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教学反思

《争吵》教学反思

回思《争吵》课堂,真是感慨良多!自我评价一下吧!

一是内容安排还是比较合适的。这篇文章的事情经过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显得复杂了些,人物描写更是精彩纷呈,若在一节课内把所有的事和人都扯清楚的话,那只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了。因此在第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先把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事”理清楚,然后研读文中的两个次要人物:父亲、克莱谛。这第二课时就主要研读描写主人公安利柯的段落,从中体会人物性格,并进行简单的小练笔:写试卷发下来后的心理。

二是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只认识到了文本的原生阅读价值,而没有认识到文本在课堂上的教学价值。因而,在教学设计中仅限于读到位、读出味,在读中体验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而没有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历进行口头模仿练习。比如,在学第3段时,就可以让学生联系曾经跟别人有过的不愉快的经历模仿说话:“我本来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尤其是在学习第5段时,完全可以让学生接着仿说:“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要是我没有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该有多好!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真想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模仿中初步习得心理描写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写一篇完整的和别人的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就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了。

可惜,我竟没有想到这些!究其原因,潜意识还习惯停留在理解的层次,还没有让运用的语文学习目标在脑袋中扎根。愿今后,在设计时,深思、深思、再深思!一切以语用为目标!

 

第二篇:15《争吵》教学反思

15《争吵》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争吵》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字迹也看不清,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并要让孩子们懂得同学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比较接近的。然而,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课文的字数较多,生字也较多。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我力求在教学中能体现以学生为重心,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现在我对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进行反思: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本课教学目标,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解决生字词教学,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讨论哪些字词易掌握和易出错的地方,想方法记住。由难及易,层层巩固。幻灯片的辅助使用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加深了新词的印象。在适当时候让学生试着应用词语。学生的复述能力也正是三四年级重点要培养的。所以本课另一重点是想学生复述课文大意,让孩子们能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由于本文篇幅较长,如果让孩子们直接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会有难度,还会浪费不少时间。于是我先设计了三个简单的问题,如: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课文后,再按“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去思考这三个问题,我把他们的读书收获以板书形式简单写在黑板上,然后请孩子看板书复述课文大意,这样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大概内容,语言的表述也很完整,这也是本节课得以顺利完成的保证。本课另一点完成较好的是课外拓展,我巧妙地把《爱

的教育》这本书穿插在课堂中,学生也对此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表示课外想尽快去阅读这本书。

本课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是在学生了解了争吵原因时,我对于这部分的感情朗读指导得不够。这也是我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以后应多学习并改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