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逆战》观后感:逆战,是一部几乎可以打满分的港产枪战电影

昨天晚上看了期待已久的《逆战》,故事主线脉络清晰、剧情流畅、剪切完美连贯能够使观众感到整部影片的一气呵成!画面以天蓝色为基调,摄影也是亮点:白冰被子弹击中头部那一幕,可以看到子弹慢慢的飘过来。电影场面宏大,很有好莱坞的感觉,枪战画面超级激烈真实、亲情戏超级催泪感人,观看整部电影我的眼睛一直是湿润的!心情总被紧凑的剧情带动。两个小时过的真快,绝不冷场。 两个小时的《逆战》演绎了分量十足的激烈枪战动作场面,林超贤在影片中毫不吝惜在枪战上的经验和才华,将他擅长的枪蟹、肉搏、追击、翻车、跳楼等几乎以动作镜头集锦的方式全盘托出,而且在大投资的保证之下,还像模像样地在开头来了一场远东重火力阻击战,之后转战东南亚进入他擅长的警匪对决,但枪战动作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较其前作全面升级。《逆战》的动作戏占很大比例,导演在保证叙事主线基本完整的情况下,利用了所有能够利用的场景和道具。

林超贤是北上的香港导演中在08年以后还坚持警匪片创作的,从《证人》、《神枪手》、《火龙》、《线人》一路走来,足见其在原有港产警匪基础上的努力探索,直到《逆战》,终于让人看到了香港警匪片的进化突破,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华语电影在警匪片上的成型,但起码让香港电影在这一类型上的创作有了可转接之处。《线人》、《火龙》和《证人》强烈的宿命感和对人性的悲观都在慢慢淡去,林超贤在《逆战》中逐渐摒弃了他的警匪片中深沉而复杂的一面,从而能将母子情、父子情和兄弟情三条感情线稍事铺垫之后,让人物能纵横四海怒火街头。

《逆战》可以说是近十年来华语动作枪战电影的巅峰之作!大场景中各种武器、人流密集的街道、火车站让人目不暇接!枪战肉搏、撞车、直升机楼宇间追逐让人惊心动魄!耗资2亿港币就能拍出这样大场面的电影,是不是约旦马来西亚旅游局赞助了几个亿呢?如果主演不是谢霆锋、周杰伦,而是阿汤哥那么你会相信这部电影才投资2亿港币吗?这2亿港币实实在在的用在了刀刃上!这是实实在在的,不像xx国产大片动辄号称投资xx亿来博噱头! 谢霆锋的角色虽然是贼,但是这个贼很争气,为了家庭敢打敢拼,一个好父亲、好儿子,更是一个保护弟弟的好哥哥,看完电影我想如果我有这么一个哥哥多好啊!周杰伦这次突破很大,把国际刑警这个角色诠释的很到位!电影中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有情有义的好弟弟,最后为了消灭对手牺牲了自己!“兄弟情”是这部电影的主线,从相识的大打出手到最后的并肩作战,最让人感动的是兄弟两人在火车站朝着相反的方向跑去的画面,有种生离死别的感觉!电影中谢霆锋的眼神让我感动,周杰伦的突破使我吃惊!老戏骨廖启智、金燕玲的“父母情”也是这部电影的亮点,每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都有一段凄凉的故事,金燕玲的哭戏催人泪下,智叔的凄惨命运让人同情!另外廖启智的台词挺搞笑的:人生就像赌博,一定要常胜!我看完电影感悟到:珍惜生活,家才是最温暖的港湾!

整部电影基本上可以打满分,唯一的不足是缺少主题曲,《无间道》、《少林寺》、《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这些经典的电影都有经典的主题曲!一部好的电影需要有渲染气氛的主题曲、紧张的情节和演员真诚的表演。

总之,《逆战》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中国电影!

 

第二篇:近现代史实践项目作业 《我的前半生》的读后感

近现代史实践项目作业我的前半生的读后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项目登记表

项目名称: 《我的前半生》的书评 系别年级: 工程技术系 专业班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206班 项目负责人: 满龙 联系电话: 183xxxxxxxx 指导教师: 杨小敏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

20xx年 6 月 1 日

近现代史实践项目作业我的前半生的读后感

近现代史实践项目作业我的前半生的读后感

(本项目具体展开的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成果形式)

近现代史实践项目作业我的前半生的读后感

2

四、项目成果正文:

《我的前半生》的读后感

简介:《我的前半生》是我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中所写的“反省式”自传,溥仪作为清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三岁登基,合法在位三年,之后又任伪满洲国皇帝13年。《我的前半生》记录了溥仪从登基到流亡到接受新中国“改造”等过程,是一部回忆录,更是一本特定历史环境下的自省书,从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瞥见特定历史环境末代皇帝的悲剧与喜剧,他的人生道路凝聚着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溥仪晚年本想写一部《我的后半生》,可惜未如愿。

