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读书报告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读书报告

成君忆的这本书从发展事业、完成人生价值的角度来看唐僧四师徒的取经之旅,新奇生动,十分具有可读性。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组织设计和团队建设的能力,使一位优秀的职场人士如何学会做事,更要如何学会做人。该书将唐僧师徒四人分作完美型、力量型、活泼型、和平型四种不同类型的员工,他们的取经路实际上就是这些员工在同一个团队中取得平衡,并最终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完美结合的过程。对于团队而言,伙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和相互协作至关重要。无论是力量型的人,完美型的人,活泼型的人还是和平型的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性格魅力,来赢得团队伙伴的支持。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最终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下面,我就来谈谈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这四种类型员工的看法。

完美型——唐三藏

谈及完美型员工,作者首先指出他们善于从事务中寻找意义,愿意费心考虑各种暗示,所以比之别人想得更多、看得更远。他们是对自己有着很高的标准的,并且愿意接受调整,所以往往被委以重任。这种人才往往是公司高层愿意培养的,信任这样的人意味着他们得到良好的发展前景的同时也会为你提供许多具有保障的利益。

像唐僧这样的人,在为自己确立高标准的同时也会为自己带来很多困难,所以必须要学会强调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从而让心情愉快起来,并且学会自我认同。同时还有一个需要强调的事情,那就是严于律己,但是要宽以待人。完美型人格的高标准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保障工作的高质量,但也可能导致团队的疏离。孙悟空等人也曾多次因为唐僧的高标准而不愉快甚至产生矛盾。仅从唐僧这方面来讲,他需要学会放宽评价的标准。完美型人才应当记住,凡事不可强求,世事难以尽善尽美,适当的放宽评价的标准,也许更加能够保障计划的实施与目标的达成。他们应该学会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可能在不遭到反感的情况下,帮助你的伙伴们获得人生和职业生涯的成长。强硬的态度多数时候只会带来恶果。

力量型——孙悟空

孙悟空的性格是动物的本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的完美结合,猴子的机灵、顽皮、酷爱自由、勇于反抗与人的好名好胜,好戴高帽的自尊性格水乳交融在一起,使他具有多层次性格特征。作为力量型人格的代表,首先我们需要肯定的是他的能力。孙悟空的本事不用多提,需要强调的是这也是力量型人格的共同点——他们往往具有着常人达不到的水平能力。这样的人同样是企业老总所喜爱的,通俗的说,这样的人就是企业中的得力干将,缺少这样的人企业就会缺少行动力,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能力带来的往往是自负,力量型人格的人通常都喜欢自己说话,却不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前面提到孙悟空与唐僧的矛盾,这也是主要原因。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在不同的才能与价值,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去争取成功。而成功在这个社会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你必须得到其他人的支持,所以必须要承认别人的长处和作用。力量型人格的人要想成功,需要学会倾听,学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并且注意说话的态度,不要在完美型的人面前显出过于强硬的样子,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特别是注意与上级的沟通,这关系到其发展前景。孙悟空到后期不也是能够听进唐僧的教诲了吗?

活泼型——猪八戒

如果说完美型的唐僧崇尚美德,力量型的孙悟空崇尚行动,那么,活泼型的猪八戒崇尚的则是乐趣。活泼型性格情感外露、热情奔放。他们懂得如何从工作中寻代乐趣,然后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再一次回味那些令人兴奋的细节。他们通常是滔滔不绝的故事大王,他们的生活永远多姿多彩。这样的人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调味剂,为人喜欢的,也是为人厌恶的。说他们为人厌恶,是因为他们似乎总是说得多,做得少。管理者对于这样的人想必是无奈的,公司需要这样的人活化氛围,也担心这样的人影响效率。

活泼型的人在别人的记忆里似乎总是不太好,与他们相处可能很有趣,可使他们转眼就把别人的姓名、讲过的事情、做过的承诺给淡忘了,以致人们总是觉得活泼型的人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成熟,没有条理,缺乏责任心。所以活泼

型的人如果想成功,需要下很大的苦功。他们首先需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轻许承诺,那不仅是对别人的侮辱,也是他们对于自己的不尊重。除此之外,活泼型的人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容易放弃,想猪八戒就一直将会高老庄挂在嘴上。这样的表现很难让别人对其产生信赖感,他们自然不会被委以重任,也就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机会。困难总是难免的,没有决心与耐心,再好的计划也会半途而废。活泼型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让自己能够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总而言之,活泼型人格的人可以成为开心果,但是一旦涉及工作,还是必须要保证自己是个靠谱的人。

和平型——沙悟净

与其说是和平型,我感觉这样的人更像是劳苦大众型。虽说不是全部,但是我们印象中那重量不轻的取经行李总是沙僧挑的。他不抱怨,不喧闹,不争功,不放弃,其实一定程度上是缺乏个性的。其实这也是社会上最广大的群体。初入社会,每个人都是斗志昂扬,想闯出自己的江湖的。但是激情被时间消磨,热血被现实冷却,渐渐地很多人失去理想,习惯于遵守既定的游戏规则,习惯于避免冲突和考虑立场,泯然众人。沙僧是就是众人的代表。事实上,和平型人格的人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是成功的积木。

和平型人格的人并不是没有优点的,他们情绪内敛、处世低调,稳如磐石,能够在各种困难中保持冷静,总是能够充满耐心地应对那些复杂多变的局面。沙僧在西游路上做的最多的事,除了挑担子,想必就是叫大师兄二师兄了,可是仔细想想,这恰恰很多时候就是那问题最正确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平型人格的人善于总结经验,从熟练中把握住自己的套路。但同时他们守旧足够,但是缺乏创新,一个套路可能就已经是他们的一生了。他们乐天知命,对生活没有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很容易满足。他们友好平静,能够接纳所有的麻烦。他们是所有人的好朋友,造就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他们似乎也总是没有主见,不愿负责、缺乏热情,不喜欢出风头,得过且过,以致显得平庸。这种人格要想成功需要走的路也是很长的。首先他们需要设法培养自己的热情,不要得过且过,勇敢的作出尝试,这样才有了进步甚至成功的机会。同时他们需要学会在总结的基础上思考并表达自己这样才会吸引到上级的注意,获得发展的途径。最重要的是他们不

能对自己满足,要学会扩充自己,给自己充电,这才是成功最夯实的基础。

四种人格的人组成的团队才是成功的最终实现者,每个人只是成功的一份子,成君忆是将成功作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来看的,所以每个人格的人在已有基础上再次进步在加快成功进程的同时,也会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想象一下,更加善解人意知变通的唐僧,有耐心不捣乱的孙悟空,坚毅可靠的猪八戒,本领高强的沙僧,这样一个团队去取西经,虽说对读者来说少了许多乐趣,但是这取经之路一定不会有十四年那么就了吧!

 

第二篇:管理新说--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天上有一只大雁的队伍

    我喜欢站在办公室外面的阳台上,用眼睛在天空中寻找大雁,欣赏雁群展翅齐飞的姿态。同时,又想起唐朝刘禹锡的一首诗来,诗云:“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可是我总以为刘禹锡写错了,天空中的那一只鹤应该是一排雁阵才对,要不怎么可能排云而上呢?

    大雁南飞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一”字或“八”字飞行。在这种团队结构中,每一只鸟扇动的翅膀都会为紧随其后的伙伴平添一股向上的力量。这样,雁群中的每个成员都会比一只单飞的大雁增加超过70%的飞行效率,从而能够支特它们顺利地要达目的地,完成长途的旅行。

    可惜我们听不懂大雁的语言,无法获知大雁组建团队的奥秘。幸运的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这对《西游记》的解读,来了解另一支团队成长的历程。

    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唐僧开始了他的取经之旅。天上有一支大雁的队伍,地上有一支取经的队伍。大雁往南而来,他们向西而去,每年秋天都会相遇,直到他们取回真经。

    团队的成长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组成团队的每一分子都是人,而做人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之所以喜欢看《西游记》,多半是因为里面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21世纪的今天重读这部文学名著,你会发现孙悟空身上闪烁着的那种历久弥新的个性和魅力。在花果山占山为王的孙悟空精力充沛,意志坚决,行动果敢,酷好变化,干劲十足,愈挫愈勇,俨然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而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它也表现出了一个团队成员的优秀特质:目标明确,行动迅速,无惧困难,总是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如果我是孙悟空,那该有多好!”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曾经这样幻想过。一双火眼金睛,可以识破每一张面具下包藏的祸心。七十二般变化,可以让自己随心所欲地去寻找解决各种困难的有效办法。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行动迅速,统领全局。一条如意金箍棒,无敌力量,无人敢挡。

    然而,人们在为孙悟空欢呼雀跃的同时,又不得不思考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孙悟空为什么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为什么要让他去保护那个弱不禁风的唐僧?为什么要让他承受“紧箍咒”的折磨?许多人认为,命运对孙悟空太不公平了。

    本书试图使用一种新的解读方式,来研究《西游记》这部历久弥新的文学名著。你会发现,同样是一个孙悟空,从前大闹天宫,那么强烈地试图改变这个世界,其结果却是惨遭失败,被压在五行山下不能翻身,经过一段漫长的取经之路,他不得不屈服于“紧箍咒”的魔力,在不如不觉中改变了自己,结果却赢得了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西游记》所讲述的,其实就是孙悟空从“改变世界”到“改变自我”的一段成长历程。

    ◎取经团队如何战胜九九八十一难

    担任过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的荣格曾经充满敬意地说过,《西游记》语言平素却义理精深。创作这本书的人“一定是洞悉人性的圣哲”。荣格的肃然起敬是有道理的,《西游记》成书于明朝中期,比荣格和他的老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整整早了400年。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西游记》刻画了四种不同的性格特征,取经团队中的唐僧师徒,分别象征着完美型、力量型、活泼型、和平型四种性格特征,是世界上第一部描写组织行为和性格类型的文学作品。他们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其实也是我们在人生和创业的历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难。有意思的是,当困难出现之后,你会发现不同的性格类型对困难的理解和反应也各有差异。因此,《西游记》不仅是精神分析学说的艺术读本,同时也是一部组织行为学的艺术读本,生动地描述了四种性格特征在职业生涯中成长的历程。

    ◎孙悟空身上与生俱来的那种无拘无束的个性,那种无所不能的力量,乃至那种无法无天的叛逆精神,盈的孩子们的崇拜与欢呼

    值得注意的是,《西游记》不仅仅描写了取经团队如何战胜一系列困难的过程,而且说明了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所谓“心生则种种魔生,心灭则种种魔灭”,反观诸己,原来所有的困难都源于我们的性格和观念。战胜困难的过程,是战胜自我的过程。战胜自我的过程,也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当我们学会了做人,自然就会懂得如何与人为善,懂得如何建立一种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最终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共同成功。

    世上唯有做人苦,万事无如吃饭难。人类所有的学问都不过是为了解决做人和吃饭的问题。佛经之所以说“空不异色,色不异空”,也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唐僧师徒从西天回来,他们听取回的5048卷经书,全部都是做人的学问。当他们功德圆满,人的生活状态就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改变,从此远离了尘世的烦恼,进入了永恒的“极乐世界”。我想,那种生活状态应该就是人们所苦苦追求的成功吧?

    然而,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西游记》并不容易看懂,由于其中纷繁的宗教语言和艰涩的象征意义,再加之于作品完成之后历史文化的变迁,以至于人们只能停留在情节的表面,看山高水远,看妖魔生灭,却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真正价值。于是,我便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为自己、也为所有喜欢《西游记》的朋友,结合人们的职业生活的特点,做一次白话版的解读。通过这种解读,不仅可以帮助每一位读者进入对职业生涯的深思,而且可以通过《西游记》传记文学的特点,帮助团队的管理者们去发现和分析那些影响劳动效率、工作满意度以及员工关系的神秘因素。

    于是,便有了这本《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大雁往南而来,而我们却在向西而去。让我们沿着唐僧师徒取经的路线,沿着流沙河、火焰山、盘丝洞……去经历一次心路的远行。

    ◎孙悟空的身世

    当我们翻开《西游记》的第一页,孙悟空就从一块仙石中蹦了出来,在他身上与生俱来的那种无拘无束的个性,那种无所部能的力量,乃至那种,无法无天的叛逆精神,盈的了多少孩子的崇拜与欢呼啊!即使是成年人,也几乎永远在莫名其妙地喜欢他。这个“灵根孕育”的“三无”之人,凝结着许多人孩提时的纯真情感,简直成了中国最经典的神话人物形象。

    孙悟空的身世,一直是个令人费解的谜。据说它是天地间钟灵毓秀的产物,不仅无父无母,而且生来就会行走跳跃。他每天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有一天,他从瀑布飞泉中发现了水帘洞,被猴子们拥戴为美猴王。

    心理学大师荣格在研究《西游记》之后认为,花果山象征着人的身体,仙石象征着人的脑袋,瀑布飞泉象征着意识流,瀑布飞泉中的水帘洞象征意识源头。原来,孕育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那块“仙石”,竟然是我们脖子上这颗脑袋。

    因为有了这颗脑袋,每一个婴儿生来就会有意识的流动,就会吃喝,和那只叫做孙悟空的猴子一样。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我们也会为人父母,但我们仍然无法解脱这种生命现象,我们只能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本能”。

    当我们的脑袋像那块仙石一样迸列,当孙悟空从我们的人脑中一跃而出,我们的心就一刻也安静不下来。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来就是中国成语“心猿意马”中的那只“心猿”,“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其实就是我们的心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西游记》讲述的是一个人如何通过控制自己的意念,去寻找人生的真理,造就功德圆满的职业生涯。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与生俱来的潜意识、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利用自己的潜意识去追求成功。许多人在那道飞流直下的瀑布面前胆怯了,他们站在那里,不敢相信瀑布后面的奇迹,因此他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现在,让我们向孙悟空学习,坦诚地正对自己,去勇敢地探索生命中属于自己的水帘洞,像孙悟空那样,做一个尽情释放个性和能量的美猴王。如果你让对自己的心灵与感情控制自如,你就可以完成任何事情,并最终得到你想要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部管理心理学的文艺作品,《西游记》首先便借着对生命的追问切入对修身之道的探讨

