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跃进大别山(说课及课例)

                       《千里跃进大别山》说课(说全文教学)

      一、说教材

   《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战例: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大举进攻解放区。在蒋匪军的疯狂进攻面前,党中央先是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历经一年,歼敌一百一十余万,基本上遏制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1947年6月,党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从而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本文着重讲了1947年8月24日夜,刘邓大军的先头部队强渡黄河,胜利跃进大别山,以他们的“英勇顽强”证实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根据课文的实际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6个生字,辨析形近字“遵。尊”,“拖、托”,“渡、度”,“揭、渴、喝”,掌握多音字“划”,理解“跃进、叮嘱”等词的意思,能用“布置”、“叮嘱”造句。

    2.用“分层的方法”学习重点段落,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含义,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昂扬斗志。

    教学中,我“用分层的方法学习自然段,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定为教学的重点。将“运用文中的事实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意思”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因此既要体现教师的“精讲”,同时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凭借教者的精讲,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因此,在讲课时,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图表演示法”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势;用“指导分层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用“感情朗读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语言表达能力。

    2.学法:根据课文的内容要求,我准备让学生用“看看、读读、想想、说说”的方法学习本课。先让学生观察敌我双方形势表,分析敌我形势,初步感知;然后让学生通过粗读、熟读、有感情地朗读来弄清课文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认真思考,理解刘邓大军的革命精神;最后让学生复述故事,体会并再现刘邓大军的英勇、顽强、善战。在“看看、读读、想想、说说”的过程中,要着重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认识,提高能力,逐步养成“注意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良好读书习惯。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讲读课文的实际要求,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五步。

    1。故事揭题,激发兴趣。

    开始上课,我精心设计导语,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我们的头脑中有许许多多革命志士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的英雄故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故事。”接着板书课题,口述课文大意。

    2.整体感知,掌握字词。

    这个程序我准备分四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勾出不懂的字词,并利用字典等工具书,结合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句,实在不理解的作上记号,准备举手质疑;然后教者出示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接着引导学生用三五句话简单地概括课文的大体内容;最后通过提问检测了解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3.出示图表,分析形势。

    教学时教者先简单介绍故事发生时的社会背景:1947年,解放战争开始第二年,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这一行动,揭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接着出示作战双方地形、兵力情况对照表,了解大别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从战略意义上分析当时的险恶处境:①对阵形势: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而且追兵距我军五六十里,仅一日路程。③对阵兵力:敌人在汝河南岸布置了几十里长的防线,后面的追兵就有三个师的兵力,而我军只有一个旅的兵力,敌我兵力相差悬殊。③对阵的条件对我军极为不利,汝河水流湍急,北岸的船只被敌人统统拖走了或砸毁了;最后联系当时主客观的极不利条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狭路相逢的情景,为学习后文做好铺垫。

     4.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课文中“强渡汝河,取得胜利”是全文的重点,教学时分以下几步进行:①让学生听音,思考第八小节的6句话都讲了什么?如何给这一段分层?②让学生说说:刘邓大军是怎样杀出一条血路跃进大别山的?在这儿讲解时先让学生说出课文中描写战争激烈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动手划出两个最能表现刘邓大军勇猛无敌的句子(即比喻句),将它们换用平铺直叙的句子进行表述,然后比较体会比喻句的好处;最后让学生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理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③让学生思考我军取胜的最关键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别找出“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句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儿?再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具体含义。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战士们的勇敢顽强、奋不顾身、不怕牺牲。

     5.联系板书,深化感知。

    学习完重点段后,教师根据板书,引导学生重温课文内容,并要求学生说说文中刘邓大军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谈谈自己的体会。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复述全文,深化感知。

                             

                              《陶罐和铁罐》结尾说课

    说教材

    课文《陶罐和铁罐》是一则很美的故事,可是,结尾太悲了,我把它改了一下: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好不容易在陶罐旁边掘出一个生满铁锈、破烂烂的铁罐子……。然后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情境和自己的想法,继续编一个童话故事。

    说教学目的、要求

    1.根据课文中的情境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展开合理想象,推想出合情合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说教学思路

    一、表演朗读,再现形象。

    先请4位同学上讲台,分别扮演铁罐、陶罐、“其他的人”,教师旁白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容。学生对话,教师指导,力求把铁罐傲慢无理,陶罐谦虚有度,人们惊喜兴奋的语气、神态、动作表演出来,尽可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形象。最后教师接着读(同时出示这段文字):“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好不容易在陶罐旁边掘出一个生满铁锈、破破烂烂的铁罐子……”

