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真正的建筑文化

——读《中国建筑史》有感

知道梁思成,是因为他跟林徽因令人动容的爱情;可真正认识梁思成,是因为《中国建筑史》这本书。且不说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有多高,只为了他不畏艰难困苦,在抗战期间仍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建筑而奔波操劳的精神,他就称得上是一位建筑大家。

梁思成早年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接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他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

我们常挂在嘴边说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心都浮躁起来的社会,每个人都加紧着脚步往前赶而忽略了周遭的风景。每天面对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麻木或许已成必然。梁思成用清丽的文艺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将每个时代的建筑与政治经济上的变迁分析得十分清楚,引人入胜,能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建筑自身的魅力。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木构架建筑是我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建筑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电视里也时有出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深宅大院的场景,给人古典庄严的感觉。只是可惜现在木材越来越少,而且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很多建筑都没有能保留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建筑也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慢慢地掌握了营建房屋的技术;奴隶社会时期,因为有大量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很多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得以建成;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走向和谐统一,让我们不得不为它的恢弘大气而感慨。

这本书虽然关于建筑的术语颇多,但胜在图文并茂,我领略到了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的巍峨;感受到了“汉宫殿繁复之部署,嵯峨之外观”的规模庞大;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佛塔上纹饰雕刻的生动、迥异;感叹于唐代佛塔的样式独特,取材不一??也为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旧建筑之势力日弱”而唏嘘不已,想想以前总是为国外建筑的优雅从容而赞叹不已,何尝不是忽略了眼前的风景?中国的建筑文化真的应该好好发扬,它的美是需要慢慢挖掘,慢慢品味出来的。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者,梁思成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趁着我们年轻,思想还跟得上步伐,更应该好好领略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撇开走马观花,真正的用心去看建筑!

土建学院11建一

11040426 杨帆 联系方式:150xxxxxxxx 电子邮箱:1093626226@qq.com

 

第二篇:中国建筑史部分

一、中国建筑史部分〈一〉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概念部分1、穿斗式汉时成熟,南方各省多用。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2、抬梁式春秋时成熟,北方各省多用。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梁柱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3、井干式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的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它耗材量大,建筑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外观厚重,应用不广。4、间中国建筑的"间"是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以"间"为基本单元,不同的间组成一栋建筑,直到一座城市;这就是由"间-栋-院-群-组群-街坊-城市"的形式。各间具体名称是:尽间-又梢间-梢间-又次间-次间-明间-次间-又次间-梢间-又梢间-尽间5、工官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6、司空自周至汉,国家最高工官称作"司空"7、将作汉代以后,"掌握作宗庙、路陵、宫室、陵园土木之工"称做"将作"8、将作少府秦至西汉,将作的称谓。9、将作大匠东汉以后,将作的称谓。大匠的副手称为"少匠"。10、将作监唐宋时期,将作的称谓。监的副手称为"少监"。11、工部隋朝开始设置的,用以掌管全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和屯田、水利等各项工务的机构,其职务范围比将作大很多。12、营缮司(营造司)明清时期,在工部下设营缮司,负责朝廷的各项工程的营建。清康熙以后,改为在内务府设营造司,负责宫殿和园囿的营造。13、都料唐朝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房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并以次为生。14、宇文恺隋代著名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大师。长期担任隋朝主管建造方面的官员,主持建造许多大型建筑,尤其是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为以后各代都城建设树立了样板,展示了他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卓越的设计才华。宇文恺著有《东都图记》2O卷、《释疑》1卷和《明堂图议》2卷。15、李诫宋代建筑师,字明仲,编纂了《营造法式》一书,是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

价值。16、蒯祥、徐杲(gǎo)明代初期建筑名家、北京宫城设计者。蒯祥主要负责了总体规划和布局,徐杲负责了明代故宫三大殿的重建。17、样式雷明末清初"大木"匠师。清初主持设计故宫的改建,参与故宫太和殿的重建工程,后在工部样房主持营建和设计。后代子孙共七代都承续其业,举凡清代重要宫殿建筑的营建设计,都出自雷氏之手,被誉称为"样式雷"。18、梁九明末清初,著名建筑师,故宫太和殿的设计者。〈二〉中国古代建筑断代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的建筑(旧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1、巢居与穴居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人为的生活空间。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南方为躲避潮湿与虫蛇而构木为巢,谓之"巢居";北方为防严冬的风雪却掘土为穴,谓之"穴居"。2、仰韶文化在黄河中游,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原始村落遗址,发掘出了许多石器、骨器和陶器,其中有一种陶器表里光滑,表面彩绘,十分精美,因之又叫"彩陶文化";距今 5000─7000 年,属母系氏族社会;已从族外婚发展为对偶婚制,以从事农业为主,定居,有房屋和聚落。主要遗址有:西安半坡古建筑遗址(木骨泥墙),浙江余姚河姆渡建筑遗址(干阑式建筑)3、龙山文化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300年,发掘的陶器中,多为灰陶和黑陶;农业与畜牧业都很发达,开始了产品交换。父系社会已确立。西安客省庄半地穴住宅遗址,分内、外二室,中有隔墙,由窄门联通;内室有柱洞和火塘,外室有柱洞、灶、壁炉和窖穴。4、茅茨土阶以茅盖屋,夯土为阶。◆ 奴隶社会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商、周、春秋)1、西亳宫殿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成汤都城--西亳宫殿遗址,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封闭式庭院和最大木构架夯土建筑。2、羡道商周的陵墓,地下以木椁(guǒ)室为主,其东南西北四向有斜坡道由地面通至椁室,称为"羡道"。天子级用四出"羡道",诸侯只可以用南北两出"羡道"。3、僭(jiān)越西周时期,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才可以造城,规模按等级来决定:诸侯的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1/3,中等的1/5,小的1/9。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4、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一条明显的轴线,前后两进院子,是我国发现的最早