在樵夫的指点下,孙悟空终于见到了须菩提祖师。孙悟空向须菩提祖师请教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今相当热门的成功学。但是,中国古代的成功学讲究“性命双修”,内涵比之如今的成功学,要博大精深得多。是一种生命科学。

 所谓“性命”,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心健康。古人的经验.惟有“性命双修”才能达成身心健康、平衡发展、幸福祥和的人生境界。即使你有很高的学问,如果不注重身体健康,整天病恹恹的,就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与之相反,如果你身体很壮实,却不学无术,也只能像行尸走肉一样浑浑噩噩地在人世间走一遭。

    性命为体,文武为用,因此又有文武双修之道。中国古代的教育,也基本上分成文学和武学两大类。不仅要学,而且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所以文学、武学又被称为文艺、武艺。这种境界,就是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中所说的“化境”。无论你学文还是学武,只要到了这种境界,就会用恬淡平和的心态来笑看人生,就会自自然然地活着,然后自自然然地死去。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你已经超越了死亡成了神仙。

    古代中国人对于生涯的规划与管理,有一个成功的模式,即《大学》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的心灵到组织的兴衰,无一不是管理炉的对象。作为一部管理心理学的文艺作品,《西游记》首先便借着对生命的追问切入对修身之道的探讨。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我们中间有许多人并非不懂这些做人的道理,可往往懂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有一道精彩的辩题:“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多少年来,始终无法定论。1995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国际大专辩论会又把它作为总决赛的辩题,选手们各呈口舌之快,倒也妙语连珠,只是争来争去也没有一个结果。其实呢,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深知个中奥妙,知易则行难,知难则行易。所以祖师传法,总是布置那么多的迷宫、疑阵、比喻和象征。因为真理平白如水,只有得之维艰,人们才会珍惜,才会“穷屋尽性,以至于命”,达到教育的目的。

    菩提祖师说:“孙悟空,你和我既然有缘,我现在就把修身养性的秘诀传授给你。你仔细听好——$#★&%$*#”这一段口诀大略是说:所有超越死亡的方法都是一个诀窍,就是让自己保持旺盛精气神。人们常说“聚精会神”,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做神仙的诀窍,说白了就像我们每天的呼吸一样寻常。

    何谓精气神呢?在古人的生命科学中,精是生命的形态结构,气是生命的动力,神是生命的主宰,所以,精气神就构成了生命的三大支柱。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精气神”逐渐耗损直至殆尽的过程。精气者,命也。神者,性也。有精气而无神,就会生不如死,甚至会因为看不到人生的价值而自杀。有神而无精气,就会病入膏肓,一命呜呼。惟有精气神旺盛,才可以笑对人生。

    为了保持旺盛精气神,就必须屏除邪欲。所谓邪欲,就是不应当有的杂念,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心二意,就是没有能够建立纯真如一的信念。然而,一旦屏除了邪欲,你就能回归到一种可爱的婴儿状态,你就会无惧于你遇到的任何困难。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是下面的10条成功定律:

    1、自由定律    所谓婴儿状态,其实就是生命的自由状态,不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状态通常被称之为“返璞归真”。

    2、专注定律    当你专注于一个目标时,与这个目标有关的信息和资源就会被你集中起来,形成一种合力。

    3、因果定律    体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4、显现定律    任何选择都有答案,只要我们持续地寻找、追问,那么它们最终都必将出现。

    5、情绪定律    人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你应该选择乐观的情绪。

    6、坚信定律    当你对目标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心,它最终就会变成事实。

    7、积累定律    优势是通过一点一点的积累形成的,因此,不要好高骛远,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持续向上攀登,你将会终于站到成功的顶峰。

    8、专精定律    只要你专注于你的重业,你就能精通你所在的领域,从而让自己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9、习惯定律    任何想法只要你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就会变成信念;任何行为只要你持续不断去加强它,它就会变成习惯。

    10、替换定律   不良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清除掉,惟一的办法就是像婴儿那样去培养一种新的习惯来替换它。

    孙悟空明白了,原来一个人可以通过精气神的修炼,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超越任何困难。他感到自己获得了一种操之在我的力量,这种力量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无比神奇。

(缺一节)

    ◎就象许多学生毕业之后第一次进入职场,孙悟空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个体人格去适应组织的文化

    去年我和一位作家朋友谈起孙悟空学艺的这一段公案,作家朋友甚是为孙悟空叫屈。他说:“人嘛,难免有一点虚荣心。孙悟空就那么显摆了一下,菩提祖师也是太较真了,非要把他逐出师门。再者说了,既然菩提祖师料定孙悟空会惹事生非,为什么不让他继续接受教育,反而要把这个问题学生推向社会呢?”

    我笑了笑说:“你有一个儿子今年九岁了吧?他现在状况如何?”作家朋及摇了摇头,感叹说:“就跟这个孙悟空似的,聪明归聪明,可就是调皮得很,很难管教。”我问他:“难道你就准备把他关在家里,等管教好了再让他出门吗?”作家一愣,说:“那怎么行呢?他需要接触这个社会,然后才能学会适应社会,进而才能与社会积极互动。”我说:“你说得没错。孙悟空也是这样。”

    南宋时期,宋孝宗常常感叹手下缺少能办事的臣子。右文殿修撰张南轩对他说:“你应该去寻找能懂事的臣子,而不仅仅是能办事的臣子。”什么叫懂事呢?就是懂得人情世故。一个关在象牙塔中的狂人,即使有天大的学问,也不可能懂事。

    菩提祖师与孙悟空相处那么久,自燃熟知他的性情。孙悟空虽然天资聪颖,如果不懂事,自然只会胡闹。然而要学会懂事却颇不简单,不经历一番磨难,是无法知道个中滋味的。

    被逐出师门的孙悟空,不久之后就成了一个新闻人物,天上的神仙,地下的鬼怪,水底的精灵,几乎没有谁不知道孙悟空的大名,为什么?因为他竟然敢大闹天宫,纵使十万天兵天将也奈何不了他。

许多人觉得孙悟空艺高人胆大,提着一根金箍棒上天入地。打得天兵天将落花流水,打得玉皇大帝屁滚尿流,真是过瘾!真是痛快!甚至有许多政治界、学术界,文艺界的重量级人物也来为孙悟空喝彩,高度赞扬孙悟空的反抗精神。他们非常不喜欢如来佛,因为他镇压了孙悟空。他们认为,孙悟空作为一个气吞山河的英雄,追求的是无拘无束、民主自由的人生境界,而《西游记》正是在控诉一种压抑自由个性的社会文化。

曾经有一位大四的男孩向我寻求职业帮助。从大三开始,他找了整整一年的工作,可是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录用他。言谈之中,他流露出对这个社会的愤恨,他认为这个社会非常不公平。“如果我能够像孙悟空那样有本事就好了!”他感慨地说。我笑了笑说:“你也想大闹天宫吗?”他回答说“是”。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我非常羡慕孙悟空拥有自己的花果山。”他认为花果山是孙悟空的公司,因此,他很不明白孙悟空为什么放下自己的公司不管,而要去跟隋唐僧取什么经。

    可能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都会有差异。也可能有些人没有看懂《西游记》。既然没看懂,难免会产生误会。我只是想说,每个人都有权利造求自由,但不一定要大闹天宫。因为,在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无论社会文化是否清明,都有人在田间地头、荒野深山,甚至牢狱之中自得其乐。他们属于心灵自由的一群,他们懂得如何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快乐成长。

    孙悟空大闹天宫究竟是不是一种英雄壮举呢?做过家长的人应该深有感触。和我的那位作家朋友一样,许多人都曾经被自己的孩子闹得哭笑不得。这些小调皮们,在家里任性胡来,动不动就大闹天宫,可不就活脱是个孙悟空吗?

    孙悟空第一次见到玉皇大帝,就像许多初进职场的新人第一次见到领导一样。领导格接见部属的态度,通常是寓慈祥于威严之中,既要部属心生畏惧,又要他们感到温暖,“畏惧+温暖”就产生了尊敬和爱戴。而事实上,部属见到总经理,除了敬畏或敬爱之外,还有一种心态,那就是不以为然。孙悟空面对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恰好抱着后一种心态。

    就像许多学生毕业之后第一次进入职场,孙悟空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个体人格去适应组织的文化。个体人格追求平等自由,而一个组织却有着它既定的文化以及他对成员在行为规范上的要求。孙悟空任性而为,与天庭之间的冲突自然是不可避免。

    ◎孙悟空在三个月内反下天庭是他自己的心态问题,三个月之后反下天庭就确乎是工作环境有问题了

    虽然孙悟空对玉皇大帝有些不礼貌,但他对担任“弼马温”这份工作还是很喜欢的,半个月下来,把他所管辖的那些天马养得一个个肉肥膘满的很见精神。这一天空闲,他的那些属下就安排了一桌酒席与他贺喜。

    正在欢饮之间,孙悟空忽然停杯问道:“我这‘弼马温’是个甚么官街?”属下们回答说:“只是一个没有品级的官名罢了。”孙悟空问:“没有品级,想是大之极也?”属下们回答说:“一个养马的官儿,能够大到哪里去呢?纵使你百殷殷勤,喂得马肥,也只落得一个‘好’字。您哪,不过是最基层的—个未入流的小官罢了。”

    孙悟空听说,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不做他娘的这个乌官了,我去也!”呼啦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金箍棒,从御马监一路打出南天门,径直回花果山去了,并索性在山头拉出了一面旌旗,称自己是“齐天大圣”。

    “弼马温”这个官职再小,也是天庭的一名公务员,怎么能够说走就走呢?孙悟空胆敢擅离职守,职业道德何在?更有甚者,他竟敢自封“齐天大圣”,与天庭对着干,玉皇大帝岂能坐视不管?于是,玉皇大帝就封托塔天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哪吒三太子为三坛海会大神,即刻兴师下界,捉拿孙悟空归案。

    像孙悟空的遭遇,许多职场新人也曾经有过。这是因为,职场新人对于工作的渴望与工作实际情况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会对职场新人形成心理上的冲击。在组织行为学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现实冲击”。对于许多职场新人而言,第一次遭遇“现实冲击”的感受是相当痛苦的。

    许多公司的管理者认为,当一位新员工刚刚到来时,需要一段时间相互了解。一方面公司需要多方面了解新员工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新员工也需要了解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只有在经历过这样一个环节之后,才可能让他担任比较重要的工作。最初交给新员工的往往是比较容易或很乏味的工作。

    应该说,在新员工进入公司的最初一个月或三个月,让他做“弼马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持续大半年、一年或更长时间,都保持这种不信任、不关心、任其沉浮的态度,就会大大压抑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所以,孙悟空在三个月内反下天庭是他自己的心态问题,三个月之后反下天庭就确乎是天庭的工作环境有问题了。

    话说托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率领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孙悟空,没想到竟连续打了两个败仗。玉皇大帝正欲增兵剿除,太白金星又出班奏道:“那个妖猴任性胡来,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但是,我们实在是犯不着这样兴师动众。他不是嫌官小吗?您哪,索性封他做个齐天大圣。给他一个虚名,有官无禄就是了。”

    玉皇大帝问道:“什么是有官无禄?”太白金星解释说;“所谓有官无禄,就是给他一个齐天大圣的名号。却不让他管事,也不给他多高的待遇,暂且养在天庭,收收他的妄念,也好让大家过几天太平日子。”玉皇大帝沉吟着说:“如果这样就能解决问题的话倒也省事。好,就依你所奏。”

    于是,太白金星捧着诏书,到花果山把孙悟空请到天庭,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齐天大圣。

    谁知事情并不像太白金星设想的那样简单。由于整天无于事事,孙悟空便到处闲逛。他闲逛事小,影响别人工作事大。所以许旌阳真人就对玉皇大帝说:“这个齐天大圣每天无事闲游,到处交朋结友,长此下去,恐怕会闲中生事。不如让他做一点实事,免得生出事端。”玉皇大帝认为许旌阳真人谈得有道理,就委派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也是闲极发愁,能够有点事儿做高兴得不得了,破天荒地向王皇大帝连连谢恩,立即去播桃园接手工作。

    许旌阳真人希望孙悟空干点实事,这个建议是对的。然而,玉皇大帝派他管理皤桃园,这个决定却相当荒唐。就像《依索寓言》里的大灰狼一样。除非将它驯化成一条猎狗,否则是不能让它管理羊群的。让一只欠缺道德修养的猴子看管蟠桃园,也同样给了他监守自盗的作案机会。

    ◎等到酒醒,孙悟空被自己的所作所为吓了一跳。他知道玉皇大帝一定会拿他问罪,就再也不敢回他的齐天大圣府

    那孙悟空在蟠桃园内,看着那些熟透的蟠桃,心里直想吃个新鲜。于是,便设计让他的那些属下到园外等候,自己却脱了官服,爬上大树,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等吃了个肚饱,这才跳下树来,重新把官服穿戴整齐。从此隔三岔五,他都会设法前来偷嘴。

    一天,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蟠桃会”,吩咐七仙女去蟠桃园采摘蟠桃。七位仙女来到园中,却见那树上花果稀疏,只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被猴王吃了。七位仙女东张西望,终于在南枝上发现了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原来,孙悟空变成了一个桃子,挂在树上睡大觉。等到仙女伸手去摘时,立即就把他惊醒了。

