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观后感

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提出:“轻”与“重”。 他说:“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溃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也许最沉重的负担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的比大气还轻,会高高的飞起,离开大地即离开生活。他变的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无意义。那么轻为积极,还是重为积极呢?这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是:轻与重对立最为神秘,也最模棱两可。

人生离不开“轻”,“轻”是人留恋的终极原因,比如:爱情,友谊,音乐,欣赏大自 然,艺术创作等这些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在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徐志摩和三毛。他们喜欢自由,追求友谊,爱情和童真。他是懂的享受生命本身的人。

人生离不开“重”,“重”给人能带来充实,在“重”的圈子里,人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从其中感到心灵充实的幸福,人会在人的本质力量化过程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为自己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 比如:当我们站在领奖台上,我们心中洋溢着喜悦之情,我们会通过“奖牌”看到我们的本质力量,我们会体会到被众人肯定后那种精神上无限的幸福。所以“重”在我们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了“轻”与“重”外,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可称为“沉重的轻”。所谓“沉重的轻”,是指人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感到无聊、空虚、寂寞、孤独等难以承受的感绪和纠缠在精神之中解不开的死结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那本书中,提到托马斯在开始离开他的妻子特丽莎的几天里,托马斯确实获得了自由。他又回归到了单身汉的生活,整天可以呼吸令人心醉的自由气息。但是不久,失去责任的“轻”就让托马斯难以承受,他发现自己原来更需要承担家庭责任的这份“重”。沉重的轻”是人生的一个困惑,君不见大多数无所事事的富人经受着难以言表的烦恼,君不见杰出影星翁美玲因不堪忍受爱情中的“沉重的轻”而自杀身外亡。君不见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病来源于想不开的“沉重的轻”。

探讨完“轻”、“重”、“沉重的轻”使我们明白了人应该这样的活着:一边疯狂的赚钱,一边疯狂的花钱,挣多少,花多少,只要开心幸福就好。因为这样的人生观可以恰倒好处的把 “轻”与“重”结合起来,使人既享受了生命本身,又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让人感到充实平静。它是一种非常切合实际的哲学生活观,试想一下,人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变,没有一件

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了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所以我喜欢诗人兰坡的诗:人生一边赶路,一边观花。 因此,在这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就应该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娱乐。我们的人生需要在同一生活段完美地把学习工作娱乐结合起来。在生命的过程中来体验幸福,追求幸福 大街小巷,长亭短亭,碌碌红尘,人来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羁绊于名缰利锁,永远在奔波劳碌,没有谁能真正停下来。

也许,这正是人生的悲剧所在。我们的“向上精神”本源于愚昧,我们的“进取心”来自无知,而盲目的进取心又至少给了人生一个“重量”的感觉,使人生似乎有了“意义”和“满足”,正如在“三岔驿,十字路”上“扬扬拥盖来”的得意之人。但实际上,盲目的动力最终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来似乎幸福,却是本质上的空洞。特别是,当“追求”本身都值得怀疑时,人生便会陷入彻底的空虚中,失去任何“重”压的人生之“轻”,使一切的满足感荡然无存,自我便无法再支撑了。人生的命运都是如此无奈,如此令人愤怒。

人生是如此无奈,一心想羡慕神仙,想摆脱功名、金钱、娇妻、儿孙之“重”的困扰,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摆脱困扰后的失重之“轻”,生生世世在这个永恒的悲剧中重复,再重复。

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象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不是所有的落叶,都会飘成生命的轨;不是所有的微风,都会吟出秋天的歌,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会结出美丽的果. 我和你的距离,只不过是飞鸟与鱼的距离。 一直在思索着生命为什么要存在,为了什么而生活.也许是思维的一种无理取闹,但却让我为此困惑了很久,我尝试着做改变,但很多时候都是无疾而终,被当在了"深入探索"的门外,一直没真正的弄明白,所以还若以前,一样的困惑,一样的生活. 自然,有了一些感悟,从中感觉到,茫然的状态多了,生命变得会更加的沧桑和脆弱,如果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多了些犹豫,那么坚强的人也会懦弱,而从未没有成就感的完成一件事情,那从不会体会到坚强毅力的重要性,而我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没有了那种胜利喜悦的领悟,让我倍感压力中,觉得对生活的空寂. 于是,去积极的寻求一种信仰,去弥补心灵随时出现的道德弱化,或者思想的挣扎,去积极的面对生活,以填充空余时间带给的凌乱,但生活还要生活,所以一直改变生活让之更好的生活,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正目的,生活着,探索着,这就是人生最终经历的过程. 继续行进,不管是怆然,还是平坦,都是一种阅历,而阅历中感悟到的,会增补生活的单调和乏味,而在强调这意义时,人更应该多尝试寂寞带给人生的享受,而不只是充满"色彩"的部分才是向往之所在.曲折会让人柔韧,这才能让人曲伸自如. 余华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地生存,这不仅是对生命状态的提示,更是对人的生命力的肯定. “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既然生命只能在摸索中前行,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能做的无非就是将重量扛在肩头,在选择中把仅此一次的生命画写完整。责任,道义,关怀。。。。我们心中的牧歌悬在彼端始终在召唤,纵然有缺失与遗憾,却必须直面生命的赤裸与显然,也许,当我们义不容辞的承担了责

