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也是教育孩子们保护环境的绝好教材。通过讲述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的鹿群,人类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因为这是篇阅读课文,孩子们拥有自主阅读权,教师必须放手,扮演好导演角色。用比较简洁的方法导入新课后,下面就进入了自学环节。学生汇报自己要求,师板出: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学习课文生词。c.课文主要写了什么?d.生质疑。一至三个问题学生汇报结束,继后是学生质疑解疑,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学生踊跃举手提问,师板出有价值的问题:1、为什么罗斯福把好事办成了坏事?2、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谁?学生提出的有价值问题,有时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这节课中,学生的第一问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瞬间我推翻了课前的教学预设,抓住第一个问题中的两个词“好事”、“坏事”,设计本课教学的两个大部分。一是课文中哪些内容体现出罗斯福在办好事?学生很快找出第二个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的中间两句话,纷纷举手表达了鹿和狼在人们头脑中不同的传统固定形象,概括起来狼是凶恶狡诈的,鹿是善良可爱的。默读体会第8自然段的中间两句话,领悟这是罗斯福灭狼护鹿的思想根源。

接着让学生自行探究“哪些内容体现了罗斯福是办坏事”,学生在默读中静静思考。几分钟之后,课堂又恢复了活跃气氛。有的说:“这一政策是枪声里狼的悲惨命运”。有的说:“鹿群的增多,超量承载啃食,森林遭厄运。”有的说:“杀狼护鹿的政策最终灾难降临鹿群”。体会重点字词语句时,学生各抒己见,见解独到,有个性。再在理解课文基础上,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自己的体会表现在读书声里。孩子们的声音是沉重的,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沉重的,生态环境破坏的悲剧触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但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在自学自悟中,由词来带动课文的理解,体会,感觉有些词讲得不是很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也不够充足。

 

第二篇:14、狼和鹿

14、狼和鹿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不仅要关爱、救助动物,有时,也要遵从自然之道,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存规律,要懂得怎样做才能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重难点:

明白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懂得怎样做才能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逐个出示狼和鹿的图片,在生活中,狼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狼,出示:凶恶、凶残;)出示:鹿图,这是什么?在生活中,鹿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板书:鹿,出示:温驯、美丽、活泼;)(板书:和 齐读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4、狼和鹿 )

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课文告诉我们凶残的狼是森林和鹿的(生:“功臣”),活泼而美丽的鹿却是森林的(生:“祸首”)

3、凶残的狼是森林和鹿的“功臣”,活泼而美丽的鹿却是森林的“祸首”,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看。

二、森林对比,提出问题

(一)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就是100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看着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这美丽的森林吗?

①准备交流(同桌说给同桌听听,)②指名交流

2、学生介绍森林。

师:是啊,森林郁郁葱葱,小河静静地流淌,鸟语花香,多么美丽的森林呀!文中也有写到凯巴森林的句子,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描写森林的句子来读一读。(指名回答,师出示句子: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谁能将这个句子读好?(指名读,点评,齐读,伴乐朗读)

(二)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可事隔25年,这座森林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示:二十年森林变化的图)

1、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二十后凯巴伯森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指名回答)

2、指名读:“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出示动漫,理解“蔓延”、 “消退”)

3、师引读:二十年过去了,整个森林??绿色在??枯黄在??(范红再读句子,指名读,点评,齐读。)

3、出示:两种不同森林的图及句子。伴乐朗读。

师:这是一百多年以前的凯巴伯森林,(女同学伴乐朗读这一段文字);这是二十多年以后的凯巴伯森林(男同学伴乐朗读这一段文字)

(三)同学们,同一座森林,25年前 郁郁葱葱,25年后却是一片枯黄,看着两幅画面,此时此刻,你最想问什么?(学生质疑)

1、是呀,同是一座森林,二十多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第二、第三小节。(交流:是什么原因使森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指名回答)

师(小结):使森林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大量的捕杀狼。(板书:人捕杀狼)

2、人们大量的捕杀狼,是因为美丽而活泼的鹿群后面,(出示句子: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它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师:这里有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读准它【提防dī】,还有另一个读音【提高tí】

3、狼总是吃可爱的鹿(板书:狼吃鹿),为了保护鹿(板书:保护),美国总统罗斯福还特意颁布了一条“剿杀狼”令。

4、有了法令,人们就肆无忌惮地大量捕杀狼。(出示枪杀狼图)

5、师引读:同学们,可爱的、美丽的鹿要被狼吃光了,当地居民(恨透了

狼)于是人们大量地地捕杀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人们大量地捕杀狼,所以(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二十多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再齐读。

6、引读: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二十多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师:二十多年杀掉了六千多只 ,算一算,平均一年杀死了多少只鹿?(大约300只)

7、使森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有另一个原因,是什么?(指名回答)

三、探究谁是森林的祸首

1、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被杀掉了,至此鹿(生:大量繁殖)。(看课本):引读: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杀狼前,鹿的数量是(四千只),杀狼后,鹿的数量(超过了十万只)。算一算,鹿一年繁殖多少只?(将近五千只)

2、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再放眼远眺,你看到的还是什么?到处密密麻麻的鹿呀,让我们看看这个景象吧!(出示图片)

3、鹿群的大量繁殖,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出示句子(老师请两位同学来读句子,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树木的嫩枝、绿叶、树皮??一切能吃的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xx年,凯巴伯森林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4、师:哪位同学来告诉大家,鹿大量的繁殖,会带来什么后果?(指名回答)

5、是啊,鹿群的大量繁殖,把森林糟蹋得这样惨。引读: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xx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4、师:八千只病鹿;同学们,超过十万只的鹿,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啊,算算,死了多少只?(超过九万多只)

过渡:多么惊人的数据呀!为什么人们大量捕杀狼后,鹿还会死这么多呢?)

