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观后感

《幼童》观后感

——两种文化的抉择

他们何其幸运,在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他们被送到了工业革命的最前沿;他们又何其不幸,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他们无可选择地卷入了时代的漩涡。当嘹亮的汽笛带着他们来到未知的土壤,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文化的碰撞

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惊醒了美梦中的清朝统治者。在容闳的竭力倡导下,洋务派的官员启动了这一史无前例的留学计划。但是,幼童们需要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同时又要保留最古老的教条,他们就这样被推向了两种文化冲突交融的风口浪尖,一如这个沉睡的帝国面对雄心勃勃的后起之师。

到达美国之后,在新英格兰的土地上,他们有了新的家园。在哈特福德,在斯普林菲尔德,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并很快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跨过了语言障碍,他们成为体育场上的明星,活跃于各种场合。很显然,这群从小就受传统思想禁锢的孩子一旦接触到新鲜的空气,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自由飞翔。

当《四书》《五经》、《圣谕广训》再难引起幼童们的兴趣,留学事务局的命运也就走到了尽头。吴子登的报告奏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坚守封建的教条,同时又全面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并不理解这一点。幼童们的抉择触动了清廷的底线,也与清廷的初衷相违背,于是,在1881年,幼童们提前回国。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廷的抉择面前,幼童们的呼唤显得那样得苍白无力。

沉浮的命运

千年的海浪托举着轮船,又将他们送回到了这个古老的国度。

当他们再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中时,没有热烈的欢迎,没有熟悉的人潮,有的只是惊异的目光和嘲笑的人群。在美国的生活已经深深改变了他们,在这个依旧沉睡的世界里,他们无疑成了异类。他们曾是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学生,如今却被关进“求知书院”,曾经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幼童们不得不脱去西服,与儒生同朝为官,这不能不说是绝大的讽刺。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数年的留学生涯使他们在后来在诸多领域中成为领军人物。他们的身世也随着时局的动荡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留美幼童,这更像是时代给他们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特殊的年代里,他给这群特殊的学生打上了不同的文化印迹,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改变了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轨迹。

历史的启示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我们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命运,有机会在一个新的国度里完成自己的学业,面对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并且能够在这个社会里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当我们拾起岁月的残片,重新回首这段往事的时候,难免带有历史的偏见和时空的隔膜。但是,对于如何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平衡,做出正确的抉择,这段尘封的记忆却能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有一位名叫黄暄桂的幼童写道“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作栋梁。”由此可见当时幼童们的理想,他们都是深怀报国之心,愿学有所成,为国尽力。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课堂上刻苦学习并成为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幼童回国后,这一点更是得到充分的印证。在中法海战中,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一批留美幼童为国捐躯,还有詹天佑为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不辞辛苦,唐绍仪为了中国革命奔走效力,梁诚为了退还“庚款”据理力争??甚至重回美国完成学业的李恩福,也甘愿为了华人的生存放弃所有,穷尽毕生精力奔走呼号,晚年病死香港。他们的爱国之心,不可谓不赤诚,他们的爱国之举,不可谓不壮烈。诚如一百多年前吴先生所言“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可乎?在异国的知识能够增长他们的见识,异国的文化能够改变他们的习惯,然而五千年的文明却是根植于他们的灵魂,岂是说废即废,说改即改的?反观现在我们的一些留学生,接触到一些新奇的事物便见异思迁,乐不思蜀,与一百多年前的留美幼童比起来,难道不觉得惭愧吗?

结语

也许,他们生不逢时,但是,他们却在特殊的年代里演绎了一场特殊的故事。他们历经了文化的碰撞,国家的兴衰,却始终保留了对祖国的赤诚。他们在尴尬的时间登场,又在迟暮的时间谢幕。他们虽已远去,却给现在的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启迪:不论你如何选择,请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第二篇:幼童读后感

《 幼童 》 观后感

看完幼童,感触最深的就是那100多个,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中国儿童,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勇气,远赴美国的精神,想想现在的孩子,就是成年了,还赖在父母身边的比比皆是,为什么可以这么勇敢。也不知道那些家长,是那么的富有勇气,具有远见,冒着与孩子诀别的风险,愿将骨肉送去毫无所知的一片大陆。当我看到这些留美幼童中没有一个满族人时,知道那是不屈的朝气,是摆脱自身的枷锁,为祖国,为自己拼搏。而作为先驱者曾国藩、容闳等, 那些率先睁眼看世界的人花了多少心血,不知道那个当时极端闭关锁国的中国吃了多少洋兵洋炮的亏,才使得愚钝的清政府肯公费派遣这些孩子去学洋人的技艺。当这些孩子踏上异国求学之旅时,我感觉到,那个沉睡的中国巨龙,开始微微睁开他那惺忪的睡眼。

而且幼童们在各个学校的情况以及生活,更是喜人。显然,12岁的年龄,孩子很容易接受异地的语音,生活方式:并且能很快的适应美国式的教育,学习新鲜多样的文化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安排他们学习传统的中国文化,让孩子们知道祖国,了解祖国,建立爱国情节,拥有祖国荣誉感。相比于现在的留学生,唉,差距啊!

有一点实在让人难以想象,清政府既然让幼童们学习西方优秀的文化知识,却又想控制他们的思想,不让他们有自由,人权等等的思想,这完全是荒唐可笑的。清政府花那么多钱,却只让他们学习西方的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可这对于这些对什么都好奇的孩子,又怎么会没影响,而且他们还是住在美国家庭里,肯定是会被美国文化影响。这一切都是清政府的多想,不管他们学了什么,但是都是中国人,都是一颗赤子心。就是有牢骚,那也只是牢骚,想的孩子祖国。想想现在的部分中国人,唉!差距啊!

这又想到了日本,同样是派遣出国学习,日本的效果却与我们的截然不同——我们的“出国计划”半途夭折,而日本却通过学习各国优势之处,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腾飞。是因为我们派遣的儿童学的有问题么?显然不是。幼童中有很多与日本人同班,而且我们中国人在美国学校大都是名列前茅的。出国效果是与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的。日本政府重用、看重留学生。而中国,总是难以接受不同,最后还召回未完成学业的留学生,将他们随意分配。尽管作出了派遣留学生出国的一步,他们还是潜意识里抵触西方思想的,这就决定了这次公派出国的效果必定不如日本。

当幼童们历经幸苦,长大学成归来,却遇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祖国,不能以己之所学让祖国走出困境,不说是一种悲哀。而我们也只能感慨他们的优秀,感叹他们的命运,但他们依旧是祖国的骄傲!

胡海星

1132210071

11化工3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