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电影 影评

温柔尚在·幻觉永生 逍遥兽 2007-07-13 08:57:46

还记不记得有一个关于中国古代江湖术士的故事?

说在热闹的市集,冬天,术士朝空中抛出绳索,接着他的幼子沿绳攀爬,直入云端,片刻,从天庭偷出鲜桃来。

当孩子在观众的要求下再度前往,不久却见半空掉下血淋淋的肢体和头颅。

术士痛哭,说儿子在天庭被天兵天将发现,砍杀了。众人唏嘘不已,纷纷给出丰厚打赏。 这边术士将残肢收拾拢来,装进竹篓。之后,他拍一拍篓盖,说,小儿,还不出来谢恩? 于是他的儿子纵身跃出竹篓,笑嘻嘻向观众作揖。

众人至此才知一切皆为骗术,却因它实在高明,只好心悦诚服看着术士父子离去。

如果给上面的故事里加入两个地位悬殊的恋人,几条永远潮湿的维也纳街道,一个幽暗的剧场,还有马车、宝剑和奥地利皇储,差不多就是这部《魔术师》了。

真的,有点儿像。

爱德华是木匠的儿子,自幼经异人点拨,热衷魔术。

少年时,他跟贵族千金索菲邂逅,相爱,彼此献上初吻和初恋。

匈牙利灰绿色的原野,他送她一枚木头链坠,开合间它会得变成一颗红心,里面是他的相片,绿眼珠的少年。

不久由于索菲家庭的介入,他们被强行分开。

十五年后,爱德华化名艾森希姆,成为颇有声望的魔术师,到维也纳演出。 他有法力有机巧,能够使空桶当众长出橙树,而又能让蓝蝴蝶扑翼衔来手绢。

他看上去神秘、冷峻、优雅但总带些嘲讽,会在舞台上说些玄妙的话关于时间关于命运,打着机锋。

一次表演中,他跟索菲重逢,他立即认出她,但她没有。

这时的索菲已经是奥地利皇储利奥波德的未婚妻。

利奥波德残暴阴险,几次表演已使他对艾森希姆心生不悦,而当他得知艾森希姆早年与索菲的关系,更是欲除之而后快。

但这一对恋人如此相爱。

我还记得那一幕,女公爵索菲穿着黑斗篷骑着白马,穿越灌木、荆棘和暗夜来到艾森希姆的住所,向他追问

——为什么你要跟我相认?

他突然显得疲惫焦躁,没有回答,只是走过去吻她,吻得粗野热烈。

是,语言苍白无力,而情深意重,一个人简直无法承受它,唯一的出路竟只不过是彼此相拥。 后来他跟她讲,他去过不少地方,见过很多难忘的事,但其中最不可思议的却是,在他心里

他不能驱散她的影子。

爱德华·诺顿一向适合这类角色——压抑、复杂、边缘化,内心同时具备成年人的冷酷和孩童的天真。

忧愁的中欧街道上,他的面孔忽明忽暗,他应设怎样的局,演怎样的戏,施展怎样的法力使他和他的爱人消失,逃脱皇权的宰制?

呵,放心放心,魔术师自有妙计。

古希腊人最可爱了,就好像赫拉克利特曾经偏执地相信,火会转化为海,而海的一半会成为尘土,另一半成为旋风。

谁又敢说他是个老天真?

世事的确莫测,呈现诸多变貌,一如白云苍狗。

这样的事,我们通常给它一个名字叫做无常,有时又称它为命运。

电影的结尾,魔术师奔向长草深处,苍翠群山下,他的爱人在木屋旁洗马,等他。 不由得我们不信,事实上,幻觉就是真理。

但是用不着害怕,只要温柔尚在,哪怕幻觉永生。

在幻像中我们相爱 Henry 2007-02-25 20:39:27

有一个小男孩,在不经意间迷上了幻术,

有一个小女孩,在不留神间爱上了男孩。

命运就像是一场演不完的幻术表演,没有谁胜任了导演,于是挣扎追寻中,我们看到似水淌过的年华,看到世间的沧海桑田,悄然变化。

谁于幻像中胜利?谁在幻像中倒下?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可以算尽机关,结局却只是一场瞒天过海的表演中被安排的桥段,最后happy ever after与否也显得并不重要了。

