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百家讲坛之姚淦铭述道德经》有感

文/珞熙 四月二十四日

(一)老子谈成功之道

老子《道德经》的第三章便这样叙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它无形无迹,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不知道在其之上还能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在于天帝之前。

无论古今中外,达到成功高峰之心人皆有之。一人成功,必有其道。而古人对成功之道也是众说纷纭。其中,老子谈到成功之道时说,在恍恍惚惚,惚惚恍恍中,走向成功。更要在觅道中,悟道而后行道。老子也在《道德经》的第一章中讲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取道于寻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恒久之道;取名于寻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恒久之名。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于有名,乃是万物化生之根本。所以,通常要无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无以名状的微妙;时常又要有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成名化物的极限。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同样深及于行为体的幽深内殿。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循环运行,就是一切行为运作的微妙法门。有物,有精,有信,人便可悟其道,而行其道。

老子既讲“有为”之道,又强调“无为”。正如他在《道德经》里讲到,“道无为而无不为”。永恒的大道始终无为,但是却取得了无所不为的成果。大道运行没有轨道误差和时间误差,具有永恒的客观规律性。正是这至诚不移的客观规律性,才孕育化生出天地万物,取得无所不为的成果。大道无为,始终按自己的轨道运行,使得整个宇宙和谐有序;统治者无为,遵守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可使社会和平安定;自我无为,遵守合乎自然法则的人生法则,可使自我健康长寿。这里,宇宙、社会、人生是“实”、“有”,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人生法则是“虚”、“无”,实与虚、有与无是辨证统一的,欲治实、有,必守虚、无。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无为”的目的在于寻求“朴”即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和人生法则,治国以法,治身以朴,则“无为而无不为。”大道之性体现了无私、无欲、无争、守柔、贵弱、谦恭、纯真、诚信、公平、正义、仁慈等特性,道性既是朴性,体现于人即为“上德”。人人真朴,社会自然淳朴安定。

著名的国际大数学家陈省身所说,“我一生当中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搞数学。”人的一生说漫长,其实很短,几十个春秋便与世长辞了,所以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应该专注于一件事,过多我们会无暇顾及,太少我们又会怨声载道,唯独有一件特别之事会让我们终身追求而乐在其中。成功之道并非你选择得越多,成功的机率就越大,而是当你确认了这一件事后,投入的精力越大和准备越充分,成功的机率才越大。三心二意终其败;一心一意终其成。 老子还倡导“大器晚成”。就如一把木剑与一把玉刀,还与一青铜大鼎的制成过程相比,玉刀比木剑的制作过程要长,而青铜大鼎的雕塑过程又要比玉刀的长和精致。只有经过积年累月的沉淀终可成大器。然而,在如今物质横流,经济飞速发展的多元化时代,很多人说,大器晚成太不合时宜,而应是大器早成,才符合时代的要求和紧随时代的脚步。老子的该思想真的不符合时代发展了?那么文化快餐又该如何解释?众多昙花一现的人才难道就是大器早成?并非矣。老子的大器晚成讲求的是,经过一步一步的积累和沉淀,悟出属于自己的思想,并非时下许多文化快餐的人才。

老子在讲述成功之道时,还主张“守柔曰强,弱之胜强。柔,守柔,贵柔,以柔克刚。”以一种以柔克刚,以柔达到成功的理念来走向成功。所谓柔胜刚强,就是不要怕自己柔软,而是要担心自己是否守得住这个柔弱。正所谓,海啸来了,狂风暴雨来了,大树倒了,而小草依然可以生存下来。地震来了,高楼大厦倒了,而小平房却依旧在。这倒也证实了以柔克刚

的成功之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或许我们会遇到许多挫折困难,或许我们的内心非常柔弱,或许会有我们走不下去了,就此放弃的念头。但是如果我们能一如既往地守住这个柔弱,这就是刚强,终有一时我们会拨开黑云见月明,终有一日会到达成功高峰。

老子还讲到,“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也就是说我们要懂得功成身退。古代有一人叫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取得成功后,非常聪明地做出了急流勇退,最后他就平平安安地安享晚年。然而对于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呢,默默地帮助刘邦成功,但是成功后他并不懂得急流勇退,而是选择继续伴君身边。他并未及时了解一山不容二虎,而伴君便是伴虎。最后还是栽在吕后的手中。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功成身退还是具有非常深的时代意义。