的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5、瓦的发明是在西周重要知识点:夏--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成汤都城--西亳宫殿遗址商--殷墟建筑遗址西周--第一次城市建设高峰(《考工记》)、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瓦的发明春秋--秦国的宗庙(陕西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遗址)和陵寝(陕西凤翔秦国陵园区)、砖的使用◆ 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1、墓阙墓阙是墓前神道两侧的建筑物,它渊源于早期社会建筑群入口处的两侧的一种木构建筑物。阙的初期用途只是作为建筑群大门口处的标志,到后来人们逐渐赋予其更多的功能,阙起到了表现封建等级制度的作用。到了西汉,为了祭祀的需要,为了表示对神的敬重,以及表示死者的身份、地位,就出现了墓阙。东汉则是墓阙发展的顶峰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宋代,墓阙则仅限于帝王陵墓专有,到了元、明、清三代,墓阙就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了。代表建筑有:四川雅安高颐墓阙。2、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3、"舍宅为寺" 北魏洛阳有很多佛寺是由贵族官僚的邸宅改建的,所谓"舍宅为寺"。前厅改为大寺,后院改为讲堂,于是佛寺进一步中国化。4、佛塔佛塔是为埋藏舍利供佛徒礼拜而修建的,传到中国以后与中国东汉已有的多层木结构阁楼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典型的有: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应县木塔。5、石窟石窟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型的佛寺。著名的有四大佛寺等。6、石辟邪辟邪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种可以镇邪除凶的神兽。石头雕刻的辟邪一般成对的摆在陵墓的神道上。7、兆域图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陵墓出土的金银嵌错铜版兆域图,是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为中山王陵墓群所作的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重要知识点:战国--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齐临淄遗址)台榭建筑的盛行(陕西咸阳秦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秦--咸阳城、秦始皇陵、长城汉--城市建设(汉长安)、斗栱的普遍使用、楼阁建筑的发展(几件明器)阙(四川雅安高颐墓阙)、石墓(山东沂南汉代石墓)三国、两晋、南北朝--佛教建筑:佛寺(洛阳永宁寺)、佛塔(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石窟寺(四大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石刻(南京梁萧景墓墓表、河北正定北齐石柱)◆ 封建社

会中期的建筑(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隋、唐、五代、宋、辽、金)1、 安济桥(赵州桥)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 605─617年),在河北赵县的皎河上,由李春主持建造。它是一座单孔石栱桥,跨度 37.47m,有28条并列拱券。在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这即能减少桥的自重,又有利于泄洪以降低洪水对桥的推力,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桥。2、开封铁塔宋朝,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在砖砌塔身外面加砌了一层铁色琉璃面砖做外皮,是我国先存最早的琉璃塔。3、福建泉州开元寺石塔宋朝、福建泉州开元寺两座石塔,用石料仿木建筑形式,高度在40米以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4、河北开元寺料敌塔宋朝、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达80米,是宋朝最高的石塔。5、应县木塔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唯一的木塔,是古代木结构高层建筑的实例。6、《木经》《木经》是一部关于房屋建筑方法的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结构建筑手册,五代喻皓所著。《木经》的问世不仅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对后来建筑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大约一百年以后,由李诫编著的,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典"的《营造法式》一书,在很多部分上都是从《木经》上参照的。重要知识点:隋代--大兴城、大运河、河北赵县安济桥唐代--城市建设(唐长安)、宫殿建筑,唐大明宫,建筑设计的专业化,建筑技术与施工水平的提高,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与成熟;五代--前蜀永陵,南唐、吴越的石塔和砖木混合结构塔,喻皓及《木经》;宋代--城市里坊制的瓦解,《营造法式》的颁行及其价值,单体与建筑群的组合,建筑装饰、技术的发展,园林的兴盛;辽、金、西夏--辽代建筑的特点,金代城市与建筑的特点,西夏建筑的特点◆ 封建社会后期的建筑(公元1279年-公元19xx年)(元、明、清)1、外八庙清朝,康熙、乾隆两朝,在承德避暑山庄东侧与北面山坡上建造了十一座喇嘛庙,作为蒙、藏等少数民族贵族朝觐之用,俗称"外八庙"2、无梁殿明朝时期,随着砖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称为"无梁殿"。多用于放火建筑。实例有:南京灵谷寺无梁殿。3、窑洞山西、河南、陕西等地黄土地区挖土为横穴,用砖石衬砌成拱顶住房或在地面筑拱顶住房,统称为"窑洞"。重要知识点:元代--元大都,宗教建筑的兴盛,元代木构技术的特点明代--木构架的定型化,砖的普遍使用及琉璃瓦的广泛应用,建筑群布局的成熟与风水的极盛

,江南私家园林的兴盛,建筑装饰的定型化和室内家具的成熟清代--皇家与私家园林的极盛,藏传佛教建筑的兴盛,住宅建筑的多样性,建筑设计方法的简化与提高,《工程做法》的颁行,样式雷的建筑设计成就,施工技术的创新。〈一〉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概念部分1、木架建筑的优势与缺憾优势:⑴. 取材方便;⑵. 适应性强,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墙倒屋不塌"⑶. 抗震性能好;⑷. 施工速度快;⑸. 便于维修、搬迁;⑹. 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⑺. 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缺憾:⑴. 木材越来越少,造成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⑵. 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⑶. 采用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空间的需求;2、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⑴.建筑群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⑵.园林则自然而无拘束,有构图重心而无程式布局。3、中国古代建筑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特点儒家和道家--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从而使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如同从地中生长出一般的气质。历史上处理建筑与环境的手法主要有:⑴. 善择基址--注重对建造地点的选择;⑵. 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和结合地形设计建筑;⑶. 整治环境--不一味顺从环境,而是能动的改造;⑷. 心理补偿--采用风水、文学的手法进行补偿;4、中国古代主要建筑设计著作?早在春秋时期的《考工记》一书中就论述了城市规划建与筑设计的原理?五代,喻皓的《木经》?宋朝,李诫的《营造法式》?元朝,薛景石的《梓人遗制》?明代,《鲁班经》、计成的《园冶》?清代,工部《工程做法》〈二〉 中国古代建筑断代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的建筑(旧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 奴隶社会的建筑(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商、周、春秋)1、简述西周王城形制及等级制度西周的"国",即"城"。周朝建立之后,根据宗法分封制度,在奴隶主内部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其中天子和诸侯可以建"国";因此,出现了一系列奴隶主实行政治、军事统制的城市。西周时期,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才可以造城,规模按等级来决定

:诸侯的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1/3,中等的1/5,小的1/9。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周朝宗法制度:天子世世相传,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余子弟封侯,为小宗;侯亦如上,分大宗、小宗;小宗封大夫;大夫小宗为士。《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中期的建筑(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隋、唐、五代、宋、辽、金)1、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唐代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㈠、 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长安城--里坊制㈡、 建筑群处理越来越成熟--宇文恺设计明堂,用1/100的图及模型送宫廷审查;大明宫的主体建筑在中轴线上;以及利用地形建造乾陵等。㈢、 木构建筑群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大明宫麟德殿㈣、 木构件标准化。无过大或过小的构件;如南禅寺及佛光寺,构件受力作用明确,并富有艺术性,斗栱的装饰效果很好。㈤、 设计和施工水平提高--设专门掌管建筑设计、施工的职务,称"都料"。㈥、 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砖石结构发展,砖石枋木,砖石加工精细了。㈦、 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2、宋代建筑的主要特点㈠、 城市结构与布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废弃了"里坊制",开敞街道,使得城市建设、消防、交通、商店、桥梁都有了新的发展。㈡、 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营造法式》总结并规范了古典模数、材制。使得古典模数的使用,延续于整个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中,利于建筑技术的发展。㈢、 建筑群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总平面的空间更加丰富、更趋复杂,层次深厚,主体建筑突出,屋顶的组合多变。㈣、 建筑装修与色彩大有很大发展--源于手工技术的提高和对生活享受的追求。一改唐代的直棂窗和板门,而多用格子窗、格子门,增强了装饰效果;一改唐以前朱白两色为主的做法,出现了"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迭晕棱间装"、"解绿装"和"丹粉刷"等多种彩画;并开始大量使用琉璃瓦。㈤、 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m;开封祐国寺塔是最早的琉璃饰面建筑;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仿木建筑形式。㈥、 园林兴盛--出现了大量的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 封建社会后期的

