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千秋祭》教学设计

《文天祥千秋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文本写作特点;

2.正确评价英雄的人生选择,体味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正气歌》导入课文。

二、相关常识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考取进士第一名。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进逼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做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被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7岁,遗有《文山先生全集》27卷。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字词,初知文意。

2.读完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文天祥的印象。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3.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这篇文章是作者的“出山之作”。文章通过史料及想象刻画出文天祥的高大形象,格调大气而深沉。

第一部分为引子,通过写对文天祥的评价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写元人对文天祥的几次劝降,表现文天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机智勇敢的品性;

第三部分重点叙述文天祥创作《正气歌》的过程。

四、研读讨论

1.作者对文天祥高度肯定,因为他面对元人的威逼利诱面色不改。那么既然他不愿归降元人,有人劝他死他又没有死,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他的使命还没有结束” 。

2.文天祥的“使命”是什么?

明确:他的“使命”指的是复宋和创作《正气歌》。看过他的《指南录》就知道他曾经试过要逃,但最终又被抓,他活下来无非就是想找机会逃出去,完成复宋的使命。创作《正气歌》是其历史使命,无法复宋,却留下了一腔正气在人间,激励后人。

3.学生讨论:如果你是文天祥,在那样的处境下你会怎么做?

4.课文特色。

“小说、诗歌、政论”的三结合。

(1)丰富的想象

历史题材的散文要写得生动,除了翔实的史料之外,还离不开丰富的想象。作者在充分参考史料的基础上,展开了大胆的想象。如第二部分写文天祥与几位劝降者的对话,既使行文生动,又表现出文天祥的忠贞;第三部分描写文天祥创作《正气歌》的过程,写牢狱情景,写室外天色,写天祥思索,使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丰富的想象补充了史料的不足,增加了生动的细节,使文章更加摇曳多姿,使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真切的抒情

本文激情洋溢,感人至深。开篇就充满感情:“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760岁。”这样以直接抒情开头,开篇就能吸引住读者,也令读者“怦然心跳”。有时候,作者采取间接抒情,把感情融入写景、叙事之中,如:“室外,滂沱大雨裂天而下,夹杂着摧枯拉朽的电闪雷鸣,天空大地似乎将要崩裂交合了。天祥屹立不动,身形俨如一尊山岳!”这些抒情语句具有强烈的感染性,读后令人深思,令人振奋。

(3)精当的议论

说理不必长篇大论,只需点到为止,这才耐人寻味,恰到好处。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往往忍不住自己也“掺入”进历史事件中来,以当代人的视角发几句议论。如第一部分写到文天祥自杀不成,作者说,“打量历史,我们只能作这般理解──日月还要从他的生命摄取更多的光华;社会还要从他的精神吸收更多的钙质??”;写到文天祥不理会留梦炎的劝降,作者又忍不住发表议论说,“真的,你让葵藿如何与狗尾巴草对话?你让铁石如何与秽土论坚?”而且,作者还常常借题发挥,调侃揶揄一下现代人的弊病:“留梦炎之流的后人对乃祖的投降哲学又有发挥,最形象、最直白的是‘有奶便是娘’。”这些议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章内涵,增加了文章容量。

有人把卞毓方的文章称为“大散文”,卞毓方认为所谓的“大”,“主要是指一种眼光,一种气质,一种神韵,它是渗透在骨子里的”。这篇文章,叙事、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作者激情洋溢,思想深刻,可以说是“大散文”的典范。

五、作业设计

课后阅读文天祥《正气歌》。

附:板书设计

文天祥千秋祭

卞毓方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

“小说、诗歌、政论”的三结合──“大散文”

 

第二篇:文天祥千秋祭导学案魏新1

《文天祥千秋祭》导学案 班级____姓名_______制作人:位胜霞 时间20xx年11月27

《文天祥千秋祭》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场景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法。

