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xx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19xx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19xx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考试序列号____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19xx年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课程名称:走进维也纳音乐世界

学 院 自动化学院

专业班级 11级网络工程3班

学 号 3111001381

姓 名 何宇航

联系方式 137xxxxxxxx

任课教师 蒋 臻

20xx年 11月 6日

自动化学院 11级网络3班 何宇航 3111001381

19xx年新年音乐会观后感

借着走进维也纳音乐世界课堂的这个契机,欣赏起了19xx年1月1日,一代大师“指挥皇帝”、“欧洲音乐总指导”赫伯特?冯?卡拉扬先生第一次,当然也是唯一一次指挥的新年音乐会。卡拉扬率领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的这场精彩绝伦的新年音乐会,被评论界认为是历年来最精彩的一次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卡拉扬在这场音乐会上无论是乐队演绎还是现场的布置都达到了金碧辉煌,空前绝后的效果。

视频里可以看到虽已进入暮年的卡拉扬依然极具风范的潇洒气度,尽管年近80,卡拉扬还是试图以一丝不苟的风格和乐队水乳交融的音色让自己指挥的四首圆舞曲“青史留名”。

第一首约瑟夫的《天体乐声圆舞曲》作为约瑟夫最富盛名的作品,感觉卡拉扬用了大气而沉稳的处理,非常好的体现除了原作者想要表现的弘大气魄和空旷意境,想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一般绚丽缤纷;当然公认的最佳还是第二首约瑟夫的《谵妄圆舞曲》,听了之后感觉真的很特别。第三首《皇帝圆舞曲》据说就是对老卡自己的真实写照,遗憾的是,视频只是录进了那段哈布斯堡王宫的芭蕾舞,并没有把老卡与爱乐乐团的合作展现在视频里。而第四首《春之声圆舞曲》则史无前例的演成了“人声”版本,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凯瑟琳?芭特尔以她婉转清丽的嗓音配合老卡和爱乐乐团的演绎,给世人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斯特劳斯家族的舞曲在卡拉扬的指挥下,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优美与华丽。视频中看到《电闪雷鸣快速波尔卡》一曲终了后卡拉扬应声中弹的场景更显示出大师独特的幽默感。在演绎《拉德斯基进行曲》中卡拉扬甚至指挥起了在场的听众,旋律起承转合间的卡拉扬掩住自己的嘴表现出的顽皮的一面,更令这次音乐会增添了一丝搞怪的乐趣,而这次演奏会也是乐迷们最为完美的新年音乐会。而《拉德斯基进行曲》中卡拉扬鼓励的观众们随着节奏鼓掌的动作也从这次音乐会中后一直沿袭下来,甚至成为今后演绎《拉德斯基进行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个人喜欢:《谵妄圆舞曲》 《蝙蝠》序曲 《安娜波尔卡》 《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 《无穷动》

 

第二篇:《音乐之声》观后感

我从电影《音乐之声》中看电影中的音乐

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11级网络工程班 学号:11330117 姓名:于军伟

摘要:有趣的故事,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是《音乐之声》最吸引人的地方。音乐也是这部片子成功的重要元素之一,贯穿了整部影片,我想导演之所以用《音乐之声》来命名,可能是因为故事发生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吧。影片中或高昂、或低沉的节奏,或吟咏、或叙述的歌声,还有那幽默风趣的表演不仅吸引住了人们的眼球同时也吸引住了人们的耳朵。故事背景是是战争年代,奥地利人依然是那么乐观、坚强,战争的间隙还忘不了舞会、音乐会,因为音乐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战胜敌人、战胜困难力量的源泉,看来音乐在他们心中的魅力是无穷的。

关键词:巨典、传统音乐、流行音乐、音乐的教育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看完了《音乐之声》这部音乐巨典。整个电影给人以美的享受,画面的美,音乐的美,人物形象的美。在这部影片中,我所感到的是人世间那种最淳朴、最简单的感情,这部影片让我的全身心都感到放松。观看结束后,我的脑海里总能浮现那壮田优美的景色、玛丽亚活泼轻快的身影,耳边似乎传来玛丽亚欢快的歌唱,那优美动人的旋律从心里流过。本人比较喜欢音乐,我想影片除了画面美的同时主要是音乐带给人强大的震撼。