    问清七位仙女的来意之后。孙悟空似乎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一旦众位仙女回复王母娘娘,他偷吃仙桃的事实必然暴露无遗。于是便使了一个定身法,将七位仙女定在桃树底下动弹不得,他却一个筋斗跳出园外,直奔瑶池而去。

    孙悟空赶到瑶池时,那里果然正在布置宴会。他却用了一把瞌睡虫。将布置宴会的那些工作人员弄得哈欠连天、倒地昏睡。然后,把那些百味珍馐、佳肴异品端到长廊里面,就着酒缸,海吃海喝了起来。直喝得醉醺醺,摇摇摆摆,任性乱撞,一撞就撞进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在那里,他又趁机把太上老君的金丹偷吃个精光。

    等到酒醒,孙悟空被自己的所作所为吓了一跳。他知道玉皇大帝一定会拿他问罪,就再也不敢回他的齐天大圣府,从西天门偷偷地逃回了花果山。

    玉皇大帝勃然大怒,立即命令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率领四大天王和十万天兵天将,去花果山捉拿妖猴问罪。孙悟空本领高强,居然让托塔李天王连续吃了几次败仗。情急之下,玉皇大帝请来了二郎神相助。

    此时,玉皇大帝和一群神仙已来到南天门观战,只见二郎神率领梅山六兄弟围着孙悟空好一阵穷追猛打。太上老君说:“让我来助二郎神一功。”说着博起衣袖,从左胳膊上取下一只“金钢套”,照准猴王的脑袋扔了下去。猴王苦战之中,来不及躲闪,被“金钢套”打中了天灵,跌了一跤。正待爬将起来就跑,又被二郎神豢养的哮天犬赶上来,一口咬住了腿肚子。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一拥而上,终于捉住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妖猴。

    有人评论说,若非太上老君用“金钢套”暗箭伤人,若非梅山六兄弟和哮天犬这条恶狗相助,二郎神未必能够捉住孙悟空。的确,如果是单打独斗,他俩之间很难说谁更英雄。可是,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毕竟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常常是一种能够决定胜负的能力。所以,中国民间又有一种说法,说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而二郎神却有七十三般变化。

    齐天大圣孙悟空被绑在斩妖台上,任凭刀砍斧劈,都无法伤害他一根毫毛。太上老君说:“这个妖猴已经炼成金钢之身。待我领去,放在八卦炉中锻烧。我要把他烧成灰烬。把他吃下去的金丹重新炼出来。”

    太上老君领着孙悟空回到兜率宫,把他推进八卦炉中日夜锻烧,不觉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太上老君算算火候。就打开炉门,来取金丹。孙悟空被八卦卦炉里的烟火熏得正流眼泪呢,忽然看见炉门一亮,立即纵身跳了出来,然后一脚蹬倒了八卦炉。八卦炉中的火焰泻落人间,就成了唐僧师徒西行途中遇到的那座火焰山。

    孙悟空出了八卦炉,将金箍棒握在手中,大打出手。直打得那九曜星君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孙悟空奋起神勇,直扑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当天刚好是玉灵官值日。他擎出金鞭,上前喝道:“你这个泼猴,体要猖狂!”孙悟空早已杀红了眼,不由分说,举捧就打。玉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打在一起。

    如来佛相带着阿傩、迦叶(就是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那个迦叶),以管理顾问的身份,出现在灵霄殿外。只见包括玉灵官在内的三十六员雷将与孙悟空厮打在一起,呐喊声,打斗声响成一片。如来吩咐说:“各位雷将请停下来,我要问问这个齐天大圣,他凭什么在这里胡闹。”

    ◎当孙悟空这样的人才也能遵守组织的行为规范,救意味着组织的稳健发展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明白:孙悟空那么大的本事,为什么就跳不出佛祖的手心呢?为什么五行山能够压得住力量无穷的齐天大圣呢?

    佛教认为,宇宙间的有情生命有十法界,其中包括六道轮回法界和四种解脱法界。其中,佛祖在十法界中属于境界最高的法界,为佛法界。齐天大圣孙悟空虽然也是神通广大,但他毕竟属于专门与天神争斗的阿修罗一类。在佛法界和阿修罗法界之间,前者是解脱法界,而后者则属于六道轮回法界。在解脱法界,不仅没有烦恼,而且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智慧和能量。因此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所有的人间俗事。轮回法界,即使有再大的神通,也往往因为智慧上的缺陷而难免有所闪失。因此,曾经不可一世的齐天大圣输给了佛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仅有人才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当孙悟空这样的人才也能遵守组织的行为规范,就意味着组织的稳健发展。古人云:“豪杰低首,国乃可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这里,无所不在的佛祖象征着组织文化的作用力,压住孙悟空的五行山则象征着人力资源管理的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是:金——薪酬福利、木——职业生涯、水——工作能力、火——管理制度、土——工作环境。

    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借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上各种力量相生相克的原理。同样,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五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彼此制约。让我们借用五行相生相克的比喻,来看看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五个层面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1、人力资源管理之五行相生

    金生水:令人满意的薪酬福利,能够激励员工去追求高水平的工作能力。

    水土木:当员工能够不断地提升他的工作能力时,他就能得到职业生涯的成长。

    木生火:前景光明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员工自觉地遵守公司的管理制度。

    火生土: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创造出一个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

    土生金: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往往能够实现令人满意的营业利润。

    2、人力资源管理之五行相克

    金克木:不合理的薪酬福利对员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负面影响。

    木克土:当员工对职业前景缺乏信心,公司的工作氛围必然陷入低迷。

    土克水:恶劣的工作环境会使员工的工作绩效大打折扣。

    水克火:在一个工作绩效低迷的环境中,规章制度也往往被员工们弃之如敝履。

    火克金:管理制度犹如一根大棒,它着眼于员工的工作表现,并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薪酬福利。

    因此,卓越的人力资源管理就如同佛祖的手掌,能够通过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层面的相生,使组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五行相生,在管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就是监理组织的使命宣言,并且通过不断强化,来加深每一位员工的使命意识。这样,当某一位员工的行为与公司的管理发生冲突时,使命意识使得他能够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如来佛显然深谙此道。由于收服了孙悟空,玉皇大帝特地设宴请如来佛吃饭。刚刚吃完,有个巡视灵宫来报告说:“那孙悟空从五行山下伸出头来了。”如来笑道:“不妨,不妨。”从袖中抽出一张帖子送与阿傩,上有六个金字:“唵、嘛、呢、叭、迷、哞。”阿傩把它紧紧贴在五行山顶的一块四方石上。那座山立即生根合缝。虽然并不影响孙悟空的自由呼吸,但他却再也爬不出来了。

    那么,六字真言与我们个人或组织的使命宣言非常类似。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记涌使命宣言就意味着勇敢。当我们有所成就时,记诵使命宣言就意味着再接再厉。当我们面对失误时,记涌使命宣言就意味着忏悔。当我们有所怀疑时,记涌使命宣言就意味着坚定信心。

    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散漫任性的意念。被如来佛贴在山顶上的那张贴子,其实就贴在我们的脑子里:“不要再任性了,你应该想清楚这辈子做什么!”我们每个人这辈子要做的这件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使命。

    ◎和孙悟空一样,这种性格的人比其他性格类型的人更加崇尚行动。他们通常是组织中的铁腕人物,目光所向,无坚不摧

    按照“灵山只在汝心头”的说法,唐僧的取经之旅,其实也是一段心路历程。他所经历的,与其说是在地理上的千难万险,不如说是在心理上的的千难万险。

    甚至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走在取经路上的每个人都是唐僧。而唐僧师徒,其实就是一个取经人的四种性格层面。

    或者,你也可以把他们看作一个绝妙的团队组合,在这个团队中的四个人,象征着四种性格特征。而西天取经的过程,其实也是这四种性格特征在团队合作中有趣互动的过程。九九八十一难,其实也是我们在人生和创业的历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困难——当困难出现之后,你会发现不问的性格类型对困难的理解也各有差异:

    唐僧——完美型性格的象征

    唐僧的兴趣在于探索人的心灵世界,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品位,能够以缜密的思维和杰出的才华创作出美不胜收的惊世之作品。即使在童年时代,完美型的唐僧(他那时名叫江流儿)就已经懂得深思熟虑,成功地实施了复仇计划,将杀害了他的父亲、霸占了他的母亲的恶棍刘洪绳之以法。及至稍长,他便成了一个思想家,并最终成长为学贯中西的一代圣僧。他是如此严肃认真、注重细节、执著造求真理,以至于被观音菩萨视为一个理想的授权对象。他的座石铭是:既然值得去做,就应该做到最好。因此,他不在意做得有多快,却绝对在意做得有多好。他代表着工作的高标准以及优秀的团队文化管理。

    和唐僧一样,典型的完美型性格往往着眼于长远的目标。他们比其他性格类型的人想得更多,所以总是能够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待问题。他们有卓异乎常人的天赋,因而表现出音乐、哲学、艺术等多方面的才华。他们识英雄、颂英雄、为感情挥泪。他们崇尚美德,并且孜孜不倦于探索人生的意义。他们乐于为自己选择的事业做好规划,并确保每个细节都能做到完美无暇。

    然而,完美主义的倾向使得他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过分严格。由于他们对事物的缺点相当敏感,他们总是没法快乐起来,并且容易受到伤害。他们感情内向,过分自责,甚至到了庸人自扰的地步。

    孙悟空——力量型性格的杰出代表

    他电似乎永远充满活力,永远在超越自己的极限。他的字典里有两个重要词:目标和成功。和孙悟空一样,这种性格的人比其他性格类型的人更加崇尚行动。他们通常是组织中的铁腕人物,目光所向,无坚不摧。他们在意工作的结果,对过程和人的情感却不大关心。他们喜欢控制一切,并强硬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出指令。他们显得那么霸道、粗鲁和冷酷无情。

    猪八戒——活泼型性格的象征

    如果说完美型的唐僧崇尚美德,力量型的孙悟空崇尚行动,那么,活泼型的猪八戒崇尚的则是乐趣。有好事者在互联网上做过调查,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最鲜活有趣的人物形象。

    和猪八戒一样,典型的活泼型性格情感外露、热情奔放。他们懂得如何从工作中寻代乐趣,然后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再一次回味那些令人兴奋的细节。他们通常是滔滔不绝的故事大王,他们的生活永远多姿多彩。

    然而,他们似乎总是说得多,做得少。只要他们在场,就永远是欢声笑语,可一旦遇到麻烦,他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似乎是一群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成熟,没有条理,缺乏责任心。

    沙和尚——和平型性格的象征

    当唐僧在想、引悟空在做、猪八戒在说的时候,沙和尚比任何人都低调,他在看。当猪八戒在尖叫、孙悟空在攻击、唐僧在消沉的时候,只有沙和向稳如磐石。这个情绪内敛、处世低调的乐天派,总是能够充满耐心地应对那些复杂多变的局面。

    和沙和尚一样,和平型最令人欣赏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在风暴中保持冷静。他们习惯于遵守既定的游戏规则,习惯于避免冲突和考虑立场。他们乐天知命,对生活没有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很容易安于生命中的起伏变化。他们是如此友好而平静,以至于能够接纳所有的麻烦。他们是所有人的好朋友,因为他们的天赋造就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他们似乎也总是没有主见,不愿负责、缺乏热情。他们不喜欢出风头、总是嘲讽那些处在风头上的人和事。他们总是得过且过,以致显得平庸,甚至有些马虎和懒惰。

    ◎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西天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再生以及永恒。向西天取经,事实上就是向茫茫而不可预知的未来叩问人生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取经的使者,分别扮演着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不同的团队角色。

假设你有机会担任《西游记》的演出任务,你会选择哪一个角色呢?

1.有哲学头脑的唐僧;2.有行动力的孙悟空;3.滑稽可爱的猪八戒;4.随和低调的沙和尚。

    如果你选择唐僧,那就表明你更愿意思考人生的价值。如果你选择孙悟空,则表明你要看重实际的结果。如果你选择猪八戒,则表明你喜欢快乐的过程。如果你选择沙和尚,则表明你选择的是静观其变的人生哲学,既能用“绿叶映红花”的方式避免冲突和营造友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地从容处世。

    是的,唐僧师徒的四种性格类型可以看做我们每一个人的四种性格基调。孙悟空部分象征着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命力和奋斗精神。唐僧部分,象征着我们的人文追求和理想三义。猪八戒部分,象征着我们必须面对的世俗社会和享乐主义,包括讨人喜欢的公共关系、对金钱和情色生活的追逐等诸多层面。沙和尚部分,象征着我们在忙碌的人生旅途中所需要的沉着和耐心。

    但这并不表明你可以扮演好自己的职业角色,在我们的职业角色中,有一种主导功能的性格基调。如果你的主导功能是“完美”,那么你就是完美型性格,你应该选择唐僧这样的职业角色。如果你的主导功能是“力量”,那么你就是力量型性格,你应该选择孙悟空这样的职业角色。如果你的主导功能是“活泼”,那么你就是活泼型性格,你应该选择猪八戒这样的职业角色。如果你的主导功能是“和平”,那么你就是和平型性格,你应该选择沙和尚这样的职业角色。

    是的,我们正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我们在思考这辈子应该做的事,我们把这件事称为职业,为了取得真经,并造就成功的业绩,以下诸方面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

    作为个人

1、我们必须针对自己的性格类型,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职业角色,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2、由于性格上的差异,每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方式、对待困难的态度、利用时间的方式、处理感情问题的方式、处理人际冲突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如何理解不同性格类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便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为团队管理者

1、为了让所有的团队成员都能表现出令人满意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你应该把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职业生涯与公司的发展前景结合在一起。

2、你应该根据不同的岗位来厘定不同的任职系件,然后选拔与之相匹配的性格类型的员工进行科学的团队组合,使之形成优势互补,通过有效的团队文化建设来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

    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圣贤们就给我们留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职业指导方案。按照这个方案的优先顺序,成功的职业生涯其实是从“修身”开始的。你可以从职业生活的角度来解读《西游记》,从中领悟许多“修身”道理。

    对于企业而言,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让员工素质不断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无疑是企业实现人才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你也可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解读《西游记》,从中学习如何知人善任,学习如何通过知人善任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绩效。

    贞观十三年九月,唐僧终于骑着一匹瘦马,踏上了西行取经之路。据说这匹马从前住在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它和一头驴子是好朋友。没想到当这匹马昂首西去之后,它和驴子的命运从此迥然不同。

    14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来到磨坊会见它的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简直连想都不敢想呀!”“你知道吗?”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天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唐僧和我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空间。”

    老马和驴子的寓言同样适用于这样一群人:最初他们的智力其实不相上下,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是什么原因造或了这么大的区别呢?答案同样是目标。

    ◎六个贼人拦路抢劫,其实就是各种杂念对孙悟空的严峻考验

    《西游记》的主题是“三三行满道归根”,可故事情节却是“九九数完魔灭尽”。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敢,怎么可能越过这一路的雄关漫道,怎么能够战胜这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功成行满见真如”呢?

