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最实用教学案

《齐桓晋文之事》第一课时

制作人:郑吉刚 审核人:宁琳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论辩。

学习重点

1、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并对此有个人认识。 课时安排:4课时

课前导读

一.知识导学

(一)关于孟子:

1. 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 ,字 ,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 时 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 ”。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 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1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 代 意 义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二)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 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熟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工具书,理解课文。

三、完成练习册1-5题。

2

《齐桓晋文之事》第二课时

制作人:郑吉刚 审核人:宁琳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论辩。

基础积累

一、通读课文,给下列划线的词注音。

胡龁( ) 觳觫( )( ) 无以,则王( )乎 ....

彼恶( )知之 褊( ) 小 予忖度( )之 便嬖( ) 莅......

( )中国 商贾( ) 皆藏于市( ) 吾惛( ) 此惟救死而...

恐不赡( ) 殆( )有甚焉 ..

二、熟读课文,疏通文意,梳理文言知识。

1、重点词语解释

⑴无以,则王乎?( ) ⑵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 )( ) ...

⑶彼恶知之( ) ⑷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 ..

⑸牛羊何择焉( ) ⑹王说( ) ..

⑺于我心有戚戚焉( ) ⑻百姓之不见保( ) ...

⑼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 ⑽挟太山以超北海( ) ..

⑾为长者折枝( ) ⑿刑于寡妻( ) ..

⒀权,然后知轻重( ) ⒁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 ) ...

⒂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 ⒃犹缘木而求鱼也( ) ..

⒄盖亦反其本矣( ) ⒅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 ..

⒆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 ) ⒇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 ...

21树之以桑( ) 22申之以孝悌之义( )( ) 2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矣( )

2.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①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③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④欲辟土地,朝秦楚 ⑤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⑥谨庠序之教 ⑦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3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 )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 ) .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 ) .

②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 .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 ) .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 ( ) .

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 ) .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孟子?梁惠王上》 ( ) .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 ) .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 ) .

④然,诚有百姓者也( )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 ) ..

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 ) .

⑤齐集有其一( ) 其若是,孰能御之( ) 其皆出于此乎( ) ...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这篇语录体论辩文,通过双方论辩阐明自己的论点。根据论证思路,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 )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 )。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了( )。

四、思考本文的论证技巧。

4

《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制作人:郑吉刚 审核人:宁琳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论辩。

写法探究

文本合作解疑(A类)

一、整体把握。

1、《齐恒晋公之事》是什么体裁的文章?

答: 2、文章中心是什么?请概括(不超过20个字)。

答: 3、孟子认为国君要怎样才可以“王天下”?为什么?(两个问题回答不超过50个字) 答:

二、讨论思考

1、《孟子》善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善于洞察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结合课文,简要概括孟子是怎么洞察齐宣王的心理因势利导,让他采纳自 己“保民而王”的主张的。

答:

2、《孟子》的语言言近旨远,生动诙谐,常常迸射出哲理的火花。其中不少被后人以最简单的短语形式总结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成语,流传至今。请指出下面的语段分别被概括为什么成语。

A、“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概括成语为: 。

B、“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概括成语为: 。 课后拓展探究(B类)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凶:收成不好

B、填然鼓之 鼓:战鼓

C、谨庠序之教 庠序:古代的学校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教导

5

2、与“直不百步耳”的“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B、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D、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3、与“寡人之於国也”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A、兵器接在手,士兵们就丢下武器跑了。

B、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丢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了。

C、兵器刚接触,士兵们就丢下武器随着部队逃跑了。

D、兵器已经握在手,士兵们就丢下武器跑了。

(2)、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

A、头发花白的人,不用在路上背东西了。

B、头发花白的人,不必用头在路上顶东西了。

C、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肩扛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D、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5、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喻,说明什么道理?

答:

分组讨论,思考本文的论证技巧(C类)

6

《齐桓晋文之事》第四课时

制作人:郑吉刚 审核人:宁琳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体会比喻在文中的运用和作用,并尝试运用比喻进行论辩。

巩固拓展

一、填空。

(1)《齐桓晋文之事》节选自____________,它的内容主要是写______劝说______放弃______,采纳__________的主张而发政施仁的经过。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概括成语为:__________。

(3)五亩之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豚、狗、彘之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二、下列句子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甚矣,汝之不惠。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 王坐于堂上。 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 牛何之?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4、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7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6、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7、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9.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四、背诵孟子的名言名句。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2、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

《齐桓晋文之事》答案

第一课时

1. 轲 子舆 战国 儒家 亚圣

2.儒家经典

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给下列划线的词注音。

胡龁( hé ) 觳觫(húsù) 无以,则王( wàng)乎 ....

彼恶(wū)知之 褊(biǎn) 小 予忖度(cǔnduó )之 便嬖.....(piánbì ) 莅( lì)中国 商贾(gǔ ) 皆藏于市(cáng) ...

吾惛(hūn)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shàn) 殆(dài)有甚焉 ...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这篇语录体论辩文,通过双方论辩阐明自己的论点。根据论证思路,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民不加多”的原因)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不行王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了(孟 9

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三课时

文本合作解疑(A类)

一、整体把握。

1《齐恒晋公之事》的体裁是用对话形式写成的议论文 2、阐述“保民而王“的观点。3孟子认为国君要爱护百姓关心人民疾苦,才可以“王天下”,因为国君以德服人,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

二、1、第一,把自己的“保民而王”的主张与齐宣王“王天下”的心理结合起来,使他对“保民”的主张产生兴趣;第二,以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大及小、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信心;第三,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使齐宣王辨明是非利害,知所取舍。

2、明察秋毫、 缘木求鱼

课后拓展探究(B类)一、1、B;2、A;3、C;4、(1)B(2)D;5、答——说明移民种粟皆非为国治本之策,只有施行仁政才是为国治本之策。

本文的论证技巧(C类)

1.善用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

运用比喻,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如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齐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2.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排比的运用,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既在内容上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丰沛。如“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等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3.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

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诸子散文中难得的好的文学笔法。如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孟子》中的另一个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也是这样,逼真而传神。 第四课时略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