任,担当了道义,负起了关怀,给予了呵护,生命承受的这些重量会爆发出强劲的声音和力量,“牧歌”不再是遥遥无及。最起码,在我们早就知道一定会双双死去的托马斯和特蕾莎的呵护下,在其困苦和脆弱之中,最终会出现也已被死亡所威胁的卡列宁的微笑。那也很好! 其实生命是一场幻觉..烟花绽放了..我们离开了. `

 

第二篇:_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_的原型批评解读

20xx年6月

第9卷第3期(总第45期)

安阳工学院学报

Journalof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

Jun.2010

Vol.9No.3(Gen.No.45)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原型批评解读

刘惠娟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要:本文运用原型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模式,分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部作品中的神话以及《圣经》原型意象,

以期使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作者的独特创作技巧和创作思想,增强小说的阅读性。

关键词:《圣经》;神话;原型意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28(2010)03-0080-03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中国读者所接触的

第一本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李凤亮,2006:9),也是读者最熟悉、为作者赢得声誉最多的一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下简称《生命》)描述了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普通知识分子备受压榨、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此书是全世界公认最受欢迎的畅销书之一,也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

《生命》一书中不乏圣经以及希腊神话原型的应用。本文旨在从原型批评角度对此作品进行阐释,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此经典作品。

一、神话—原型批评概述

神话—原型批评兴起于19世纪末的英国。原型理论跨越了传统的文本研究方法,将一部作品置于文学传统或文学整体中研究并寻找规律,建构文学发展的宏观结构。其发展经历了弗雷泽的人类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为代表的三个发展阶段。

英国社会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GeorgeFrazer,1854-1941)的理论为此批评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对20世纪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弗雷泽认为,人类信仰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巫术、宗教和科学。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开始完全了解大量的神秘习俗以及神话。随后,瑞士精神科医生荣格(CarlGustavJung,1875-1961)从心理学视角为原型奠定了理论基础。荣格进一步确立原型就是原始意象。

基于荣格的心理原型模式,加拿大文学评论家弗莱(HermanNorthropFrye,1912-1991)建立了成体系的理论系统。由此弗莱被认为是原型批评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著作《批评的剖析AnatomyofCriticism》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

文学理论著作之一。在此书中,弗莱(Frye,1983:366)为一些原型批评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他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Poetics中提炼出“神话”的定义,认为“在文学批评中,神话myth等于mythos,(mythmeansmythos),即一种有结构性组织原则的文学形式。”他随后把神话定义为:一种叙述方式,即其中一些人物为超人类,他们并不一定是真实或现实的。”至于原型,弗莱强调原型是“一种典型或再现的形象”。他(同上:102)又指出:“我把原型当作一种象征,这种象征把两首诗连接在一起,从而融合并统一我们的文学经验”,但也可能是“一个文学象征,或贯穿文学使用的象征群,因此变得惯例化”(Frye,1983:434)。弗莱认为文学创作就是努力寻找人类原型,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就是透过原型去挖掘象征意义,属于西方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内容的圣经就具有丰富的原型内容。总而言之,原型是普遍内化的意象,可以是神话、惯例、象征等形式。

西方无数作家移置、借用圣经故事和基督教教义的隐喻和象征来述说人生和历史的哲理。“《圣经》的情节几乎在所有西方文学作品中都有影响,圣经中主要的比喻、课题和象征也演化成有相对普适性原型模式和符号”(孙彩霞,2005:21)。

而原型批评“主要用于研究那些经典作品或即将成为经典的作品中,运用神话原型,让读者产生共鸣,使读者能有更好的回应的现象”(Guerin,WilfredL等,2004:158),即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木鹰现象”(woodenhawks),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宗教、人类学和文化历史学有关。许多原型是从是圣经或是希腊神话中衍生出来的,并且不断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批评实践中,神话原型批评旨在寻找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人物类型以及