喜欢这部电影,并不因为爱情。

而是因为幻像。

就是电影本身,光与影的幻像。

Edward Norton这个名字,如雷贯耳,每次响起时都能看到《搏击俱乐部》中锋芒盖过Brad Pitt的那个有着深邃而坚定眼神的男子。这一次,他蓄起了英式的小胡子,岁月在他的脸庞上画出一道道精致的细纹。他伸出手,整个舞台,整个世界便在刹那间进入他的时空。

有必要说,Edward这次的演绎更多的表现了一种沉静的张力,与《搏击俱乐部》中的快速画面动作成为记忆中鲜明无比的对比。在暗黄色调的画面中,他的沉默无边无际的蔓延扩大,就

像是从屏幕一端,悄悄包围到了屏幕的这一端。

女主角戏份并不多,却让人难以忘怀。从一般意义上评判,Jessica Biel并不是能够艳惊四座的美人,然而有一种气质,很贴合女爵的身份和感觉,个人以为,她在作为“鬼魂”出场的几个片段中,反倒是演绎最为出彩的。

导演很聪明,手法也很老道,尤其是最后的高潮迭起,先是幻术师自己成为幻像,紧接着是火车站的真相大白,没有一个冗余的镜头。整个电影的节奏也掌握的相当成功,而前后完全一致的怀旧格调处理,使得画面充满了幻术一样的魔力。

最值得称赞的,也是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这部影片中精彩连连的幻术和魔术表演了吧,橘子生长、灵魂对话、亚瑟王的宝剑,每一次精彩的表演不得不让人叹服幻术的厉害。

静下来想一想,其实是电影。这个20世纪诞生的圣婴,本身就是基于光和影的幻觉的,只不过,如同影片中的那句台词“幻术也可以反映出真实”,电影本身的魅力,也在于此。继而明白,整个剧本和影片就是一种对电影本身的致意。

这一路走来,有那么多传世经典的电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眼前的世界,我们在这场幻术表演中,都是积极的演员,在幻像中我们相爱,世界不再只有一种可能。

魔術,還是陰謀 陳牛 2006-12-31 22:59:56

《The Illusionist》,我看到中間的時候,雖然也猜到女主角也許並有死,但我又作了另一番猜想:魔術師Eisenheim也許是另一個V(《v煞》),靠著個人的魅力,喚起人民的革命情緒,讓一個專制的政權走向滅亡。

但最後證明后一個猜想是錯的。Eisenheim對革命事業一點也不感興趣,他只關心自己的愛情。

這個故事,最讓人詬病的是,魔術師爲了自己的愛情,"謀殺"了奧匈帝國的皇儲。但是我們也知道,皇儲並非好人。事實證明,害死皇儲的也不是魔術師,而是皇儲本人,因爲連他自己也缺乏信心。皇儲也不相信自己是個好人,所以他最後自殺了。如果問心無愧,又怎會走到自殺這一步?

和皇儲不同的是,警長敗在太過自信。他相信自己比任何一個人都要清醒,相信自己掌握了足夠重要的證據,否則他不敢挑戰皇儲,之前他一直受皇儲擺佈。他甚至自信到以爲皇儲不會殺了他,結果皇儲的確沒有殺他,而是瞄準了自己的腦袋開了一槍。但最後警長終于明白,所謂的"證據"不過又是魔術師的一次把戲而已,整件事都出自魔術師的精心設計。警長是個矛盾的人,一方面他要求魔術師告訴人們魔術都是假的,但另一方面最受魔術師迷惑的就是他自己。其實,現實中很多像警長的人,執著于要弄清真相,最終以爲找到了真相,但真相卻是假的。

看到最後,謎題解開了。但我不是很清楚電影裏出現的那幾個中國人有什麽作用。這樣一個故事,爲什麽要安排留辮子的中國人出現?代表這些魔術或者說陰謀都是中國人設計的(中國人擅長玩陰謀嘛)?還是代表東方神祕主義的虛假?

