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后感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与前世对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办法加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引自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最近有幸拜读了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本书描述了一九六八年苏俄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本书剖视隐秘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本书探讨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 本书以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围绕他们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它带领着我们思考——什么才是人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托马斯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他是一名外科医生,经历过一场失败的婚姻,因此对女人产生了一种又爱又恨的情感,从此他开始了他爱情游戏的周旋,他甚至制定了一套外遇守则来应付他众多的情妇。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爱上了特丽莎——一个餐厅的女服务员。尽管这违背了他的外遇守则,然而他对她的爱却浓烈到战胜一切——他娶了她。不幸的是,托马斯始终没有放弃他那套原则,坚持灵肉分离,在情妇之间游移不定,这让深爱他的特丽莎心碎。在这种极度不安的情况下,特丽莎开始变得猜忌和产生恐怖的想象。

与此同时,捷克的政治局势陷入动荡之中,苏黎世的一位权威医生对托马斯发出邀请,于是两人决定到苏黎世生活。然而,面对陌生环境的不安与丈夫仍然与情妇斯通的情况下,特丽莎决定离开,回到祖国。在特丽莎离开的最初几天,托马斯却是感受到了失去责任的“轻”,但很快他发现失去了责任,一切变得空虚难耐,他发现承担一份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有多么重要!于是托马斯回去找她,从此两人在没有分离,但悲剧却仍然发生了,一场车祸夺走了两人的性命。

在本书中,另一个主人公,萨宾娜,托马斯的情妇,她是一名画家,曾经是托马斯的情

妇之一,但她是特别的,她一生讨厌忠诚,然而不断地背叛却使她陷入空虚寂寞当中,她厌恶社会交往中的媚俗,却又不可避免的成了“媚俗”之人。什么是生命的“重”?什么又是“轻”呢?

人生的命运与价值是本书的主题,人生是需要信念和理想的,而更重要的更是其追求的过程。当人生有所负担时,负担越重,人越接地气,越能感受到生命的重量,而当一切负担消失时,人会感觉轻飘飘,人生也会因此失去了意义。

于是,我们应选择生活中的责任与负担,过重不好,过轻,也不好。

 

第二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重

昆德拉写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成就了昆德拉。将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感情生活以形而上的高度放在战争中而脱离战争去写,以看似简单实是复杂的情节去写,以夹叙夹议的笔调去写,十分精彩熟练地驾驭大背景与“小故事”的关系,在创作史上并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昆德拉的这部书尤以形而上和经验世界的巧妙对接见长。

永恒轮回的问题总是经久不衰,作者以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灵与肉、轻与重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可以说,看完开头,大多数读者如处云里雾中,眩晕。由于接受上的障碍而不得不跳过开头部分或者合上书本。然而细细品味作者的观点,我们似乎能够想像云清雾散后的蓝天。但这仅仅是想像,而离完全看清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迫使我们急切的想一睹为快。云清,雾亦清,可我们一时很难拨云雾而睹青天。

如同昆德拉自己所说,“我曾在艺术领域四处摸索,试图找到我的方向”,托马斯、特蕾莎、萨丽娜也是四处摸索着寻找自己的方向。复述小说的情节实在没有必要,因为小说情节之简单能令凡识字之人看懂,或者简单的情节一经复述会变的索然无味,而情节之外的哲学思考并非每一个读者都能领悟。我们感谢昆德拉给我们如此简单的情节,同时我们也要感谢昆德拉给我们这么不简单的情节,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宇宙。

作者不厌其烦的谈到存在这一话题,我们可以领悟到作者笔下的存在已经具有形而上的意义了。“正如史书上谈及的是一桩不会重现的往事,血腥的岁月于是文字、理论和研讨,变得比一片鸿毛还轻,不再让人害怕。”一语点醒梦中人,往事存在过,消失了然后又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前者是沉重的,而后者“比一片鸿毛还轻”。我们可以这样想,假如我们遇到战争或者其他什么灾难,那么我们的存在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当我们百年以后,后人翻开史书只能看到“某年某地因某事发生了战争”之类的字眼,我们就不复存在了。存在过的存在消失了,我们岂不是“比一片鸿毛还轻”?然而这种轻谁能心甘情愿的承受呢?在这里,轻的含义基本上可以明确为:一种形而上的抽象。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对这种轻可以侃侃而谈,却不能直视它的存在;可以对“某年某地因某事发生的战争”诽之有诽,却很少关注战争中存在过的无数难民;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主宰战争的将军元帅,却难以想像自己就是那无数难民之一;可以很重视自己现在的存在,却难以发现自己对于将来的渺小??只有当沉甸甸的事实摆到自己面前是才能体会到“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只能对史书上的文字当一回仁者。像东汉的董卓说的“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一样,“小民实在轻的不能再轻了。而作为小民自身而言,悲欢离合总关情,何况生死呢?由此可见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之重,轻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写到了战争,到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做了故事的背景,但是这样的战争和个人存亡得失相比,也重的要命,也就是说,托马斯和特雷莎、萨丽娜的感情纠葛在它面前“比一片鸿毛还轻”,况且这还没有成

为历史,他们三个不得不面对这个悲惨的世界,不如鸿毛般的轻亚的他们喘不过气来。

到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秘密:米兰.昆德拉为我们塑造了两种轻——成为历史的轻和现世的轻。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后者的前者的证明。抛开米兰.昆德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轻。譬如我们对每天都要经过的路边小摊早已经习惯了,突然有一天,那个小摊消失了,我们心里肯定会感到空虚,以至于努力回忆其本来面貌,而小摊的面貌就在我们的回忆中逐渐模糊,我们就会更加空虚甚至难过。这是这几天我们感受到的自己不可承受的轻。而那个小摊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小摊主遇上了难以抵御的变故——或者是发了一笔横财,或者是家中出了灾难,这对小摊主来说是他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事情。可对我们来说又“比一片鸿毛还轻”;而我们对于小摊主来说更是打酱油的路人甲。有什么关系呢?地球不会为我们中的任何人停止哪怕一秒钟的转动,历史的车轮照样滚滚向前,我们成了后人的鸿毛。不过,有一点绝对不容忽视,那就是过去了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到,我们活在当下。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重量就显示了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存在。换句话说,我们的生命的经营者是我们自己,无论成为历史的轻还是现世的轻,都为我们的生命难以承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重,压得我们难以喘气。而我们就在“轻”与“重”的永恒轮回中“存在”,然后消失,最后作为消失了的“存在”而“存在”。我们活给我们自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