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学反思

《变色龙》教学反思

《变色龙》是一篇传统的课文,我们许多老师教过很多遍,我自己也教过,那麼怎么教这种传统的篇目呢?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怎么让这个过去的经典的文本焕发出新的光彩呢?

我思考了一下,过去,《变色龙》,我们怎么讲的呢?我听过公开课,也看了很多教案,一般来讲,都是先梳理文本的情节,花特别多的时间说奥楚蔑洛夫经过了几变,每一次变化,他对小狗怎么样,对赫留金怎么样,然后再搞一搞分角色的表情朗读,然后就分析这个变色龙——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但这一次,我就想,能不能不用这个老套路讲,更新颖一些,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于是,我对教学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一、 以悬念导入。我找了一个蜥蜴的图片,问同学们蜥蜴的最大的特点

是什么。接着我问,这篇文章是讲蜥蜴的吗?同学们当然异口同声

地说不是。我又问,那为什么写人要用动物蜥蜴的名字来命名呢?

二、 梳理小说的情节。我舍弃了关于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每次态度变化

的梳理,而主要让学生找出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有哪些称呼,并让学

生说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学生通过速读课文,很容易找出。这

些称呼有褒义的,有贬义的,褒和贬就形成波澜。于是这个情节的

起起伏伏、波澜曲折就出来了。随着学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划一

个曲线图展现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态度变化,很直观。

三、 赏变,即品析每一次变化人物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奥

楚蔑洛夫,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说一说每一次变化人物的心理活动是

怎样的。时间关系,每个小组只赏析一个变化。小组交流后展示。

在学生展示时,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心理定位。比如第一个变化,

人物的心理先是惊,再是怕,然后思,最后反咬。通过赏析人物的

心理变化,人物的性格跃然而出。

四、 秀变。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某一个变化,进一步认识奥楚蔑洛夫的媚

上欺下、见风使舵的丑态。

五、 激发学生发问。(在课堂中,有一个学生问道,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

样一个变来变去的人物?赫留金要是遇到别的警官,会不会境遇大

不一样?我从这两个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题进行了探

讨。)

六、 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文中赫留金提到他有一个宪兵哥哥。我说,

假如他的宪兵哥哥发达了,也做了长官,回来了,正好遇到奥楚蔑

洛夫处理这件事,那么,接下去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总的来说,我这堂课,上得还是比较满意的。学生非常活跃,表现非常精彩。我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下课铃还没打,很多学生已经讨论开了。最主要的是,我教会了学生怎么赏析人物的心理,怎么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定位,学生学有所得。当然,我的语言不够精炼,有点拖沓。这是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的。

 

第二篇:变色龙教学反思

《变色龙》教学反思

薛燕霞

《变色龙》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的一篇课文。《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在这篇经典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典型形象,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性。小说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变色龙本是一种蜥蜴类的四脚爬虫,能够根据四周物体的颜色改变自己的肤色,以防其它动物的侵害。作者在这里是只取其“变色”的特性,用以概括社会上的一种人。

作品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本质。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和心理描写惟妙惟肖,人物语言精彩生动,故事结尾耐人寻味。正如鲁迅所说:“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的要求具备的高度。”作为初中生接触不多的外国小说教材,可以从多角度去挖掘文本的意义,但教学课时和知识的容纳吸收是有限度的,所以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做到抓重点、理顺难点,最大限度的有所收获是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我在思考教学设计时就要注意不落入俗套;而且,这篇小说点多面广,若要面面俱到,就会使一节课显得杂乱琐碎。于是,我就抓住“军大衣”这一细节,由浅入深地设计教学环节,研究人物的心理,探究小说的主题。

整个上课过程相对来讲还是比较顺利的,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配合比较默契,也都很投入。导入简洁干脆,不拖泥带水板块清晰,环节设计由浅入深,因材施教,板书设计一览多得,既呈现出小说的情节,又表现了小说的矛盾冲突,还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但在“揣摩人物心理”这一环节时,引导稍多,用时过长,导致最后一个环节“探究小说的主题”没能进行完毕。

记得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教学是一门永远充满遗憾的艺术。我的课虽谈不上艺术,但为了让以后的遗憾少一点,让课堂高效一些,我将继续努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