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教案及反思

《东方明珠》教学设计

任方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生字:电、了、是,做到读准生字

的音,掌握生字的形,并能灵活地运用生字进行组词、说话。

2、能力目标:通过对文本内容地感悟,使学生能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逐步能做到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美,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使学生了解我们国家

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咱们继续来读课文——《东方明珠》。(学生齐读课题) (师):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像一颗美丽的明珠,屹立在上海黄浦江边,谁再来

读读课题,把她读美了。(指名学生美读课题)

2、(师):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都能把它读准确了吗?(媒体出示课文词语) 有一座 广播 电视塔 真是 一颗 美丽

东方明珠 头顶蓝天 脚踩大地 灯亮了 五光十色 非常好看

(1)学生自由练读三组词语

2)指名朗读:a逐个朗读b谁能把这一行连起来读。

3\(师)小朋友真的了不起,这么多的词语都能把它们读正确了。谁能用上这三

组词语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说上一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吗?(

二、讲读课文:

过渡:小朋友的读书收获真的不少呀,快打开书本,再去读读课文,读读看课文中哪些词语、哪句话让你感觉到这颗明珠的美,请你把他多读上一读,想上一想。

学生自由读书。

(一 )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谁来读读这一段(两名)

2、找找看这一自然段中一共有几句话?(2句)咱们小朋友拿起课本,把这两

句话分开来读读,读完后想想每一句话都让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3、交流:

(1)上海黄浦江边,有一座广播电视塔。

结合学生的交流,点击:a黄浦江边(讲述:这个东方明珠的位置) b广播电视塔(师:咱们小朋友在家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都是因为有了广

播电视塔呀):

(2)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结合学生交流,点击:东方明珠

(3)师:多美的名字呀,“东方明珠”让人一听就喜欢上了它,你喜欢吗?谁来

读,把你的喜欢通过朗读读出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 讲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塔高468米,就相当于我们学校门前的4个“香格里拉”大酒店那样高,他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拿起课本,来读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读完后找找这一自然段中有几句话。

1、 学生自由朗读,交流:你读到了几句话?(两句)

2、读第一句话:

(1) 谁来读读第一句话?

(2) 这句话在讲什么?

(3) 出示图:指导看图,相机学习词语:头顶蓝天,教踩大地

(4) 把这样一座“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的高塔比作一个“巨人”,多么形象呀!

谁来读好这句话。

(5) 齐读

3、读第三句话:

(1) 谁来读第二句话?

(2) 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东方明珠?(夜晚)

(3) 师:入夜,天空渐渐暗下来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塔身上的11颗圆球都亮了。小朋友快看(出示图)这11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呀,这时的东方明珠让

你觉得怎么样呢?

(4) 这么多的灯光,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真是“五光十色”呀!(出示词

语)

(5) 夜晚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真美,谁来读好这句话呢?

4、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 第三自然段:

1、引读第三自然段

2、指导读好句子中的“真是”

高大

板书:东方明珠

美丽

四、指导背诵课文

1、上海( ),有( ),她有( )。

2、这座塔,( ), ( ),像( )。

三、识字:

1、再读词语,明确今天所学生字的任务。

2、继续学习“电”、“了”、“是”

“电”:引导学生读住字音,用电组词,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好这个字。

“了”:注意轻声的读法,告诉学生“了”表示已经完成的意思。试着用“了”进行说

话训练,强调“了”的第二笔是“竖钩”。

“是”:知道“是”是上下结构,部首叫“日字头”。提醒“是”的下半部分的写法,和“足”

进行区别,利用儿歌“看看有点象,比比不一样”来强化对汉字的记忆。

3、完成《习字册》

教学反思: 《东方明珠》介绍了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雄伟壮观。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东方明珠”对孩子来说,不是很熟悉,除了几个去亲眼看到过以外,其他的小朋友要么在电视里或图片上看到过,剩下的几乎不知道,因此,要想让学生对文本认识,对教材的理解,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本课教学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利用多媒体丰富感官,理解课文的内容 通过我对学生的课前了解,知道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生活经验缺少,对东方明珠塔的认识不够,甚至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东方明珠塔是什么,可谓一无所知。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先让学生边听课文朗读边看东方明珠塔的多媒体录像。小朋友就很快的把握东方明珠塔的整体形状,并对东方明珠塔有了一个总体印象。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尤其是文中对“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的理解,借助了录像和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能和五颜六色区别开来。