建筑(公元1279年-公元19xx年)(元、明、清)1、明代建筑的主要特点㈠、 砖已经普遍使用于民居砌墙。㈡、 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㈢、 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㈣、 建筑群的布置更加成熟--北京十三陵、北京故宫。㈤、 官僚地主私园发达。㈥、 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㈦、 明代家具文明于世。2、清代建筑的主要特点㈠、 供统治阶级享乐的园林达到了极盛时期--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㈡、 喇嘛教建筑兴盛--外八庙㈢、 住宅建筑如百花齐放、丰富多彩。㈣、 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二、解释下列名词:(每题5分,共30分)(1)叉柱造将多层木建筑的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檐柱斗栱上,但向内退进半柱径。(2)平坐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3)北京四合院是庭院式住宅的最典型布局;主要单体多"一明两暗",核心庭院均"一正两厢"加垂花门或过厅;可纵向增"进"、横向增"路"以扩大规#唤ㄖ目占涞燃吨刃蚍从沉朔饨桌碇刃虿⒛苈惆簿庸δ埽槐硐至搜险⒍俗⒛亍⒑托持馈?lt;/FONT>(4)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以下的梁,加工较精细。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5)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6)拙政园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197-199页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两步架的梁,宋称(乳栿),清称(双步梁)。(2)塔与楼阁平坐下之屋檐,称为(腰檐)。(3)在清式建筑做法中,1椽径等于(1.5)斗口。(4)晋祠圣母殿的屋顶形式为(重檐歇山)。(5)清式石栏干是先在台基或地面上置(地栿),再在上面立(栏板)、(望柱)和(柱头)。(6)宋代歇山建筑有两种称谓:在殿阁称(九脊顶),非殿阁称(厦两头)。(7)清称为翘,宋称为(华栱)。清称为XXXXX斗,宋称为(交互斗)。(8)《园冶》的作者是(明)代的(计成)。四、 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61、282页。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第111、174页。(2)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

》第58-59页。(3)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78页。(4) 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61、282页。04年春季学期中国建筑史试题与答案二、 解释下列名词:(每题6分,共30分)(1)殿式彩画清式和玺彩画与旋子彩画的合称;多用于宫殿、坛庙、陵寝、寺庙等组群中的建筑;有多个等级层次与建筑在组群中的地位相适应;采用程式化的、图案化的画题;严格运用平面图案,排除图案的立体感、透视感;图案的分布遵循构件的结构逻辑;呈现为规整、端庄、凝重的格调。(2)平坐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3)北京四合院是庭院式住宅的最典型布局;主要单体多"一明两暗",核心庭院均"一正两厢"加垂花门或过厅;可纵向增"进"、横向增"路"以扩大规模;建筑的空间等级秩序反映了封建伦理秩序并能满足安居功能;表现了严整、端庄、凝重、和谐之美。(4)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天花以下的梁,加工较精细。宋代明栿常作月梁式,以增加美感。(5)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三、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1)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61、282页。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第111、174页。(2)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第58-59页。(3)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参见《中国建筑史》教材(第5版)第278页。四、 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结合实例分析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异同。参见《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第159-169页。 1、半坡村是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址。2、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西周时代的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3、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4、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宫殿遗址5、我国建筑屋面上使用的瓦始于西周,琉璃使用于屋面始于南北朝。6、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7、鲁班是我国春秋时代有名的建筑师,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8、中国塔的主要类型有密檐式、楼阁式、金刚宝座塔、单层塔、喇嘛塔等五种。9、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北魏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塔的平面为 十二 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10、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是辽代的山

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八边形;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是宋代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现存最高的石塔是宋代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11、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1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基本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等五种。13、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作标准。14、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其设计者为李春。15、石窟寺有塔院式、佛殿式、僧院式三种基本类型。16、北京妙应寺白塔是元代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的。17、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是唐代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山门。18、唐代佛光寺大殿平面形式采用金厢斗底槽,晋祠圣母殿平面采用副阶周匝,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平面采用分心槽。19、《考工记》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专著,《园冶》是关于造园的明代著作,作者计成,《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建筑方面的重要术书,作者李诫。20、隋代大兴城是由文宇恺设计建造的;元大都的规划者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尔 ,大都水系由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规划。21、我国历代都城规模由大到小为隋大兴城、北魏洛阳城、明清北京城、元大都、隋唐洛阳、明南京城、汉长安城。22、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为我国五大古都。23、明清北京城中轴线长7.5里,起于永定门,止于正阳门。24、宋代彩画主要有五彩遍装、青绿彩画和土朱刷饰三种形式,清代彩画的等级次序由尊到卑是和玺、旋子、苏式。25、中国古典木构建筑主要有 抬梁式、穿斗斗式、井干式三种主要结构形式26、中国营造学社创立于19xx年,创始人是朱启钤。27、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靠崖式、地坑窑、锢窑。28、我国的四大石窟为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1)两步架的梁,宋称(乳栿),清称(双步梁)。(2)塔与楼阁平坐下之屋檐,称为(腰檐)。(3)在清式建筑做法中,1椽径等于(1.5)斗口。(4)晋祠圣母殿的屋顶形式为(重檐歇山)。(5)清式石栏干是先在台基或地面上置(地栿),再在上面立(栏板)、(望柱)和(柱头)。(6)宋代歇山建筑有两种称谓:在殿阁称(九脊顶),非殿阁称(厦两头)。(7)清称为翘,宋称为(华栱)。清称为XXXXX斗,宋称为(交互斗)。(8)《园冶》的作者是(明)代的(计成)。四、填空(共20分,随机抽取10道题) 1. 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