     二、默想情境,创造形象。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闭上眼眼,像做梦一样,大家来到了挖掘现场。或者大家就是发现陶罐铁罐的人们。这时,人们又挖出一个生满铁锈。破烂不堪的铁罐。他们会怎样说,怎样做?假如人们把它们摆放在一起,陶罐和铁罐又会怎样说,怎样做呢?(学生默想)

     三、启发想象,说说议议。

    1.铁罐虽然破烂不堪,但也是古代的东西,也很有价值。可是,人们刚刚挖了一个光洁美观的陶罐,现在却挖掘到这样的铁罐,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先想后说,同桌交流,然后写一写,写好后同桌演一演。)

    2.从前铁罐总是奚落陶罐,陶罐有没有记在心上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学生说,找课文相关内容读。)

    3.铁罐看看自己,又看看陶罐,听到人们的议:,想到过去,心里会怎样想?想些什么?(先说后论。)

   4.陶罐心里会怎么想、想些什么?(先说后议。)

   5.它们之间会怎样说,说些什么、怎样做?(先想再说,同桌交流,然后写一写,写好后同桌演一演,老师相机点拨)

    四、独立想象,编写故事。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编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故事的题目自己去定,最好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融入故事中。(写后修改,改好上台表演或讲给同学、朋友、父母听。)

    说板书                       

                         英语说课课例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第62- 63页第 31课学说英语、听音模仿跟读和游戏三部分内容,是教学以Let’s 引导的祈使句和英语48个音标的开门课,此课可以用一课时进行教学。

   2.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使学生能听懂会说本课句型“Det’go to schooI.”“OK”,能认读音标[i:][p][b][t][d],并能进行简单的拼读,能口拼单词 bee, tea.

    2)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语言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素质培养:培养学生仔细静听、注意观察、认真模仿的良好习惯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及竞争意识。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听懂会说句型“Det’S go to school,从读音标[i:][p] fo][t][d]。

    难点:实际应用句型及口拼音节。

   4.教具准备

     幻灯片、音标卡片、音标头饰及tea,bee的图片。

    二、说教法、学法

    1.直观教学,启发学生参与。借助幻灯、图片、实物,让学生直接感受和理解语言,通过视、听、说加深印象,强化记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参与。

    创造性地利用课堂空间,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情景搬进课堂,这样学生容易被营造的氛围吸引到课堂中来,激发其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3.开展游戏和竟赛,促进学生参与。

    通过唱英语歌曲、做“找朋友”游戏,将全班分临香蕉队、苹果队和梨队开始竞赛,让学生在游戏冲学习,在竟赛中学习。

    4.及时激励,巩固学生参与。

     及时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和参与效果进行适度的鼓励性评价,以利于保护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程序

   1.Warm up(热身活动)

    师生表演唱: Hello!

   [设计意图:刚上课时,让学生唱唱英语歌&,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稳定了学生的情绪,渲染了学习英语的良好气大,而且歌词:Lst’s play,let’s sing.为本课教学以 let’s 引导的句型作了铺垫。]

   2. Free talk(师生自由话)

    What’s your name?    How are you?   Is this your pencil?   What colour is it ?

    What’ s this in English?(A school)

   [设计意图:在和谐气氛中师生朋友式的会话,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起到承上启下、自然引入新课的作用。]

    3. Teach the new lesson(新课)

    l)team to say(学说英语)

    让一位学生背着书包到前边与教师一起扮演上学的情景。教师向全班同学介绍说: This is Pe-ter. I’m Yang Ming. Hi,  Peter.Let’ s go to school.然后做出上学的样子向前走c让学生猜出Let’s go to  school的意思。再找两名学生到教室前作此情景对话,让学生只扮演说OK的角色。

    [设计意图:将对话教学溶进有实际意义的情景中进行,充分体现了在交际中教、在实用中学的思想。通过这种方式学习的语言记得牢,用得上。]

    分层次学说 Let’ s go to school .  school-go to school-Let’s go to school.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请学得快的学生当小先生。

    师面对三个竞赛小组分别说: Hello, Apples(Bananas, Pears).Let’s go to school.