(二)老子谈现代爱情婚姻

在如今多元化开放、物质文明飞速膨胀的大时代,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爱情婚姻上难免不了会心浮气躁。现代对于爱情婚姻的流行语常常有:早恋、泡妞、网恋、二奶、包二奶、包二爷、小三、一夜情、婚外恋、黄昏恋等等,从中便可以看出现代人对于爱情婚姻常常有着浮躁心理。而古语却不然,它是:终身大事、白头偕老、天长地久、山誓海盟、一日夫妻百日恩、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结发夫妻、糟糠之妻、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等,从中便可以看出古人对待爱情婚姻是以一种爱情与责任并重的态度。然而,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也有讲到如何对待爱情婚姻,而且是对现代人尤其是对现代年轻人的一种忠告。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色指的是青、黄、赤、白、黑,泛指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的景象,对于现代来说,则可指现代物欲横流的时代生活多姿多彩,人们的欲望也是“色彩缤纷”。对于男人来说,有了名、权、钱,更加重美色;对于女人来说,则更加重物色,房子、车子、票子,尤其在上海的社会里,如果男方没有这些物质的基础,你想丈母娘同意把女儿交给你,简直比登天还难。老子所讲的“五色令人目盲”是非常有道理,对美色物色过多的欲望,则会使人蒙蔽雪亮的双眼,则会迷失正确的方向,最后便会一败涂地。这个道理用在年轻人对待爱情婚姻是再好不过了,有些人的恋爱是以金钱名利为基础的,有些人则是见一个爱一个,这些人都不会得到一份真正的爱情。同理,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对于美色物色的追求就像打猎一样。人的野心也是庞大的,当你猎到一个猎物时,便想进一步猎到另一个。如果没有克制住这种野心,而继续沉溺在欲望之中,终有一日你得到的一切便会终成泡沫。

在多元社会里,许多拥有两份收入的男女朋友选择了结婚,但是在往后的生活中不要孩子。对于这种丁克家庭,难道就是一件好事儿?非也,男女双方没有共同的爱情结晶,双方自然而然就少了对彼此的一份责任,这种爱情婚姻并不是坚不可摧,而是脆弱不堪。

老子在《道德经》里还讲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确实,在爱情婚姻面前,人人都需要慎重。俗语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入行之前务必认真考察市场状况、行业最新动态等信息,而对于爱情婚姻也要慎重考察对方的人品德行等,对于这个问题,老子说了四个字,“涤除玄览”,也就是说要擦亮眼睛,要有玄妙的洞察力。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孔子在这方面也是如此,他的女儿侄女到了嫁人的岁数,孔子为其选对象,就选了自己的学生公冶长为女婿,为侄女也同样选了自己的学生南宫适。就是因为他们是孔子的学生,孔子熟知他们的为人,相信他们是有为之人。

古人还教我们如何观察一个人的品性的方法,即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所谓“视其所以”,就是要了解一个人是怎样的人便可以看他和哪一类人在一起。古人讲的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这个道理了。“观其所由”即是察看一个人为达到某个目的而用了哪种方法手段。用的是非法之道,还是正义合法之道。“察其所安”则是指这个人和你在一起,他是安了何心?是为了你的美色还是为了你的物色?简而言之,就是要带着一双雪亮的眼睛看清对方的为人。

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对于现代爱情婚姻,流行着泡沫爱情,泡沫婚姻,泡沫家庭。而

在大学的校园也有着这样一句话,“大一按兵不动,大二蠢蠢欲动,大三乱说乱动,大四分头行动。”都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时下很多男女对于爱情婚姻那种浮躁之心和一种随波逐流的态势。

而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到“得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则更好地教导我们如何把握一份纯洁的真正的爱情和美好的婚姻生活。“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名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婚姻得一,必先得爱情;爱情得一,必先得真情;真情得一,必先得爱心。爱情婚姻之道终归于爱心。所谓“道生之,德蓄之。”就是双方用爱心寻到一份真爱后,再用心去蓄养这份爱情。德亦可指由真心真情而发的责任。例如一部影片《我的野蛮女友》,里面的女主角一直深爱着她已经逝去前男友,但是她很幸运,又碰上了一个同样深爱着她的男人,最后被这个男人的爱心真情感动了,最后还是放下了已逝之人而接受眼前这个深爱自己的男人。

总之,老子《道德经》短短五千多字里却包含着丰富多彩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无论是在爱情婚姻上,还是在人生成功之道上,抑或其他各方面,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如能很好的领悟其中的思想,必定是人生航程上的一盏明亮的灯塔。

 

第二篇:《道德经》读后感

读《道德经》有感

计科80 王林森 2008012317

《道德经》阐述了老子的主要思想,主要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老子对道、德的理解,在首章首句就阐述得非常清晰明显,气势磅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他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老子眼里,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很有其独到性。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很幼稚,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称之为高瞻远瞩也不为过。他的一些阐述,让人很容易看清他思想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与之相对的,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跟孔子的不大相同。

他认为,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跟孔子大相径庭,完全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 《道德经》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道德经》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此外,我还总结出了老子关于政治及社会哲学的一些看法。

《道德经》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道德经》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道德经》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道德经》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z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

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