    说到勇敢,唐僧倒也不乏英勇,然而他的缺点之一就是果敢不足。之所以说他英勇,是因为他总是能够坚强地面对最坏的局面;之所以说他果敢不足,是因为他常常在变故或困难面前缺乏信心,只能眼睁睁地任由最坏的局面出现。许多完美型性格的人也是这样,他们在面临风险时是极其谨慎的。他们总是希望做到万无一失,因此他们往往很难放手一搏。他们需要一个力量型的搭档。

    观世音菩萨早就为唐僧准备了一个力量型的搭档,那就是被压在两界山下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书中交代,两界山原名五行山,是王莽篡汉之时,从天上降下来的一座山。唐太宗征西定国时,因此山地处大唐国土边界,故改名两界山。一座山被改名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什么要把当年如来佛降伏孙悟空这件事与王莽篡汉联系起来呢?王莽之篡汉,胡作非为也;孙悟空之大闹天宫,亦胡作非为也。王莽与孙悟空的区别在于,王莽终于得逞而致祸害天下,孙悟空未能得逞而被五行山压了500年。

    被压了500年的齐天大圣终于可以出来了,但必须接受一个领导,那就是完美型的唐僧。

    自《西游记》成书以来,许多读者都在为孙悟空鸣不平,认为孙悟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在那个肉眼凡胎的唐僧手底下受尽窝囊气呢?人力资源的管理科学认为,一个人的才智有高有低,而品德是才智的正负符号。当品德为负数时,才智越高,做能力也能力也就越大。同样,当品德为正数时,才智越高,做好事的能力也就越大。对于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而言,唐僧就是一个大大的正号。正因为有了这个正号,孙晤空才能修成正果,从一个妖猴修成斗战胜佛。

    太史公司马迁说过:“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所以,对于唐僧而言,孙悟空是一位必不可少的助手;而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也需要唐僧这样一位志向高远的师傅。

孙悟空自从跟了唐僧,每天清晨上路,日暮投宿,离开大唐的国境已经渐渐地远了。这一路风尘仆仆,不觉朔风骤起,衣袖单寒,已经是初冬了。师徒俩正走时,忽闻路旁一声唿哨,闯出六个贼人,各执长抢短剑、利刃强弓,贼人大喝道:“哪里来的和尚,赶紧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们活命过去!”

这六个贼人,一个唤做眼见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做舌尝思;一个唤做意见欲,一个唤做身本忧。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听得怪怪的。其实啊,这六个贼人就是人类的六种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也就是佛教所讲的“六根”。因为有了“六根”,就有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第六感觉,谓之为“六识”。因为有了”六识”,也就有了与过六种感觉相关的享受,谓之为“六尘”。因为有了“六尘”,人类就很容易被豪华的住宅、高贵的服装、可口的美味、漂亮的女人,以及名誉、社会地位和钱财等各种欲望迷失自己的性情,这些与“六尘”相关的欲望谓之为“六耗”。因为有了“六耗”,所以“六根”又被称为“六贼”。

    外有“六尘”,内有“六贼”。身体外面是各种各样的诱惑,身体里面是各种各样的欲望。我们知道,只有专心致志才可能有所成就,而这些诱惑和欲望常常会分散我们的精力,使我伙恐惧或者迷惑,甚至让我们误入歧途,就像唐僧师徒现在遇到的这群拦路劫财的强盗一样。

    六个赋人拦路抢劫,其实就是各种杂念对孙悟空的严峻考验。你想啊,前路如此漫长,气候也到了冬天,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可口的食物,没有赏心悦目的文化生活,长征的艰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杂念涌上心头,也是很自然的。在我们创业艰难的日子里,许多人就是这样放弃了他们的前程,成了这六个贼人的俘虏。

    所以,若想克服取经之路上的种种困难,首先就应该消灭这六个贼人,让自己专心致志于脚下的路。

    ◎由于孙悟空的加入,西天取经已经不再是唐僧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团队的目标

    当六个贼人将孙悟空围在中央,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舞枪弄剑拥上前来的时候,他的头上立即被乒乒乓乓地砍了七八十下,吓得那些贼人说;“好和尚!真是头硬!”这表示孙悟空经受住了意志上的考验。接着,孙悟空开始还手了。他掣出金箍棒,将六个贼人撵得四处奔散,然后—一打杀,毫不留情。

    可是,唐僧大为生气,说;“你纵有手段,让他们知难而退就是了,为什么非要赶尽杀绝呢?”孙悟空解释说:“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们,他们就要打死你哩。”唐僧却不领他的情,责怪他恶习难改,说:“想你当年大闹天宫是任性胡来,如今还是任性胡来。这样任性胡来是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的。”

    孙悟空的性子,是最受不得气的,唐僧絮絮叨叨地说了他几句,按不住心头火起,说:“你既然这样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也索性不在你眼前惹你心烦,我回去就是了!”唐僧还不曾答话,孙悟空已经将身一纵,呼的一声,去得无影无踪。

    这是唐僧和孙悟空发生的第一次冲突。许多人看《西游记》,看到这里看不懂。大家都认为孙悟空打杀六贼,干得干净利落、大快人心,唐僧为什么要责怪他呢?

    其实,唐僧和孙悟空的本意,都是为了排除杂念的干扰,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但是两个人的行为理念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孙悟空之打杀六贼犹如我们现在看见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就一口气砸个稀里哗啦,看见美女就一棍子打得血肉模糊。这样行吗?显然不行。

    由于孙悟空的加入,西天取经已经不再是唐僧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团队的目标。而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唐僧就不能容忍孙悟空的任性胡来了。

    然而,如何管理团队成员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因为那些杂念,像贼人一样常常在你意想飞到的时候出现,舞枪弄剑地袭击你的团队成员。

    现在,任性胡来的孙悟空说走就走了,唐僧完个拿他没有办法,只好一只手牵着马,一只手拄着锡杖,凄凄凉凉地独自一人往西而去。好在观世音菩萨就在前面等着他,而且为他准备了一套佛祖的管理方案。这套名为“八正道”的管理方案对于管理团队成员以及帮助团队成员实现自我管理,都是相当全面、确切有效的,其中内容包括:

    1、正见:正确的见解就是对事物的真正了解。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观察是不够全面的,可是我们仍然会自以为是做出判断,结果呢,就把事情闹得很荒唐。

    2、正思维:正确的思维就是用理智来决定我们所追求的正确目标,如果目标是错的,那么一切都是错的。中国有一句老话;“一失足成千古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正语:正确的语言。言为心声,而不恰当的说话方式,却容易造成别人对你的误解,继而怀疑你的人品。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团队中培养一种规规矩矩、诚诚恳恳的说话习惯,包括:

    ①不说谎话。这样有利于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

    ②不造谣生事、不挑拨离间,坚决杜绝阴险小人的行径。

    ③不用尖酸刻薄、粗鲁无礼的言辞,以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互助。

    ④不讲一些无意义的、无益处的空话,没有必要讲话时,请保持沉默。

    4、正业:正确的行为。以确保员工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合乎社会的道义、团队的规则和个人的信条。

    5、正命:正确的职业。每一位员工都需要通过职业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获得必要的劳动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二是通过职业来成就自己的一生。其实呢,两个目的可以归结为一个目的。因为第一个目的是为第二个目的服务的。

    6、正精进:正确的进取之道,就是以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方法,努力不懈,持续进步,直到成功。

    7、正念:正确的心态。我们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态造成的,正确的心态将造就我们的成功,错误的心态则会让我们堕入失败的深渊。

    8、正定:中正、和谐、宁静、稳定的心境。所谓慧由心生,真正的智慧来自中正、宁静的心。如果我们的心并非中正,那么我们发生的就是邪念。如果我们的心并不宁静,那么我们发生的就是妄念。

    ◎从此之后,孙悟空便死心塌地地跟着唐僧,一路向西,最终成了一名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团队成员

    “八正道”之中,正悟、正命、可以概括为正确的行为规范;正念、正定可以概括为人生态度;正见、正思维可以概括为正确的思想意识。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这是团队建设的三个方面,而佛学则分别称之“戒学(正确的行为规范)、“定学”(正确的人生态度)、“慧学”(正确的思想意识)。

    佛教以摄心为戒——用正确的行为规范来约束每一位员工的野心;由戒生定——正确的行为规范能够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从定发慧——正确的人生态度将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再佐以正确的激励方法——正精进,则必然使个人有所成就、使团队达成目标,并同时造福于社会。所以,“八正道“可堪称是一部管理学的经典作品。

    观世音菩萨为唐僧准备了一顶花帽和一篇“紧箍咒”,等着孙悟空回来。

    孙悟空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一个筋斗去了东海龙宫。老龙王迎接着他,问候他近况如何。孙悟空就气不忿儿地把打杀六贼以及与唐僧之间的口角等情节—一说给老龙王听。老龙王笑了笑,只是请他喝茶。

    这时,孙悟空忽然发现龙宫的后壁上挂着一幅《圯桥进履》的画。龙王讲解说;“坐在圯桥上的这个长者是黄石公,捧着鞋子的年轻人是张良。黄石公坐在妃桥上,忽然把鞋子掉到了桥下,就唤张良下桥去捡。张良连忙下桥去捡来,恭恭敬敬地递给黄石公。就这样,黄石公故意把鞋子弄掉了三次,张良就捡了三次,一点也不生气。黄石公认为这个年轻人很有修养,就收他做了学生。就是这个张良,后来做了汉朝第一功臣。”

    老龙王趁机规劝他说:“大圣啊,你也应该多向张良学习学习。似你这样,心浮气躁,如何成得了正果呢?”

    孙悟空虽然任性,心地却不坏,听了老龙王的一番话,倒也能知错就改,又一个筋斗回到了唐僧身边。师徒言归于好,接着,孙悟空就看到了那顶嵌金花帽,高兴地把它戴在头上。

    唐僧见他戴上帽子,就默默把那“紧箍咒’念了一遍。孙悟空痛得打滚,抓破了花帽。可嵌在上面的金箍儿却再也扯不下来,已经在他的脑袋上生了根了。从此,只要唐僧一念咒,孙悟空就会痛得打滚,再也不敢胡来了。于是,唐僧就乐了,喔,原来这就是管理呀,真是见效!

    戴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其实就是员工的行为规范。为什么非要实现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呢,因为员工行为规范化是一个团队的特征因素,如果没有规范化的员工行为,那这个团队就不是什么团队,而是一群鸟合之众了。

    与员工行为规范化相关的,是团队管理的制度化。这个制度化,就是唐僧嘴里念的那个“紧箍咒”了。如果你不遵守员工行为规范,我就用制度来处罚你。规范化和制度化相加,就有了员工的职业化。所以,公司里有新员工入职,第一件事就是给他戴上金箍儿,让他也像孙悟空这样“心猿归正”。心猿归正之后。自然“六贼无踪”。

    从此之后,孙悟空便死心塌地地跟着唐僧一路向西而去。他一路披荆斩棘,降妖除魔,在团队协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在能力上的优势,最终成了一名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团队成员。

    唐僧自从得了孙悟空,这一路上风景竟然大有变化。孙悟空的性格,是解决问题不过夜的,他那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硬派作风,使得坎坷变坦途,连马蹄儿也跑得欢决。但见梅英落尽,柳眼初开,草木萌发嫩绿的生机、山林之间一片苍翠,又到了早春时候。

    师徒两个一路走,一路欣赏春色,倒也乐在其中。看一看太阳又要下山了,唐僧勒住马,远远地看见山坳里影影地有一片楼台殿阁、师徒两个商量着今夜到那里去借宿。

    唐僧策马而来,孙悟空自然也是争先恐后。到了山门,只见那正殿上书四个大字,是观音禅院。原来,观世音又被简称为观音,许多地方都有供奉她的寺院。唐僧大喜道:“弟子屡感菩萨圣恩,还没果得及叩谢。今天遇见禅院就如同见到菩萨一般,正好可以多多拜谢。”

禅院里的和尚开了殿门,请唐僧进去,唐僧便整理整理仪容,望着观音菩萨的金像叩头。

    ◎孙悟空本来就是一种力量型性格,这种性格的特点恰好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当唐僧向着观音菩萨的金像叩头时,和尚便去打鼓;孙悟空就去撞钟。等到唐僧行完拜谢大礼,和尚便停住了鼓声,可孙悟空却还在紧一声慢一声地撞钟。寺院里的人问他;“叩拜大礼已经结束了,你怎么还在撞钟呢?”孙悟空这才丢了钟杵,自我解嘲地笑道:“你哪里晓得,我这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

    孙悟空为什么说自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这其中大约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孙悟空既然是一只猴子,自然少不了调皮.胡乱撞撞钟,说句俏皮话,倒也是他的本性;其二,他一向任性惯了的,上天入地,无拘无束,如今却要他戴着一只金箍儿,每天除了走路还是走路,日子过得枯燥,难免有一些幽怨;其三,孙悟空本来就是一种力量型性格,这种性格的特点恰好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孙悟空把那钟撞得乱响,却把寺院里的僧人全都惊动了。亏得唐僧彬彬有礼,众位僧人与孙悟空也就罢了纷争,又将二位引到后面客房。老方文亲自接待着,请师徒二人饮茶。

    老方丈饮茶的器皿相当考究,羊脂玉的茶盘,珐琅镶金的茶盅。一位童子提一把白铜壶过来,斟了三杯香茶。这茶也是极有品位,堪称“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唐僧见了,赞不绝口:“好东西!好东西!真是美食美器!”老方丈客气地说:“哪里、哪里。你们从天朝上国而来,什么宝贝没有见过?像这种东西,还值得夸奖吗?假若你们手头上带着什么宝贝;一定要给我看看,让我开开眼喔!”

