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反思

《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是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的,它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自卑,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注意取长补短”这一深刻的道理。

我在设计教学之时,就参考了评价标准,对先生后师,指导方法等做了细致的准备,把学生会出现的情况和如何更好地让二年级的小孩子理解等问题,都提前设计了出来。在教学中运用了猜谜,做游戏等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情境。

这节课上过之后,我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第一、在教学之初,我先把上节课师生共同制定的学习目标放在大屏幕上,提示低年级孩子时刻牢记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就像用橡皮擦去它一样,让学生学得轻松没有负担。本节课目标基本明确,学生比较好接受。

第二、《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从这一句话,我们能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意义和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我是以自学和小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生字词教学的。我班学生基本培养出了自学认读字,小小组学习生字的偏旁部首,笔顺,音序,音节,重点笔画,组词语等内容。汇报的时候能抓住重点,有目的的进行汇报。这些得益于,一年级下学期预习作业的培养。学生基本能够做到自己查工具书预习字词,他们的书上在学习之初就已经满满当当的,孩子们预习已经成了一种好习惯,而且效率高,速度快,培养了良好的自学能力。

在书写时,我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重点笔画在黑板上进行了描红。同时,我不时地叮嘱学生注意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童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个性,让学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例如两人合作读,表演读等方式。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朗读为主线,在读中感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课堂中,我努力遵循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指导得也比较成功。如在指导学生体会小柳树的美时,抓住柳树的生长的过程与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将描写小柳

树美的3句话一遍遍的在读中感悟。同时,教会学生抓中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抓住小柳树的“美”,才能体会出她的得意傲慢自大;抓住小枣树的朴实内敛,才能体会出它的谦虚。而感悟是由读而来的。课文中出现的“得意”、“跳起舞来”等词汇,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状态,他们都手舞足蹈起来,想象着自己就是小柳树,在风中骄傲的样子,自然就读出了傲慢的语气,从而很容易就说出了柳树的自大。而小枣树的样子,不免让人自卑,但小枣树的谦虚也由着故事的发展有了改变。

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了不用的情感,不同的性格。

在分角色朗读中,学生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更好地把握了人物的性格,从而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印象深刻。

第四、由此及彼,联系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回答“小枣树和小柳树你喜欢谁?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再次细读文本,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不同语气地朗读、比较和体会。学生不仅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也体会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懂得道理后,我把这个道理引到了学生自身,看看周围值得你学习的同学。让学生懂得所有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该学会发掘并且更进一步,学会“取长补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由此及彼,由这篇课文联系到之前的识字课的四字词语。

最后,给学生们两篇拓展阅读,也是在核心组学习中受到的启发。把课堂内外的阅读相统一,相联系,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使低年级学生养成一个爱阅读的好习惯。

 

第二篇:《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实录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实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课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读中感悟,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

生(齐):喜欢!

师:能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

生1:我的好朋友是蔡小娟。她学习成绩很好,妈妈让我向她学习。所以我就和她交朋友了。

师:会学习是她的长处,也值得大家向她学习。

生2:我的好朋友是胡易。他很诚实,我很喜欢和他交朋友。

师:诚实是一种美德,相信你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生3:我的好朋友是蔡星星。她现在在罗阳读书,她唱歌唱得很好听,我喜欢听她唱歌。

师:歌唱得好是她的长处,老师也喜欢听歌,我也想和她交朋友。别忘了介绍给老师认识,好吗?(一片笑声)

师: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真想跟你们交上朋友,你们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吗?(愿意)

[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聊聊自己的好朋友,再征得学生的同意与自己交朋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又能使学生在交流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知道孩子们都喜欢交朋友。你瞧,今天老师把谁请来了?

(课件出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片)

师:你们愿意跟他们交朋友吗?

生(齐):愿意!

师:只有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才有可能交成知心朋友呀!那就让我们打开书本66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小柳树和小枣树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生读,师巡视)

师:课堂上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真美!你发现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了吗?(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生1:老师,我发现春天的小柳树很美,小枣树很难看。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写小柳树美的句子吗?

生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

师:你不但会读书,而且很勇敢。为我们的勇敢者鼓鼓掌吧。

(全体鼓掌,课件出示句子)

师: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2:小柳树的腰细细的??

师:还有谁想把柳树读得更美些?

生3:小柳树的腰细细的??

师:你在读的时候为什么笑了? 生3:因为我看到小柳树很美,所以高兴地笑了。 生4:老师,还有一句话也是写柳树美的: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 师:哇!你的发现证明了柳树确实太美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课件出示句子) 生4: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

师:小朋友们,你觉得他读得美吗?

生5:有一点点美。

师:你能把剩下的一点儿美也读出来吗?

生5: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

师:(问生4)你觉得她读得怎样?

生4:她读得比我美!

师:你很诚实,如果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试试吗?

生4:想!

师:相信你!一定行的!

生4: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听到掌声了吗?大家在表扬你进步得很快呢!

[这里的朗读指导体现了层次性,没有流于形式。先是自发地读,然后是润物细无声地指导:“你在读的时候为什么笑了?”和“我们应该用高兴的语气读”,相比之下,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试试吗?”,此时在本人无痕地引导下,学生倍感轻松、愉悦,使学生带着一种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师:孩子们,春天的小柳树在你们的赞美中越来越漂亮了,而小枣树呢?

生(齐):光秃秃的。(课件出示光秃秃的枣树图片)

师:你知道“光秃秃”是什么意思吗?

生1:就是身上什么都没有。

生2:就是身上没有穿上浅绿色的衣服。

生3:就是树上一片叶子也没有长出来。

??