二、利用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朗读兴趣

一年级的课文简单浅显,课上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一读就懂。所以我在指导朗读时,多媒体屏幕上课文和相应的图片一起出现。让学生在朗读体悟时有感可依。例如学生再读到“头顶蓝天,脚踩大地”时,就读出了气势,这和图片的引导作用分不开。此外,课上用了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男女声分读,小组赛读,指名读,愿意的学生站起来读......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在课中读的次数多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增长了见识,加强了对书面语言的感受程度,这和《新标准》的要求是相吻合的。使学生达到了“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兴趣”。

、 3

 

第二篇:东方明珠教学反思

引导全面,读出情感

——《东方明珠》教学反思

《东方明珠》采用了拟人、比喻、夸张的表达手法,介绍了上海广播电视塔的高大美丽。在第一课时中,我主要指导学生分清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第二课时中,主要利用精彩分呈的图片吸引学生,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朗读课文,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与读书热情,使他们感受东方明珠的高大美丽。

在第二课时中,可喜的是我时时扣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很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上课伊始,我先以问题“老师今天要和你们一起去参观东方明珠,你想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来创设旅游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引导学生朗读词语赢得火车票继续创设了情境,学生注意到了一张张火车票上的词语,朗读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接着创设情境“哪儿是我们的终点站呢?”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小节。继续创设旅游的情境,坐上火车我们终于在白天来到了东方明珠脚下,引导学生体会东方明珠的高大和美丽。

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刚开始学习课文,而且生活经验少,对东方明珠塔的认识不够。而我们农村的学生真正见过东方明珠塔的只有极少数,他们又是非常喜欢旅游的。结合文章特点和学情,在进行教学时,我创设了带学生去旅游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资料,并加以适时的点拨指导,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从而直观地体会东方明珠的高大雄伟和夜景的美丽,把课文理解到位。尤其是文中对“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的理解,借助了多媒体,学生一下子就能和五颜六色区别开来。图片展示、动作表演等方式使课文内容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识字学习的成效。

在热闹的“旅游”过后,细细想来,还有许多不足。其中在朗读时碰到的瓶颈,刚接触这类课文,学生都是指读课文,因此朗读没有到位。让课堂着实有了些许遗憾,但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有了遗憾,才有反思。

其一是想象不够。学生在旅游的情境中体会到了东方明珠的高大美丽,,心中有了一个丰满的形象。可是又将朗读从理解中脱离了出来。感受时,我看到了一双双亮晶晶的智慧的小眼睛,朗读时,这样的火花却又消失了。确实,我没有很好地强调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将自己的感受寓于朗读之中。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时刻提醒学生边读边想,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其二是示范不够。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有感情的朗读处于懵懂状态,这时老师的示范尤其重要。但当学生们的朗读没有达到预设时,我没有停下来示范,而是一味的让学生再读,企图有个别学生能读出我脑中所想,而没有意识到自己范读的重要性。示范引读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低年级的学生语感还没有成熟,但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激情的朗读是引导学生们进入语文情感世界的一条捷径。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这些体态语言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谓“无声胜有声”。

其三是朗读训练的多样性不够。细想一下,指名读和齐读贯穿了我的课堂。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朗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如可以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比比看谁的东方明珠塔最高。或是小老师领读,我们的塔肯定会和他的一样高的。这样学生的朗读会更到位,积极性也会更高。今后,师生对读、分角色读等定会时常出现在课堂中。特别是分角色朗读,能帮助

学生体会和把握思想感情,语气语调,又可展示和检查学生朗读的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兴趣。

其四是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够。如果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那么将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引导学生读好重点段时,我的评价太过于单一,不够灵动。例如朗读“这座塔,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巨人。”一句时,除了评价“你的巨人真的是非常的高大。”,我想“你的塔真是顶天立地,戳破了天呢!”、“你的塔真高呀,老师站在上边都晕晕乎乎了。”、“你的塔,我真的看不到顶了呢!”是更好的评价。这样及时有效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东方明珠塔就是他们自己的,凭借他们的本事,塔变得更加高大美丽了,他们会更加的欣喜,更加兴致高昂,更能够有感情的表达出来。

总而言之,“读”是课堂的核心。尤其是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不会读到会读,由初读到熟读再到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才能更好的理解、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