    Read aller the tape.看图、听音、跟着磁带学说。

    Pmetise in pairs.两人一组操练,不会的可以下去向会的请教。

   Act as表演。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给优秀生提供露脸的机会,给弱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在竞赛中学习。这样,学生无须扬鞭自奋蹄,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让学生知道在什么场合如何使用这个功能用语。]

  2)Teach the phonetic。教学音标

    说明:音标是记录语音的符号,要放在 [ ]内,学习国际音标,就像学习汉语拼音一样,学会后可以查英语词典,拼读新单词,进行自学。

    认读[ i:],解释:两点是长音符号,可以无限延长.

    认读[p][b][t ][d ],告诉学生[p][b][ t ][ d ]是成对的辅音。

   教师双手各持一音标卡片[ t ] [ i: ],让学生认读然后,双手持一音标卡片It][i:];句中间靠拢,示范读[ ti:]。最后,左右手交叉,启发学生读出[i:t]。说明:拼法不同意思也不同,[ti:]是“茶’,[i:t]是“吃’。

    跟着磁带读。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朗读竞赛

     让每组一名学生戴头饰[i:],听老师的读音,去找朋友[p][b] [ t ][d],同时放“找朋友”的音乐。根据每组学生的表现决出胜负,

    教师在黑板上写[ti: ][ bi:],请学生根据音标写出字母,然后出示tea和bee的简笔画,告诉学生这两个音标是英语中“茶”和“密蜂’地发音。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不必教给他们繁琐的语音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在实际运用中掌握语音。]

     4. Play a game游戏活动(气球吊橘子)

  根据录音,将气球上的字母与橘子上的音标用线连起来;指定一学生在幻灯片上连,然后订正。

     5. A competition总结讲比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激发其进一步追求成功的欲望。]

     6 . Homework 布置家庭作业(略)

                   《倔强的小红军》(说一个课时,也可用于说某一个片段)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材人教版第八册第五单元的第16课《倔强的小红军》。

  l)说教材

  1)对教材的理解

  《倔强的红军》这篇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段往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掉队的小红军,陈赓想帮助他,却被他说服了,最后小红军牺牲了,陈赓深深地自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记叙的,通过陈赓与小红军的四次对话,体现了小红军的倔强,但是,文章的难点并不在于此,而在于陈赓为什么说他全明白了,他全明白了什么?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对重难点的挖掘,体会出小红军那种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和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

  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是这样确立的:

  ①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小红军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教学目标1:我是依据学生的思想状况,那就是现在的学生往往想自己过多,不会关心别人,针对这个特点以及课文内容来确立的。

  ②在概括段意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掌握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目标2:我是根据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确立的。

  ③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在了解小红军与陈赓的优秀品质的同时,初步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我对教材的理解,认为本课的难点在于陈赓为什么说他全明白了,以及他全明白了什么?

  2)说过程

  在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之后,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始终以训练贯穿全课。利用反馈教学法进行调控反馈,培养学生概括段意、主动思考、归纳主要内容的能力。

  l)层层训练,概括段意

  我是分四个层次训练学生概括段意的。首先,我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在深秋的一傍晚,陈赓同志拖着疲惫的身体在过草地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掉队的小红军。”(板书:陈赓,小红军)他们说了什么呢?我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大段。

  第一层,找陈赓与小红军的横向联系,通过他们四次对话,训练学生概括出以下内容:请看投影“陈赓让他骑马,小红军说体力很强。陈赓令他骑马,小红军说准备赛跑,陈赓要和他同行,小红军说他还等同伴,最后陈赓给他青棵,小红军说他粮袋鼓鼓。”

  第二层,请同学们找陈赓与小红军的纵向联系,问同学们,陈赓让他骑马,令他骑马和他同行,给他青棵,这系列的说法和做法,你认为陈赓是在干什么?请同学们用一次词语概括出来,同学们会说陈赓是“一帮再帮”我们再来看小红军,他说体力很强,准备赛跑,还等同伴,粮袋鼓鼓,你觉得小红军是在干什么?也让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同学们会说小红军是“一推再推”那你觉得小红军怎么样?这时点一下题目,指出小红军非常倔强。

  第三层:通过刚才的概括训练,再找陈赓与小红军的横向综合联系,陈赓是“一帮再帮”,小红军是“一推再推”。

  第四层:老师根据刚才的训练,让同学们直接概括出第二大段的段意即:“在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屡次帮助一个掉队的小红军,但是都被他拒绝了。”