[对于“光秃秃”这个词的理解,本人先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直观认识,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样,学生既真切、扎实地理解了词语,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将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进行比较。]

师:这在小柳树的眼里是多么难看呀,于是她开始说小枣树了。她说了什么话,小朋友们能找出来吗?

生1: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课件出示句子)

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这棵美丽的小柳树了,你准备怎么说?

生2:高兴地说。

生3:骄傲地说。

生4:神气地说。

??

(指名学生读后,我再让他们加上表情动作朗读)

师:(对着读得很棒的学生)小柳树,你为什么要嘲笑小枣树呀?

生:因为我长得比她美呀!(又是一片笑声)

师:瞧他,多神气!我们也像他一样神气一回吧!

生(齐):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

师:多骄傲的小柳树!不过,老师得劝劝你们,可千万别得意太早了,因为秋天就要到了。(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

师:孩子们,发现秋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了吗?

生1:老师,我发现秋天到了,小枣树结出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不会结果子。 师:你像孙悟空一样有一双火眼金睛,一眼就发现了枣树上的枣子,老师可喜欢吃枣子了。(课件出示句子:秋天到了,小枣树结出又大又红的枣子。)谁的枣子又大又红呀?(示意学生举手朗读)

生2:秋天到了,小枣树??

师:你的枣子虽然很大,可是不够红。谁的枣子又大又红?

生3:秋天到了,小枣树??

师:哇!你的枣子真大、真红呀!老师都要流口水了。(笑)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富有风趣幽默的评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读中更好地感悟。]

师:这时小柳树看看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己却不结果,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师引读,生分角色读,适时指导朗读)

师:小枣树们,你们会这么说她吗?

生(齐):不会。

师:小枣树会怎么说呢? 生1: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师:孩子们,你们都会交朋友。可不可以也帮“温”字找找朋友呀? (温暖温柔温度温泉??)

师:孩子们真是乐于助人,帮“温”找了这么多朋友,那么“温和”应该跟哪个词语的意思差不多呀?

生2:温柔。

师:温柔地说该怎么说呢?要说好这句话可难啦!有信心说好吗?

生(齐):有!

师:自信的孩子是最可爱的。现在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与同桌练读练读吧。同桌读得好的,你就向他学习;同桌读得不够好的,你就当当小老师教教他,好吗?

(生合作练读,师巡视指导)

师:谁想当一回小枣树温和地说一说?

师: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读)

生1:我知道了小枣树很谦虚。

生2:我知道了小枣树长叶比较迟。

生3:我知道了小枣树在夸奖小柳树。

生4:春天,如果爷爷干活累了,就坐在柳树下休息,还可以欣赏她的美;秋天,如果爷爷干活累了,就坐在枣树下休息,还可以摘几颗枣子解解渴呢!

师:嗯!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5:我知道小柳树和小枣树已经交成朋友了。

师:是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5:因为小枣树都不跟小柳树计较了还在夸她,我想她们会交成朋友的。

师:老师相信你也是一个不和别人斤斤计较的孩子,对吗?(学生点点头)

生6:老师,我要补充,我是读了课文最后一句话,才知道他们是好朋友了,因为小柳树知错就改了。

师:孩子们真会学习,我们一齐读一读吧。(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

生(齐读):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从而激起了学生积极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在表达时他们力争使自己的语言与众不同!]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小柳树和小枣树,那么你喜欢和谁交朋友呢?为什么?

生1:老师,我喜欢和小枣树交朋友,因为小枣树会结又大又红的枣子。

生2:我喜欢和小枣树交朋友,因为小枣树不会和小柳树计较,还会夸别人。

生3:老师,我喜欢和小柳树交朋友,因为小柳树长得很美。

生4:我喜欢和小枣树交朋友,因为小枣树结的枣子很有营养。

生5:我喜欢和小柳树交朋友,因为小柳树知错就改,是一个好孩子。

??

[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也为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师:谁还会用这个句式说一说呢?(课件出示句式)

小柳树虽然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

小枣树虽然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

生1:我喜欢和小柳树交朋友,因为小柳树虽然不结果,可是很美。

生2:我喜欢和小枣树交朋友,因为小枣树虽然很难看,可是会结果子。

生3:我喜欢和她们两个交朋友,因为小柳树虽然不结果,可是很美;小枣树虽然很难看,可是会结果子。(鼓掌)

??

[此环节看起来好像是多余的,其实不然,学生可以借此机会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又可以训练学生用“虽然??可是??”的句式说话。可谓一举两得。]

师:其实老师也喜欢和他们交朋友,她们虽然有自己的短处,可是也有自己的长处呀。正像我们刚学过的两个成语——

生(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师:这节课孩子们表现得真棒!还记得上课前我们一起聊了好朋友的长处吗?下课后我们继续找找自己的朋友身上还有哪些长处,并且夸一夸他,好吗?下课!

[课堂不应只停留在课堂,应与学生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他人之长处,自己之短处”,是文本的价值所在。]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新课程理念,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重视了师生的交流、生生的互动,在交流、朗读中注重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理解。而诵读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情感和传达情感的方法。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在诵读者心中,不仅仅是白纸黑字,而是有生命、有活力的形象。由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体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因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呈现鲜明的个性。教学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直观观察春天和秋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同时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在读的过程中本人没有轻易地给学生定腔定调,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他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深入体会小柳树和

小枣树的生长特点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和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在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后再进行交流:你喜欢和谁交朋友,为什么?在此之前学生有了自己的朗读交流,因此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学生对课文含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