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水向东流》影评观感

《一江春水向东流》影评观感

怀着缅怀历史的心情,我独自看完了这场3个小时的老电影。19xx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喜悦还在绵延之时,这部堪称写诗史诗般的电影风靡大街小巷,创造了电影界难得的繁华场景,据说当时每7个上海人中,就有一人曾经看过电影,它的风靡可见一斑。在那个年代,抗日战争洗劫之下的经济大厦摇摇欲坠,这部电影又是如何收获此等繁荣的呢?我从自己的角度加以理解。

第一,角度独特,以小见大。影片从抗日的民众洪流中选取了一个普通家庭作为故事主体,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呢?丈夫,妻子,儿子俱在,夫妻交好,婆媳和睦,一家人日子虽苦,却也其乐融融。就是这种当时最普通不过的小家庭,在遇上抗日战争这场历时洪流后,它的结构不可避免的遭到破坏,丈夫被抓壮丁,公公被日本兵残忍杀害,剩下年轻的妻子带着孩子与婆婆相依为命。所以说这个普通的家庭,却代表了在当时环境下被欺侮的贫苦大众和底层人民。从一个家庭的角度,去折射一个社会,一个时代,这才是寓大于小。

第二,影片真实的历史还原感与足够的现实基础。主线故事背景为抗日战争前期和后期,当时的观众对这段时间是不陌生的,或者说,他们铭记着这段历史,同时铭记着这段历史中的自己。主人公们的经历,如艰辛的生活,于日本兵抗争等等,这些普遍是当时的劳动人民都经历过的。正是这种回归现实,还原历史的真实感,才能够赢得观众的共鸣,获得观众的欣赏。影片中,素芬的婆婆得知日本投降后,先是有质疑的眼神,随后在真正确认消息后便真正开怀的笑起来,这

种喜悦,想必只要是忍受过八年苦楚的人都会有切身体会的。正如当下,很多反应现实生活题材的电影和电视作品,都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如反应现代婚姻的《裸婚时代》,《夫妻那点事儿》等等。

第三,人物角色的丰满度和演员们的精湛演技。这部电影人物角色众多,时间跨度也很大,给了演员们充分的发挥空间。陶金和白杨分别在剧中扮演男女主人公忠良和素芬。随着影片进行,二人的表演风格也在一度转换。素芬前期新婚时的含蓄娇羞,于她后期的苦苦等待丈夫时的隐忍执著无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张忠良,这个角色是备受争议的,他是抗战版的陈世美,与三个女人都有关系,而谁也无法判定他到底对谁有用过真情。素芬新婚他曾在她耳边倾诉:我愿做你的卫星,你就是我的月亮。而后他也可以转身投入王丽珍的怀抱,甚至瞒着王与其表姐何文艳有染。当然他的转变并非偶然。我印象最深的一出戏,张忠良到达重庆后投靠了王丽珍,被安排在报社工作。他尽心尽力,却不能获得上级和同事的认可。他迷茫,犹豫着,在挣扎自己的去向,他写着“大狗熊,死了就是英雄,再活下去就变狗熊”;与老龚喝酒时的对话,字字透露着他内心的挣扎:“我总觉得,有一个东西要来征服我,比鬼还厉害,我怕是撑不住了!”“你看吧,总有一天,我会变得连我自己都不认识”。事实上,他做到了,他迷失于重庆的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中,被王丽珍俘虏了。这个曾经高呼着抗日救亡的满怀理想的年轻人,到底没有抵得住环境的熏染,成了彻彻底底的忘恩负义、践踏劳动人民的魔鬼。

拥有理想容易,守住理想坚持不放手,便是难上加难了。在现实

生活中,同样有着一批有一批血气方刚,满怀理想的年轻人,他们希望以一己之力改变社会,促成更美好的社会。然而,现实环境中充满各种诱惑和压力,那轻盈的梦想种子,又不知道能否耐得住寂寞,抵得住白眼和讽刺,突破重重压力而长成为参天大树呢。