爱情宛如初见、悲情王储以及东方神秘主义——《魔术师》观后感

灵羽无双 2007-06-24 22:31:49

灯火皇宫灿烂,照过玻璃杯浅。或我不能逢,逢我当年人面。三愿,三叹,与子宛如初见。

——《如梦令》·致SOPHIE

在炎热之夏夜选择卧在床头看的电影,是件需要慎重的事,若不小心选择了令人血脉迸张、激情四射的一部,加上笔记本之散热,定会叫苦不迭。而《魔术师》无论是一开始淡黄色调的回忆、扎着辫子的少女公爵的微笑和Eisenheim的浪漫神秘的童年;还是十五年后“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的魔术师、青翠鲜活的魔橘子树,典雅的皇家服仪;还是SOPHIE和Eisenheim重逢的细腻、温婉又曲尽倾诉的激情爱恋,都使我坚信,他们将共生或共死,无论如何这都将不是一个悲剧,而且导演或许不会没有自知之明地无情打破这个曾给予我的清凉夏夜。

谁知第二部伊始,SOPHIE中剑死去,心里不由微叹:双飞折翼,无论结局,只能做悲情故事看了。于是,故事顺理成章地进行着:复仇的魔术师为了揭露杀害女公爵的凶手——她的暴躁的未婚夫王储,不惜一次次耗尽心神招来她的灵魂,并逐步引导她说出死亡真相,自己在王储派来逮捕他的宪兵面前神秘消失,而王储终因杀人并谋逆事件败露失去国王的宠信而自杀……其间的看点是Eisenheim细腻悲伤的演技,他望着SOPHIE灵魂时绝望而无助的眼神,使我第一次喜欢了一个有胡子的西方演员。然而奇峰突起,一切都在结尾颠倒:SOPHIE并没有死,Eisenheim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保障他们未来安全的障眼法,明白这了一切的警督自嘲地笑了,观众们也如是笑了,在金色阳光下草堆中刷马的SOPHIE拥吻Eisenheim的镜头,使我们对一切心机、戏弄、报复都释然——他们亘久、忠贞且和谐的爱情,还有什么不能救赎呢?

断定了男女主人公无罪,却有人为他们的结合付出了生命代价,那就是我们的悲情男主角——奥地利王储!

电影惯性思维使我们往往不相信一个暴虐而自大的人,可怜的王储不招任何人待见——年纪老大而无意逊位的父皇处处提防他、贵族们存心讥讽他、女朋友背叛他,魔术师晃点他,最后剩下的亲信警督还以正义的心和名举报了他……简直是点背到无语、天字第一号悲情。他所做的无非是在马厩睡了一晚上,起来拍拍灰还得去出差,女朋友死了,因为有暴力前科,无论是市民、贵族还是观众都对他万夫戳指,以至说大实话也没人相信,看他和警督的对话就可知:

“你这个白痴,他欺骗了你!他在御前表演时碰过我的剑!”

“你喝醉了。”

“都是骗局,是幻象!”

“也许幻象中也有真实。”

回头再看,其实,当这个生性暴虐的王子听说SOPHIE死讯时,马上问道“是自杀还是他杀”?——他还在担心身份尊贵的女朋友被他打了一耳光后羞愤自杀,自大得接近可爱了:)在此为可怜的倒霉王储献小花一朵,以慰其不白。

《魔术师》的缺点并非不存在,许多细节如“亚瑟之剑”魔术的可实施性都值得推敲,然而近来潜心国画,悟得水墨之浅理,那就是“以水为脉”,墨不足可以以“水”敷之衍之弥之满之,反之则不可。笔下水墨交融,方是胜境。推演电影中,“水”可视为情感基调,“墨”可视为逻辑情节,笼罩着全剧的感情持之虽非强,来之却无穷,浩浩而茫茫,无止亦无缺。所以在情节交代上的的部分欠缺:如尸体的交接、王室构成的较详细内幕以及、结尾项链的窃取,都被氤氲的情感遮盖了而显得微不足道了。