    完美型的唐憎心思填密,话答得也谨慎:“不好意思,我们那里没有什么宝贝。就是有,这路程遥远。也不好携带。”

    力量型的孙悟空就没住深处想,插嘴说道:“师父,你包袱里的那件袈裟不是宝贝吗?就拿出来给他看看,如何?”

    众位僧人听说袈裟,一个个冷笑起来。孙悟空问:“你们笑什么?”僧人们回答说:“袈裟算什么稀罕宝贝呢?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二三十件。若论我们的方丈,做了一生的和尚,还少得了袈裟吗?”孙悟空叫道:“那就拿出来看看吧!”那些僧人,也是有心炫耀,就抬出12个柜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唐僧师徒观看。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

    孙悟空观看了一遍,笑道:“好!好!收起来吧!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唐僧闻言吓了一跳,把孙悟空拉过来悄悄地提醒他:“徒弟,这样不好吧?古人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你我现在又是单身在外,如此争强斗富,会惹麻烦的。”原来,完美型的唐僧心细如发,早已有所警觉。

    可是,力量型的孙悟空却不以为然地说:“看看袈裟,会惹什么麻烦呢?”不由分说,走过去把包袱解开,将如来佛托观音菩萨送给唐僧的那件锦澜袈裟抖了出来。顿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位僧人见了,无不交口称赞,果然是一件宝贝!而孙悟空也自以为争了一个胜负,一脸洋洋得意的样子。

    谁知那老方文见了,果然动了邪念,要将锦澜袈裟拿到后房,细细地看一夜,明日再来归还。唐僧听说,吃了一惊。埋怨孙悟空说:“都是你!都是你!”孙悟空是个直人,笑道:“怕他骗你不成?”把袈裟递给了老方丈。

    老方丈将锦澜袈裟骗到手中,却再也不愿归还。为什么呢?他嫉妒呀。都是和尚,凭什么唐僧拥有这样一件宝贝袈裟,而我老方文没有呢?于是,老方丈就与寺里的一帮小和尚连夜商量,决定一把火烧死唐僧师徙。将锦澜袈裟据为已有。

    睡到半夜,孙悟空忽然听到客房外面不停地有人走动。他就一骨碌跳起来,准备开门去看,又恐怕惊醒了师父,就摇身变做一个蜜蜂儿。从瓦缝里飞了出去。只见那一群僧人,正在搬柴运草,围住客房放火哩。

    孙悟空暗笑道:“别看我那个师父啼啼叨叨的,说得还真准,这帮家伙果然不是善类,想要谋财害命。”他决定立即采取对抗行动,以自己特有的强硬方式,给这贼和尚一点颜色看看。他想了想,便一个筋斗去了南天门,去找广目天王借“避火罩”。

    ◎这个名叫嫉妒的熊罴精究竟藏在何处呢?孙悟空经过侦查,发现他就住在黑风山黑风洞

和孙悟空一样,所有力量型性格的人都会以一种对抗的方式来解决麻烦。他们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自己的想法,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旦作出决定,他们就会表现出那种毫不退让的死硬态度。在采取行动时,他们会显得平静而不容置疑。如果你试图反对,他们就会变得生硬、粗暴。这时候,他们的眼神冷峻而又刚毅,令人不寒而栗。

孙悟空见着广目天王,将观音院僧人谋财害命的事简略说了一遍。天王奇怪地问道:“既是歹人放火,就应该借水相救,为什么要避火罩呢?”孙悟空说:“你哪里晓得就里。借水相救,就烧不起来了,岂非便宜了那帮贼和尚?所以,我只借避火罩,护住唐僧就行了。其余的我就管不着了,尽他们烧去。”广目天王笑道:“你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只顾了自家,就不管别人。”孙悟空冷着脸(这正是力量型的典型特征),说:“少说废话,快点把避火罩给我,不要坏了大事!”广目天王自然知道孙悟空的性子,不敢不借。

孙悟空借了避火罩,按着云头,径自来到客房的屋脊上,用避火罩罩住了唐僧和马匹、行李。回头看见那些人放起火来,心头一阵气愤,索性吹得一阵风起,疯狂火盛,把一座观音院烧得处处通红。那一群和尚控制不住火势。慌得满院里搬箱抬笼、抢桌端锅、叫苦连天。原来孙悟空不仅不去救火,反而趁机报复,图的就是一个快意恩仇。

而这个时候,唐僧在避火罩里睡得正香,浑然不知外面这些动静。等到天亮,唐僧穿了衣服,开门出来,这才发觉有些异样。原来那些金碧辉煌的楼台殿宇,一夜之间变成了倒壁残墙。“发生什么事情了?”他吃惊地问道。

孙悟空自以为事情做得漂亮,便将昨夜的事情一一讲给师父听。岂知唐僧不听则已,一听火起,把个洋洋得意的孙悟空骂得狗血淋头。唐僧务实的功夫不如孙悟空,却是一个判断是非的专家。他抱怨孙悟空第一不该争强斗富,惹来祸患;第二不该见火不救;第三不该趁机报复。

谁知孙悟空不仅不认错,反而不服气的顶嘴说:“都是他们自己弄得火,他们不弄火,我怎么会弄风呢?”

唐僧气极了,又要念那个“紧箍咒”。

却说那老方丈因为见了唐僧的锦澜袈裟,妒火中烧,竟然谋财害命。没想到一把火反而烧了本寺房屋,心中自然是万分懊恼。等到唐僧师徒一早前来讨要袈裟,居然又四下里寻不见袈裟踪影。老方丈万般无奈之下,便一头撞在墙上,撞得脑破血流,一命呜呼。

锦澜袈裟哪里去了呢?原来昨夜那一场大火,惊动了附近大山里的一个熊罴精,他也是趁火打劫,劫走了锦澜袈裟。熊罴者,恶兽也。佛教认为,人若有悭贪、嫉妒之念,必然陷身于畜生道,变为熊罴。这就是说,老方丈虽然死了,可嫉妒依然存在于世间,而且成了精怪了。

嫉妒又名红眼病,是一种很难根治的心理疾病。在历史上,在文学作品中,嫉妒与人类如影随行。《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嫉妒。《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嫉妒。你在嫉妒别人,别人也在嫉妒你。嫉妒会使人苦恼、失态、疯狂、自残,也会使人变得凄楚而又决绝。嫉妒是一把双刃剑,首先伤害的是自己,然后又会驱使自己去害人。

嫉妒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毛病,我们谁也无法坦然宣称自己从不嫉妒别人。它又似乎是一种传染病,一旦病毒发作,它就会疯狂复制,继而出现高烧、红眼、痉挛等诸多病状。它又似乎真的像《西游记》中描写的这个熊罴精,不知道隐藏在我们身体内部的哪个洞里。隐晦曲折,用心良苦——只是为了心头那一点点嫉妒,人们竟然要动那么多脑筋。

这个名叫嫉妒的熊罴精究竟藏在何处呢?孙悟空经过侦查,发现他就住在黑风山黑风洞。原来嫉妒一向是见不得阳光的,总是在暗处躲躲藏藏,可不就是住在黑风动嘛。

    ◎每一位新员工进入团队之后,都会经历一段蜜月期,紧接着就会从心理上出现一种高山反应

猪八戒的名字是有来历的。所谓八戒,又称八关斋戒,即佛教徒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准确说来,应该称为八戒一斋。八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鬓香油涂身,不歌舞视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一斋是:不非时食。

这八关斋戒的意义,是为了让我们过一种简单、朴素、有规律的生活,使我们能够专心致志的去追求人生的成功。其实,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也有这种员工行为规范上的要求,例如不许穿着奇装异服、保持清洁端庄的仪表、不许有违诚信、不许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等等。

是的,简单朴素的生活虽然貌似贫穷,却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与之相反,极尽奢华的物质追求除了增加生活成本之外,往往也会陷入无尽的茫然和烦恼之中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向着失败的深渊坠落。无数的案例证明,只有那些清正廉洁、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够成就自己伟大的一生。同时,作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他也常常能够为组织作出巨大的贡献。

现在,猪八戒名为八戒,就意味着他要告别猪一样的世俗生活,开始思考和追求真正的人生幸福。于是他就毅然离开了高老庄,跟着唐僧和孙悟空,踏上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只是,在每一次令人绝望的困境中,他也常常回想起那个并不爱他,而他却深深爱着的媳妇。

取经团队中自从新添了一名成员,气氛立即为之一变。原来,猪八戒生性活泼,嘴巴老是闲不住,他自己也肥头大耳的一副滑稽相貌,一路上便多了许多笑话,少了许多枯燥。就这样说着笑着,大约过了一个来月,一日来到一座高山前。

为什么刚刚走了一个来月的平稳路,就又遇到了高山呢?这是因为,每一位新员工进入团队之后,都会经历一段蜜月期,紧接着就会从心理上出现一种高山反应。在组织行为学中,这种高山反应又被称为文化休克。一般来说,新员工之所以出现高山反应,是因为下面的三点原因:

1、在一种陌生的团队文化中丧失了自己在母文化中原有社会角色,造成情绪不稳定,因而出现高山反应。

2、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长时期形成的母文化价值观与陌生的团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不和谐或相抵触,造成行为上无所适从,因而出现高山反应。

3、在陌生的团队文化中,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新员工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因而出现高山反应。

不仅仅新员工会产生高山反应,当人们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工作、学习或生活时,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例如在跨国公司里,由于外派经理对新的工作环境出现高山反应,不得不中止国外工作任务而回国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天取经的旅途中,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每个团队成员随时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

高山反应是一件值得高度重视的事。对于个人而言,高山反应意味着自己的职业生活出现危机。对于团队而言,则意味着人力资源、经济和时间上的巨大风险和损失。在通常情况下,高山反应会经历下面四个阶段:

1、蜜月阶段: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兴奋感,导致情绪亢奋和高涨。人们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后,常常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鲜,对看到的人、景色、事物一切都感到满意,处于乐观的、兴奋的蜜月期。

2、沮丧阶段:“蜜月期”过后,由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与母文化不一样,尤其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兴奋的感觉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代替。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数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人们可能有以下表现:一种是敌视,敌视自己所在的公司、团队或地区,与老员工或当地人发生文化上的冲突。另一种是逃避,对自己所在的公司、团队或地区有厌烦情绪,不愿意与老员工或当地人接触。在严重的情况下,有些人会因为心理压力太大而返回自己的家乡。

3、恢复调整阶段: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新员工逐渐平静了下来,他在尝试着去解开一些疑团,去寻找对付新文化环境的办法。于是,他与老员工或当地人的接触多了起来,并开始建立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他理解到异文化中不仅有缺点,也有优点。他心理上最初的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感渐渐减少,慢慢地适应了一文化的环境。

4、适应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员工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适应了团队或当地的行为习惯,能与他们和平相处。

    ◎原来,《心经》并不能变沟壑为坦途,并不能改变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事实

现在,唐僧已经意识到,必须设法去消弭给个人职业生活和团队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他停鞭勒马,嘱咐两个徒弟说:“你们看,前面的山那样高,你们可千万小心哪!”

猪八戒说:“这山唤作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唐僧在马上遥望,见香桧树上,果然有一只巨大的柴草窝。猪八戒指着柴草窝那边叫道:“那不是乌巢禅师吗?”唐僧纵马加鞭,直至树下,那禅师见有人前来,也离了巢穴,跳下树来。

唐僧下了马,向禅师倒头便拜,说道:“贫僧往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请问禅师,这路途还有多远?”

禅师连忙用手搀住他,回答到:“圣僧请起,你问这西天取经之路,还在远方。而且一路上虎豹出没,想要顺利到达西天大雷音寺,难着呢。”唐僧越发焦急,又问远方究竟有多远。禅师笑了笑,说:“路途虽远,终有到达之日。倒是这一路上你们会遭遇许多困难和挫折。我有《心经》一篇,如果遇到困惑,但念此经,自然不会再有什么高山反应。”唐僧便虔诚地拜伏于地,那禅师随口诵传之。

却说唐僧一路西行,一路念诵《心经》。老话说:“念兹在兹。”他不久就彻悟了《心经》的大义。在这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的求索中,时光也在默默地流逝,又到了芳菲落尽、树高蝉鸣的夏天。

这一天,师徒三人经过一处村落。看看太阳也快下山了,师徒三人便决定在这里投宿。唐僧下了马,拄着九环锡杖,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只见一个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里盈盈地念着佛经。唐僧上前施礼,说:“施主,贫僧往西天雷音寺拜佛求经,路过这里。刚好天色已晚,希望能够在您的府上借宿一夜,请您行个方便!”