虽然这部影片诞生的年代离现在相差太久,但是从这部老电影中仍然可以发现一些现代电影中经常运用的手法技巧等等,在此我只介绍自己发现的。首先,对比手法的运用恰当而出彩。影片两条明线交错进行,一边是素芬艰苦的下层生活,一边是张忠良骄奢淫逸的生活,二人的经历,表情,思想与世界,无时无刻不形成对比。每当镜头转至素芬之时,我都深深替这个执著的妇女感到心酸,同时也充满了对张忠良忘恩负义的埋怨。尤其是张忠良与王丽珍结婚的场景,镜头在素芬与张忠良这两场中数次切换,一面是新郎新婚幸福的满面笑意,一面是素芬思念的苦楚难忍,这一感情的突出对比更是为最后素芬的投江自尽埋下了伏笔。其次,前后照应。影片开始和末尾都播放了《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歌曲,形成前后照应,最后素芬投入的黄浦江,江水的特写伴随着哀婉的歌声将观众的情感推向高潮,也为整部电影写下了结尾。再次,多人物场景处理得当。影片中最精彩的莫过于何文艳家中舞会那部分。

众多的人物同时出场,但是整个场面并不觉混乱,个人物表现也没有大的冲突。第四,台词较为直白,感情鲜明。无论是感情和睦时的甜言蜜语,还是感情破裂后的声声控诉,均切合心理,即使是如今的时代看来,仍然不失得体。

观看完《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像真正去那个年代走了一遭。终于明白为何此电影会被称为史诗般的影片,也对老电影产生了一种浓厚的兴趣。真正有历史观赏感的电影,不需要太多华丽的场景与表达,只要立足事实基础,回归现实,真实还原时代特征,并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是很容易获得观众认可的。这一点,在如今雷片横行,恶搞成风的风气下,还是值得加以注意的。

 

第二篇:《一江春水向东流》影评

浅评《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后主李煜在经历了宋军破城,被俘至汴京后,在感怀故国之际,作出了这首令人愁肠寸断的虞美人。而这部史诗级别的抗战题材现实主义巨作,将一首亡国之词作为本片的片名,我相信这绝不是巧合,更不是无病呻吟,而是鞭挞中国国民丧失的人性与良知,在呼唤中华民族的觉醒,提醒中国将要有亡国之危!

本片中共出现了三条线索,两条明线分别是素芬母子与婆婆的悲惨遭遇,以及张忠良的腐化;另一条暗线则是弟弟忠民参加游击抗日救亡的决定。虽然本片中人物出现较多,关系错综复杂,时间与空间跨度较大,但由于这三条线索时而平行,时而重叠,时而交叉,所以故事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楚,让观众能静下心来,进入导演苦心营造的三个小时的救国之旅,与剧中人物同悲喜共命运,感受恢弘巨制的非凡魅力。

在这里,我主要想就剧中男主人公的腐化过程以及本片中高明的意境文化做一探讨。 张忠良最初是一位忠良义士,在耳闻东北三省沦陷后积极地募捐物资支援前线,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初期,参与救护队,从上海奔波辗转汉口、重庆,是国民党体制下的抗战英雄。他与纱厂女工素芬彼此恩爱,结为连理,并于1937七七事变那一年产下一子,为教导儿子唯有抗战才能生存特取名抗生。

但随着战争进一步爆发,忠良离开上海前往武汉,途中被俘虏,从日军手中逃脱出来后辗转到重庆,却因为证件丢失被国民党置之不理,不能够再回到救护队,从此沦为乞民,不得已求助于在重庆家大业深的王丽珍。

忠良被同化的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挣扎与矛盾中逐步形成的。一方面他对王丽珍上等人生活的神秘充满兴趣,另一方面,传统伦理观、道德观又在左右着他。他与同事老龚喝酒,感慨地说“我早已经就是一个活死人了……我总觉得有一个东西要来征服我,比鬼子还厉害,我有点儿抵抗不住……包括这里的一切,全要想把我踩在脚底下……我不怕,我还年轻,我没有活够,我还要活下去……你瞧着,也许有一天,我会变得连我自己也不认识我是谁了……”这一段酒后的真言,是张忠良的自省,也是他开始被彻底腐蚀的开端。当那封还没被读过就被撕碎的信随江水东流的时候,他已经不想回头,也无法回头了。 其实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人类各种品性的萌芽,有时候表现出这一些品性,有时候表现另一些品性,常常完全不像是他自己,可是始终是他同一个人。有些人身上的变化常常特别急剧,张忠良就属于这类人。他之所以发生这种可怕的变化,是因为他不再相信自己而开始相信别人。他不再相信自己而开始相信别人,则是因为相信自己,生活过得实在太艰难,如果相信自己,那么所有的问题就得亲自解决,解决起来往往对于追求轻松快乐的动物的我不利,甚至几乎总是相对立;相信别人,那么不需要解决任何问题,一切都已解决停当,而且解决得总是不利于精神的我而有利于动物的我。不仅如此,相信自己,他总是遭到人们的谴责,相信别人,他常常受到周围的人的称赞。比如,张忠良按时上班,认真工作,忧国忧民的时候,同事们认为他这人假正经,有点不合时宜荒谬可笑。他吃喝嫖赌,花天酒地,置办时髦西服时人们巴结他,与他为伍。起初,张忠良也作过抗争,但是实在太艰难,因为相信自己的时候,凡是他认为是好事,别人都认为是坏事,相反,凡是他认为是坏事,周围所有人都认为是好事。结果,他屈服了,他不再相信自己,转而相信别人。