Eisenheim自称受业于俄罗斯、小亚细亚,最后伴随他演出的是几个长辫子的中国人,事实上拉来中国人完全是没有必要,我一开始还以为Eisenhei要改行做苏州评弹了。其实灵魂出窍、呼唤显灵的做法比之中国招魂法术更接近印度瑜伽法门,其招牌技法速成橘子树有中国“种瓜”法术的痕迹,也有印度密宗对时间流逝与控制的理念,至于其机械原理让我想起了用玉一般的簧片制成能歌舞的纡阿的中国偃师……无论如何,从趋之若骛的观众身上体现着当时西方人对神秘的东方的好奇、恐惧和缺乏了解,很难说现在这种情绪不复存在,此与“西方中心主义”恰恰是灵魂的双胞胎。

信者得救,幻像永生

SweetPoison 2006-11-02 13:49:40

爱德华诺顿的新片The Illusionist,幻觉VS理智化为人身,演出一场魔术师VS奥匈帝国太子的生死对决,前者身世成迷、演技高超、天生情种,后者是尼采式超人、控制狂及情感无能症患者的拙劣混合。导火索自然是一个女人,结果则葬送了一个帝国。

导演让看魔术的观众评语从苛责太子自然转到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似乎有意扯进政治诉求,把江湖热闹拔一拔高:太子只道众生皆为愚民,竟被区区障眼法耍得团团转 -- 无上理性面前,岂有神鬼可弄?却不知相信幻术者必对那冥冥心怀敬畏,深知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不求靠近天国,只想远离地狱,凭谁大权独握都靠不住得很,不如一起掺乎 -- 怎么说的来着,一个圣人就是专政,三个混蛋也是民主。

画面可称优雅,复古得恰当,只是那桔核成树,召唤亡魂的时候,电影里的人群发出惊叹,黑暗中的我们却不屑一顾。银幕撒过太多的谎,外星怪兽或世界末日看多了,谁也不觉得这些把戏有什么了不起。大概兴高采烈的浸淫了这么些幻像,相信的能力早已大打折扣了罢。

太子老兄的老爸只在画像里露了一小脸,似乎是哈布斯堡王朝Franz Joseph,茜茜公主的表哥加老公。说回来,他们的儿子还真是开枪自杀的。好个戏说。

结尾是侦探自己脑中虚构的皆大欢喜:美人复生,与幻术师双双遁世而去,作对神仙眷侣。只是镜头变换时露了丝狡黠:画面变成圆圈,缩小消失,像五十年代动画片,最后猫和老鼠还要从圈里探个头出来的那种。嘿嘿,看见了吧,故事而已,一切都是幻觉,爱信不信,您瞧着办。

魔术师》戏子无德,故弄玄虚 vcbear 2007-01-24 00:18:11

在完整的看完这部电影之前我感觉自己是满喜欢这出戏的调调的,画面和音效虽然都不澎湃,但精细宜人,爱德华诺顿还是一副阴郁的优雅样子。

至于魔术本身,诚然是有点意思的,但在电影本身都成了魔术的今天,电影里的魔术表演并不见得是格外的卖点。

而情节的发展,越来越象一场平静又坚定的复仇,睿智的小人物因赤诚的爱情向残暴的贵族发起挑战,魔术师更是高明的导演和演员,策划一出不动声色又丝丝入扣的戏,正义得到伸张,这个格局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传奇...