收稿日期:2010-01-13

作者简介:刘惠娟(1982-),女,河南安阳市人,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学。

第三期刘惠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原型批评解读

81

叙事结构,找出它们背后存在的基本神话原型模式。

二、《生命》一书中的圣经原型分析

对于《生命》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强大的阵容,内容非常广泛,研究方法也是多元化的。如运用复调理论来分析昆德拉的创作手法(李凤亮,2006;金丹元,张大森,2003;);分析作品中的人物(饶玮,易娜:2006;陶家俊,1997);探讨小说中的哲学意义(李凤亮,2002);另外还有把昆德拉与王朔、王小波等作家相比较等(段金柱,2002)。国内著名的批评家和专家,在米兰·昆德拉的传记、作品的评论方面也做出了极大贡献,为米兰·昆德拉的研究者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对米兰·昆德拉的研究很有启发。然而,尚未有人从原型角度对此作品进行探讨。陶家俊(1997)虽然提及了《生命》中的原型意象,但是未结合原型批评理论对此作品进行透彻分析。本文作者意在指出,《生命》这部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品,除了包含复调等独特的创作手法外,也蕴含着丰富的原型意象。不管作家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将“原型”运用到作品中,对作品中“原型”的挖掘与深刻剖析都将会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对该作品的理解。

(一)场景意象

在荣格看来,水也是众所周知的无意识的象征(Guerin,WilfredL等,2004:161)。原型理论认为,水是人类的再生,与出生死亡复活相关;同时,水也象征着人类心灵的净化和救赎。

《圣经》中,使以色列人得以重返家园的犹太人先知摩西一生下来,就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埃及国王为控制以色列的人口,下令杀死所有出生的男婴。摩西的父母冒险把儿子匿藏,但三个月后,孩子再也藏不住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摩西的父母他放进一个芦苇编制的草框里,搁在尼罗河边的芦苇丛中,被法老的女儿发现并收养。

《生命》中的特丽莎,和弃儿“摩西”的命运相似。特丽莎同样是个被家庭抛弃的“弃儿”。特丽莎的母亲年轻时在众多的求婚者中,选中特丽莎的父亲,是因为找不到人打胎而不得不“下嫁”,因此她把特丽莎看作是阻碍其获得幸福的罪魁祸首。几年之后,特丽莎的母亲与一个感情骗子私奔,父亲意志消沉,游手好闲,被关进监狱没多久就死了。特丽莎又成了母亲的累赘,在新组建的家庭中,丝毫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特丽莎第一次出现在托马斯的公寓,并因为高烧不得不在他的公寓过夜时,托马斯“慢慢感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爱,却很不习惯。对他来说,她象个孩子,被人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筐里顺水飘来,而他在床榻之岸顺手捞起了她”(韩少功,1987:4-5)。他感觉自己就是那个收留并拯救了摩西的埃及皇族,而特丽莎经由这个比喻,似乎在托马斯这里找到了重生。因此,唯有特丽莎被允许在他的公寓里居住,因为他总觉得特丽莎是个弃婴,被人抛弃,只有他可以拯救特丽莎,“他怎么能让这个装着孩子的草篮顺流飘向狂暴汹涌的江涛?如果法老的女儿没有抓住那只载有小摩西逃离波浪的筐子,世上就不会有《旧约全书》,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知的文明。多少古老的神话都始于营救一个弃儿的故事!如果波里布斯没有收养小俄狄浦斯,索福克勒斯也就写不出他最美的悲剧了”(1987:9-10)。其实,是特丽莎的柔弱无助,她内心深处的苦楚,她的不断逃避,在托马斯心中引起了一种深深的共鸣。借用圣经中有关摩西的原型,作者表达了托马斯对特丽莎的爱情的感觉,并借用贝多芬的四重奏表达了他对特丽莎爱情,“非如此不可”。

这一场景的反复出现,正符合了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他指出人类的无意识行为(uncon-sciousness)分为两层:第一个层次是个人无意识;第二个层次是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ness)。所谓集体无意识,即一种由人类所有成员所继承的“种族记忆”,它显现在反复出现在某些意象、故事和想象之中,并作为心理积淀以不同形式反复在神话、传说等文学作品中出现,丰富了文学创作主题(张中载,2003:70)。

(二)人物原型

在英语中,有这样一个习语:“adoubtingThomas”,用来指那些生性多疑的人。该习语源自《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20章。该篇讲到耶稣复活后出现在众人面前,十二门徒之一托马斯没有亲眼见到,声称除非看到他手上的钉痕,用手探入他的肋旁,否则不信他已复活。后来人们用“doubtingThomas”指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

《生命》的男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结过一次婚,有一个儿子。在托马斯的生命中,他不断怀疑着婚姻、爱情和事业,面对着祖国的社会政治变迁,无声的反叛、抗议,却软弱无力。他怀疑一切价值标准、一切道德观念,与自己的家庭切断了联系。托马斯对捷克当局的政治目的表示怀疑,因一篇借俄狄浦斯题材抨击时政的文章受到牵连,被迫辞职。他不知疲倦地一次又一次地反叛,挣扎于现实社会中。

