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溺爱式教育

反思中国溺爱式教育

要理解中国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溺爱现象,我们必须先从社会背景讨论。中国从19xx年开始全面开展了计划生育,使中国总和生育率很快从19xx年的5.8降到19xx年2.24,接近世界更替水平。7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19xx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到20xx年才不再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30多年的时间里,计划生育影响了几乎两代人,也导致了一个孩子的普遍性,有的家庭甚至两代独生。这样,在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一个家庭的希望就无可避免地寄托到了那个唯一的孩子身上。

身为名副其实的掌上明珠,孩子聚焦了整个家庭的注意。从还在母亲腹中开始,这个孩子就接受到了一个家庭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供养,之后的每一次入学升学更是牵动了每一个人的神经。据统计,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培养出的大学生将消耗这个家庭至少40万人民币。

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身为家庭中的一员,孩子几乎不承担任何责任,不用做家务,不需要打工赚取零用钱,他们只要好好学习。独生子女享受到如此优渥的待遇并非不可理喻,唯一的孩子不仅在经济上是唯一的照顾对象,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一家人理所当然的关爱对象。

近年来,我们已经对报纸上报道的各种不能独立孩子的事情见怪不怪了,这也说明了,溺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

下,孩子再怎么丧失独立能力也不能让我们感到惊讶。

人们总在说“要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家长们要学会放手”“孩子不能在抱有溺爱想法了”??这些想法当然是对的,但问题就在于,如果孩子依然是家庭唯一的希望,如果家长依然觉得这个社会很险恶,如果社会依旧拿好好学习当作评判标准,那么,再多再好的想法都没有用。但要改变这些又何其艰难?

近期,各省纷纷推出两孩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改善这种现象,但却不能根治。两孩的目的是防止老龄化进一步加剧,绝不是让家里迎来两个小皇帝。

无论社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请不要忘记,孩子是未来。凡事要站在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上思考,这样,孩子才会有希望,家庭才会有依靠,社会才会有出路。

 

第二篇: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

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

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

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

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

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

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

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

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

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