因为如此种种,虽然拿到的版本中文字幕一点都不好,我还是连听再看英文字母边查字典并且反复跳回重放,将几乎所有的台词都啃下来了,同时也没漏掉演员的表演,包括眼神和嘴角的表情。一小时40来分钟的片子,我楞是看了快两个半小时。

仿佛这将是一部能列入我喜爱的电影列表中的侯选者。

如果没有那该死的结尾。

这个破结尾给我的感觉就是“戏子无德”。

相信很多善良的影友看到这个结尾都会多少受到一点点良心的拷问:为了自己的私情,给一个在这个case里无辜的人设下陷阱,置之死地而后快,道德吗?即使这个人是个小人,手上背负着血债并且有篡位企图,但无论如何,这种对人不对事,为一己之私不择手段的形式,总是不够君子,这种城府和手腕让人不寒而栗。

虽然我也很高兴看到两个人貌似欢聚了,这个时候我的高兴已经打了折扣。更别提这个欢聚是出于侦探的推理中的。

这个貌似曲折突兀的结尾,给我的带来的“故弄玄虚”的感觉,仿佛多于惊喜了。

回头还要挑刺的地方有:那个侦探的转变,实在太快了,一下子就从狗腿子变成了正义伸张者。

那个时代的全息图象水平,实在也太高了,幻影可以做的那么精细,应该算是电影加工过头了--当然,这并不是值得深究的问题,又不是纪实片。

王子自杀,除了自以为杀了人之外,貌似还有篡位企图,被告发后才气急败坏绝望的。

最后,赞一下那个亚瑟之剑,但我很是怀疑有没有魔术师在不事先设计机关的场地上,能搞出一把那样的剑。

anyway,这个片子还是值得看一遍。

《魔术师》,毕竟靠谱儿

七夕雨人 2006-11-30 08:19:52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欧洲、19世纪以前、宫廷,这几个关键词,一旦与电影发生联系,对我,就产生了致命的吸引力。更何况,这回,与魔术有关。

19xx年的维也纳,年轻的艾森·汉姆,是最受欢迎的魔术师。基本上,相当于今天的周杰伦或李宇春——身后,始终追随着众多的fans。

他的出现,带着神秘色彩。传言中,师承某位类似邓布利多或甘道夫的老头儿,被点化后,甚至具有通灵等超自然能力。少年的艾森·汉姆,遭遇了少女的索菲亚女公爵,彼此爱慕,甚至打算私奔。当然,后果是,她,被带走,他,离乡远游。

15年后,留着一撮小胡子的艾森·汉姆回“家”了,并且,在舞台上,认出了以观众身份走来的纯真年代的爱人。这时,她,已经是奥地利皇太子的未婚妻。

爱情之火从未熄灭,重逢,令它燃烧得更加热烈。他们谋划“潜逃”,却没想到,索菲亚突然死于非命。在剧场,在fans面前,艾森·汉姆召回了她的灵魂,暗示,凶手正是皇太子。

探长乌尔,不曾漏掉他的任何一场演出,自认为洞悉了他的“魔术箱”内的秘密。可是,这一次,却动摇了。无能为力地看着,艾森·汉姆在面前消失。在蛛丝马迹中,乌尔证实了魔术师的判断。他进入皇太子的房间,阴郁地陈述着事实。没想到,那人,竟然崩溃了,枪口指向了自己的太阳穴。

尘埃,似乎落定。认为自己把持了良心与公正的乌尔,黯然地离开了一手将他提拔起来的死去的皇太子。有男孩儿跑过来,塞给他一个本子,说是艾森·汉姆的交代。翻开,尽是关于舞台玄机的设计图纸。他,仿佛惊醒了,四下里寻觅那个熟悉的身影,直到火车站。

列车逐渐驶离月台,乌尔的脑海中不断闪回着影像。原来,一切,都是艾森·汉姆的布局,是他表演的最大也是最后的魔术。愕然的乌尔,带着三分无奈三分自嘲三分叹服,微笑、大笑。

而草原深处,魔术师奔向木屋旁的爱人——索菲亚。

爱德华·诺顿诠释的魔术师,帅气有余,但较之《一级恐惧》中的表演,稍嫌逊色。鲁弗斯·塞维尔的皇太子,很学院,很古典。保罗·吉亚玛提的乌尔,倒是不辜负他出身名门毕业耶鲁的背景。

我以为,魔术早已没落。却没想到,咸鱼翻身,再次带上时尚的面具。大卫·科波菲尔,继续着没有破绽的炫目人生;大卫·布赖恩,正准备用魔术召唤以色列的和平。在百度,打上“小说《魔术师》”几个字,一眼,就能“瞟”到四五个版本。这部电影,改编自曾经获得过“普利策”奖的美国作家史蒂芬·米尔豪瑟的短篇小说;我的最新目标,是19xx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格的《魔术师》。保罗·吉亚玛提说得在理——“也许,如今,大家内心深处,都有逃避现实的需求吧!”