那老者一骨碌跳了起来,一边整理衣襟,一边摇头说:“借宿一夜当然没问题,只是这西天却去不得。你们哪,明天一早还是回去吧!”唐僧奇怪地问:“为什么?”老者解释说:“取经不难,难的是一路翻山越岭、道路艰险难行。从这里向西去,大约30里远近,便有一座山,叫做八百里黄风岭,山中多有妖怪。想要经过这座山,难哪!”原来,《心经》并不能变沟壑为坦途,并不能改变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事实。那么,这部被成千上万的佛教徒目为神物的《心经》究竟有何用途呢?深得《心经》要义的唐僧已经知道`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翻山越岭的秘诀在于“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困难既然摆在前面,惟一的办法就是设法排除畏难情绪,进而解决困难。

换而言之,高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自制的高山反应。而《心经》的作用就在于,尽管我们无法改变高山存在的事实,但我们的确可以用另一种心态去翻越高山。

现在。唐僧师徒已经进入了八百里黄风岭山区。唐僧在半山腰的悬崖边上立马站定,欣赏高山峻岭的壮丽风光。虽然还没有到达山顶,但那种“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已然可以想见。

忽然,一阵旋风刮来,唐僧心中的英雄豪情顿时化作了惊慌不安,望着孙悟空说:“好恶的一阵风啊!”孙悟空说:“起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你怕什么呢?”唐僧说:“此风与那天风不一样。此风浩浩荡荡、渺渺茫茫,足以让赶路的行人迷失方向,让挑柴的樵夫寸步难行那!”孙悟空让过风头,一把抓住风尾闻了闻,有一股腥臭气,说:“没错,此风的确有些蹊跷。闻闻这风的味儿,说明附近不是猛虎就是要怪。”

话犹未尽,山坡下就跳出一只斑斓猛虎,吓得那唐僧一个跟头从马上滚了下来。猪八戒一见,扔下行李,掣起钉耙劈头就打。只见那只猛虎直挺挺站了起来,伸出爪子往前胸一抓,竟然把自己的一张虎皮剥了下来,全身血津津地高声叫道:“我是黄风大王麾下的先锋,在此山中巡逻,要那几个凡夫俗子回去给大王佐做下酒菜。你们是哪里来的和尚?敢从此山经过,这不是送肉上砧板吗?”

猪八戒骂道,你这个孽畜,我等不是什么凡夫俗子,而是上西天取经的使者。你赶快让开大路,别吓坏了我师父,否则小心我手中的钉耙!“那妖怪不容分说,一只虎爪向着猪八戒劈脸抓来。猪八戒将身体一闪,抡起钉耙就打。孙悟空也不甘落后,掣起金箍棒来助阵。那妖怪抵挡不住,只得落荒而逃。

兄弟俩奋起直追,要将那妖怪赶尽杀绝。谁知那妖怪竟将自己的虎皮盖在石头上,使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自己却回头将坐在路旁念经的唐僧摄入了黄风洞中,准备将唐僧献给黄风大王美餐一顿。

    ◎主管的妄念常常是导致团队失败的罪魁祸首。这是因为,主管的妄念会使的团队的目标变得不确定

    黄风洞中的这位黄风大王,本是灵山脚下的一个黄毛貂鼠,因为偷吃了琉璃盏内的灯油,害怕佛祖怪罪,所以逃到此处,占山为王。我们已经知道,灵山就在我们心头,这只占山为王的老鼠,原来就是我们经常会有的妄念。在这里,则是指唐僧心中的妄念。

    唐僧为什么会有妄念呢?当初鸟巢禅师为了帮助他们消弭高山反应,特地给唐僧传授了一篇《心经》。唐僧默默记诵在心,常念常存。谁知,不念经好像还好。一念经就觉察到妄想杂念统统都起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个妄想杂念并不是念经念出来的,而是你本来心里头就这么乱,一直未发现而已。现在因为想收心,才发现心中乱得厉害。对于孙悟空和猪八戒这样的员工,如果心有妄想杂念,只需要用“紧箍咒”和戒律这样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他们即可。可是,对于唐僧这样的团队主管,心有妄想杂念就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了。

    主管的妄会常常是导致团队失败的罪魁祸首。这是因为,主管的妄念会使得团队的目标变得不确定。譬如黄风大王麾下的那位虎先锋,它会剥下自己的皮,盖在石头上,让你信以为真。

    老虎是困难的一种象征,但披着虎皮的石头只是困难的一种假象。当孙悟空奋起金箍棒,一棒子打下去,不仅没有打死想象中的那只老虎,反而震得自己手疼。猪八戒也奋力筑了一耙,同样劳而无功。

    真正的老虎早已掳走了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兄弟两个漫山遍野地寻找,可哪里有唐僧的影子呢?就好像我们在工作中遭遇到决策失误,回头找不到领导的影子一样。我们的领导到哪里去了呢?他被绑在黄风洞里,正在痛哭流涕呢!

    孙悟空来到黄风洞外,摇身变做一个花脚蚊子,从门经飞了进去。飞到后园一看,师父被绑在柱子上,还活着呢。

    又嗡嗡地飞到前面,只见一个小妖精,撞上厅来向黄风老妖报告说:“大王,小的巡山,看见猪八成坐在林里,却不见昨日那个孙悟空。”老妖说:“孙悟空不在,难道昨日被我一阵黄风吹死了?”众妖在旁七嘴八舌地说:“大王,也许孙悟空并没有死,而是搬救兵去了,那可如何是好?”老妖说:“随他搬什么救兵!除了灵吉菩萨,我谁也不怕!”

    孙悟空听得他这番言语、心中暗暗欢喜,立即飞出洞外,现出本相,来到林中与猪八戒会合,说:“这个老奴怪谁也不怕,单单怕一位灵吉菩萨,不知灵吉菩萨住在何处?”猪八成说:“那里有一位老公公,你上前问他一声,何如?”孙悟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公公,上前叫道:“老公公,向您打听一个人,您可知道灵吉菩萨的住处?”

    老公公其实是太白金星,特地化装前来指点孙悟空的。他告诉孙悟空,灵吉菩萨住在正南方的小须弥山中,他手中有两件法宝,其中有一颗定风丹,任凭黄风如何呼啸都能够做到镇定自若;另一件法宝叫做“飞龙杖”,正好可以捉拿黄风老怪。

    这位灵吉菩萨随着孙悟空来到黄凤山.先由孙悟空挑战黄风老妖,将老妖引出洞来,他却在半空中施法、用那“飞龙杖”一把抓住老妖,迫使老妖现出了老鼠的原形。孙悟空赶了上去,举起金箍棒,照准那只黄毛貂鼠就打。灵吉菩萨急忙拦住,说:“它原本就是灵山脚下的生灵,我还带它回灵山去罢。待我佛如来明正其罪,也不枉它做一场老鼠。”孙悟空便送别了菩萨,到树林中去会合了他的猪八戒兄弟,一同去黄风洞营救师父。

    而唐僧经此一劫,终于平息了心中的妄念,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安详。

    作为和平型性格的代表人物,沙和尚是一个相当传统的人。他和所有的和平型一样,重视法律、规则、秩序,以及做人的本分和体面。在每一个社会组织中,尽管他们通常缺乏杰出的工作表现,但他们却往往占据了许多行政管理的职位。当然,无沦是做管理还是干其他的工作,他们都习惯于扮演的角色就是“稳定器”——传统和现状的维护者。他们是默默奉献的一群,他们服务于别人;却从不愿意抛头露面。他们在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这使得他们可信、可靠、他们是这个社会稳定的基石。

    ◎依靠着《心经》的功德神力,唐僧师徒翻过了八百里黄风岭,又越过了八百里流沙河,并且终于组建了一支完整意义上的团队

    因为“运气”不好,沙和尚被流放到了西北沙漠。生存的环境是如此艰苦,以致许多人在这里凄凉地结束了他们的一生。然而,沙和尚却表现出了和平型惊人的适应能力。

    和平型的人生态度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比如,他们性格低调,但并不像完美型那样容易绝望。他们厌恶那种不稳定和混乱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可在暴风雨中他们却能够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镇定。当活泼型在尖叫、力量型在攻击、完美型在消沉的时候。只有和平型还冰冷静处事。他们通常会后退一步,静观其变,然后默默地向着一个他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不会被感情冲昏头脑,对愤怒也好像无动于衷。他们做事托沓,但在复杂的局势中却能够保持沉稳,并且富有耐心。

    八百里流沙河与和平型的沙和尚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哲学上的联系。和平型是如此消极,一座城市在他们眼里如同一片荒野,一个组织也会被他们评论得如同一片沙漠。他们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容易被鼓动起来,懒惰、马虎、讨厌别人指责。他们习惯于批评和嘲讽,习惯于给别人泄气。

摆在唐僧师徒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降服这个后来被叫做沙和尚的妖怪。为什么要降服这个妖怪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穿越流沙河是走向成功之路的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在艰苦的环境面前,首先就必须克服消极的情绪。

孙悟空和猪八戒与这个妖怪三次交手,三次都让他跑了。最后他干脆把自己深藏了起来,根本不给你交手的机会。这几乎是所有的和平型的性格特点,他们逃避冲突,将事情置之不理。

孙悟空只好去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方法很简单,派了一位木叉使者来到流沙河上空,喊一声:“悟净!悟净!取经人在此久矣,你怎么还不归顺?”妖怪便从藏身之处出来,拜见了师父。他既在流沙河中,便以沙为姓,观世音菩萨给他取名悟净。这便是唐僧在孙悟空、猪悟能之后收的第三个徒弟——沙悟净。唐僧见他待人处事真像个和尚的家风,故又叫他做沙和尚。

当消极的因素被排除,事物就会转向令人乐观的一面。于是我们就能重新获得积极的态度,于是我们就能把我们的注意力(一种魔术般的放大镜)放在某种成功的可能性上,所有的资源和力量都将支持我们去实现那种成功的可能性。我们的态度越积极,我们的决心就越大,我们所能调动的资源和力量就越多,成功的概率就会随之上升。态度决定了成功的最大概率,决定了成功的全部学问。

    依靠着《心经》的功德神力,唐僧师徒翻过了八百里黄风岭,又越过了八百里流沙河,并且终于组建了一支完整意义上的团队。下面是这支团队成员的清单。

完美型的唐僧:他目光远大,目标明确,有组织设计能力,注重行为规范和工作的高标准,他但任了团队的主管。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唐僧,这个所谓的团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会有什么远大的前程。

√力量型的孙悟空:干劲十足,崇尚行动,解决问题不过夜,注重工作的结果,能够迅速理解和完成当前的团队任务,是团队的业务骨干。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团队是如何艰难进步的。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唐僧的远大抱负将很可能化为泡影。

活泼型的猪八戒:热情奔放、感情外露,善于活跃工作气氛,他承担了团队的公共关系工作。他帮助每一位同事,并且使工作变得有趣。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猪八戒,我们很难想像这个团队是如何枯燥乏味和令人厌倦。

和平型的沙和尚:他平和、冷静、有耐心,承担了团队的事务性工作。事实证明,他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并且持之以恒,而且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别看他平时默默无闻,可每次到了最后的关头,都是他来稳定局面。

团队的任务必须有这四种不同性格的人去协作完成。这是因为,健康的组织机构需要集四种性格优势之大全,而每一种性格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也无法取代别人的长处。

    ◎人参果的真正含义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不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或草本植物的块根

唐僧师徒一路风餐露宿,走着走着,忽然又看见一座高山挡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常常用山水来比喻人生的磨难,成语“山高水远”、“山重水复”、“山穷水尽”都是说的这个意思。同样的道理,《西游记》里的每一道山水,也都是唐僧师徒面临的困难。

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道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位神仙,道号镇元子。话说这一天,镇元子要到上清天上弥罗宫去听元始天尊讲经。镇元子临走时向两位看家的童子交待说:“近两天有一个朋友经过这里,你们不可怠慢了他,到园里打两只人参果来招待他。”原来,唐僧的前生与镇元子相识,如今虽然唐僧并不记得前缘往事,镇元子却记得这位朋友。

镇元子走后不久,唐僧师徒便到了万寿山,往五庄观来投宿。两位看家的童子,笑吟吟地迎接着他们。趁着孙悟空到山坡放马,猪八戒道出房借灶做饭,沙和尚在门口看守行李,二位童子便到果园打下两只人参果,端过来请唐僧享用。谁知唐僧看见人参果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吓得浑身发抖,哪里敢吃?

这人参果是一种什么宝贝呢?有人说是青藏高原的一种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的块根,藏语叫“卓老沙曾”。它富含淀粉,其成分有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钙、铁、磷等无机盐,有滋补作用,味香而甜。藏族同胞将它和大木混合蒸煮,再加酥油,用来待客。也有人说是新疆的库尔勒香梨。这种梨香气扑鼻,梨肉细嫩香甜无渣,令人吃了还想再吃。

可是,这些说法都有些牵强附会。人参果的这个“参”,也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三。三人成众,因此,人参果的真正含义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而不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或草本植物的块根。简洁地说,人参果象征着友谊,或者与人为善的公共关系。唐僧师徒眼前的这座万寿山,事实上是一个公共关系问题。

人参果之所以状若出生的婴儿,说明真正的友谊永远像孩子那样纯真。之所以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说明友谊容易受到物欲的伤害,需要小心呵护。比生铁还硬,连钢钻也钻不动的那块土地,其实是比喻我们所安身立命的这个社会,竟然如此冷漠而又生硬。可恰恰是在这样的世态人情中,生长了这么一颗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再过三千年才能成熟的人参果,多么稀罕哪,这不就是在感叹友谊的难能可贵吗?