通过神话原型暗示,女主人公特丽莎也具有了悲剧女王的那种魅力。在古希腊神话中,有着关于佩耳塞福涅的故事。她是地狱女王,一年当中有半年以上的时间要在地狱中度过。特丽莎的世界中,她一直在逃避,母亲的世界,托马斯的世界,现实

82

安阳工学院学报20xx年

的世界,却拥有也挣脱不了。特丽莎所生活的前苏联占领下的捷克,社会状况如同地狱一般黑暗。而作为托马斯的情妇,她在生活中似乎没有出路,她感到在精神上受到压抑与束缚,被种种不幸与灾难包围着,难以实现她的梦想与追求。尽管特丽莎执拗着要改变自己的处境,但她不是自己的命运之神,她说服自己不断相信托马斯,只是冀望于他会带她离开,可是在托马斯带她离开捷克来到瑞士日内瓦后,这样地狱般的生活似乎没有结束,而只是另一种折磨的开始。

托马斯和特丽莎仿佛就像被放逐的亚当和夏娃(陶家俊,1997:16),不断受到上帝的惩罚和折磨。托马斯以为,他“不得不”选择特丽莎,他不断回想着柏拉图《对话录》中的“著名假说:原来的人都是两性人,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世界上漫游着寻找那一半。爱情,就是我们渴望着失去了的那一半自己”(韩少功,1987:255)。他认为特丽莎是他的那半爱情,是他拯救了特丽莎的灵魂。于是他背负起沉重的负担,虽然曾经也想摆脱这样的负担,但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同上:3)。而特丽莎执着于“天堂牧歌”,对于特丽莎来说,“牧歌”式的过去文明是她寻找自己的理想王国,“我们都是被《旧约全书》的神话哺育,我们可以说,一首牧歌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一幅图景,像是对天堂的回忆:天堂里的生活,不像是一条指向未知的直线,不是一种冒险。它是在已知事物当中的循环运动,它的单调孕育着快乐而不是愁烦”(同上:313)。正因如此,特丽莎内心勾勒出一幅乡村图景,并为之迷恋。她渴望的“牧歌”即是她想象中的天堂。

三、结束语

文学作品中使用《圣经》神话原型,决非故弄玄虚,而是将原型作为一种对比原则、批判标准及参照系,影射了人与社会存在的问题,使作品主旨一目了然。圣经原型的运用,使读者自然而然地将

小说人物与圣经人物相比照,对小说的认识无疑更进一步,从而获得了超越时空的审美体验。不管忠实程度如何,都会使小说上升到神话的高度,赋予小说张力,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令人回味无穷。原型批评的目的,就是将一部文学作品置于文学传统或文学整体中,认识其所处的背景。这种批评不再局限于封闭的文本研究和狭隘的作家研究,而是扩展到了人类学、文化学的层面,试图给文学一个完整的视角来认识一部作品,对其作出更为深刻、客观的评价。读者若能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来阅读《生命》这部小说,定能洞见一片新的天地。参考文献:

[1]Kundera,Milan.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M].NewYork:Harper&Row,1985.

[2]Guerin,WilfredL.,etal.AHandbookofCriticalApproach-estoLiterature[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4.

[3]Frye,Northrop.AnatomyofCriticism:FourEssays[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73.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4]段金柱.在小说里思考存在—

与《黄金时代》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2,21(2):62-65.[5]韩少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

——从《生命中不[6]金丹元,张大森.“颠覆”后的另一种读解—

能承受之轻》到《布拉格之恋》的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2003(4):35-48.

——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7]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

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米兰·昆德拉小说[8]李凤亮.小说:关于存在的诗性沉思—

存在关键词解读[J].国外文学,2002(4):61-69.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主人[9]饶玮,易娜.沉重的背叛—

公萨宾娜人物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19(5):71-75.

[10]孙彩霞.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圣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1]陶家俊.试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人物的象征意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66(4):13-18.

[12]张中载.原型批评[J].外国文学,2003(1):69-74.

TheArchetypalImagesin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

LIUHui-juan

(FacultyofInternationalStudies,HenanNormalUniversity,Xinxiang453000,China)

Abstract:Inlightofthearchetypetheory,thispaperaimstodiscovertheimplicationsinMilanKundera'sthe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bytracingsomecharacterswhosearchetypesstemfromTheBibleandGreekMyth.Therefore,itcanprovideanewreading-perspectiveforreaderstoappreciatethisnovel.Keywords:Myth;theBible;ArchetypalImages;TheUnbearableLigntnessofBeing

(责任编辑:王念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