不过,对于电影本身的结局,心里还是有些遗憾。两个人的幸福,要搭上一条性命——尽管是一个不甚可爱的人的性命,总归有些残忍。不知道,索菲亚知道了真相,良心会否不安?

我最喜欢的一点,则是:毕竟,导演与编剧,没有把它变成神叨叨的魔幻恐怖片。

美式化蝶——《魔术师The Illusionist》

影生人 2007-01-01 17:23:30

/logs/4182509.html

2007-01-01

这部是20xx年我最期待的电影之一,尽管海报上捧着水晶球的Edward Norton看上去有点傻。

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看了这部片,还行。电影在双蝶飞舞的画面中结束,我才惊觉,魔术只是一个噱头,这是一部美式的化蝶传说。

〉〉〉Edward Norton的胡子〈〈〈

Edward Norton在他的成名作《一级恐惧》里便显示出了能文能痞的双重演技。但是,长着一张清秀的脸庞的Norton,不得不通过蓄须来展示武装到胡子的狠劲。《美国X史》、《25小时》、《偷天换日》,——胡子成了Norton男人味的象征。《魔术师》里的他,又是满嘴胡茬,一种暗藏心机的成熟。

Norton所饰演的Eisenheim与传统的魔术师不同,他不苟言笑,不哗众取宠,低吟着时间与空间,灵魂与生命的魔咒。那些看似精彩的魔术因为存在于电影,真实度打了折扣,但是Norton举手投足间的个人魅力,弥补了这个缺憾。

〉〉〉化蝶的喜剧〈〈〈

蝴蝶是这部片频繁出现的意象:魔术表演里、定情信物上。我不知道《魔术师》的编剧是否受了我国梁祝传说的启发,但在男女主角的命运设置上的确存在很多雷同。

美国人或许无法理解传统化蝶的悲剧,无法理解一对已将生死都置之度外的恋人为何不为了幸福放手一搏?在父权和封建礼教的压迫下,梁山伯和祝英台“束手就擒”,最后作了黄泉夫妻。《魔术师》则放大了争取幸福的过程,在爱情面前,王权也是可以被挑衅的。

因此,美式的化蝶是一种自由和胜利的象征,编剧必然是位浪漫的理想主义者。

但是,再细想一下,除了观众和那位督察,世人所见的魔术师与女公爵的爱情也是一个大悲剧,就如我们现在对梁祝的理解。所以我不由地联想,梁祝结局的多种可能性,或许……或许……

如果爱情终究是一场充满幻象的魔术,那么,变得幸福一点又何妨?

《幻术师》魔术表演台词

轻灵真实 2008-07-12 21:43:12

这部电影的魔术表演非常精彩。忘记那些镜头剪切,忘记那些3d动画吧!就把这当成魔术来欣赏,来享受,才不枉费了100分钟的静坐!我很喜欢爱德华诺顿的表演,他淡定忧郁,若

有所思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还有,我很喜欢他表演魔术的台词。时间空间,生命死亡,这些谜题让他的魔术更有一种神秘感。我把电影中的爱森海姆表演台词摘录于下:

第一场魔术:

主持人:life and death, space and time,fate and chance,these are the forces of universe,tonight, ladies and gentlemen, i present you a man who has unlocked these

mysteries.From the furthest corners of the world where the dark where the dark arts still hold sway,he returns to us to demonstrate how nature laws may be bent. i give you heisemhime!