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分制 )",清代用"(斗口制 )"作标准。2.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落遗址 )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有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3.《清式营造则例》是(梁思成 )(人名)根据《工程做法则例》编著的。4.计成在《园冶》认为,第园筑之主,犹须什( 九),而用匠什(一 )。5."择中"思想见于《周礼 考工记 》一书,其中的"国"指(城池 )。6.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金箱斗底槽"。7.中国营造学社诞生于( 1930)年,创始人是( 朱启钅今)。8.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三五 )举,檐步为(五 )举。9.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砖木混合结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10.宋代用材的材等折变率为( );清代斗口的等级折变率为( )(数值)。11.唐宋木构殿堂有(3 )个水平结构层,其中最复杂的一个实际上属于(铰接 )结构。12.江南园林边界模糊的空间效果,主要是以(借景 )和(障景 )手法取得的。13.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 阴阳五行)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砖石 )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14.上海大厦(百老汇)属于(折中主义)风格,是(北外滩 )的端景。15.历史上外来建筑文化移入中国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其英文表达可用(acculturation )一词,而当代建筑的一大倾向是"趋同",英文表达为( assimilation)。16.在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 干阑式建筑、木骨泥墙建筑。 17.我国现存最早的塔是 嵩岳寺塔。 18.我国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三种基本类型。 19.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 统治机构、居民区、手工商业区。 20.我国的五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21.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一般有: 防御工程、 水利工程、 道路与下水道、邮驿设施。 22.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 开敞式靠崖窑、下沉式窑院(地坑窑)、砖砌锢窑。 23.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 碉楼、土楼、窑洞、云南一颗印、北京四合院、阿以旺。 24.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分别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2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基本类型是: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先贤祠庙 26.五岳、五镇是山神,其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

山。 27.我国古代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28.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 观音菩萨 道场。 29.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 塔院式 和 以殿堂为主的佛寺 的两大类型。 30.我国现存最大的经幢是 赵州陀罗尼经幢(华夏第一经幢 北宋)。 31.我国的佛教石窟主要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 32.我国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有:孔望山摩崖造像、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 33. 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 干阑式 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 木骨泥墙 房屋。34.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北魏 )朝的(洛阳白马寺 )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是(唐 )朝的(佛光寺)大殿。35.古代木构建筑用材的模数制,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朝,成熟于(宋)朝,在清代称为(斗口制),是(大木大式)建筑用材的标准。36.古代屋顶色彩等级最高的是(黄)色,最低的是(黑)色, 清代皇家建筑彩画主要为(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37.梭柱大约出现于(南北)朝,琉璃瓦大量用于屋顶始自(宋)朝。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基座称(须弥座),是从(印度)传入的,由(佛座)演变而来。琉璃瓦正式用于屋面是南北朝,但为数不多,宋代使用渐广,到明代成为高潮38."民族固有形式"的口号盛行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当时上海盛行的摩登建筑却是(折中主义)风格,代表作是外滩的(沙逊大厦)和(上海汇丰银行)。39.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闾里),在唐朝称( 里坊)。40.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午门),属于(阙)门形制。41.秦始皇陵的陵台底边长达( 350/500)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方上 )。42.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东汉)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楼阁式)门形制式。 (上累金盘,下为重楼)43.苏州传统住宅侧路上的主要建筑是(),为建筑中最精彩的部分。厅堂内的轩,以(轩 )椽构成。卷棚,又称为"轩",是室内天花的一种,使用的位置常在檐柱,与前后金柱之间。明代以后应用广泛。其结构由质轩梁、轩檩和轩椽组成。轩椽上覆以灰白色的水磨砖。轩梁上常装饰以浮刻,并上单色油漆(栗壳色为多),绝少使用彩画44."阿以旺"是(维吾尔 )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 带天窗的大厅)。45.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太和殿 )和(凌恩殿 )。46.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南禅寺大殿 ),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 嵩

岳寺塔)。47.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 分),清代的斗口分为( 11)个等级。48.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木经》 ),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 佑国寺)塔。49.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叉柱造 )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榫卯 )。50.上海沙逊大厦(和平饭店)是由(英商共和洋行 )设计的,属于(折中主义 )风格。51.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 吕彦直),属于( 中国固有)风格。52.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 )大学,那里曾是(学院 )派的大本营。53.《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刘致平 ),《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刘敦桢 )。54.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 瓦和瓦当 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 高台宫室 的出现。55. 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 秦汉 的开始兴起,到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有了较大的发展。56.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在我国现存最早的 砖 塔;福建 开元寺 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1. 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分制 )",清代用"(斗口制 )"作标准。2.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落遗址 )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有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3.《清式营造则例》是(梁思成 )(人名)根据《工程做法则例》编著的。4.计成在《园冶》认为,第园筑之主,犹须什( 九),而用匠什(一 )。5."择中"思想见于《周礼 考工记 》一书,其中的"国"指(城池 )。6.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金箱斗底槽"。7.中国营造学社诞生于( 1930)年,创始人是( 朱启钅今)。8.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三五 )举,檐步为(五 )举。9.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砖木混合结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10.宋代用材的材等折变率为( );清代斗口的等级折变率为( )(数值)。11.唐宋木构殿堂有(3 )个水平结构层,其中最复杂的一个实际上属于(铰接 )结构。12.江南园林边界模糊的空间效果,主要是以(借景 )和(障景 )手法取得的。13.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 阴阳五行)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砖石 )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14.上海大厦(百老汇)属于(折中主义)风格,是(北外滩 )的端景。15.历史上外来建筑文化移入中国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其英文表达可用(acculturation )一词,而当代建筑

的一大倾向是"趋同",英文表达为( assimilation)。16.在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 干阑式建筑、木骨泥墙建筑。 17.我国现存最早的塔是 嵩岳寺塔。 18.我国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三种基本类型。 19.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 统治机构、居民区、手工商业区。 20.我国的五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21.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一般有: 防御工程、 水利工程、 道路与下水道、邮驿设施。 22.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 开敞式靠崖窑、下沉式窑院(地坑窑)、砖砌锢窑。 23.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 碉楼、土楼、窑洞、云南一颗印、北京四合院、阿以旺。 24.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分别是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2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基本类型是: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先贤祠庙 26.五岳、五镇是山神,其中五岳是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7.我国古代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28.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 观音菩萨 道场。 29.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 塔院式 和 以殿堂为主的佛寺 的两大类型。 30.我国现存最大的经幢是 赵州陀罗尼经幢(华夏第一经幢 北宋)。 31.我国的佛教石窟主要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 32.我国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有:孔望山摩崖造像、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 33. 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 干阑式 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 木骨泥墙 房屋。34.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北魏 )朝的(洛阳白马寺 )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是(唐 )朝的(佛光寺)大殿。35.古代木构建筑用材的模数制,大约开始于(南北朝)朝,成熟于(宋)朝,在清代称为(斗口制),是(大木大式)建筑用材的标准。36.古代屋顶色彩等级最高的是(黄)色,最低的是(黑)色, 清代皇家建筑彩画主要为(和玺)彩画和(旋子)彩画。37.梭柱大约出现于(南北)朝,琉璃瓦大量用于屋顶始自(宋)朝。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基座称(须弥座),是从(印度)传入的,由(佛座)演变而来。琉璃瓦正式用于屋面是南北朝,但为数不多,宋代使用渐广,到明代成为高潮38."民族固有形式"的口号盛行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但当时上海盛行的摩登建筑却是(折中主义)风

