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反思原创精品

三上《芦花荡》,渐入文本深处

代立然

一、文本定位

2012教学设计:经典的小说文本

2015教学设计:严肃的战争文学文本

二、教学定位

2012教学设计:如何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把握小说内容?

2015教学设计:如何正确地看待战争,如何欣赏评价战争文学作品?

三、理念定位

2012教学设计: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2015教学设计:为什么这样写?

四、导入

2012教学设计:从地域环境导入(距文本较远,有激趣作用)

2015教学设计:从生活热点导入(贴近文本,有较强的比较作用,激趣作用强)

五、主体环节

2012教学设计:

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 选点研读,分析人物;

3. 质疑问难,创新作业

2015教学设计:

探究活动一:为什么把故事安排在芦花荡里?

探究活动二:人物并不完美,为什么?

探究活动三:情节真实可信吗?

六、收束

2012教学设计:过于简洁

2015教学设计:问题延伸 诗意延展

七、一些观点

1.语文教学要引领学生学习语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要从文本表面逐渐走向文本深处。

2.文本解读不仅要解决“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些问题,更要深层追问“为什么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等问题。

3.语文学习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要能够运用所学应对并解决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4.语文学习的目标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

5.语文课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应试训练,但千万要注意我们是教语文的,而不只是教学生做语文试卷的。

6.课堂教学是艺术,艺术具有不可复制性。语文教师可以参考别人的课例,但一定要注意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对教学的个性化追求。

 

第二篇:1《芦花荡》教学反思

1

《芦花荡》教学反思

八年了每天的生活很单调:上课——吃饭——再上课——再吃饭、睡觉。周而复始。除却开始的激情,剩下了只有对钱的渴望,如果不是因为生活,我估计没有几人愿意当老师,我自是不例外。但今天的课却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有了一种成就感。现就今天的课纪录如下:

师:现在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本课的两个情节,“一次 的护送,一场 的报仇”。

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开了,声音最响亮的是“惊心动魄”一词。原以为学生说的是“一次惊心动魄样的护送”,因为答案就是这样的。没想到学生的意思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报仇”。

师遂问其原因:“为什么是惊心动魄的报仇?”

黄鑫同学回答:因为文中第58段说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师:哦,就此句看来确实惊心动魄,那你知道船此时为什么走不动了?

黄鑫同学回答:老头儿这时候“张皇失措”。(不错文中就是这么写的)

但其它同学不同意了,他们纷纷说:“老头儿这时候根本不慌张,因为是他自己选择去报仇的,所以他不会慌张。”

另一同学立刻反驳:“我也认为他慌张,因为第59段说‘眼前是

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从这句看出老头也忘了,所以他走错了,现在陷入困境了。”

立刻就有同学反对:“那里有个词‘也许’,意思就是不确定!所以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或许这里还是老人家故意布好的呢!”

赵晓龙同学立刻站起来说:“我觉得不是刻意布好的,那是太平年间人们捕鱼的时候用来挂鱼网的,后面不是有‘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就说明上面有钩子,是用来挂鱼网的。”

师问:“你是巴图湾的吧?”

赵晓龙同学回答:嗯。其他同学笑,老师说:“难怪你对捕鱼这么清楚。”学生再次崇拜的笑了。

同学们这时好像争议不大了,到此为止似乎这个问题就成了:老头来这是找鬼子报仇的,结果碰上鬼子在洗澡,所以在躲的时候侥幸逃脱。于是老师再次提醒:既然是来“报仇”的,就说明老头事先应该是有备而来的,不是来了后碰上鬼子的吧?

立刻一位同学说:对,鬼子在这洗澡文中说是“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一个“又”字说明不是第一次,老头也是经常出入其中,说明早就明白他们的行踪。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很认真的去看书了,这里说的很有道理。而且老头的视力确实好。文中有没有证据?

生答:文中形容老头的外貌时说“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师:那“鱼鹰”有什么特点?

生:眼睛尖利,动作敏捷。

师:说的很好,这里比喻恰当的说出了老头的特点。大家作文时也应该适当的用比喻句。

赵晓龙同学迫不及待地说:“再说了老头经常在水上飘来飘去,哪能让船停在那动不了!(看来自我否定了开始)

同学们再一次“哗哗”大笑,笑他说人都可以飘来飘去。

师:同学笑他用词不恰当吗?金庸的小说中不是有个人外号就叫“水上飘”的么,怎么人就不能飘了?

生:那是假的,他是踩在木桩子上跑得!

师:踩在木桩子上跑得那是裘千丈,他是要冒充他哥哥骗人的。而裘千仞人家的本领是真的!(似乎跑题了,但学生好像很崇拜原来古板的老师也知道武侠,遂无人反驳)

师继续说:文学作品中为了将人物形象写活,所以作者要用一些夸张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难道我们本文没有写到老头的小船是飘来的吗?

立刻有同学高兴的说:有!有!然后赶紧翻书。熟悉课文的同学已经找到了。

师曰:哦,第二段中确实有“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那么一个“飘”字说明什么?

生答:说明小船轻。

立刻有同学反驳:不是,说明老头驾船技术好!

师:这就明白了,因为老头驾船技术好,所以老头早就发现了鬼

子,而鬼子却没有发现老头,更衬托了老头的神勇。

学生异口同声说:对!

师:那现在看来老头来这是事先安排好的还是误闯进来?进来以后是真得无法走动,还是专门引鬼子上钩?那一切都在老头的掌控之中,这还叫惊心动魄吗?

一切的答案自然不言而喻,更有学生说:“是我们不明事理,在这瞎紧张!”

师:我看是你们不相信老革命!众生笑。

师:那现在再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场报仇行动,应该用哪个词更恰当?

众生答:欢愉喜悦、酣畅淋漓、激动人心??

师:那前面所提到的‘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顺理成章的回答:为下文老人引他们上钩埋下伏笔。

师:那老头儿,不,在文章结尾已不称他老头了,而是称他为?(生答:英雄)对,老英雄的形象你能简单的说说吗?

生各抒己见:勇敢的、顽强的、老当益壮的、爱国的、厉害的?? 七嘴八舌答案很多,不过都能紧扣中心回答。

看来如果引导到位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以上是我在XXX班——一个平行班所上的一切课的效果,当时上课的那心情那叫一个字“爽”。一直觉得慢班同学的反应不如实验

班好,上课自然就少了激情,今天突然发现正因为平行班同学有很多不明白的问题才能将所讲内容很自然地扩散开来,而实验班同学往往给出的答案都是惊人的相似,这是很值得我深思的一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