(生命和死亡,空间和时间,命运和机遇,这些都是宇宙的力量。女士们先生们,今晚我要为你们介绍一个可以解开这些谜团的人。他从世界上最偏远的角落而来,那里黑魔术还统治着一切,他来到这里向我们证明,自然规律是怎样被扭曲的。有请爱森海姆!)

爱森海姆:i would like to continue with an examination of time.from the moment we entre this life we are in the flow of it.we measure it and we mark it,but we cannot defy it.we cannot even speed it up , or slow it down.or can we? have we not each experienced the sensation that beautiful moments seem to pass too quickly ,and wished we could make it linger? or felt time slow on a dull day, and wish that we could speed things up of it.

这一场魔术最精彩的是《橙子树》。现场削开一只橙子,剥出一粒核,放到空花盆里,于是几分钟内,橙子发芽,抽干,生枝,结果子~ 魔术师摘下橙子扔到观众席里,那都是百分百的真果子。

第二场魔术:

爱森海姆:i thought we might end this evening with the discussion of soul. all of the greatest religions speak of the soul's endurance beyond the end of life.so what then it is to mean, to die?

这一场魔术最精彩的是《灵魂》。

古老年代的高智商犯罪

leeforce 2008-01-23 16:36:12

豆瓣上有网友评价本片的男主角是『戏子无德,故弄玄虚』。在我看来,所谓魔术,其实就是在那个没有飞机没有电脑的古老年代的高智商犯罪,其本质和今天的电脑骇客、金融杀手是没有差别的。

在现实中,永远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魔术师为了自己的幸福使出各种花招,并非为了什么公理天道,而只是基于个人情感的极端博弈。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现实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远远不会如电影般浪漫。

又曰:这是个改编成动漫或游戏的好题材啊。

爱情幻象与正义之战——《魔术师》

魔术师电影影评

魔术师电影影评

想看

评 魔术师 2009-07-12 00:01

魔术师电影影评

魔术师创造的幻象,似乎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似乎可以穿越正义邪恶。忧郁的眼神讲述着酸涩的经历;天才的魔法创造迷幻的天堂。魔术师消隐在人群中,追寻恋人的灵魂,重新开始绚烂却无人知晓的生活。此刻,探长似乎明白了,一切,都只是那个矢志不渝的爱情创造出的幻象,而正义也在其中得以回归。

在略发昏黄的影幕中间,尼尔博格创造了一分童话般的幻象。在这个并不新颖的故事中,上演了并不新颖的一个游戏。值得称道的是,影迷并没有被愚弄的感觉,因为尼尔并没有考验观众的智商。好电影的基本条件就是不故弄玄虚,这是很多魔幻题材的影片的失败之处——自以为能吊足观众胃口。喜欢这部影片,因为《魔术师》没有硬伤,导演没有自作聪明。

在这个用爱情串起来的魔术故事,有人说,这是爱情创造的奇迹,有人说,这是以爱情为名义的借刀杀人,有人说,魔术就是骗术,是“术”之胜利……我要说,这是智慧与知识以爱情之名,留芬芳之魂,行正义之为。

青梅竹马也罢,心心相惜也好,爱情总会让人心驰神往,如痴如醉。心灵的归属不取决于权力金钱,而决定于情感的偎依。幻象可以创造,但心境与爱情只能感知。当博学的魔术师用幻象征服自己的命运的时候,他和她获得了永远的厮守。

魔术师是自私的,因为他无情的剥夺了皇储策反的可能,将不可一世击碎为绝望自卑。魔术师是无私的,他甘心将谜底揭晓,为探长留下生平绝学。魔术师走了,消逝在车站的茫茫人流中,去追寻他的至爱,获得一生的宁静,却只给那个幻象中的人们,留了一个不可磨灭的魂。

皇储飞扬跋扈,恃才傲物,居心叵测。魔术师与世无争,精于研习,单纯善良。这场对决,属于刀剑与民意的斗争,属于邪恶与正义的斗争。或许我们对不忍于门罗主义的皇储抱有些许同情,或许简单地用正义和邪恶来划分立场有些武断,但至少在影片结束的时候,观众的心灵得以从暗影中解脱。让我们也借用“正义”与“邪恶”的名字,表示认可和否定吧。

