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又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部分通过三个例题,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习用竖式计算的算理和写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时,应注意从学生认识水平的实际出发,让他们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达到“玩中学、做中学,学中悟”的目的。

一、创设一个学生喜欢的情境,出现“有剩余”的情况,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 片断一:

1、师: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呢,谁能帮老师把礼物分下去? 学生分礼物。

2、师:你是怎么分的吗?

生:把7包礼物平均分给6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1包,还剩下1包。

[反思]

“分礼物”的活动本身就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学生在分物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怎么分,分的结果总是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的。从而感受到有余数的除法的确存在,体现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信心。

二、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自主研究横式、竖式写法。

片断二:

1、 横式的写法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礼物平均分给小组的同学,看看每人能分到多少?组长做好纪录。

生1:12÷6=2 (结合操作,说明算式表示的意义)

生2:20÷6=3余2或20÷6=3多2(结合操作,说明算式表示的意义) 生3:20÷6=3??2

师:对比三种写法,你喜欢哪一种?

学生通过对比,认为用20÷6=3??2 这种写法既简单又美观。

2、分类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

生:把有余数的分为一类,把没有余数的分为一类。

18÷6=3 15÷6=2……3

12÷6=2 20÷6=3……2

17÷6=2……5

22÷6=3……4

师:后面的3、2、5、4表示什么?

生:剩余的数。

师:在数学上,我们就把它们叫做余数(板书:余数)我们用6个圆点把商和余数连接起来。谁会读这道算式?

学生读算式。??

[反思]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多种横式的写法,只要能说明道理,教师都给予充分的恳定。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形成宽

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片断三:

1、师:除法的横式会写了,那么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在小组里商量竖式的写法)

交流除法竖式的写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展示的竖式:

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自由的发表看法,提出质疑,互问互答,讨论激烈。在教师的帮助下,统一竖式的写法。

3 2 ??商

6 ) 18 除数 ??6 ) 1 5 ??被除数

18 1 2 ??6和3的乘积

0 3 ??余数

学生说出竖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反思]

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师改变过去直接教学竖式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自己尝试写出除法的竖式,由于受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很多学生是仿照加、减法和乘法的竖式的书写格式来写,这是很正常的。教师注意适时点拨,让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评价,从而不断地调整算式的写法,逐步地达到规范。这不仅体现了优化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还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逐步培

养她么善于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能力。

片断四:

1、观察 15÷6=2??3

17÷6=2……5

19÷6=3……1

20÷6=3??2,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1:除数相同。

生2:都有余数。

生3: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就等于被除数。

生4:余数都比除数小。

??

[反思]

学生在观察算式时,往往会有许多发现,有的是教师需要的,有的是不重要的,但都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的作用是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他们的灵感,挖掘他们的潜力, 使之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去探索。

2、师:是不是所有的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你能证明吗? 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出题,利用小棒进行验证。

学生活动,交流汇报。??

3、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继续出算式,记录结果,会怎样呢?

生七嘴八舌:余数还是比除数小。

[反思]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小棒成为教学的载体,学生通过大量的例子,反复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规律,从而认识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由特殊到一般,并在头脑中形成非常深刻的印象。

4、 师: 21÷5=3??6,这里余数比除数大,你认为这道题对吗? 生1:这道题对了。

生2:不对,我通过摆小棒,发现21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根,余下1根。所以,商应该是4,余数是1。

生3:我们发现余数6里面还有一个5,可以再分一次,所以,商也是4,余1。

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这是大家集体智慧的力量,真了不起!

[反思]

学生在课堂上就一个问题发生争执是非常正常的,又是非常可贵的。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之自觉地行动起来,顺利地解决了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最容易出错的问题。

四、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1、 请你来当小老师,判断对错。

出示: 14÷4=3??2 13÷2=5??3 19÷4=4……3 18÷3=5……3

2、 猜数游戏。

有一个数,除数是2,余数是几?为什么?

如果除数是3,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

如果除数是100,余数可能有几个?

[反思]

数学教学学的是方法,它特别提倡精讲精炼。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们只选取了这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会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学习有用的数学,实现有效的学习。

 

第二篇: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数学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1及第61页例2.

教材简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学习完成“表内除法”之后不久进行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基础,通过对比加以编排。例1通过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教材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有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数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例2中对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操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教材专门编排一道例题,教学余数和除法之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实物果盘、小棒。

教法简介

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借助实物分一分,摆一摆。学生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合作的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较好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子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根据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安排了动手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初步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利用学生练习做题的环节,深化22理解余数小于除数,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理念与策略:

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通过让学生经历分东西的活动,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本节课我将安排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生大量的动手摆、圈、分的活动,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余数的产生及意义。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整个教学过程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将教材略作表动,因此把例1和例2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教师: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摆一摆。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盘)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三盘”

(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能够坚强记忆。)

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如果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实物来摆一摆。

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在摆一盘吗?

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题目中要求每2个摆一盘,剩下1个不够摆1盘。

(2) 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你们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学生写出除法算式。7÷2=3(盘)……1(个)

教师:谁来把刚才写出来的算式读给大家呢。

生: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省略号后的数字,我们把它叫余数。

(3)归纳总结,完善认知结构。

(设计意图:再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二)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

2.组织交流。

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余数可能是4、5、6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2.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余数小于除数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写出了这么多有规律的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除数要比余数小的规律。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2.抢答:下面的算式中,如果有余数,可能会是哪些?

3.我会选:下面的算式中,余数可能是答案中的那一个?

A:6   B:8

4. 下面这些算式中,除数可能是答案中的哪一个?

A:8  B:4  C:3  D:5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例1、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几盘?

6÷2=3(盘)

例2、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

                7÷2=3(盘)……1(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性下昂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的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个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合作很好,到后边由于时间原因,导致自己手忙脚乱,有点慌,学生也有些急。不过整体来看课堂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学生也能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此类算式的含义,能认识余数,理解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相关推荐