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

[学习要求]

1.掌握课本中重要的通假字、实词、虚词和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以及运用贴切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

3.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经济思想

4.熟读全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本课的文言句式和文言实词、虚词;孟子的善辩技巧

2.难点在于理解孟子在文中的民本思想及经济思想

[学习时间] 三课时

[导学]

1.回顾孟子相关的文学常识,写出2-3句学过的孟子的名句

2.通读全文,结合注解及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导练]

1.从注解中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① 通 , ; ② 通 , ; ③ 通 , ; ④ 通 , ; ⑤ 通 , ; ⑥ 通 , ;

2.划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并解释其用法及意义

①无以,则王乎 ( , )

②欲辟土地,朝秦楚 ( , )

③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 , )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 )

3.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

①臣未之闻也 ( ) ②莫之能御也 ( ) ③牛何之 ( ) ④是乃仁术也 ( ) ⑤百姓之不见保 ( ) ⑥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 ) ⑦构怨于诸侯 ( ) 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 ⑨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

[导思]

1.通读全文,孟子在劝说齐宣王时,始终围绕“ ”这一中心论点步步深入展开。

2.找出本文运用的比喻,举1-2个例子并思考其作用。

3.课文的最后一段孟子围绕“ ”的经济思想提出了具体措施。

《齐桓晋文之事》 教案

主备人:古维莹 组员:林茂青、农志莹、潘瑾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辩论方法

3.理清全文思路,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经济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文言句式和文言实词、虚词;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难点: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检测

1.龁 衅 觳觫 褊 庖 忖度 挟 莅 便嬖 愬 惛 放辟 庠序 孝悌

2.说一说,学过的孟子的名句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导入

看一则漫画。(课件)

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十分熟悉。在初中,我们学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高一时我们也学过《寡人之于国也》,可以说我们和孟子是老朋友了。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倾听这位儒家代表人物的诉说,从《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感受他那颗爱民的火热心灵。

三、简介历史背景及作者

1.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2.关于“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为一套施行王道的政治主张。但当时历史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而孟子的仁政王道学说,在当时现实中却行不通。

3.孟子及《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他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哲学上提出“性善论”。

《孟子》一书是孟轲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全书共三万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孟子》一书宋代时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南宋朱熹又将它合入《四书》之中。

《孟子》富于雄辩,善用比喻和寓言。文学价值很高。

4.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民本主义思想。

②邦国的主权在民。

③政事以民为归宿。

④用人以民意为准。

⑤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⑥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⑦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四、听读,理清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

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第二课时

五、朗读并翻译(结合导学案)

(串讲中注意下列重点词、句)

重点词、句

(一)第一部分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完成P169“道”一词多义)

(2)是以后世无传焉

(3)无以,则王乎?

(4)莫之能御者 (宾语前置句)

(5)牛何之 (宾语前置句)

(6)以易之

(7)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判断句,完成P169“爱”一词多义)

(8)无异

(9)是乃仁术也 (判断句)

(10)王说

(11)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1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13)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被动句)

(14)何以异?(宾语前置句)

(15)为长者折枝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翻译)

(17)刑于寡妻

(1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翻译)

(二)第二部分

(1)危士臣 / 朝秦楚 (使动)

(2)构怨于诸侯 (介词结构后置)

(3)莅 中国

(4)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5)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6)盖亦反其本矣

(7)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三)第三部分

(1)吾惛,明以教我 (P169“明” 一词多义)

(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然后从而刑之

(4)是罔民也 (判断句)

(5)制民之产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介词结构后置句)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

(8)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

整体归纳: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劝说齐宣王放弃“ 霸道 ”,施行“ 王道 ”,谈话中,孟子始终围绕“ 保民而王 ”这一中心论点步步深入展开。在孟子看来,仁者无敌,

得 民心 者得天下。

六、课堂训练

1.P169练习二

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课件)

3.请指出下面的内容分别概括为什么成语,并解释其意思。

A.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B.犹缘木而求鱼也

第三课时

七、讨论回答思考题

1.孟子是如何一步一步说服齐宣王的?

第一步: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的事,指出齐宣王有“不忍之心”(思想基础) 第二步:通过“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 第三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四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2.举例说明本文运用比喻的作用

例:(1)“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2)“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有千钧之力。

3.孟子的经济思想在课文中是如何反映的?

在课文中的反映是“制民之产”。这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没有它,孟子的学说必将缺乏底气。

4.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

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八、简要归纳写作特点

1.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

2.气势浩然,逻辑严谨

3.大量使用比喻、排比句式,骈散结合,使全文笔势灵活。

九、小结

本文在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包藏着众多的警句、妙语、比喻,作为一篇精彩的论辩文,它又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气势磅礴,再现了孟子灵活巧妙的工作方法。

十、文段练习(课件)

十一、扩展延伸

(一)翻译下列短文,体会孟子论辩艺术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二)积累孟子名言警句(课外部分)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仁者无敌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7.尽信《书》,不如无《书》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十二、作业

①“不能”与“不为”有什么区别?这个观点对于高三的我们有什么意义?(不少于200字)

②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二篇:译文:齐桓晋文之事章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我是孔子的学生,从来不谈论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所以我们的老师也没有传下来。我也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大王一定要我谈,不得已,那我就谈谈用道德的力量征服天下吧?”

齐宣王问:“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只要你爱民,这样就能统一天下,没有人能阻挡。” 齐宣王问:“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问:“从哪知道我可以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告诉我一件事,有一天大王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大王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宰了它来祭钟。’大王说:‘放了它吧!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好像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一样。’那人问道:‘那么,是要废除祭钟的仪式吗?’大王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的。”

孟子说:“凭这样的好心就可以统一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当然知道大王您是于心不忍啊。”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的百姓啊。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无罪却走向死地,所以就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怪罪老百姓以为大王吝啬。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大王如果真的怜悯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宰一头牛和一只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啊!我真的不是吝啬钱财小气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的这种不忍心正是仁爱的开始,因为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君子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就是这个道理。”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经》说:‘别人有啥心思,我能揣磨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只是这样做了,回头再来问问自己,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您老人家这么一说,我的心就豁然开朗了,但我这种心情与王道相符合,又有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可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的细毛,却看不到一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肯相信这种话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如今您的恩德可以推及禽兽,而您的功能却没有推广到百姓,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一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保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啊?”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年老的人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我年老的人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这样,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先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再推广到兄弟,然后推广到封邑和国家。’这就是说,把这样的好心好意推广到其他方面就行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是为什么呢?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考虑一下吧! 还是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兵士大臣置于危险之中,到处树敌,然后您在心里感到痛快吗?”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