格,代表作是外滩的(沙逊大厦)和(上海汇丰银行)。39.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闾里),在唐朝称( 里坊)。40.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午门),属于(阙)门形制。41.秦始皇陵的陵台底边长达( 350/500)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方上 )。42.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东汉)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楼阁式)门形制式。 (上累金盘,下为重楼)43.苏州传统住宅侧路上的主要建筑是(),为建筑中最精彩的部分。厅堂内的轩,以(轩 )椽构成。  卷棚,又称为"轩",是室内天花的一种,使用的位置常在檐柱,与前后金柱之间。明代以后应用广泛。其结构由质轩梁、轩檩和轩椽组成。轩椽上覆以灰白色的水磨砖。轩梁上常装饰以浮刻,并上单色油漆(栗壳色为多),绝少使用彩画44."阿以旺"是(维吾尔 )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 带天窗的大厅)。45.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太和殿 )和(凌恩殿 )。46.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南禅寺大殿 ),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 嵩岳寺塔)。47.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 分),清代的斗口分为( 11)个等级。48.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木经》 ),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 佑国寺)塔。49.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叉柱造 )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榫卯 )。50.上海沙逊大厦(和平饭店)是由(英商共和洋行 )设计的,属于(折中主义 )风格。51.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 吕彦直),属于( 中国固有)风格。52.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 )大学,那里曾是(学院 )派的大本营。53.《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刘致平 ),《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刘敦桢 )。54.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 瓦和瓦当 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 高台宫室 的出现。55. 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 秦汉 的开始兴起,到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有了较大的发展。56.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在我国现存最早的 砖 塔;福建 开元寺 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57. 清式大木作中普通台基高等于檐柱高的15/100;柱础高为柱径之2/10。1、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落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2、白灰抹面最早是出现在仰韶中期,而普遍采用则是在龙山时期。在龙山文化的遗址中,还发现了土坯砖。3、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出现的白灰墙上刻画的图案,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4、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是辽宁西部建平

县境内的牛河梁女神庙。5、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6、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7、在商朝,我国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的历史。8、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都城--亳宫城中宫殿中的主殿长90m,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9、河南安阳小屯村遗址--殷墟,是最重要的晚商遗址。其建筑方正整齐,布局的结构美有所显露但不自觉,传统院落式布局已具雏形。10、西周初期,分封建国,营建洛邑,出现了第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礼制的需要)。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城市建设的高潮。(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所引起的)11、《左传》与汉初所传《礼记》曾叙述周朝宫室外部有防御和揭示政令的阙.而后阙逐渐演变为明、清的午门。12、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是我国现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日字型)实例,也是我国现知最早的影壁实例;13、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注:西周早期,如陕西岐山凤雏村中使用的瓦还比较少,仅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等处。到了西周中晚期,瓦的数量就比较多了,质量也有所提高,如陕西扶风召陈遗址。另外,在这两个遗址中,还出土了铺地方砖)14、春秋时期,瓦(筒瓦、板瓦等)已经开始普遍使用,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即台榭)也已经出现。另外,此时已经开始有了用砖的历史。(主要用于地下)15、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瓦在宫殿建筑上已被广泛使用,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16、汉朝--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经形成。悬山和庑殿顶普遍使用,出现了歇山等屋顶式样。(除硬山之外全都出现了)此时斗拱已普遍使用,但形式很不统一。砖、瓦被大量、普遍使用。17、北魏时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属密檐式塔)18、新疆克孜尔石窟--是中国最早开凿的石窟。19、河北赵县安济桥[李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20、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21、《营造法式》[宋] 李诫--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22、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米,是我国古代最高的砖石塔;23、河南开封祐国寺铁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24、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25、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

世界上最早的木塔,还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木塔。26、战国时成书的《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1、半坡村是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址。2、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西周时代的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3、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4、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宫殿遗址5、我国建筑屋面上使用的瓦始于西周,琉璃使用于屋面始于南北朝。6、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7、鲁班是我国春秋时代有名的建筑师,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8、中国塔的主要类型有密檐式、楼阁式、金刚宝座塔、单层塔、喇嘛塔等五种。9、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北魏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塔的平面为 十二 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10、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是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八边形;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是宋代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现存最高的石塔是宋代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11、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1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基本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等五种。13、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作标准。14、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其设计者为李春。15、石窟寺有塔院式、佛殿式、僧院式三种基本类型。16、北京妙应寺白塔是元代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的。17、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是唐代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山门。18、唐代佛光寺大殿平面形式采用金厢斗底槽,晋祠圣母殿平面采用副阶周匝,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平面采用分心槽。19、《考工记》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专著,《园冶》是关于造园的明代著作,作者计成,《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建筑方面的重要术书,作者李诫。20、隋代大兴城是由文宇恺设计建造的;元大都的规划者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尔 ,大都水系由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规划。21、我国历代都城规模由大到小为隋大兴城、北魏洛阳城、明清北京城、元大都、隋唐洛阳、明南京城、汉长安城。22、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为我国五大古都。23、明清北京城中轴线长7.5里,起于永定门,止于正阳门。24、宋代彩画主要有五彩遍装、青绿彩画和土朱刷饰三种形式,清代彩画的等级次序由尊到卑是和玺、旋子、苏式。25、中国古典木构建筑主要有 抬梁式、穿斗斗式、井干式三种主要结构形式26、中国营造学社创立于19xx年,创

