重口味的青春也许也会发生在你我至少是我们身边的朋友身上,但那种青春,不是值得我们一再回味,小心翼翼地储存在自己的记忆里的,但是,《青春派》是的。也许我们可以说《美国派》是属于美国青少年的青春狂欢,《放牛班的春天》是属于欧洲孩子的顽皮记忆?.那么,《青春派》在我看来,是近年来中国影坛少有的可以贴上类似标签的电影。看完《青春派》,我回忆无限,想起了自己的高中,似乎也有和男主角居然想似的经历,也曾那样喜欢过一个人,只是没有想男主角那么勇敢的表达出来,我的喜欢被高考埋在了心里。所以我看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唤起了我心里的共鸣,唤起了我高中那种充实忙碌,痛并快乐着的感觉,颇有感触!这部电影清新,搞笑,又有几分励志,真的很不错,很值得推荐,虽说是小成本制作,但是确实是一部很经典的电影!!

 

第二篇:《青春派》:一批正在老去的90后

当我们这些90后正高傲的以为现在的世界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时候,一部电影竟戳痛了我们怀旧的神经,才发现,90后也正在慢慢老去,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能够让90后集体怀旧,这样的电影不禁让我微微“蛋颤”,《致青春》的年代离我们太过遥远,《那些年》又不够接近大陆的地气,总觉得让我们90后感同身受的电影实在是太少了,而《青春派》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缺,让90后的怀旧种情绪得到了宣泄。

当时看这部电影是跟一位河北姑娘,其间不断羡慕北京学子的各种幸福,同样是高考,北京的分数线与山东、河北等地实在无法相提并论,高考是有地域差异的,但这种备考状态我们却都是深有体会。其实高考离我并不算太远,每当6月的高考日,思绪都会飞回到三年前那个惨绝人寰的两天半(山东),然而回顾整个高三生涯,值得怀念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虽然我当年没有iphone手机,但我用着能砸核桃的山寨手机看球赛聊QQ已然觉得非常满足;虽然我当年不会Dota、LOL,但我会和我的小伙伴们偶尔出去通宵在网吧玩一晚上的CF;虽然我当年不敢向电影里的“居然”一样在广大师生面前对一姑娘表白,但我会记得在黑暗中相拥亲吻过的那个女生。青春是疯狂的,也是值得怀念的,或许这并不是一群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所做的事情,但正是在这些不正确的地点做着这些不正确的事情,才是青春最值得回忆的故事。

说到底,我们还是在看着别人的电影,怀念着自己的青春。而毫无疑问的是《青春派》之所以能够让我感触自己的过往,正是因为这部电影非常的平实接地气。董子健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小孩(虽然他比我才小一岁),仅仅只是一个普通学生并无任何表演经验的他饰演的“居然”同学非常真实,或许正是这种本色出演,才成就了他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帝”的荣誉。“居然”周围的小伙伴们云集了“高富帅”、“屌丝”、“娘炮”、“女神”等等,或许你周围的朋友并没有这么奇葩,但你所处的“朋友圈”也一定会是丰富多彩的,而秦海璐饰演的“正处在更年期”的女教师,也让我回忆起了我当年的一位英语老师,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个很难再相见的人。

《青春派》让我想起了前几年看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做《十八岁的天空》,同样是讲述了一段备战高考的学生故事,当时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还在在读初中,并不能深切体会到高考对于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而此刻看到《青春派》我都快大学毕业了,只有经历了高考,才会觉得高中跟小伙伴们一起奋斗的三年是多么的弥足珍贵,才会发现冷面的老师原来也是那么的可爱。

我们现在懂事了很多,回想高中时的叛逆,明白了很多错误,即使有些错误已经付出了代价,但面对那段青葱岁月,我并不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那就是高中时代的自己,任何的改变都不会成就现在的我,所以我感恩那些我犯过错误并给过我美好回忆的年代。或许是我感触的太多,也或许是秦海璐的形象勾起了我对那位老师的思念,电影的结尾让我些许飙泪,看到一幕青春的散场总是忍不住激动的情绪,我想起了很多人,想起了很多事,有些东西失去了才会觉得弥足珍贵,一部电影竟让我如此感慨,看来作为90后的我,真的在慢慢变老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