5、联系课外常识,说说人们大量捕杀狼后,鹿大量死去的原因?(小组讨论交流)

用“狼被大量捕杀,鹿死得更多,是因为??”来回答鹿的死因。

6、饥荒带来的是一个寸草不生,荒凉不堪的森林,饥荒也导致了大批的鹿被饿死。鹿死的原因还有吗?

四、明理

1、美丽的森林正慢慢地枯黄,活泼可爱的鹿也正陆续地死去,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啊!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此时此刻人们才刚刚醒悟: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而美丽、活泼的鹿却成了“祸首”。(板书:“功臣”、“祸首” 齐读第四自然段)

2、狼为什么是森林和鹿的“功臣”?( 联系上下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3、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这样就切断了传染源,再有,狼要去咬鹿,鹿会怎样?鹿在逃的过程中,鹿的身体就会怎样? “生命在于运动”狼要吃鹿,鹿要跑,想想,那四千只鹿是怎样的鹿?鹿群被控制了,森林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所以,狼间接地保护森林。(板书)

3、美丽、活泼的鹿为什么成了“祸首”?( 联系上下文,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师:鹿群一旦大量繁殖,成了破坏森林的“祸首”(板书:破坏)

4、鹿是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难道鹿真的是“祸首”吗?真正的祸首是谁?(人)

5、人们杀狼护鹿原本是让鹿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居然让鹿过上了?(对着板书,让学生说说,人、狼、鹿三者的关系)这个悲惨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6、森林被破坏了,最终危害到谁?(人,描红)

7、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得怎样的启示?

小结: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所以我们要保护生态平衡(板书:保护生态平衡)。

如果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能做到保护生态平衡,那么大自然给我们最大的礼物就是地球的美丽和人类的幸福。(出示:地球的美丽和人类的幸福)

8、穿过时光隧道,来到那个年代。如果你是一名环保者或者是罗斯福总统的助理,又或者??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捕杀 吃 危害

人 狼 鹿 森林

保护 破坏

教学反思:

《狼和鹿》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课文的主要角色是学生熟悉的两种动物(狼和鹿),课文内容短小精悍,很容易读懂。生字词也不难,容易掌握。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大概知道这是生物链的故事,但是,让学生去说清生物之间的关系却很难。因此,教学设计时,我和白老师紧扣两组对比,以此为突破,巧设衔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些对比的内在原由及联系,从而充分领悟文章难点: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并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读文后再来说清狼、鹿、森林和人之间的关系。课文内容本身就有很强的情趣性、情境性,能引发思考,所以学生在学习中有浓厚的兴趣。

1、精读比较,引发思考森林前后变化的原因

我按“由图及文,引发思考”的设想,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看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图片,用自己的话介绍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景象。再让学生带着兴趣读课文,找出描写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句子赏读。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认识二十多年后的凯巴伯森林。由图及文,图文对照,伴乐朗读。在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二十年间森林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追查原由的热情。再带着问题读

课文。

2、精读课文,深入探研森林发生变化的原因。

进行第一组对比后,我牢牢抓住同学们内心的疑惑,问:“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读了这两段话,此时此刻,你们最想问的是什么?”待学生提出疑虑,再请学生自主读文探究答案,明白:原来,人们恨透了狼,大量捕杀狼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

3、探究:鹿的大量繁殖会给森林带来怎样的严重灾难?

学生反复的读课文,知道鹿大量的繁殖,把森林糟蹋得惨不忍睹。但鹿大量的病死与狼的关系,学生难于理解。于是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联系课外常识,说说人们大量捕杀狼后,鹿大量死去的原因?使学生明白:狼吃掉了一些鹿,间接的保护鹿群。

4、狼鹿异位的对比

第四小节是文章的难点,这个教学环节我们按“由文悟理,提高认识”的设想主要设计请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联系文中的句子说话,领悟人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罪魁祸首”的原因。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这一部分教学时,我们采用了小组合作、互相交流的方法,结合板书,讲清楚生物链之间的关系。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们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伴乐朗读等),努力做到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们在动情地朗读中,也始终保持着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他们围绕课文内容,一遍又一遍感受着森林、鹿群的变化,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学生通过对比鲜明的事例中积极地去思考,以自己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借助书本知识去主动思索所遇到的问题,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思维,构建知识,形成带有个性特点的认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思辩、畅想、感悟等丰富多彩而又体验深刻的活动过程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尽管如此,在这一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引导理解鹿为什么是“祸首”,上升降到人是罪魁祸首时,引得过度,使学生情感发展的倒向是痛

恨鹿,指责人。狼吃鹿是一种生活习性。这并不是功臣,只不过,它制约了鹿的大量繁殖,间接地保护了森林。而鹿吃树木是为了生存,本身并没错。而人在狼时并不知道会带来这样的后果。所以要客观去分析他们之间的生物链关系。警示后人不要破坏生态平衡。另外,上课时总是担心时间不足,很多学生举手,我却没有给他们发言的机会。没有做到让学生各抒己见。而且我对学生不了解,没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反馈学习情况。叫到的学生对事物之间的生物链之间的关系说得很清楚,那么较差的学生会怎样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此次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为今后尝试和改进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