始人是朱启钤。27、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靠崖式、地坑窑、锢窑。28、我国的四大石窟为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二、名词解释平棊:大的方木格网上置板并遍施彩画的天花。平闇:平棊天花中格小而不施彩画者。和玺彩画:清代彩画的最高等级,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等部位。闾里:中国古代居民聚居地单位,春秋战国已形成,两汉至唐是它的鼎盛时期,唐代称里坊。陵邑:汉代为了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在长安城的东南与北面设置了七座城市,称为陵邑,供从各地强制迁移来此的富豪之家居住。间:古代木构建筑由两榀屋架所围合的范围。方上:汉代对陵体之地上部分,即坟冢的称谓。金厢斗底槽:宋式建筑平面,内外两圈柱子。副阶周匝:建筑主体外部另加一圈回廊。槫:宋式构件,位于梁架顶端平行于屋脊的构件,承托着屋面。偷心造:宋式斗拱,挑出华拱的挑头上没有与之垂直的斗拱与枋为偷心造。扶脊木:清式构件,六角形截面,位于脊桁上且与脊桁平行。举架:清式屋架折举的方式。普拍枋:宋式建筑位于柱顶和额枋上的水平构件,上置斗拱。侧脚:为使建筑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外檐柱在前后向内倾柱高10/1000,两山向内倾8/1000,角柱双向倾,此做法称之为侧脚。台明:房屋的最下部分台基的高度庑殿顶:即五脊顶或四坡顶,正脊两端各有两条直抵屋角的戗脊。升起:宋辽建筑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逐步升高,使檐口呈现一缓和曲线。硬山顶:双坡屋顶中两端屋面不伸出山墙外斗口:①斗或升上放构件的槽口②清代模数单位。材:宋式建筑的基本尺度单位,材分八等,根据不同建筑等级采用不同等级的材。推山:庑殿屋顶的一种处理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使四条垂脊呈柔和曲线。收山: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样式雷:清代负责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氏建筑世家。平座:楼阁及楼阁式塔等楼层之间以短柱、铺作、草栿、地面板、枋等组成的结构层,以承上荷载,通常外檐挑出平台,供人凭栏远眺。抱厦:中国古代建筑中主要殿宇在外突出的一间小屋(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须弥座:多层叠涩组成的台基,源自佛像基座。雀替: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的承托梁枋的构件。营造法原:一部记述我国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做法的清代专著,姚承祖原著,张至刚增编整理而成。计成:明代的造园家,著有《园冶》一书,我国造园学的重要著作。罩:用于需要有一定

分隔,又不完全隔死的室内空间的木装修隔断。博风板:悬山和歇山顶为保护挑出山墙的桁头而沿屋面坡度钉在桁头上的板件。昂:斗栱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礼制建筑。耍头:顶层华栱或昂上与令栱垂直相交的构件。插柱造:楼阁式建筑,上层檐柱底部开十字口,插在平作斗栱内的做法嫩戗发戗: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嫩戗斜插在老戗背上,并形成50-60度夹角。 1、简述汉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城市布局不规则,主宫未央宫位于西南,长乐宫位于东南;城市每面三门;设有外郭;城内设有160个闾里;在东南与北郊设有七座陵邑,加强中央集权;城内分为八街九陌,主干道分三股;路面为土路,用陶质排水管和砖砌排水阴沟排泄雨水;郑渠用以漕运。2、简述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征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整对称,沿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全城最主要位置;交通呈棋盘式布局,将城市划分为108个里坊,分区明确整齐,实行夜禁制度;长安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道路两旁种有成行槐柳,又称为"槐衙";路面土路,两边设明沟排水。3、简述山西应县释迦塔的造型特征及结构技术成就造型特征:释迦塔内部高九层,其中四个暗层,所以外部看来只有五层,再加重檐共六层。第一层柱高和第二、三、四层包括柱、斗拱、屋檐、和上层平座四个部分的总高都相等,在立面上形成有规则的韵律。各层屋檐按照总体轮廓所需以华栱和下昂进行调整,形成优美的总体轮廓并丰富了檐下造型。最下一层绕以副阶周匝,加强塔的稳定感。塔的总高恰等于中间层外围柱头内接圆的周长,也是塔设计时的重要比例数字。结构技术成就:柱网和构件组合采用内外槽制度,内槽供佛,外槽供人活动;结构上,外槽和屋顶使用明栿和草栿两套构架;这种双层套筒室平面和结构,不仅扩大了空间,而且大大增强了塔的刚度。塔内部有暗层,作为容纳平作和屋檐的空间;各层上下柱不贯通,采用"插柱造",每层外柱与其平座层柱都比下层外柱推入约半个柱径,并向中心略有倾斜,不仅形成各层向内递收的轮廓,也符合力学特性。4、简述晋祠圣母殿的造型特征晋祠圣母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四周施围廊,前檐廊深两间,空间开阔,前檐廊柱采用盘龙柱,盘龙造型栩栩如生。圣母殿斗拱用材较大,柱间仅施一补间铺作,角柱升起颇为显著,而上柱尤甚,使整作建筑具有柔和的外形。5、简述唐宋建筑风格的区别唐代建筑柱础矮平,柱身矮,举折平缓,斗拱尺度宏大,建筑出

檐深远,整体造型舒展大气;宋代柱身加高,举折变陡,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屋顶组合多样化,装饰丰富多彩,雕刻也很精美,建筑呈现秀丽、精巧的特点。6、写出五种中国古建筑屋顶名称,并绘制立面简图庑殿、歇山、硬山、悬山、攒尖,图略。7、写出三种不同地区的民居并简述其特点北京四合院: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布局严整,等级严明。入口多在东南角,门内迎面设影壁,入口院落南侧多为倒座。一般房屋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屋顶样式多以硬山居多,次要建筑多用平顶或单坡顶。一般住宅以大面积灰青色墙面和屋顶为主,在主要住房处施色彩,大门、影壁、墀头、屋脊等部位加砖雕。四川民居:充分利用地形灵活布置建筑,朝向往往取决于地形。布局上,主要房间仍有轴线,但左右房屋不一定对称,院落的形状也不拘一格。房屋结构通常采用穿斗式木构架,墙面材料因地制宜,有砖、石、夯土、主板、竹笆等;建筑外墙多用白色,木构部分多为本色或黑色或枣红色,与高低起伏的灰色屋顶相配,形成朴素而多变的外观。福建土楼:由于聚居而形成的形体巨大的群体住宅。平面多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十米,用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房间达三百余间。底层通常为厨房及杂物间,二层贮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中间建堂,共族人进行公共活动。建筑外墙夯土承重墙厚达1米,下部不开窗,外观封闭,坚实雄伟。8、试举出建筑近代建筑师3位及其代表作品吕彦直 南京中山陵 广州中山纪念堂杨廷宝 北京和平宾馆 王府井百货大楼童寯 南京中山文华教育馆董大酉 上海市政府大厦  9、唐乾陵的布局特色是什么?利用地形,因山为坟,以墓前双峰为阙;平面布局是在山陵四周筑方形"神墙",四边设门,门外建角楼,陵前主神道向南延伸;遍植松柏,精神表意。10、写出中国塔五种主要类型,并各举一实例(说明建造年代和地点)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密檐式塔:河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单层塔: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代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元代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塔,明代11、试举唐宋元明清各时代塔一座,简要描述其特征唐:西安兴教寺玄奘塔玄奘塔,楼阁式塔,平面方形,五层。宋: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砖石仿木,平面八边形,十一层,使我国现存最高的古塔。元: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喇嘛塔,塔建于凸字形台基上,台上设亚字形须弥座二层,座上置覆莲与水平线脚数条,承以断肥