2.感受文天祥的凛然正气及强烈的爱国情怀。

预 案

【知识链接】

1.卞毓方,江苏盐城人,19xx年生,著名散文作家、教授、高级记者。19xx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日语专业,19xx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新闻专业。作品有《长歌当啸》《雪冠》《岁月游虹》等。

2.文天祥,宋末杰出的民族英雄,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江西吉安人。他是宋理宗时的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宋都临安(今杭州)危急时,文天祥请率二十万义师背城一战,宰相陈宜中不许。后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冒险逃脱到温州,拥立益王赵昰,以图复兴,转战于赣、闵、岭南等地,兵败被俘。在拘囚的四年中,敌人百般劝降,终以不屈被害。时隔700多年的19xx年,作者缅怀英雄业绩,满怀对英雄人品人格的敬意,写了这篇文章。

【知识梳理】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怦然心跳( ) 说客( ) 戕灭( ) 擎天( ) ....

孤注一掷( ) 箴言( ) 恫吓( ) 窒息( ) ....

可歌可泣( ) 漩涡( ) 社稷( ) 戏谑( ) ....

撒手锏 ( ) 心旌( ) 祖逖( ) ...

2.解释下面的词语。

黄钟大吕:

戕灭:

聒噪:

缧绁:

戛戛:

攘袂:

3.你还找到哪些读不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整理在下面。

1

《文天祥千秋祭》导学案 班级____姓名_______制作人:位胜霞 时间20xx年11月27

4. 熟读文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5读完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情节是什么?

课 案

【合作探究】:

1. 在课文第二部分,文天祥与哪些劝降者进行了交锋?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表

现了文天祥的什么精神?

2. 你认为文天祥是民族英雄吗?

【咬文嚼字】:

找出课文中优美的、有感染力的句子试作赏析。

鉴赏提示: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着手,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样的句式、那些动词等?表现了文天祥的什么精神?

2

《文天祥千秋祭》导学案 班级____姓名_______制作人:位胜霞 时间20xx年11月27

拓展延伸:

正气歌

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3

《文天祥千秋祭》导学案 班级____姓名_______制作人:位胜霞 时间20xx年11月27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天地之间正气存,赋予形体杂纷纷。地上江河与山岳,天上日月和繁星。人有正气叫浩然,充塞环宇满盈盈。生逢圣世清明年,平平和和效朝廷。国难当头见气节,永垂青史留类名。齐国太史不惧死,崔杼弑君载史籍;晋国董狐真良史,手握“书法不隐”笔;韩国张良雪国耻,椎杀秦皇遭通楫;苏武留胡十九年,终日手持汉朝节;巴郡太守老严颜,甘愿断头不妥协;晋代侍中名嵇绍,为救国君酒热血;张巡当年守雎阳,咬牙切齿讨逆贼;常山太守颜杲卿,骂敌骂断三寸舌;辽东管宁“着皂帽”,清操自励若冰雪;诸葛《出师》复汉室,鞠躬尽瘁何壮烈!祖逖渡江誓击楫,奋威慷慨吞胡羯;秀实夺笏击狂贼,贼头破裂直流血。浩然之气多磅礴,志士英名万古存。每当正气贯日月,谁把生死放在心。地靠正气得以立,天靠正气成至尊。三纲靠此得维持,道义以此为本根。可叹我生逢乱世,竞无才力救危亡。被俘仍戴南国帽,囚车押我到北方。折磨摧残何所惧,酷刑只当饮糖浆。牢房死寂见鬼火,春来紧闭黑茫茫。老牛骏马共槽食,鸡窝里面栖凤凰。一旦染病便死亡,枯骨弃野多凄凉。如此恶境囚两载,各种毒害不能伤。牢房阴森令人哀,是我安乐之天堂。岂有智谋与巧计,能防邪毒来伤身。光明磊落忠义心,我视生死如浮云。我心悲伤悠绵绵,好似苍天哪有边?贤哲虽然已远去,榜样令我心更坚。檐心展读圣贤书,光华照彻我容颜。

【练笔空间】:《文天祥千秋祭》多处引用文天祥的诗文,特别是他的《正气歌》,那么你对“正气”是怎样理解的?在现实生活中怎样继承和发扬这种“浩然正气”?

