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振宁短文有感

读杨振宁短文有感

近日看到一则杨振宁谈中国道德教育的短文,全文如下:“中国人耻于谈钱,却是世界上最爱钱的民族;羞于谈性,却制造了第一人口大国;最讲究细想品德,却是世界上最缺德的民族。在北美生活二十年,从未见过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上过一堂品德课,整个社会也没人提所谓的德育。可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遵守社会最基本的道德,社会秩序井然,这究竟是为什么?”

有人批评杨先生的这段话是以偏概全,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杨先生在问自己也是在问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工作者——是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是我们提倡道德教育错了吗?显然不是!是我们对道德教育重视的程度还不够?也不是!是我们道德教育的内容错了吗?显然也不是?那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了呢?经过今天的学习我对“杨振宁之问”终于有了一个较清晰的答案: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是德育教育事半功倍的罪魁祸首。

回归生活——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

生活是人类道德生成的基础,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重视现实生活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意义,脱离沸腾的现实生活进行所谓道德教育,这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道路选择的本源性错误,也是导致中小学道德

教育实效差的根本原因。儿童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成长归根结底是源于生活、在生活之中发生和完成的。传统的知性德育让儿童仅成为道德知识的容器,背离了生活这一道德生长的根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努力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身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来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或抽象或说教的世界里去培养一个人的道德。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是对以往和现行的以分裂、知性、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的转换与超越,它以灵巧的方式让德育摆脱了课堂的时空局限,让学生依托“生活”这一最广袤的资源和时空自由穿梭在课堂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之间,实现自主的道德学习

 

第二篇:杨振宁传

《杨振宁传》读后感

闻佳驹

《杨振宁传》是一部实在不可多得的好书,华中科大物理教授杨建邺撰写的杨振宁这位科学巨人的生平足迹,生动地描绘了这位科学伟人成长的过程以及从事科研工作的每一个片断和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

杨振宁对当代物理学的贡献,既是世界的,也是中国的,关于杨振宁的功业尽人皆知,在此,我只谈谈读这本书后的一点感受!

19xx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第一人,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在科研之余大量地从事改变“中国人不如他人”的观念,而且毕生在做这项工作,他19xx年后一直住在清华,亲手建立了清华高等研究院,广邀国内外顶尖的科学家来华讲学,带研究生,在国内各高校游说,以80多岁的高龄为科学兴邦奔走呼唤,其拳拳爱国之心和人文情怀令人景仰。用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陈方正的话说:“宇称不守恒”理论、“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应该再次获诺贝尔奖),都是理论物理的科研成果,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至今没有应用的意义,它的意义主要是思想和文化上的。的确,我们从杨振宁的著述、演讲中不难看出,他讲得最多的是科学发展史,科学家的故事以及当代科学领域的相互渗透以及相互作用,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是普通人听了都能领悟其中道理的东西,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氛围,这种影响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十分深远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是杨振宁少年时代就在一起的朋友,他们同在西南联大读书,又先后留美获博士学位,邓回国后转行从事领导“两弹”的研究工作,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杨、邓之间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友情故事,使我想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无私的精神与巨大贡献的基础上,所以才能这样珍贵和弥久。

19xx年8月16日,杨振宁在离开上海回美前夕,上海市领导请他吃饭,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他,是邓稼先写的,他在信中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武器工程除了19xx年底以前得到过苏联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接信后给了杨振宁极大的感情震荡,他当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场景??正如杨自己所说的那样,“稼先是我永恒的骄傲”。

杨振宁走过的道路给我这样的启示:从事科学研究无需更多的物质上的追求和欲望,只有获得知识和成功的满足与快慰,我想:生活中其它的事情难道不也是这样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