故事的华彩仅限于此了,仅限于那个美丽的灵魂召唤正义的现身,仅限于两颗真挚的心绝对的信任和常相厮守。真正的精彩,在于爱德华诺顿的神韵——忧郁的

眼神,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修长的身形甚至手指,潇洒自如、舒展柔和却不失力量和刚毅的动作。魔术师几乎是完美的,爱德华诺顿的出演是完美的。

影片逻辑清晰,线索明确,结局精彩,演员完美。我却不知道怎么去写,因为去描述一个太完美的事物,往往无从下嘴。相对于400万美元的成本,爱德华诺顿的光芒让这个小体格的影片充满绚丽的色彩。如果说美中不足是女主角不够漂亮,那么,我觉得导演在这个问题上十分慎重——谁说梦中的公主必须是绝顶美女呢?心中的爱,恰如每个人心中的幻象,只有自己才能得到的完美,又何须他人评判?

用幻象,争取属于自己的分正义与宁静,得到的,将是真实、正义、永恒……

PS:影片的英文名字是<The Illusionist>,翻译成《魔术师》已经比较贴切了,但还缺乏英文原名中的点韵味。幻象和魔术,还是略有差别的。看过影片的朋友还是用英文理解影片吧……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不好看 wmking 2012-01-13 01:29:31

这是一部我高中在家中电视的?视频点播?中有幸看到的,其实对于看过机顶盒电视的?视频点播?的人来说,看电影真的是一种煎熬,真不明白那些电视台的成天点播各种让人无语的电影是何居心,不过十分偶尔的我们也会有幸看到一两部堪称经典并可以在观影后沉浸其中的电影,《魔术师》就是其中的一部,不知道这位了不起的魔术师——埃森喊是否真有现实原型,不过编剧导演和演员真的塑造了一个成功的角色、一个成功的剧情电影

非常不理解那些看过觉得?无聊?之类的N人们,也许他们真的在剧情还没展开就猜到了结局,所以他们无一例外的觉得自己很NB,同时就觉得剧情很SB,其实他们真的很可悲,我想对于这部电影来说都觉得?一切尽在掌握?,那真的没几部电影可以让他们觉得?有聊?的了,那这些人真的不适合看电影,他们看电影真的是对于其他热爱电影的人的?侮辱?,其实他们更适合当个狗屁侦探、专业查小三什么的好一点,不然做别的真屈才了

另外一些觉得不好的人,我想一定是觉得电影中的魔术有点假,这点确实是这样的,不过倘若这样,那大家就直接去看现实的魔术师变魔术得了,没必要看电影,而魔术这个了不起的艺术

形式也永远无法走进电影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了,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之所以觉得假,是因为受现实魔术表演的束缚,总觉得变个#9@k牌、鸽子、兔子什么的才是魔术,会飞会隐身的就不是魔术或者是魔术做不到的,所以才觉得电影里很多魔术情节很假,没错,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来想想,变形金刚、各种漫画英雄出现在电影里时,我们为什么明知道他是假的却每一个人会拿这一点说事呢,就是因为现实的魔术已经先入为主了,其实我们可以想想看,魔术就应该在电影里才能表现的更精彩,魔术和电影就好比鱼和水,电影中的魔术,如鱼得水,可以尽情施展想象与创造空间

所以这里给个建议,那些看人家变魔术的人不要第一时间就想着?这是假的?我要拆穿他,就像电影里的王子一样,我想不仅容易骄傲自大,更会失去魔术的乐趣,这点很悲剧,就有点想之前我提到的那类人一样,会完全失去电影除了演员之外的大部分魅力

倒是电影中的胖侦探挺值得人学习的,因为他看魔术不是想着怎么去拆穿他,怎么去不信他,而是想着怎么做到的,自己可以学来,甚至可以做到最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