的塔身、塔脖子、十三天与金属宝盖。明:北京大正觉寺塔,金刚宝座塔,它是在由须弥座和五层佛龛组成的矩形平面高台上,再建五座密檐方塔。清: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金刚宝座塔,基座较矮,仅二层,台上建一大四小喇嘛塔艺王座。 12、简述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造型特征及其结构技术成就造型特征:观音阁台基较低矮,各层柱子略向内倾斜,下檐上面四周建平座,上层复以坡度缓和的歇山式屋顶,造型上兼有唐代建筑的雄健和宋朝建筑的柔和,是辽代建筑的一个重要时代。结构技术成就:①高三层,外观为两层,中间设暗层。②结构上使用内外两槽的构架和明栿、草栿两套屋架,内外槽和两套屋架紧密联系。③上下柱子不贯通,采用"叉柱造"。④上下两层空井采用不同形状,有利于防止空井的构架变形,加强阁的刚度。⑤底层斗拱以上和平座楼板以下的夹层,柱间施以斜撑,加强了结构刚度。⑥利用下昂和华栱出跳相等而高度不同的特点调整屋面坡度,使外观更雄壮有力。13、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抗震性强; 而且取材方便, 加工容易;其缺点是不耐久、不耐潮、不耐火、不耐虫蛀、不耐腐蚀。14、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建筑的造型特点唐代建筑总体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①柱础矮平②柱高约等于明间面阔,柱身较矮③斗栱尺度大,补间铺作数量少④屋面坡度平缓,出檐深远⑤建筑装饰简洁有力15、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①斗拱的结构机能大大减弱,成为纯装饰构件。②斗拱的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的数量增加③柱的比例细长了(唐宋1:8-1:9,清1:10)④屋面举折加大,坡度变陡,出檐深度减小⑤柱的升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了16、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清式彩画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种和玺彩画:清代彩画制度中等级最高的形式,仅用于宫殿、皇家坛庙的主殿、堂、门等主体建筑上。该彩画用金量较大,各主要线条均沥金粉,金线一侧衬白粉线或加晕。旋子彩画:明清时期常用的一种彩画类型,以旋花为主体进行构图。旋花纹饰为旋纹。苏式彩画:起源于清代早期,因苏州始用而得名。常以人物故事、山水、花鸟、虫鱼、异兽、流云、博古等绘画及各种万字、回纹、夔纹、锦纹等为图案为画题。17、概述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和组景特点颐和园布局根据使用性质和所在

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一、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二、万寿山前山部分;三、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四、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全园总面积四千余亩,水面占四分之三。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布置了一片密集的宫殿,主要是召见群臣、处理朝政之所及寝宫。建筑群平面布局严谨,采用对称和封闭的院落组合,属于宫廷格局而无园林气息。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转入前山,顿时豁然开朗。前山中心地段布置排云阁和佛香阁,为全园主体建筑。两侧有若干组院落,临湖傍山一带散置各种游赏用的亭台楼阁,都依山自由布置。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水面狭长而曲折,林木茂密,环境幽邃,和前山旷朗开阔形成鲜明对比,后湖东去尽端深藏一幽静水院,富于江南园林意趣。18、元大都的规划特点①方形平面,依《考工记》而建②宫城位于中轴线南侧③道路布局呈棋盘方格网布局,主次干道、胡同分区明确④水系规划合理⑤居住单元为分散的坊19、简述嵩岳寺塔的建筑特点嵩岳寺塔是密檐式塔,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也是唯一的十二边形平面的塔。十五层,高40米。底层转角用八边形倚柱,门楣及佛龛上已用圆拱券。密檐出挑都用叠涩、未用斗拱。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楼板分为十层。塔身外轮廓有柔和收分,呈一略突曲线,密檐间距逐层往上缩短,与外轮廓的收分良好配合,使庞大塔身显得稳重而秀丽。20、北宋东京城的特点  ①有三重城,每重城墙之外都有城壕,城门之外有瓮城,上建敌楼和城楼,设防御用马面  ②布局开放,取消包围里坊和市场的围墙,取消宵禁  ③临街设店,聚行成街④更新建筑类型,城市生活多样化,出现瓦肆。⑤设置了专门的消防队和瞭望台用以防火⑥四水贯都,对城市用水、漕运、排水有益。21、《营造法式》及其成就《营造法式》是北宋后期主管工程的将作监李诫在继承和总结了古代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熟练工匠的经验编订的。书中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个部分,共34卷,记载了北宋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的建造中,模数的制定和运用,设计、技术、装饰、管理等方方面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这本书对于研究宋朝建筑乃至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是人类建筑遗产中珍贵的文献。 1、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建筑发展经历了几次高潮,在何时?①汉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

,到汉朝已经基本形成,确定了台基 --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木架结构。在建筑群体组合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艺术手法:多用对称形式,加强纵向中轴线;以低矮的次要建筑烘托中央主体;多层楼阁式建筑以斗拱承托腰檐;在宫殿、陵墓外部使用阙,加强建筑群的隆重感。斗拱已普遍使用,未定型化。屋顶形式以悬山、庑殿顶最为普遍。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都有了巨大进步。②唐宋是中国封建前期建筑的高峰。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木建筑采用古典模数制,开始定型化,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也都有了长足进步。砖石建筑有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佛塔的建造。园林兴盛③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制砖技术有了较大发展,砖被广泛应用。官式建筑已完全定型化,建筑装饰琐碎繁缛。在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出现了故宫、天坛等经典建筑。民间建筑的类型和数量较前加多,质量有所提高,民族建筑也有了发展。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传统基础上创造了新手法,留下若干优秀作品。2.结合实例论述中国民居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民居类型丰富,从北到南,变化很大,其中自然环境是民居建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巧妙结合地形,充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因材致用也是民居最大的特点。气候:一般说来,北方墙厚,屋顶厚、重视南向、争取日照,院落宽敞;南方屋檐深挑,天井狭小,室内空间高敞,以利通风而屏蔽强烈日光辐射,往往强调风向而不强调日照。(举例说明)地形条件:民居与地形的结合也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平原地区对民居空间的制约小,布局较为宽松;山地则对民居的布局产生较大影响,山地民居往往顺应自然地形的变化,采用挑、吊、台、梭、拖等处理手法将建筑与地形完美结合,智取空间。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条件还形成了独特的窑洞民居。3.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的特征①规模很大,是包含有起居、宴集、骑射、观剧、祀祖、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多种用途的综合体。清代帝苑的布置一般都有两大部分;一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②清代苑囿造景通常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景点。③帝王苑囿的建筑布局与形式除宫室部分较规整严谨外,其它多较活泼,随意布局,建筑式样多变,与地形结合紧密,建筑体量比较小巧素雅,常不用斗拱,但同私家园林相比,又显得堂皇壮丽。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与空间相称,体量尺度都很