可是,功利主义的孙悟空并未珍稀人间的这份真情,也不曾考虑自己偷吃人参果的行为是否合乎逻辑以及主人是否责怪。

兄弟三人吃人参果,偏偏猪八戒就吃出了一段留传千古的笑话。他张开大嘴,把那人参果扔了进去,一个咕噜就囫囵吞咽下肚,忽然感觉有些异样,转过头来问孙悟空与沙和尚:“你们两个吃的什么?”沙和尚说:“跟你吃的是一样的东西,人参果呗。”猪八戒有问:“什么滋味?”孙悟空奇怪地说:“你问别人干什么?老话说得好,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应该亲口尝一尝。你现在已经亲口尝了一个,怎么还不知道滋味呢?”猪八戒说:“我吃得太快,没有尝出什么味道来。大师兄啊,你好人做到底,再去弄几只来,也让我老猪细细的品味品味。”

原来,友谊是需要用心品味的。也许只有完美性的唐僧,才真正懂的友谊的内涵。完美性的人常常感叹知音难觅,他们是那样形只影单,却总在不停地寻找理想的伙伴。他们能够深切地关心他人,愿意切实地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可是,他们太谨慎了,就象唐僧不敢面对鲜活如孩儿的人参果一样,他们很容易错过最初和最真的赤子之心,留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无限惆怅。

至于力量型的孙悟空,虽然知道朋友可贵,却只是看重朋友的可利用价值。和平型的沙和尚呢,虽然人缘也不错,有同情心,却生来就欠缺那种对待朋友的炽热情怀。活泼型由于感情外露,喜欢与人交往,在四种类型性格之中,是最容易结交朋友的。然而,活泼型的人虽然朋友众多,可大多是些热闹场中的酒肉朋友。热闹过后,回头一想,除了过了一回嘴瘾,啥感觉没有,就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

◎聪明伶俐的孙悟空终于有了一个好主意

名字是一个自我的符号,所以别人喊你的名字,你会立即意识到自我。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喊一声孙悟空的名字,孙悟空也会立即答应一声,结果就咻的一声,给装进葫芦里去了。

说到孙悟空的名字,乃是菩提祖师所取,除了大名之外,还有些个别称。他最初因为发现了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美猴王”。后来跟随太白金星上天,当了个“弼马温”,在天河边牧马,工作得倒也出色,后来却因为职位低微一怒之下反下天庭,此后也一直深以为耻。再后来他索性自封为“齐天大圣”,并得到过玉皇大帝的承认,虽然是个虚名,但无论谁喊他一声“大圣”, 准保他听得满心欢喜。后来……后来……唐僧在两界山解救了他,给他又取了一个诨名,叫做“孙行者”。其实呢,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我都是行者。所以行者这个浑名,比“齐天大圣”来的有实际意义。

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用葫芦装了孙悟空三次,前两次他都设法从葫芦中逃脱了出来,然后改换名字继续向两个魔头挑战。因此,第一次装的是“孙行者”,第二次装的是“者行孙”,第三次装的是“行着孙”。装来装去连妖怪都慌了,怎么“孙行者”的弟弟层出不穷啊?孙悟空也纳闷呀,怎么换了名字也照样给装进去了呢?

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不明白的是,力量型的孙悟空虽然也有自我中心意识,但他却是一个追求实效的人,而且又酷好变化,因此很难长时间被自我缚住手脚。

孙悟空呢,他不知道名字只是一个自我的符号。无论你给自己去多少名字,自我却只有一个。无论别人喊你的哪个名字,都会唤起你的自我意识。

聪明伶俐的孙悟空终于有了一个好主意。他偷了妖怪的葫芦,反转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一个筋斗跳到空中,将葫芦嘴儿对准妖怪,叫声“银角大王”。银角大王情不自禁地答应了一声,也同样被咻地一声给装进去了。金角大王急切之间要来报仇,孙悟空重施故技,叫声“金角大王”,将金角大王也装进了葫芦。只消一时三刻,两个魔头就化成了脓水。事实上,这意味着自我中心意识的消亡。

一些市场营销团队与孙悟空遇到的问题非常相似,他们奉行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推销,即以自己的产品为中心,来制定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促销策略。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推销,很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误区。尤其是市场竞争激烈的时候,自以为是所带来的风险可想而知。

与之相反,以他人为中心的人际关系意味着你要去认识别人和社会以及自然界的奥秘,而不是让别人认识你;意味着你要走近(进)别人、走近(进)社会、走近(进)大自然,而不是让别人被你迷惑;也意味着你要付出真诚、无条件的爱、正直与信守承诺。

为什么必须是无条件的爱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有条件的爱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你会在意你的付出,你会因此斤斤计较。无条件的爱则表示你在以他人为中心,你在默默地关注,以妥当的方式付出,而且不图回报。也许,我们可以对两种不同的爱做出下列定义:

有条件的爱:因为有合适的条件,所以才有可能付出爱。

无条件的爱:因为爱,去寻找合适的条件。

地理上的火焰山横卧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全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这里是全国最热的地方之一,尤其是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自然是寸草不生。然而,《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却另有玄机,他描写的乃是心理上的火焰山。据说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一脚踢翻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其中有一些炭火洒落人间,就化成了火焰山。八卦炉中的炭火,原来是用来炼丹的,相当于我们现在追求成功的一种热情。可是,丹没有炼成,炉中的炭火也就演变成了一种亚健康状态——焦虑。对于追求成功的人们而言,焦虑的确是一种相当严重的心理障碍,仿佛横亘在取经之路上的火焰山。

尤其是对于我们今天忙碌着的现代人,焦虑几乎成了一种心理通病。由于高期望值的欲念,造成了生活的快节奏忙碌中掩藏不住的是无尽的焦虑与恐慌。当焦虑的程度与持续的时间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就会成为焦虑性神经病,对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正常的思维和决策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干扰。

    ◎孙悟空听菩萨一番劝解,心中便有了一番悔意可嘴上依然不服气

许多人认为,若非力量性的孙悟空一路降妖除怪,完美性的唐僧恐怕很难到得了西天,说不准在那个山头就被妖怪吃了。至于恶人该不该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统计起来,倒是支持孙悟空的居多。因此,都有些反感唐僧不知好歹,动不动就大念“紧箍咒”,动不动就要赶走孙悟空。有些网友在BBS上激愤地说:“取经完全可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让孙悟空一个筋斗去了灵山,又一个筋斗就把经取回来了,为什么一定要保护着这个肉眼凡胎,愚不可及的唐僧去取经呢?”又有一个网友跟贴,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唐僧手上有通关文牒,二是如来佛祖只认唐僧是正宗的取经人。”

这两个网友的意见似乎很有代表性,甚至连孙悟空自己也这样想过。你唐僧手上不是有通关文牒吗?如来佛不是只认你唐僧是正宗的取经人吗?好,那我就抢了你的通关文牒,再变出一个冒牌的唐僧来作为傀儡,我孙悟空不就可以到西天取经了吗?

于是,孙悟空就坐在高高的山头上冥思苦想,一想就想出岔来了。从他的身体中分出两个孙悟空来,孙悟空1号飞往南海向观世音菩萨诉苦,孙悟空2号却按落了云头,来抢唐僧的包袱。

先说孙悟空1号,拜在观世音菩萨跟前,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观世音菩萨被他哭得心酸,慌忙将他扶了起来,说:“你怎么这样伤心?说出来,我来为你救苦消灾。”

孙悟空擦了擦泪水,把打杀杨虎一伙草寇的前后始终说了一遍,又说道:“我自从那五行山下解脱了天灾,承蒙菩萨教诲,保护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经,一路上山重水复,都是我舍身拼命,为他扫除重重的魔障。至于杨虎一案,唐僧怪我不该除恶,难道我除恶不是为了扬善?他不分青红皂白,背义忘恩,大念了一遍‘紧箍咒’不说,又翻脸无情,执意将我赶走。想我当年在花果山何等风光,如今跑来跟一个和尚做徒弟,竟然屡次遭到驱赶,我还有何脸面来往于天地人间?”

菩萨呻吟着回答说:“除恶扬善固然不错,但你这样草菅人命也是一种残忍。所以,你一路上降妖除魔,居功甚伟,偏就杨虎一案是你理亏。为什么?草寇虽然凶恶,却不能作妖魔论。妖魔从心而生,草寇呢,到底是人哪!”

孙悟空听菩萨一番劝解,心中便有了一些悔意,可嘴上依然不服气地说:“就算是我鲁莽,那他也不能屡次三番赶我走呀!”菩萨感叹说:“阿弥陀佛,这就是唐僧的可敬之处了。你想啊,他手无缚鸡之力,尚且有勇气去宽恕歹人恶意,你身怀绝技,武艺高强,为什么反而不能呢?”孙悟空这才低着头说:“弟子知道自己错了。可是事到如今,就算我重返取经路,那唐僧却未必能够容我。”

观世音菩萨端坐在莲台上,运心三界,慧眼遥观宇宙,霎时间开口说道:“悟空,你那师傅顷刻之际就有伤身之难,不久就会来找你。你且在此处等候,到时你还是答应唐僧,一同去西天取经,得成正果。”孙悟空只得在南海小住。

却说唐僧赶走了孙悟空,和剩下的两个徒弟一起,马不停蹄,依然一路向西。走了50里远近,师徒们又饥又渴。猪八戒说:“师父且请下马休息,我去看看邻近可有人家,为您化些斋饭来吃。”托着钵盂,往南去了。等了好久,也不见他回来,沙和尚就说:“师父,我去把二师兄找回来,省得您等得焦急。”也沿着那条小路,一路找了过去。

唐僧独自坐在那里,饥渴难忍,连眼睛都花了。正在闭目养神,忽然听得一声响亮,睁开眼一看,原来是孙悟空跪在路旁,双手捧着一个瓷杯,说:“师父,没有老孙,你连水也喝不上一口。这一杯清水,就给你解渴吧1”唐僧固执地说:“就算渴死,我也不喝你的水!你走吧!”孙悟空说:“你为什么一定要赶我走呢?没有我,你如何去得了西天?”唐僧顿时又被激怒了,骂道:“好像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全靠你的功劳似的。哼,你这个自以为是的泼猴!走便走了,还会来纠缠我做什么?”

那孙悟空也是忍无可忍,翻脸喝骂道:“唐僧啊唐僧,亏我跟随你一路艰辛,你竟然这样狠心的糟践我!”说罢,恶狠狠地丢了瓷杯,一拳打在唐僧脑门上,将他打晕在地,然后从行李中翻出两个青毡包袱,一个筋斗云去得无影无踪。

◎这只冒牌的取经团队终于把沙和尚激怒了,这在《西游记》里可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及至猪八戒和沙和尚化得斋饭回来,看到师父到在路旁,行李担子也被翻得七零八落,还以为是草寇余党前来行凶报复。好容易把师父救醒,才知道原来是孙悟空干的好事。

猪八戒气得两只耳朵都飞了起来,骂道:“好个泼猴,原来是这样一个翻脸无情的恶棍!”唐僧喘着气,说:“回想我赶走那猴头时,言语也确实激烈了一些,难怪会伤他的心。”又派沙和尚去花果山,嘱咐他只要讨回包袱即可,不可再生争吵。为什么派沙和尚去呢?因为沙和尚说话比较谨慎。

沙和尚在空中飞了三天三夜,终于到达花果山。只见满山都是猴子,到处都是喧闹。近前再仔细一看,那孙悟空高坐在石台之上,双手扯着一张纸,口里念念有词。沙和尚侧耳倾听,原来他念的是师父的通关文牒,文曰:“……法师玄奘,远历千山,寻求经偈,倘过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施行……”

沙和尚忍不住上前高声叫道:“大师兄,你把师傅的关文拿到花果山来干什么?”孙悟空闻言抬头一看,脸色一变,只叫:“拿下,拿下!”众猴一拥而上,将沙和尚连推带拉抓过来。

沙和尚只得陪着小心,说道:“大师兄,师父执法是有些错怪你了。大师兄情急之下,把师父打倒,也是可以理解的。望大师兄念在五行山师父为你解脱之恩,还同小弟一起回去,与师父同赴西天。倘若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还给小弟,何苦与师父为难呢?”其实,和平型的沙和尚在心里未必同情孙悟空被驱赶的命运,但他的讲话是多么的得体,虽然有些言不由衷。

孙悟空冷笑道:“贤弟,我抢了唐僧的行李,自然大有用处。我已经熟读关文,不要那个唐僧了,我自己去西天拜佛求经,独享正果,岂不美哉?”沙和尚陪笑道:“那关文上写的是师父的名讳,那个佛祖会传经给你呢?”孙悟空笑道:“贤弟,难道天底下就没有第二个唐僧吗?”回头叫道:“小的们,快请师父出来。”一会儿,果然请出一个唐僧,后面一个猪八戒,牵着一匹白马。一个沙和尚,挑着行李。

这只冒牌的取经团队终于把沙和尚激怒了。这在《西游记》里可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俗话说,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沙和尚发急的模佯,就跟兔子要咬人似的,他叫道:“哪里来的妖怪,胆敢变做我老沙的相貌,还要一路跑到西天去招摇撞骗!吃我一杖!”双手举起宝杖,把那个假的沙和尚一杖打死,原来是一个猴精。

不待猴王发令,猴子们立即就把沙和尚围住了。沙和尚左冲右撞,瞅个机会纵身跳到空中,一阵风似的逃走了。

沙和尚离了花果山,左思右想,又驾云直奔南海求助,飞行了一个昼夜,到达珞珈山。

观世音正在向孙悟空说法呢,听说沙和尚求见,微微一笑,即命座前木叉行者唤进来。沙和尚拜了菩萨,抬头正要诉说,忽然看见孙悟空站在旁边,顿时怒火中烧,举起宝月禅杖就打了过去。你看,和平型虽然轻易不会发火,可一旦真的发起火来,要消火也相当困难。所以有一句民谚:“慢性子的人发一次火,天上要打五天的雷。”

孙悟空见势不妙,立即闪身躲在菩萨的光影之中。沙和尚只得住手,口中却乱骂道:“你这个泼猴!打到师父,抢走关文,弄了一只冒牌的取经团队,恶贯满盈,如今又来欺瞒菩萨吗?”观世音菩萨喝道:“悟净不得瞎说。你大师兄在我这里已经住了四天,每日听我说法,如何恶贯满盈?你要说个清楚,不要冤枉了好人。”沙和尚便把前事说了一遍,说完兀自看着孙悟空,怨恨难休。

“既然如此,”菩萨说:“我让悟空与你一起去看个究竟。是真是假,到时自见分晓。”孙悟空听了,当即与沙和尚一道飞往花果山。孙悟空筋斗云快,沙和尚却拉着他慢走,生怕他先行一步,又弄出什么玄虚来。

兄弟俩来到花果山,果然有一个假的孙悟空,高座石台之上,与群猴饮酒作乐。真的孙悟空勃然大怒,一摔手挣脱了沙和尚,掣出金箍棒,上前指着那猴头骂道:“你是何方妖邪?胆敢变做我的相貌,强占我的洞府,在我的猴子猴孙面前作威作福!”