片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和细节意象的反复。张忠良前后改变的对比,国统区上层人浮华的生活与沦陷区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的对比,张忠良的移情别恋与素芬的默默坚守的对比,素芬与王丽珍、何文艳的形象对比。在这种对比之中,更加凸显了人物形象和电影主题。这种对比又是通过各种相关联的细节来表现的。张忠良第一次去重庆公司时,在考勤表上第一个签上了自己的上班时间,鄙视了那些快中午才来,还在考勤表上签自己八点

就到的人。可后来,他也成了这些人中的一员,毫无愧疚得在考勤表上写着八点到。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40年代的电影,却将这些苦痛残酷冷漠讽刺拿捏得很到位,直白的表达,加之巧妙的蒙太奇组合,将战争遗留下的精神残缺表达的淋漓精致,战争反而变成不是最可怕的东西,可怕的是自我迷失,失去精神的归宿,没有信仰是最大的悲剧。抗战时期,人用血肉之躯去保家卫国,不觉苦闷,生活的真正疼痛是失去做人的底线,于是为了抵挡空虚只能做更空虚的事,张忠良的灵魂早已被深深活埋。

在表现忠良的腐化以及支离破碎的家庭惨遇时,影片中多次出现的月亮以及滚滚江水为我们营造了各种不同的意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部电影的精髓。

天空中挂着的一轮明月,对中国人来说,也许是最亲切最美好最有感情的受造之物了。 她总在天上,无论圆缺总能寄托一份情感。她仿佛一位温柔而又灵性的女神,你所经历的所有美好与愁绪她都能见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可是,恰是这份寄托,又给了中国人最大的讽刺。

人是如同蚍蜉一般不自量力的动物,情到浓时,怎样的承诺都不够,妄想今生都能停在那一刻的美好中,还要把什么都拉来见证一番,自然,天上那位月亮就成了最容易的寄托物了。张忠良对素芬说,你是月亮,我就是旁边的那颗卫星。

我觉得,张忠良就是剧中其他人物心里的“月亮”,是一个理想的完美梦境,是她们的情感最美好的寄托。

素芬在十年动乱中时刻盼望自己的丈夫能早早归来,继续美满的家庭生活;婆婆则指望儿子能早些回家,一家人能过上平安快乐的生活;小抗生更是想象爸爸回来时的情境,模仿忠良的一举一动,给妈妈和奶奶带去欢乐… …然而最后,这一个虚幻的梦境,这一轮美好的皓月却被张忠良的背叛与麻木无情地打破。

月亮在片中共出现了七次,我将它们的背景及情节分别作以概括:

第一幕:月圆花好人和美;

第二幕:离别愁绪溢满肠;

第三幕:思亲心切欲逃离;

第四幕:心系腰包石榴裙;

第五幕:乌云满布心惆怅;

第六幕:倾盆大雨月隐蔽;

第七幕:梦境破碎人绝望。

这几幕作为故事转折的重要点,月亮在其中担任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或隐喻爱情完满,或表现离别愁情,或隐喻忠良变节,等等。这些渲染都让整个故事更加有血有肉,情节饱满, 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让观众看过之后回味无穷。

此外,剧中还多次出现《游子吟》等这类带有民族气息的诗词歌谣,这不仅使整部电影充满了民族特色,而且还通过中国传统古典诗词的韵味,使得这部影片增色不少,这些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成就了本片这部具有政治伦理深度的民族寓言史诗。

峰回路转,万物流云,历史总是那么惊人地相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东流至海天难晴。素芬终于知道自己丈夫的堕落与无情,生命在一瞬间绝望,于是一纵投入滚滚江水之中。素芬吞咽下满腹苦涩,随着整部历史的悲剧葬身大海。影片最后,张忠良在对汽车喇叭应声回头的一刹那,这个悲剧才得以完成。它便是人性无法完成的回归,希望永难实现的绝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10级表演二班

刘包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