  2)突破难点,训练思维

  通过第二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小红军是一个倔强的人,但是陈赓为什么说他全明白了,以及他全明白了什么?是这篇课文的难点。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这一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体会出小红军的优秀品质。

  我出示板书:“陈赓全明白了。”

  首先,我请同学们读这句话,我在“明白”下点点儿,通过调控,老师第一次提出问题,陈赓明白了什么?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可以找到拙示投影)原来小红军的干粮袋里装的是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同学们只能感觉出小红军当时非常饥饿,而且干粮袋里根本没有粮食。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再读这句话,我在“全”下面点点儿,请同学们思考,陈赓全明白了什么?进行第二次反馈(出示幻灯片对比)学生又体会出,第一次他说体力很强,准备赛跑,其实体力很弱。第二次他说要等同伴,其实没有同伴,第三次他说粮袋鼓鼓,其实没有粮食,学生们体会到这儿还不够,我又通过第三次调节反馈,问同学们小红军为什么这样做?让同学们体会出小红军还是一个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也具有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这些才是陈赓“全明白”的内容。(边说边出示板书)

  第三次反馈,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出了“全”的意思。然后我又让同学们找找陈赓的表现,请同学们把陈康说的话找出来,(我出示投影)首先请同学们读这句话,在“小兄弟”这个词下面点点儿,然后让学生在第三大段当中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小鬼”这个词。同学们找到有七次,于是让学生把“小兄弟”换成“小鬼”再读读这句话:“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鬼啊!”请同学们说说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出,这时候陈赓已经把小红军当成自己的亲人了,对小红军这种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产生了敬佩之情。通过这两个不同称呼的对比,我们不仅体会出了陈质的自责之情,同时也体现出陈赓把小红军当成自己亲人又对小红军的优秀品质充满敬佩之情。这三种情感的交织才使陈赓发自内心的喊出“小兄弟”。最后,我又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练习朗读这句话,进一步体会陈赓当时的感情。通过这段的学习,我们不仅突破了这个难点,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概括出了这一段的段意即:“陈赓返回找时,小红军已经牺牲了,陈赓深深地自责。”

  3)串联段意,训练归纳主要内容: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我决定用串连段意的方法训练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主要分三步进行。我又带领学生学习概括了第一段段意(出示投影)“陈赓回忆起他长征时候的一件往事。”

  第一步:用段意归并法进行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请同学们回忆概括段意的方法,同学们说可以用归并法,把三段段意连起来。(老师打出三段段意连成一段话的投影)。

  第二步:串连段意,试着找问题。引导学生找出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包容问题,一个是人称重复。

  1.请同学们初读这段话,学生自己发现第一段内容其实就是二、三段的意思可以把第一段删掉。

  2.请同学们再读这段话,思考还有什么问题,应该怎样修改?同学们发现有些人称重复了,如“陈赓”就可以用代词“他”来代替。

  第三步:我让同学们把修改好的主要内容再读一遍。看看是否更加全面、准确。(出示投影)通过以上训练我们不仅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了,而且也掌握了串联段意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从而顺利地完成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

                              说 课 讲 座 提 纲

一、说课的意义

二、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理性和思维的分析

  从教学理念、教学观念上陈述依据,说清“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理由,以显出坚实的理论功底。

  具体表现形式,见课例:“设计意图” 或 做 “评点”。

2、 注意找准“说”点,突出“新”意。

3、有多媒体的,可借助多媒体进行说课。。

4、不要变成“讲课”,最好脱稿讲。

5、注意外表形象。

6、把握好时间

一般说一节课的教学,约用正式上课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时间

三、说课的具体内容

1、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

  如:《 千里跃进大别山》 《倔强的红军》

2 、说教法

  选择何种教法、教学手段,说明教育理论依据。

3、 说学法

  教给学生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

说明:说教法、说学法的形式有二种:

   独立说明,如:《 千里跃进大别山》

   结合“教学思路”说明,如: 《倔强的红军》 《陶罐和铁罐》

4 、说教学程序

  包括教学思路、课堂结构等,重点是教学思路。见课例。

5 、说多媒体运用

 如:《倔强的红军》

6 、说板书设计

 见课例。说清板书设计的理由、目的、结构特色。

四、观摩录像:“说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