那个假的孙悟空冷冷一笑,也不答话,也掣出一条金箍棒来。两个孙悟空打在一起,一样的衣装,一样的容貌,一样的身手,一样的声音与喊叫,令人眼花缭乱,再也难分真假。

◎那六耳猕猴现了原形,孙悟空忍不住抡起金箍棒将他一棒打死。孙悟空终于战胜了自己,他又重新获得了心灵的祥和与宁静

却说两个孙悟空音容一样,身手相当,打得难解难分。打打骂骂之间,已然到了南海。两个孙悟空一齐叫道:“走,我与你找菩萨辨个真假!”菩萨看了半天,只好把木叉行者与善财童子唤来,悄悄吩咐道:“你们一人拉住一个,等我暗念‘紧箍咒’,看哪个喊疼的便是真,不疼的便是假。”

木叉行者与善财童子便一人拉住一个。菩萨暗念真言,两个一齐喊疼,都抱着头,地下打滚,只叫:“莫念,莫念!”菩萨无计可施,说道:“悟空,你当年在天上作齐天大圣时,那些天兵神将都认得你,你去找他们做个分辨吧!”

两个孙悟空又一路拉拉扯扯上了天庭。谁知众神将看了半天,也分辨不得。玉皇大帝命托塔天王李靖取来照妖镜,镜中也依然是两个孙悟空的影子,衣着与身体都不差分毫。两个孙悟空一路纠缠着出了南天门,落在西行之路上。

沙和尚恰好也已经赶回来了,他上前喊道:“二位且住了手,让我师父来为你们辨个真假。”便与猪八戒一人搀住一个,请师父念那个“紧箍咒”。两个孙悟空都喊疼,两个孙悟空都疼得打滚。唐僧只好住嘴,仍然辨不出真假。两个孙悟空又一路纠缠着,霎时不见了踪影。

唐僧回头问沙和尚,为什么没有拿回包袱?沙和尚说:“我在水帘洞外转悠了半天,也不知怎么进去。”猪八戒说:“我当年智激美猴王时,曾在花果山小住了半日,所以知道如何出入。”我们知道,水帘洞其实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兄弟两个的对话也是非常有意思的。和平型的沙和尚虽然能够和蔼可亲,值得信任,却很难对一个人付出真心,所以他不知道心灵与情感的价值。活泼型的猪八戒则恰恰相反,他天真烂漫,热情奔放,缺点是情绪化容易忘记职责。所以这两种性格,一种是可靠而不够真诚,一种是真诚而不那么可靠。

唐僧说过了:“八戒,你既然知道如何出入水帘洞,就趁着两个孙悟空打架,赶快去把包袱找回来吧。”猪八戒笑着说:“师父何必着急,不如等两个孙悟空分出了真假,让他自己去拿比较妥当。”唐僧冷漠地说:“纵使那猴头分出了真假,也用不着回来了。”

完美型的人就是这样,待人真诚,却也习惯于记恨别人,这一点与和平型倒是颇为相似。

两个孙悟空一路厮打,又到了阴曹地府。地藏菩萨说:“你们两个形容如一,神通无二。纵然我能够辨别真假,却谁也得罪不起。无论得罪了谁,恐怕都会大闹阴曹地府。不然,你们还是到灵山去找如来,他神通广大,必定能够断个明白。”两个孙悟空一齐道好,一路腾云驾雾,拉拉扯扯,往西天去了。

如来佛正在为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罗汉、三千揭谛,以及诸多教徒圣众说法,忽然听得由远而近的一阵吵闹,原来是两个孙悟空厮打着过来了。护法金刚急忙说:“我去制止这两个猴头,省得他们扰乱了法会。”如来笑道:“天下无事不可说法。且听他们怎么说。”两个孙悟空便拜在佛祖的莲花座前,争先恐后地指责对方以假乱真。

恰好观世音菩萨也来了。如来问道:“观世音尊者,你看这两个悟空,谁是真假?”观世音菩萨说:“前日在弟子那里,弟子想方设法也不能辨认真假。还请如来为他辨明。”如来笑道:“世间有一种猴子,唤作六耳猕猴。这种猴子善于聆听人的心事,所以凡人起心动念,他都知晓。与真悟空同相同音的,就是六耳猕猴啊。”

灵长目猴科动物中并没有六耳猕猴这个品种,他只是孙悟空内心深处一个与取经团队离心离德的妄念,是孙悟空之己心的另一个变异,因此与孙悟空模样相同,本领不分轩轾。而两个孙悟空的争斗,则生动地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痛苦。至于照妖镜、“紧箍咒”的失效,其实是隐喻了人心的幽微,非凭术器可分辨灼照,惟有直鉴其心,才能照见心的变化。著名的心理学家王阳明先生曾经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个心中贼是指每个人都可能具有的道德缺陷,若能破除之就能够成为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由此可见,战胜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六耳猕猴现了原形,孙悟空忍不住抡起金箍棒,将他一棒打死。孙悟空终于战胜了自己,他又重新获得了心灵的祥和与宁静。

◎为什么一定要唐僧作主管?除了完美型的唐僧,可不可以让力量型的孙悟空、活泼型的猪八戒、和平型的沙和尚也做一回主管?

有两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有人说,如果是孙悟空2号战胜了孙悟空1号,那就不是孙悟空的真假问题,而是取经团队的真假问题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这种冒牌的取经团队还少吗?又有人说,管它是正牌还是冒牌,只要能够取得真经,不就意味着团队的成功吗?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冒牌的取经团队到处都是,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个能够取得真经。无论他们一路上多么招摇撞骗,最终都会归于失败。就算如来佛祖一不留神给他们发放了真经,可歪嘴和尚能够把经念好吗?邪人用正法,而正法亦邪,到头来搬起的石头还是会砸了自己的脚。

英雄的孙悟空跟随着观世音菩萨,又回到了西行取经的路上。唐僧立即拜伏在地上,迎接菩萨的光临。菩萨便训诫说:“我今天亲自把孙悟空送回来,希望你们能够同心合作、共同进取。这一路魔障未消,没有他的保护,你如何到得了灵山?”大约菩萨也深知唐僧的秉性,特意叮嘱他“再休嗔怪”,也就是不要记恨,不要再生责备。唐僧一边叩头一边回答说:“我一定遵从您的指示。”

这时候,猪八戒也从花果山背着两个包袱回来了。师徒们送别了菩萨,重新整理行装,继续一路西行。

为什么一定要脚踏实地,才能取得真经呢?当年乌巢禅师向唐僧传授《心经》时早已给出了答案,即:“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生命的真义也需要通过俗世的生活去实现。所以,一个人能否领悟生命的真义,成就幸福的人生,主要的因素,不再与他是否有钱、是否有地位以及是否技艺高超,而在于他是否脚踏实地。生活需要脚踏实地,工作需要脚踏实地,否则,即使你有孙悟空那样的七十二般变化,也只能是云里来云里去,到头来不过是一场虚幻。

14年,穿越了千山万水,终于可以看到灵山的真面目了。唐僧师徒,无不悲喜交集,以至于喜极而泣。

有人说,灵山不高,有佛而名。说这种话的人,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灵山确实是因为佛祖而出的名,但灵山的高度是一种精神的高度,不能与地理上的大山(例如珠穆朗玛峰)相提并论。

即使是在文学的意义上,山与山也有很大的不同。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经过的许多崇山峻岭,象征的是他们曾经面临的困难。而灵山,却是一种境界。唐僧师徒克服了那么多的困难,追求的不就是这种境界吗?

因为没有礼物相送,阿傩、伽叶竟传了一套无字经书给他们。按说呢,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自然自然界就是一部无字经书,自于你自己去领悟。可是,唐僧师徒翻开经书,每一页都是空白,早已慌了神。一怒之下,师徒四人果真回到大雄宝殿,向如来佛告了两位尊者一状。

谁知佛祖笑道:“两位尊者向你们索要人情的事,我已知矣。可是,你们知道吗?从前众僧下山到舍未国赵长者家去诵经,讨得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所以啊,经不可轻传,亦不可意空取。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的无字真经。你们若要换取有自真经,还是到宝阁去找阿傩和伽叶吧。”

唐僧无可奈何,只好将化斋用的紫金钵盂奉送给两位尊者,阿傩和伽叶这才重新打开宝阁,为他们准备了5048卷经书。师徒四人收拾妥当,让白马驮着经书,告别了尊者,欢天喜地地回归东土而去。

西天取经的故事圆满结束了,有关故事里面的是是非非却永远众说纷纭。尽管我在本书中对西天取经进行了全过程的解释和评说,但我相信,许多读者还是有许多不以为然的地方。其中争议最大的仍然是:为什么一定要唐僧作主管?除了完美型的唐僧,可不可以让力量型的孙悟空、活泼型的猪八戒、和平型的沙和尚也做一回主管?

必须承认,在现实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缘,的确有不同性格的人在从事管理工作。但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是,主管的性格对组织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不是唐僧来做取经团队的主管,《西游记》就必然是另一种故事情节,而这只团队能否坚持到最后,恐怕也的打上几个大大的问号。

◎只有完美型,才会为这种理想状态的组织结构的日臻完善而苦心经营

不同性格的主管,在管理风格上的差异非常大。其中,活泼型与和平型习惯于以人为中心,完美型和力量型则通常会以工作绩效为中心。所谓以人为中心,是指一个组织重视个人的尊严,关心员工的情感和福利。所谓以工作绩效为中心,则是指组织希望员工竭尽全力,重视工作任务,并表现出一种胜任工作的能力。因此,在那些高绩效的企业组织中,通常都有一位完美型或力量型的主管。

如果我们把对工作绩效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作为评价组织文化的两条标准,我们就能够描述出四种不同的组织文化类型:

1、沙模型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既不关心员工,也不关心他们的工作。整个组织就像一盘散沙似的你会感到一种可怕的冷漠和分裂。一般不会施行绩效评估制度或绩效管理,即使确实施行了这些制度,也不会真正关心员工和他们的工作绩效。管理者也许会在表面上装出非常关心员工的样子,但那多半是为了取悦于某种公共关系。

组织文化之所以形同沙漠,当然与主管有很大的关系。完美型由于优柔寡断、力量型由于人缘不佳、活泼型由于心不在焉,都有可能导致四分五裂。但是在所有的性格类型中,有话不说、蔫有主意的和平型主管最有可能造成组织文化的沙漠化,因为他的懦弱无能,或者因为他的漠不关心,或者因为他的散漫和得过且过。

2、俱乐部型的组织文化:活泼型的主管因为感情色彩丰富,通常喜欢营造一种俱乐部型的组织文化。这种文化会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感觉到一种俱乐部型的人间温情。他们会通过大量的宣传和明确的制度,高度体现出对员工的关怀。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也会对工作绩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事实上,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乃是对技校的评估。因为他们喜欢用这种“评估”的方式,来做一些事业发展方面的设想和探讨。他们相当看重工作中的人情成分,不会让员工超负荷工作,也不会对员工提出过高的绩效指标。

活泼型主管那种喜欢不停地冒泡泡的性格特点,会给所有的组织成员带来欢乐。但是,由于过分关心员工的情感和福利,会无谓地消耗掉许多可贵的资源。这种忽略工作绩效的文化取向,使得组织无法持续地进步。

3、独裁型的组织文化:完美型的主管习惯于自作聪明,力量型的主管习惯于自以为是,都有可能因为强调个人决策,从而形成一种独裁型的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与俱乐部型的组织文化刚好相反,强硬而又不近人情,它会无视员工个人或家庭的状况,向员工提出过高的绩效要求,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强硬的绩效管理和评估制度。常常不顾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的现状,进一步强调那些不大切乎实际的工作目标,使得人们,尤其是承担工作任务的员工对目标的制定和修改感到紧张和担忧,很容易导致员工用某种激烈的形式表示反抗。

4、平衡型的组织文化:现代经理人所鼓吹的团队文化,其实是一种平衡型的组织文化。在这种组织中,员工们会把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进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团队意识和成员意识。

平衡型的组织文化对员工和他们各自的工作绩效会同时给予关注,他们在意工作能力与工作任务之间的匹配,尽管在工作任务的分配上常常回有意设置一些适度的挑战。由于对绩效目标的重视,平衡型的组织文化会注意培养一种积极和乐观的工作态度。由于对人的关注,他们也强调目标和工作要求的合理性,并切在意彼此之间的鼓励和帮助。在这种个人与组织命运西西向的特对中观,员工们往往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且对竞争的认识非常清晰。

但是,作为团队的主管,要掌握个人与组织之间的这种平衡发展的关系,不仅需要有全面的视野,也需要积极而又冷静的心态;不仅要深切地关心每一位团队成员,而且要帮助他们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这刚好就是完美型的性格优势,也只有完美型,才会为这种理想状态的组织结构的日臻完美而苦心经营。

(全书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