正文:这本书中国最后以为皇帝—

—溥仪的自传,因为特殊时期、特殊的

家庭、特殊的社会才会产生传奇一般的

人物。他身为当时当权者子嗣,本应有

常人所享有不了的荣华和富贵,但却因

为他是当权者子嗣,他却遭受了常人意

想不到的灾难。

三岁,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还是无

知的年龄,一个欢笑、嬉戏、玩耍的年

龄。他却因为当利者的利益和错误,被

迫背负整个国家的,他登基成为大清朝

的皇帝,一个无知孩童被簇拥成皇,无

知的他在当时不知所措,只有在那里哭

泣,用人最原始的反抗行为哭泣。

三年之后,对外界一切还都不知道

的一个6岁的孩子被世人所称做为革命

者的人被迫退位。对于他来说这也许是

一个解放,他不在需要遵守那些死板的

规则,但他浑然不知他的退位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了。

退位后的他慢慢懂了事,在周围清朝遗老包围下被灌输了满脑子复辟意识,他想复辟,他想了解自己家族,他想恢复家族的荣耀。可是他缺少手段,在当时国民政府当权

近现代史实践项目作业我的前半生的读后感

的时代里他只不过是一个平民,说不定他比平民还要低,因为他是前朝的遗孤,是之前

3

所打到的敌人。他决定放弃,他决定接受现实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人张勋。张勋是封建军阀,张勋想恢复帝制,但又师出无名,所以找到了他。

11岁的时候他又成为了皇帝,这位11岁的少年的他第一次尝到了当皇帝的兴奋,他亲身感受到了清朝遗老们所说的话。但不幸又发生了,11岁的他却只当了11天的皇帝之后又被迫退位。他愤怒,他不甘,他不服。他知道了国人是无法帮助他恢复自己的家族的荣耀。他开始向国外求助,他向英美求助,他希望能得到这位强大的国家帮助,可是,英美并不在乎中国是否存在帝制,对他们来说不论是大清掌权还是国民党都是一样的,因为英美政府的对华政策是维持民国而未成行。对于求助未果他,再一次陷入了无法前进的地步,他开始四处奔波,对于复辟的疯狂的执念,是他无法对于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后来,他听信了日本的话,盲目的开始了“满蒙独立”以分裂中国的活动。他以为这样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28岁他再一次登基成为了皇帝,但这个皇帝不是他正真想得到皇帝,这根本是一个人偶,一个被日本人提线木偶,他想反抗,他想挣脱那控制的线,但他却没有任何能力,现在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木偶,他的每次一次的反抗提线人都会看见,他的每一次反抗都会给自己带来一次痛苦,一次次的痛苦使他反抗的心一次次的消减,直到屈服,他开始屈服,他开始恐惧。他屈服于提线人的掌控,他恐惧于提线人的行为。

登基后11年,日本战败投降,他得以从日本手里逃脱,但他却要接受国人的审判,他被指为是一个罪人,一个企图分裂中国的罪人,一个叛徒,同时也是日本所犯下一些罪的替罪羊。他被战犯管理所所关押。

在被关押的时期里,他开始反省,他开始忏悔,他开始赎罪。他学会了一个常人应具备的生活常识,他的头脑中也扫荡了帝王意识而树立了公民观念,19xx年他获得特赦回到北京,他开始宣传新的思想。开始了新的生活,一个普通公民的生活。

从当权者变成一个被当权者,这一个变化用去了他的半生。因为出生的时代,因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社会,因为身处一个特殊的家庭,是他的前半生变得异常坎坷,使他的人生变得异常的传奇。他的前半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状态。

对于许多人看来这本《我的前半生》是一本史书,它记载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屈辱史。但笔者认为这本书记载了一个没落皇族的生活,一个本应生下来就拥有常人更多幸福和地位的一个皇族最重变成一个平民的历史。在众人都在批判大清皇族时,在所有人都在骂大清无能,都在说溥仪叛国时,有谁能知道他所受的痛苦。想要将这些告诉世人,只有将这些写出来,将这些内容写出来,也许会有世间所传的不同的地方,许有人会说这是虚假的历史,伪造的历史,也许会认为这是一本狡辩的书。但他还是写下这些自己知道的历史,著出了这本《我的前半生》这本能从大清皇族的角度反观历史。这样使世人对历史的认知更加全面。

溥仪的转变让我们知道了一个皇帝如何转变成普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他做过不少的错事,他身为一个亡国之君他能放弃以前的荣华富贵,而去转变成为一平民,这说

4

明他的在一过程中心境有了相当大的转变。在一过程中他失去了很多很多,家人,爱人,朋友。同时他又遭受了很多很多,失败,背叛,绝望。他发现与其这样继续斗争下去,不如去当一个普通人,在那最后的失败中,他决定放弃那飘渺的梦想。他决定在管理所里接受洗礼,接受成为普通人洗礼。他那肯放弃的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人只有学会放弃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只有你放弃了,你才会发现一些你之前没有看见的道路。

5

指导老师评阅意见

近现代史实践项目作业我的前半生的读后感

6

近现代史实践项目作业我的前半生的读后感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