高大。④帝王苑囿主要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点缀山石,形成真山与假山相结合的方式。⑤花木配置多做群植或成林布置,不似私家以单株欣赏为主。论述时应结合实例进行分析。4.试述宋代建筑的发展与革新①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性变化:打破了汉唐以来的里坊制,取消了夜禁制度。出现了夜市和自由形成的草市,都城内临街设店,一些娱乐性建筑也大量沿街兴建,某些大寺观还附有园林、集市,成为市民活动场所之一。②建筑艺术:总体布局上加深了院落纵深发展的程度,建筑群体组合高低错落富于变化。建筑风格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在装修及装饰及色彩上,灿烂的琉璃瓦和精美的雕刻、彩画都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效果。③建筑结构:木构建筑结构开始简化,斗拱机能开始减弱;建筑的标准化、定型化已达到一定水平,便于估工备料、提高设计施工速度;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④建筑材料:大量用砖(城墙、路面、砖塔、墓葬);琉璃砖瓦的生产、标准化和镶嵌方法都得到提高。⑤书著:出现了总结建筑建造经验的《木经》和《营造法式》两部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文献。⑥园林兴盛。5.试述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发展①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在城南加筑外城,主要为手工业、商业区及天坛、先农坛。②内城城门都有瓮城,上建城楼和箭楼。③皇城位于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呈方形。宫城四角建有华丽角楼,西面辟们,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听政之所,城外有护城河。④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所有城内宫殿及其它重要建筑都沿此轴结合起来。⑤内城街道沿用元大都的,城内干道以平行于主轴的两条为主,胡同与胡同之间配次干道,形成相互垂直的方格网。⑥饮水主要靠人工凿井。护城河只起防卫、排泄雨水之用,城中什刹海、太液池起空气调节作用。⑦北京市肆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形成四个商业区,各行业有"行"的组织。⑧大小干道下用砖修排雨和污水的暗沟。6.论述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成就总体布局:宫殿所在地区称皇城,位于北京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形状。宫城之内,大致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内廷以乾清门为界,其北属帝王生活区。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位中轴线上。其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嫔妃居住处。建筑成就:①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②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③建筑形体尺度的对比;④富丽的色彩和装饰;⑤技术设施7.论述天坛

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总体布局:①天坛的规制仍存明初天地合祭的痕迹,北面两角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②整个建筑组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③由于传统礼制关系,天坛位于大街东侧,主要入口设在西面。④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南部有祭天圜丘及附属建筑;北部以祈祷丰年的祈年殿为主体;内围墙西门内南侧为斋宫;外围墙西门内建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建筑特点:①建筑设计遵循严格的思想要求,在艺术上表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圆形平面、附会天为"阳"使用奇数,屋面使用蓝色琉璃瓦)②在空间组织上,通过轴线及空间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突出主体。(举例分析)③大片的松柏在创造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8.结合实例分析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和造园手法私家园林是为了满足地主官僚、富商的生活享乐而建造的,常常为宅地的扩大与延伸,是可居、可游、可观的城市山林,一般都不大。其造园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有自己的特点,但又相互贯通,联为整体。②水处理方面:池有大小主次之别,水面处理也有聚分的不同;池岸不宜僵直,也不能太高;吃面桥梁常以梁式桥为主,平面曲折。③假山是园景中的重要因素,通常有土山、土多石少、石多土少、石山四种,明代以后私家园林多用后两种。④建筑处理方面:建筑布局常因地制宜,灵活随机;建筑类型丰富(厅堂、轩、馆、楼、台、阁、榭、廊、舫等);建筑造型一般都轻巧淡雅、玲珑活泼;细部装饰精致灵巧,色彩调和;建筑空间常开敞流通。 ⑤花木在私家园林中以单株欣赏为主,较大的空间也成林栽种。9.试论唐代到清代木构建筑单体造型的演变唐:柱础形制简洁,多用覆盆或莲瓣,形体较平矮。柱高等于明间面阔,明间通常5米,柱比例粗矮。斗拱用材雄大,屋面坡度平缓且出檐深远。立面多采用直棂窗,鸱吻造型简洁秀拔。整体风格简洁雄浑。宋:房屋面阔一般从明间向左右两侧逐渐减小,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观。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为长方形,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加多。门窗的样式逐步丰富,柱础的形式与雕刻也趋于多样化。屋顶坡度随建筑规模越大坡度越陡。彩画和装饰都给人以柔和灿烂的印象。整体风格呈现柔和绚丽的倾向。辽代建筑基本继承了唐代的简朴、浑厚,金则揉合了宋辽建筑的特点。明清:斗拱结构机能退化,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出檐深度减

小,柱的比例细长,升起、侧角和卷杀不再使用,屋顶柔和的曲线消失,屋顶举折加大,整体风格沉重、拘禁但稳重、严谨。18秦汉时期建筑的成就与特征从建筑结构看,秦汉是中国木构技术的成熟期。结构方式 - 梁柱式、 穿斗式、井干式能建造各种复杂的建筑物,大量使用成组斗拱2··从建筑类型看,除了继续营建宫室,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层建筑增加。广建楼、阁、阙、栈道,开创了山水花木配合房屋而造园的方法(苑)。从艺术风格看,秦汉建筑古朴凝重 -- 秦汉古风,中国建筑的古风时期4· 从建筑材料看:秦汉地下建筑中广泛使用了砖。5· 城市建设方面 ,建成了严谨规划的汉长安城。6· 有能力建造长城、骊山陵、都江堰等大型工程。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架建筑:南禅寺大殿(唐)唐代的砖石塔的实例①楼阁式砖塔--大雁塔(明代重修)②密檐塔--小雁塔、河南登封法王寺塔(唐)③单层塔--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唐)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隋)五代时期砖木结构塔与石塔的实例①砖木结构: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保俶塔②石塔:南京栖霞山舍利塔、杭州闸口白塔、杭州灵隐寺双石塔③铁塔:广东光孝寺铁塔宋代的砖石塔的实例、基本特征;石墩梁桥实例砖石塔:①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84米;②河南开封祐国寺塔--现存最早的琉璃塔;③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多为八角形平面;楼阁式塔;仿木建筑或木构屋檐桥梁:泉州万安桥(石墩梁桥)16、元代的藏传佛教建筑北京妙应寺白塔,其设计者尼泊尔工匠阿尼哥17、元代道教及伊斯兰教建筑代表作品道教--山西永乐宫伊斯兰教--泉州清静寺元代木构架技术的基本特点①采用天然弯木②减柱法、移柱法③减弱斗栱功能,加强柱梁联系--加工粗糙、用料草率、构件简化,但加强了稳定性、整体性19、明代建筑特色①砖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空斗砖墙,出现硬山建筑②明代的木结构:减柱造消失, 生起、侧脚、梭柱、月梁逐渐取消③官式建筑:加强整体性、斗拱装饰化、简化施工,建筑形象严整稳重;民间建筑水平提高④《鲁班营造正式》--民间房舍和楼阁的建造方法20、无梁殿是砖拱结构,实例南京灵谷寺无梁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