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观后感

《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观后感

“权倾一时,谤满天下”这八个字是时人对李鸿章的描述,与李鸿章同处同一时代的一位叫必吉的英国人曾这样谈论李鸿章所从事的事业,“他一直处于一种矛盾中,一方面,他要维护帝国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自命不凡,另一方面,他又要削弱它,通过提高自身的物质力量,使中国能够和平自信的保持民族利益。”

李鸿章,从我初中第一次认识他到高二结束了历史课,在心中一直将之鄙视,最近知识渐渐的扩充,对于如何认识历史,认识人物有了逐渐成熟的看法,开始从新省视过去的偏见。 看过的这部关于李鸿章的专题记录——《血色黄昏——李鸿章的洋务生涯》,对如何看待历史和人物的观点更加清晰,而对于李鸿章这个人本身完全不再鄙视,因为我想没资格。

李鸿章对于西方的态度是开明而清醒的,成为当时清廷少有的能够对西方有一个正确认识的人,早在组建淮军之时便使用先进的洋式武器,之后积极的筹备洋务运动,组建北洋舰队,并大力支持遣送外国留学生接受西方知识的政策。最初李鸿章带领军抗击义和团,解上海之困,在此期间见识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自叹当时装备的落后,要忍辱向西方学习制造之术。洋务运动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倾力创建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也是近代军事工业的开端。

北洋海军的诞生,几乎全靠李鸿章一人的独自努力。他以10年持续不懈的努力,造就了一支拥有30艘战舰,120门大炮和4000名官兵的舰队,它至少在数量上超过了日本的海军力量。 北洋海军自1875年筹画,1888年正式成军。它不幸在第一次中日战争(1894-1895)中为日本海军完全摧毁。李鸿章的努力全付东流。北洋海军的失败,导致中国丧失了制海权。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李鸿章是当时新旧两种力量的连接点,同时也是三夹板,他或许偶尔可以左右逢源,但更多的时候是身不由己。他掌握了相当一部分的权力,而中国又是一个弱国,常言弱国无外交,在外交上他无论如何绞尽脑汁,总逃不脱受制于列强的命运。清守旧势力的阻挠以及官场的利益之争使得这一切不是失败就是难产,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成效不佳。当然李鸿章本人在如何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用人举

措上,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比如讲裙带关系,任人唯亲,不敢越封建体制的雷池一步。在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后,他在病榻上写下的奏折中道:“仍希朝廷持定见,外修和好,内修富强,或可渐有转机”。归根结底,他毕竟是封建王朝的一名忠臣。但不管怎么说,李鸿章在一次次的曲折与试探,争取与尝试中还是让末代的帝国在许多地方有了进步。他是那个时代处于朝野内外各种矛盾和旋涡中心的一个关键人物。我们总是太感性而直白的将一个人定成好人亦或是坏人,似乎这其中不会有第三种存在,然而熟识或是稍作耐心的去看一段历史,一个人物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孩童似天真的判断对过去的真实是如此的不公。

评判任何历史人物的业绩或者成就,或者造成的损失,只有在当时的实际的环境与时代条件下来解决,而且我们今天去看这个人,并不是要对他进行一种道德上的或者罪责上的评判,而只是通过他做的事情给我们今天有更多的启迪与借鉴。

临终前操劳当了一辈子的裱糊匠的李鸿章吟诗一首,没有合眼就离开了气数已尽的清朝:“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乱,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尤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梁启超说得好:“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第二篇:李鸿章读后感

李鸿章传记的读后感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尤未息, 诸君莫作等闲看 是李鸿章临终前的诗。他是中国晚清时期一颗闪耀于苍穹的闪亮星星。李鸿章并没有完成清朝的中兴大业,而《清史稿——李鸿章传》评曰:“中兴名臣”。此评价过高了,但李鸿章的功绩在我看来确实可以成为一代名臣了。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位极人臣,但是他不能主导中国历史命运,他的那些头衔其实只是些幌子。所以,但凡称他为权臣,应当只是个表面现象,近代史上李鸿章种种政治行为不过是皇权的旨意。李鸿章当时慨然曰:“国步艰难,和局之成,刻不容缓,予焉能延宕以误国乎?宁死无刺割。之明日,或见血满袍服,言曰:此血所以报国也。鸿章潸然曰: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从上面亦可看出李鸿章签订条约之伤心痛苦,即使舍掉生命而对国家有所好处也在所不辞。其实签订条约之事,并不是李鸿章做得了主的。在《马关条约》签字之前,李鸿章已电报过清廷,是诸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议后决定签字的。再看李鸿章的地位也无权签订条约。

李鸿章被梁先生认为是有苏秦张仪之辩才的外交家,但是作为不幸时代之中国大臣,中国缺乏强大的国家综合力量,其外交行事便不得不以妥协来求得中国安宁。其主张可以被理解,但大多数国人并不耻于此,往往诟病于李。李的外交思路固然可取,但是往往拘泥于此而不敢有所突破,以至于出现不败而败得惨事。但是李鸿章不能主导整个中国的行政大事,即使他对洋务运动倾注心血,力图改变中国国运,但是往往遭受集权力量的牵制,有志而不得伸。同样,李鸿章签卖国条约其实无外乎西太后懿旨,李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尽量减少中国的损失。 李鸿章与各洋务大臣起办洋务,原来也是以消灭太平军与捻军的手段,而且近代以来外患不断,必然需要加强军事武备,以备国防。故而起办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李鸿章又进一步得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从这里可以看出李鸿章希望改变科举制度,从只考八股文到选取“制器之人”。希望为国家网罗更多的军事、科技、经济等各方面人才。后来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强”。但是清朝已是大厦将倾,再进行变革也是无力回天,正如李鸿章自己说的那样:“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装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所以在甲午中日战争时,北洋海军一触即溃。随着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纵观李鸿章的一生,可圈可点处甚多,但是在封建皇权的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却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但后世对李鸿章的评

价偏颇极大,往往把李鸿章的脸谱化为卖国贼。这是和历史不符的。李鸿章被清政府倚为“中兴名臣”,毕生以维护封建王朝为己任,镇压过太平军,捻军,签订过一些屈辱性的条约。但也要见证李鸿章在历史中的另一面,开展洋务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中国接受并传播先进的军事、科技、经济等思想,使中国产生了一大批“洋务新秀”,如詹天佑等。李鸿章利用“一个国家牵制另一个国家”,避免列强肢解中国,维持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国的国体大致完整,使中国没有像南亚各国那样彻底的沦为殖民地,为中华民族地崛起复兴保留了一份坚实的基础。所以他称得上是中国近代的一代名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