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学反思

《变色龙》教学反思

《变色龙》出自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课文。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极力追求以“新”吸引人,以“趣”激发人,以“浸”点染人,以“效”激励人。具体表现在:

一、两个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之一。整节课教学,借助多媒体,生动地展示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奴才性格,能让学生顺理成章地把握人物性格就成为教学目标之一。

2、掌握小说主题

小说是一种通过三要素来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反映社会生活,是作家写成小说的目的。第一节课字词教学、梳理小说情节的基础,为第二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前提。

二、三个设计理念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学做学习的主人

教育是一种唤醒。初三学生已经知晓了一些小说最基本的文学常识,让学生自住探讨,不仅能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正如课内所体现的,小说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能如数家珍,特别是学习层次较浅的学生,更能获得求知的快乐与满足。

2、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筛选信息能力,赏析能力

教学问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比如概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变色次数及理由等,同时又将知识前后联系,从《故乡》中平移到故事情节的组成部分,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又温故知新;而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让学生从文本中相关之处寻找答案,让学生实践演练了筛选信息的能力;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呢?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成语来回答,整合了语词储备;最后的问题,“主人公可以公证处理吗?”“如果当时我来处理,会怎么做?”就触碰到学生的人生观、审美观、道德观,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也从思想上明白怎么做一个真正的人。

3、拓展延伸,使人物性格特征进一步发展深化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根据人物的性格,续写一段主人公离开后的环境或故事描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范围。是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这样设计,不仅

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更是人物形象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教学效果呈现

1、预习到位,人物形象地扮演栩栩如生,人物画像生动鲜活。

分角色朗读是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最为满意的一个环节。首先,学生预习仔细,利用所学的批注法来阅读课文,对主人公的性格把握比较到位;其次踊跃举手,进行任务扮演,完全失却初三学生忸怩的常态,还教育以本真;再次,所扮演的角色,生动鲜活,在朗读过程中,引来听课领导与教师的首肯;最后,大胆评价同学朗读水平,加深对人物形象地了解。

2、学生反映积极强烈,情绪高亢,充分体现学习主动参与的激情。

整堂课,学生的惊喜连连。导入流程的图片,学生的求知欲被唤起,接着又该进入什么环节呢?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被提起;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主人公神态的变化活灵活现,一个笑脸,紧接着一个哭脸,教师随随意意的波浪线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审美观,语文与美术的巧妙融合,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既增长了见识,又学到了知识,更是训练了求同求异的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整节课在随随便便中体现出不随便,一节课的教学完整到位,教学设计有条不紊;设计问题“大”入“细”出,重点明确;学生投入自然,参与度高,参与面广。整个过程自然而然,如小桥流水清新自然,语言清新流畅,富有激情。

不足之处:首先时间的设计超出预期,本来备课中涉及的写作点评环节,由于时间不够,只好放在课外解决,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呈现;也没能好好发挥教学细节的功效,而是悄然略过。在以后我还得多阅读,多积累,以增加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第二篇:《变色龙教学反思》

《变色龙》教后反思

《变色龙》这篇文章是一篇以趣味性故事展开,介绍变色龙特征的文章。一般说来,写小动物之类的文章,应重点写出其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表达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因为变色龙“数量不多,难得碰到”,所以,很多人都不熟悉,不了解。同学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怎样捕食、如何变色。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同学们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变色龙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准确地抓住并具体地表现出事物特征。

教学这篇文章时,我首先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有关变色龙的资料拿出来交流,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外貌特点以及会变色的特点。交流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对变色龙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然后在学习变色龙的外形特点时,我先出示了一张变色龙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特点,学生用一些零碎的词语来表达他们对变色龙的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中描写变色龙外形特点的一段话(即课文第九自然段),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变色龙的?通过对三句话的读悟,学生很快理清了作者的观察顺序。接着,我又引导学生默读这段话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变色龙描写得如此生动?透过那些表现变色龙特点的词语,学生很快发现了,作者是抓住了变色龙身体各个部位的颜色、形状等方面的特点来进行描写的。此时,我趁机引导学生总结出了观察小动物需要注意的一些方法,即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来写。

在学习变色龙的捕食特点时,也就是学习课文的第十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以非洲工人的介绍为主,写了变色龙的眼睛的独特之处,学生对这一点都感到很有趣,都在试着自己的每只眼睛是否能够单独转来转去,在实验的过程中加深了解了变色龙眼睛的特异功能这一生理特点的印象,

好的文章就会有好的词语,比如“窥探”“伺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等词语,通过语言文字的揣摩,使学生体会文中用词的精确,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也激发了他们热爱动物、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这堂课给我留下的遗憾是:本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是非常值得学生借鉴的,但是没能当堂让学生在读、看、思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模仿动笔写出自己熟悉的小动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