4

《文天祥千秋祭》导学案 班级____姓名_______制作人:位胜霞 时间20xx年11月27

三、练 案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A.凛然 伶俐 凌厉 淋漓 ....B.怦然 烹调 抨击 怦然心动 ....C.戏谑 噱头 洞穴 贫血 ....D.门槛 佛龛 鸟瞰 侃侃而谈 ....2.选出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①一个死去七百年 光芒四射的人物,一个再过七百年将 如钻石般璀璨的人物,当年,他生命的巅峰状态,却是被狭小的土牢所扼杀,窒息。

②你想知道《正气歌》的创作过程吗?应该说,文天祥早就在 、 ________了。

A.依然 还 酝酿 构思 B.仍然 犹然 构思 酝酿

C.犹然 依然 酝酿 构思 D.还 仍然 构思 酝酿

3.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室外,滂沱大雨裂天而下,夹杂着摧枯拉朽的电闪雷鸣,天空大地似乎将要崩裂交合了。

B.室内,天祥前额也可见汗淋如雨,然而他顾不得擦拭,只是一个劲地笔走龙蛇。

C.孛罗随后又搜索枯肠,多方诘难,企图从根本上摧毁文天祥的自尊,以便乘隙诱归。

D.最为悲壮、高亢的诗文,往往是在人生最激烈、惨痛的漩涡里分娩。因为写它的不是笔,是生命的孤注一掷。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一次,便是借文天祥之口朗吟《正气歌》。歌之临空,则化为虹霓;歌之坠地,则凝作金石。五岳千山因了这支歌,而________;北斗七星因了这支歌,而________;前朝仁人因了这支歌,而________;后代志士因了这支歌,而________。

5

《文天祥千秋祭》导学案 班级____姓名_______制作人:位胜霞 时间20xx年11月27

①大放光彩 ②益显其明 ③脊梁愈挺 ④更增其高

A.②①④③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

5.在横线上再补充几个爱国事例,保持上下文语意连贯流畅。(6分)

爱国就是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当侵略者侵犯祖国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报效祖国,不惜“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像曹植报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归”;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英雄的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使人感到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一种震撼山岳、翻江倒海的气势。

附:课文节选《正气歌》及翻译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译文:天地之间正气存,赋予形体杂纷纷。地上江河与山岳,天上日月和繁星。 人有正气叫浩然,充塞环宇满盈盈。生逢圣世清明年,平平和和效朝廷。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译文:国难当头见气节,永垂青史留美名。齐国太史不惧死,崔杼弑君载史籍; 晋国董狐真良史,手握“书法不隐”笔;韩国张良雪国耻,椎杀秦皇遭通缉; 苏武留胡十九年,终日手持汉朝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译文:浩然之气多磅礴,志士英名万古存。每当正气贯日月,谁把生死放在心。 地靠正气得以立,天靠正气成至尊。三纲靠此得维持,道义以此为本根。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译文:贤哲虽然已远去,榜样令我心更坚。檐心展读圣贤书,光华照彻我容颜。

【补充材料】

(1)史载:天祥临刑特别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字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2)李元洛先生这样理解文天详的忠诚:“凛然于苟且偷生的可耻,地维赖之以立;了然于人间正道的荣耀,天柱赖之而尊。”

(3)《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6

《文天祥千秋祭》导学案 班级____姓名_______制作人:位胜霞 时间20xx年11月27

(4)公元1283年1月9日,元世祖忽必烈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最后他下定决心:赦免文天祥。当他的口谕被快马传到刑场,文天祥的灵魂已开始向南飞翔了。忽必烈马上追悔莫及:“文丞相好男子,不肯为吾用,一时轻信人言杀之,诚可惜。”多年后还在感叹:“是好人也。”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