课后我又再观看了一遍,发现这真不愧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电影,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影里的音乐歌曲都通俗易懂,很接近人们的生活,唱起来朗朗上口。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do re mi》,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现在还一直沿用着,比如说今年最流行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整个歌曲旋律简单上口,老少皆宜,歌词也写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像这样的歌曲又怎么能不堪称经典呢?观看完电影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经典音乐(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

什么样的音乐可以称得上是经典音乐?在我心里不禁有了这么个问题。影片中贯穿着优美的音乐和动人的歌曲,是影片的一大特色。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雪绒花》,欢乐大方又耳熟能详的《do re mi》;以及七个可爱的孩子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都广为流传,都是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歌曲了。

如果以通俗易懂为标准的话,那流行音乐可谓是乐坛的佼佼者。今天的中国,尤其是在大都市的大文化环境中,受到媒体的传播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群与流行音乐保持着近距离的接触。他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主动的接受、认知了流行音乐。

而对于中国的传统音乐则缺乏了解,在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变革中,传统音乐会面临怎么样的遭遇呢?

在当今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极快的时代,音乐的形式、功能和观念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当我们处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该如何面对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挑战难道不需要我们去好好思考一下吗?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大众文化和中国的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就是流行音乐中的古典元素,传统情节不断增多。像我们大家所喜爱的S H E的《不想长大》,周杰伦的《十一月的肖邦》等等。流行音乐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通俗易懂,而这也恰恰是它的缺点,需要避免音乐的低俗化。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我们更好的去利用它。国外曾有音乐家指出流行音乐的本质就是对传统音乐的模仿,如《白桦林》和俄罗斯民歌等。

二、音乐的教育

音乐和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生。音乐是人的心灵的表现,满足人在精神上的需要。热情活泼的修女玛丽亚到奥地利退役军官特拉普海军上校家当7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的故事。上校的妻子几年前已经去世.上校心灰意冷,用管理水兵的方法来管教孩子。孩子们的生活就像钟摆一样循规蹈矩.毫无生气。玛丽亚来到上校家后.顺应孩子们天性活泼的特点.教他们唱歌跳舞。带他们去野餐、郊游、爬树和划船,使家中充满欢乐。她的热情、爱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喜爱.最终也赢得了上校的爱慕.她后来成了孩子们的母亲。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后.爱国的上校不愿意效力于纳粹海军,于是,在一次民谣节上,上校带领全家成功地逃出了魔掌,翻越群山奔向自由。影片有趣的故事、悦耳的音乐、温馨的人情和天真无邪的笑料使它受到世人的瞩目.我更欣赏的是影片中的家庭教师玛丽亚这个人物。作为一个家庭教师影片中的修女玛丽亚不受繁文缛节的约束.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生活在美丽的阿尔卑斯山脚下.她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浑身洋溢着的青春活力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息成为这个人物最鲜明的个性。影片中玛利亚从一开始就喜欢这七个个性不同的孩子,并用心地去了解他们、爱护他们、教导他们,用心地去爱他们,用音乐去感化他们。用最通俗易懂的方法把音乐表达出来,使这七个孩子从零开始最后去理解音乐。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育人”而不是单纯的“育才”为其显著的特征。玛利亚从

一开始并不是教会他们很多音乐知识,而是教会他们怎么做人,然后带着孩子们到处游玩从中慢慢渗透很多音乐的知识,这样孩子们能轻松地学会很多东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她的悦耳的嗓音后面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她的这种音乐教育方式,我们不得不承认她就是当时引领时尚潮流的人物。

音乐是全世界最流行的语言。近几年来,超级女声、快乐男生及各类通俗演唱比赛,龙卷风一样,席卷了国内的流行乐坛。与此同时,掀起了一股艺术热潮,不管是音乐还是我们的美术专业的队伍在不断壮大。而真正使艺考大军的人数逐渐增多的重要原因,不仅是因为音乐艺术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还因为社会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大量需求。所以我们作为这庞大队伍中的一小份子应该全面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和欣赏能力。

《音乐之声》让我对音乐有了更多的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乐也是一样,希望我们能从生活中发现音乐的美,也望自己能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辞典[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付 林.中国流行音乐20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付 林.西方流行音乐简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郭静舒.中外通俗音乐鉴赏.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翟继峰,张铜柱.通俗歌曲理论与应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蔡松琦.流行音乐和声技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